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金军在大宋国土肆意烧杀抢掠,强抢民女,无恶不赦。在俘虏了徽、钦、两位宋朝皇帝之后,北宋灭亡。
而仅仅过了一百余年,灭顶之灾就轮到了金朝的头上,而相比于宋朝皇帝的胆怯懦弱,金朝灭国时的“蔡州之战”就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
金军的顽强抵抗使得“蔡州之战”格外惨烈,一度被评为历史上灭国之战中最为悲壮的战事之一,也成了金国最后的绝唱。
灭国前夕
公元1141年,由于金国的势力逐渐强盛,不停的对外扩张自己的领地,直接引起了南宋的强烈不满,但奈何自己的国力不如人家。
这让南宋朝中无能人可用,于是金国就抓住这一点,逼迫南宋与自己签订“和兴条约”。
至此,南宋成为金国的附属国。并且按照条约需要每年进贡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是长时间的压迫让南宋的国力越来越弱。当时,强势来袭的蒙古军大肆进攻中原,并盯上了号称中原第一大国的金国。
成吉思汗出兵攻打金朝,金国一边抵抗蒙古军的进攻,一边继续压榨南宋,而金军面对强悍的蒙古大军自然是毫无胜算。
看到金军节节败退,南宋就有了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宋理宗先用试探的态度,对金国要求每年进贡的数量减少。但是却遭到了金国皇帝的强烈反对。
于是两家彻底撕破脸皮。宋金再次战争爆发。
但是金朝皇帝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南宋的战斗力和战斗体系远比北宋成熟的多,而且南宋在汉地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金朝在南北两面同时受敌的情况下显的非常吃力。
而南宋为了能让讨伐金国的战事更加顺利,于是便有了与宋蒙联军一事。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南宋皇帝也深得其受,于是派使者前往蒙军大营,表达想与蒙军合作的意向。
之后由孟珙率领的宋军与那颜倴盏率领的蒙古军正式成为联军。
公元1233年的中原,由金国驻守的开封城破,金朝的贵族子弟,皇后嫔妃五百余人全被蒙古人掳到了北方。
而此时的金哀宗先逃至光化躲避。但之后的蒙军很快又杀到城下,迫于无奈。金国皇帝也只能逃至金国最后的净土“蔡州”。
1234年的正月,曾经占据半壁江山、叱咤风云的大金国如今只剩下蔡州和巩州这两座城池了。
但远在千里之外的巩州此刻也正在遭遇着蒙古大军的猛烈进攻,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显然是帮不上蔡州什么帮的。
蔡州之战
蔡州的情况比巩州也好不到哪去。蒙古大军大肆进攻蔡州,城内的的皇帝以及百官依靠着护城河还有坚固的城墙来抵抗蒙古的进攻,就这样双方并没有在对方的手里捞到任何好处。
面对这座久攻不下的城池,蒙军将领一合计:“既然攻不进去,那咱们就拖死他。”
于是,蒙古联军召集全部人马,将蔡州围的水泄不通,而随着宋军的到来,这场围城战也有了新的转折点。
同年十一月,孟珙率领着南宋大军也来到蔡州城下。面对当年“靖康耻”的真凶,孟珙有着极强的复仇心理。
在国仇家恨的驱使下,孟珙带着宋军大肆攻城,而蒙古方面派出两位大将参与攻城的战役,于是在双方将领的商议下。蒙军驻扎在城西方向,而南宋军队负责其余三个方位。
而孟珙这么做也有自己的心思,他想趁此机会让蒙古军好好看看南宋的军队实力。
但缺乏政治头脑的孟珙这么做,反倒“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孟珙的方案使得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完完全全暴露给了蒙古军。
而金朝灭亡之后,蒙古军绝对会对南宋下手,因为蒙古人已经看透了南宋的实力。这也为日肉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相泣秋风客”
这句写于蔡州城破当日的诗句再现了当时蔡州之战的惨烈。
蔡州城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尽管这场战役必败,但也不能屈辱投降。
因为面对这两个怀有国仇家恨的大军。金哀宗深知如果投降之后肯定要遭受非人的折磨,与其痛不欲生。不如痛痛快快战死沙场。
而蒙古人为什么也对金国有着国仇家恨呢?
公元1192年,在金朝灭辽之后,金朝为了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对蒙古族人实行了“减丁”的政策。
所谓“减丁”就是金国会每隔三到五年会在北方进行扫荡,他们见到男子就杀,见到女子就虏,以削弱蒙古族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而从小生活在草原的蒙古人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所以蒙古帝国进入中原之后便对金国展开复仇之路。
此前,在蒙古大军的包围下,已经退无可退的金军,看到宋蒙联军一起攻城,于是便愤然反击。
金朝皇帝游走于各路防线之中,并且它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十分体贴照顾,而士兵们也对这位皇帝也更加爱戴。纷纷表示愿意与金朝共存亡。
而城中妇女百姓看到此情此景内心都产生一阵共鸣。他们都自告奋勇参与到守城中,自发组成一队“娘子军”,专门负责伤员的运送。而城中的青壮年也都手持兵器立于城墙之上。
一时间,蔡州城内全民皆兵。而这场大战也在蔡州城外的南方柴潭爆发。
蒙古方面派出了张柔率领的五千军士协助宋军攻下柴潭,而其余三面便由两军共同指挥攻城。
而柴潭也因特殊的地理形式,使得宋蒙联军久攻不下,于是蒙珙采用“人潮战术”一窝蜂全部进攻柴潭高楼。
柴潭被宋军拿下,至此,蔡州的南线外城告破,宋军大张旗鼓的向蔡州城门进攻。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宋军。
无计可施的金军竟然将城中老弱病残之人驱赶进油锅,并且熬成人油,然后泼向攻城的宋军将士。
尽管金军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也没能阻止宋军攻城的脚步。最终于十二月初蔡州城相继被迫。
公元1233年十二月初九,由史天泽指挥的蒙古军首先从北面攻破了蔡州外城,十二月十九日西线外城也被告破。
而经历过数月征战的蔡州此刻已经弹尽粮绝,于是金哀宗令军中将士宰马为食,但就算城内的马匹全部吃完也填不满整个蔡州的将士,于是城内便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在古代,围城之战中守城一方的人杀百姓充当军粮之事是常有的,比如唐代的张巡,宋代的李庭之。
在临近新年之时,蔡州城内更是惨不忍睹,满街都是花白的尸骨。而那些存活下来的人只能吃些泥土。活脱脱一副人间地狱的画面。
金朝灭亡
到了这个地步,为了活命金军主动投降的人越来越多。金哀宗眼看大势已去。
于是他就对着众大臣说道:
“大金朝走到现在离不开各位的功劳,但自古没有不亡的国家。在大金朝的生死存亡之时,朕绝对不会苟且偷生”。
正月初九。金哀宗在宋军攻破城门之时,匆匆将皇位传给完颜承麟并说道:
“朕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朕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你年轻而且又身手矫健,另外还有军事才能。如果你能逃出去,可以保住国祚不绝”。
第二天早上,金国新帝的登基大殿刚刚开始,蔡州城南墙上已经插满了宋军的大旗,这也标志着蔡州城南门已经被攻破,于是完颜承麟立刻脱下黄袍穿上盔甲准备迎敌。
城南告破之后宋军和蒙军前后进入蔡州城中。面对强大的宋蒙联军,金军在此前已经遭受了数月的饥饿,在加上双方势力差距过大,没过多久,金军就损失殆尽。
而金朝丞相完颜仲德随即率领自己的亲信与敌军展开巷战,可正当拼死冲杀之时,后方便传来了噩耗:
“传位过后的金哀宗在幽兰轩用三尺白绫上吊自杀,死前命令手下之人,自己死后将他的尸体烧掉,切记不可落入宋人之手。”
这一消息对于完颜仲德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金哀宗一死,完颜仲德也无心恋战:“皇上已经死了,我哪有还有心情突围,但是我不想死于乱军之手,我要投汝河自尽去追随先帝。诸位大人好自为之。”说完,便投汝河而死。
而其手下的亲信看到此情景后表示,丞相大人能为国而死,我等为什么不能,于是五百余人跟着这位丞相前后自尽。
而刚刚即位的完颜承麟在得知自己父皇在幽兰轩自尽后,也提刀加入了战斗,但是最终被在宋蒙联军的“铁蹄”下惨死。
就这样,金末最后一个皇帝也随之阵亡。他是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只有仅仅两个时辰。
经历了一天的战斗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打扫战场之时,宋蒙联军在幽兰轩发现金哀宗已经被烧焦的尸体,于是宋蒙的两军将领将尸体一分为二,分别带回自己朝中领赏。
公元1234年正月,两位皇帝命丧蔡州,而随着金朝的灭亡,蔡州城内鲜血满地,金国的将士全数战死无一生还,至此蔡州之战也画上了句号。
而这一百年的“靖康耻”最终也被宋蒙联军所洗刷。
而此战也为南宋的灭亡留下了伏笔,因为此战的主要兵力来自于南宋,而经过这场血战使得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并且在蔡州之战中,蒙军已经把宋军的战斗体系摸索的清清楚楚。
以至于仅仅过了一年,蒙古大军又侵兵大举进攻南宋,最后南宋也被蒙古军拿下。
结语
一个朝代无论繁荣与否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民族气节,当时造成“靖康耻”的原因就是因为,北宋皇帝太过于软弱无能,以至于自己的子民跟着受苦。
但是凡事不能做的太过分,虽然女真人没有高举投降的旗帜,直至战死最后一人。但俗话说,因果报应终有时,金朝沦为现在的模样完全是由于自己一手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