位置:首页战史风云>528万波斯大军远征希腊?你知道10万军队的行军队伍有多长吗?

528万波斯大军远征希腊?你知道10万军队的行军队伍有多长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3/12/6 14:02:17

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在战争中爆发,每次革新都能够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变化。纵观我国历史,也总是由战争的开始与结束来展现一个新的时代。

公元前499年,古希腊与古波斯矛盾由来已久,而这一次却爆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希波战争”。三次对战中,根据记载,波斯派出了超过528万人出征希腊。如此巨大的规模究竟是真是假呢?

也不禁让我们好奇,历史上的许多战争记载人数规模众多,这些记载又是否为真呢?

一、希波战争波斯真的派出528万人?

古波斯与古希腊所发生的的“希波战争”,两国交战半个世纪,最终以希腊的胜利作为最终的结局。而希腊也在希波战争结束后,迎来了国家新的巅峰。

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希波战争”不仅是欧非大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而关于这场战争本身的意义,也值得被后人记住。因为这是一场著名的少数对抗多数,最后赢下来的战斗。

古波斯帝国,作为唯一横跨亚、非、欧的国家,开了自己空前绝后的征战之旅。当时的波斯可以被称作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幅员辽阔,更重要的是他们开拓疆土,抢夺财富。

波斯帝国借机挑衅希腊其他城邦,随后城邦米利都只好向希腊斯巴达求助,但斯巴达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直到雅典的出手援助,才减缓了米利都的沦陷,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当时的希腊依然无法抵抗强大的波斯帝国。

随后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直接派兵决定远征希腊,但这一次却出师不利,所有的船全部翻车。两年后,波斯才正式攻破希腊的埃雷特里亚城,随后直接登陆了马拉松平原。

至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至此拉开了帷幕,而后两国更是多次爆发战斗。

根据史料记载,波斯在希波战争中总共出兵528万人余。

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当时的波斯仅从亚洲运来的船只就有1207支,每条船上约200人,加起来便有241400人,除去军人以外还有其他民族的人,加起来36721人。

而这样庞大的船只一共有3000支,仅仅是船上就有50多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步兵170万人,骑兵8万人,水师和陆军的数量加起来有231万多人,这还只是从亚洲来的人数,甚至没有包含后勤部队。

欧洲提供的人还有30多万,仅仅是士兵总数加起来,超过了264万人。有足够的的军人,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后勤部队。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表示,由于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根据军人的数量猜测,人手应该是差不多的。

所以希波战争中,波斯带来的全部人数达到了5283220人!

然而庞大的数字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疑惑,以当时世界上的食物生产率和波斯帝国的财力,真的可以负担得起五百多万人,长达五十年的吃喝吗?

这样换来的是国库亏空,所以关于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的记载,许多现代的学者都认为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在英国学者奥斯温撰写的《早期希腊》中,他有提到,在第二次的希波战争中薛西斯带去希腊的人数陆军应该是在二十万人左右。而另一位学者邓肯则认为,步兵最多是十四万多人,骑兵也最多不超过四万。

要知道薛西斯率领的第二次战争,可以说是整个希波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出征。不论是温泉关之战还是萨拉米斯海战,都是极为重要的战斗。

即便这样,人数也不及希罗多德记载人数的一个零头,所以后代的学者们普偏认为,五百多万的人数记载是假的。

从各种的学着数据当中,以及《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波斯军队并非是希腊人描述的那么众多,甚至波斯军队在希波战争中也不算损失惨重,否则薛西斯如何将多数军队带回去的呢?

二、人数众多的战役是真是假?十万行军有多长?

我们在日常中,能够接触到不少关于历史的讯息。那么那些记载中,动不动几十万的大军,到底是真是假呢?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这一战根据史料记载,白起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赵国战士。史记上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然而历史到了后期,有人开始提出质疑,在白起真的杀了四十万人吗?

在当时整个赵国的人口达到了三百万,接近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来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有人认为这样的数据太假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回到当时的背景环境中,四十万人的这个数据又是有可信度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举国皆兵。据说秦昭襄王亲自到郡县去征兵,青壮年全部充到军队当中。所以赵国三百万的人口,能够提供四十万人也是很正常的,根据史料的相互对比记载,我们发现这个数据还是十分可靠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对抗蜀、吴联盟。足足八十万的军队最终却败给了巧计,一把火烧赤壁直接打碎了曹操的美梦。

那么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又是真的吗?

实则不然,八十万的数字其实是曹操自夸自大的表现,他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兵,但是为了体现军队的实力和恐吓地方,才谎报了兵力。事实上在《三国志》孙权的信中记载,曹操有陆军十万,水军十万。

也就是赤壁之战,曹操最多也就二十万兵力,那么谣传的八十万兵力自然也就不攻而破了。

许多战争中对于兵力都有夸大的成分,当我们去分辨的时候许多从多个角度,多方面的验证这些是否为实。因为在古时候,许多战争中都会谎报兵力,这是因为能够造成一种兵力强盛的表象,足够迷惑敌人。

那么了解到一些人数众多的史实之后,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人数众多的行军路径会长吗?那么多的人数,动不动几十万的人,他的路径究竟会有多长呢?

我们拿十万大军的人数来举例,根据《战争艺术史》中,作者提到德国的一个军团,大约是三万人左右。一个三万人的军队他们在行军时,部队的长度大约在23公里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换算一下,十万大军的行军路径长在76公里。

解开了人们疑惑,也有了对应的想法。可想而知,那些军队究竟有多么宽广。当我们把人数具象到公里数之后,便会发现原来可以这么长,在这之前许多人对于这些完全没有概念。就像我们似乎觉得,在战争时没有几十万,根本不算人多。

所以十万大军,根本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派出去打仗的,能够驾驭它的人一定是将才。《史记》中曾记载,韩信凭借刘邦“不过能将十万”。要知道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最出名的便是知人善用。

而他运兵帷幄也不在话下,像他这样的人也只能够率领十万的将士。更加验证了,在战场上掌管几十万的大军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也不是能够轻易达成的。

三、以史为鉴,真正看懂历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哪怕是被史料记载下来的,也不一定全是事实。

譬如希罗多德《历史》这一书中,关于人数的记载就是错误的。这大概也因为那时的史书历史年代久远,还有人认为,因为希罗多德是希腊人。所以他把波斯人数夸大,来彰显希腊的勇猛。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历史对于现代来说,更像是一本可以慢慢翻阅的书籍。书籍中的内容不能够保证百分百的全对,但是我们借古讽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把历史看做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反思学习。

而我认为这些才是历史真正的妙用,对于历史我们也要站在当时的角度去看问题,要以一个辩证、多角度的眼光学习,才能够真正的明白历史。

标签: 波斯希腊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白起、王翦、郭子仪),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你认识谁?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王翦,郭子仪

    古代的帝王们,在刚上任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在位时,国家能够开疆扩土,国富民强。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自然是需要扶持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来帮助自己,俗话说:“文臣治国安邦,武将开疆扩土。”历史上很多名臣武将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他们跟随君王、出生入死、为国家立下了汗

  • 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在辽政权中的带来了哪些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

    高梁河之战是发生在辽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具体发生在公元1018年的秋季。这场战役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朝初期,当时辽朝的皇帝耶律阿保机在北方的扩张势头非常猛烈,而宋朝的统治者赵匡胤也在南方积极地开展军事活动,试图在北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北方地区的资源丰富,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在公元

  • 李承晚使诈,毛主席:再送一个“羊”到朝鲜,美国就彻底认输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承晚,毛主席

    “持义援朝满腔火,金城一战定江山。”这首诗歌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最好的概括和总结,而作为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不仅成为我国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之一,其中的将领杨勇也因此名震天下。但其实很少人知道,本来金城战役不一定会发动,由于南韩领导人李承晚的突然反悔,我军不得已才

  • 1948年,一老头塞给毛主席一张纸条: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毛主席,天津卫,北平城

    1948年秋,中共中央由陕西延安迁往了河北平山的西柏坡,以更好指挥当前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辽沈战役在11月2日结束,我军第一次在兵力上对国军占取优势,随时可以入关来战。11月6日淮海战役拉开序幕,以徐州、蚌埠为中心的国民党大部被牵制,解放以北平、天津的华北地区成为了可能。若此战同样可以达成,预计在次

  • 1962年中印战争有多难?战前,毛主席问张国华:我们能不能打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印战争,张国华

    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度方面就将我国视为敌人,想要在我国的领土上撕下一个口子,一直在我国边境地区挑衅。面对印度的挑衅,我国始终采取和平会谈的方式,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领土问题。面对我国求和的态度,印度方面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派遣兵力进驻我国境内。面对如此嚣张的印度,我国自然无法忍耐,因此毛主

  • 1950年,“国中哈士奇”土耳其旅出兵朝鲜,将韩国军队当做志愿军一顿猛打,俘虏了200人,美军差点气晕过去!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中哈士奇,土耳其旅

    1950年,土耳其军队声称砍死数百“志愿军”,还俘虏了200人,闻讯赶来的美军差点气晕过去。当场就爆粗口,骂土耳其军队是“蠢猪”,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土耳其军人,谁叫人家亚洲人都长着黄皮肤,黑眼睛呢?让他们傻傻分不清楚。1950年6月,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当

  • 1979年,叶剑英粟裕反对进攻越南,陈云的分析让邓公做了决心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叶剑英,粟裕,陈云

    在当今世界,战争的硝烟仍飘浮于天际之上,几乎每一天,我们的地球上都有战争的发生。作为一个从战争中走向新生的国家,我们深知战争对于一个国家与无数人民的伤害,毫无疑问,它是鲜血淋漓而又毫无生机的,在胜利来临之前,等待人们的只有无尽的黑暗与炮火的轰鸣。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迎来了长期的和平发展年代,但这并不

  • 1951年,抗美援朝中,15岁新兵张典文擅自开炮被关禁闭,为何上级却记二等功?这是怎么回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抗美援朝,张典文,二等功

    1951年,志愿军新兵张典文私自朝美军阵地开了一炮,连长大怒,说要军法处置,谁知团长却传来命令:“给这小子记二等功!”1951的某天,志愿军阵地上突然传出猛烈的炮声,更奇怪的是,炮响过后还有接二连三的爆炸声,而且越来越大。不久前,连长刚刚给炮兵下达命令,不准随意开炮,到底是谁

  • 杨家华将军回忆抗美援朝时期,遇到金日成吉普车,还让他帮我们修车,这是怎么回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家华,抗美援朝,金日成

    1950年,志愿军总结会上,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说:“我们有的同志胆子真大,竟敢拦金日成的车,还逼人家给自己修车。”1950年,志愿军94师刚刚进入朝鲜,便因为逃难的群众和撤退的朝鲜党政军人员太多,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部队无法正常前进。要知道,志愿军入朝之前,美韩联军已经逼近

  • 一炮中彩,中国炮兵居然打下了,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兼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的飞机,这是怎么回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炮兵,冢田攻

    1942年,中国炮兵怕炮弹受潮打不响,便趁着天气好试试炮,没想到一炮竟打下一架日本飞机,而且飞机上还坐着一名日本大将。1942年,日军大将冢田攻参加完军事会议后,搭乘飞机前往武汉。按照日军的最新计划,冢田攻将会带领5万精锐部队,继续向中国中西部进攻,争取拿下重庆,并伺机北上占领延安,一举消灭国共两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