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时期的七大战役,展现了大明军事实力,为后世发展埋下伏笔

明朝时期的七大战役,展现了大明军事实力,为后世发展埋下伏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60 更新时间:2023/12/22 9:09:51

论及军事实力,明朝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朝代。其多代帝王皆有战功在身,高战力武将云集,再加上明朝军工业发达,武器先进,又实行卫所制,保证部队了超高的战斗力,所以打出了历史上诸多著名的战役。

1.洪都保卫战

简介: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抵抗了陈友谅60万大军85天,最终以陈友谅撤退告终。

性质:统一之战

影响:极大地消耗了陈友谅的力量,并且为朱元璋本部争取了时间,最终为在鄱阳湖大战歼灭陈友谅大军奠定基础。

2.鄱阳湖大战

简介: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以朱元璋完胜告终,号称中世纪最大的水战。

性质:统一之战

影响:朱元璋解决了统一之战最大的敌人,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3.明灭元之战

简介:在朱元璋统一南方后,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一路攻破河南,山东,河北,包围元大都(北京),徐达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北逃。

性质:统一之战

影响:基本终结元在华夏大地的统治,将华夏从异族人近百年的统治下夺回,被称为中国古代得国者最正(另一个是汉朝)的朝代,另外将失去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新纳入版图。

4.捕鱼儿海之战

简介:朱元璋称帝后,一共进行了八次北伐(整个明朝一共十三次北伐,朱棣五次),其中第六次北伐,朱元璋派蓝玉在中蒙边境的捕鱼儿海(现在的贝尔湖)重创北元,北元除了皇帝和太子,几乎所有官员和贵族被俘,后来元帝在逃跑过程中也被部将杀死。

性质:统一之战

影响:俘虏了整个北元的行政机构,重创了北元的根基,使得蒙古陷入内乱,解除了蒙古对明朝颠覆性的危机。

5.北京保卫战

简介:由于蒙古瓦剌首领也先骚扰明朝边境,太监王振鼓动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因为自大再加上情报失误,导致明朝二十万大军覆灭,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王振被杀死。土木堡之变后,蒙古南下围攻北平,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主持下,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性质:国家保卫战

影响:保卫了国家,使得明朝又延续了200年。

6.万历朝鲜之战

简介: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各个诸侯因为分封不均导致的不满,入侵李氏朝鲜,一个月基本就占领了朝鲜全境,明朝应朝鲜请求入朝鲜和丰臣秀吉作战,战争持续了7年,最终丰臣秀吉在日本去世后,朝鲜半岛的日军无心恋战,日本退出朝鲜。

性质:反入侵之战

影响:对朝鲜来说,大大的削弱了朝鲜的实力;对于日本来说,丰臣秀吉的死,给了德川家康机会,德川家康后来得以取而代之;对于明朝来说,由于东北的辽镇军队经过朝鲜战争损失很大,没来得及补充,给了后金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包括万历年间还在西北和西南进行了两场大战,包括朝鲜之役,统称万历三大征,维护了国家统一,但是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也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使得后金得以乘机崛起,所以很多人说明亡于万历)。

7.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简介:明朝在萨尔浒之战后,孙承宗奏建立了关宁锦防线遏守辽西走廊,袁崇焕在宁远打败努尔哈赤的进攻,不久后努尔哈赤死了,皇太极继位后再次围攻锦州和宁远,再次被打退。

性质:国家保卫战

影响:关宁锦防线下,袁崇焕接连在宁远打败努尔哈赤和宁锦打败皇太极,阻挡了后金南下。间接导致后晋打败了朝鲜和蒙古,为皇太极日后绕道蒙古入侵北平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南宋时期的六大战役,抗住金蒙轮番攻击,多次为王朝充值续命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郾城之战,采石矶之战,宋蒙灭金之战,钓鱼城之战

    南宋是一段很特别的时期,在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金人入侵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而武将群体是乱世里的主角,他们及其所代表的军队在两宋交替时代大出风头,最高统治者出于抵御金人稳固政权的需要,迫不得已违背祖制下放权力,提高将领地位,开放将领上升渠道。而南宋的骑兵、步兵、水军也在频繁的战争中发展壮大,各

  •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团柏谷大战,高平之战,宋灭北汉之战,高粱河之战

    在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过程中,赵匡胤为使宋朝能长治久安,不致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于是在北宋建国之初便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设帅、漕、宪、仓四官分掌地方之军民、财政、刑法、粮食,直接向中央负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

  • 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不是杀敌多或者战力高就能得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将最高荣誉,武安君,冠军侯,忠武,封狼居胥,勒石

    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古代战力高的大将有很多,甚至创造出了许多军事奇迹,或开疆拓土,或保家卫国,这些人功成名就后都得到了许多封赏,但如果问起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也许可能就是至高荣誉。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古代武将的荣誉有哪些。一.最高封号1.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

  • 隋唐时期的六大战役,见证了帝国的潮起潮落,决定了华夏文明进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灭陈之战,三征高句丽,唐灭高句丽之战,怛罗斯

    府兵是一种职业兵,不列于州县户籍。隋唐沿用旧制,但又有所改革。所有兵员落籍州县,编为民户,从事农业生产,保留军籍,接受训练,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充当府兵的人,20岁起服役,60岁后免役,平日务农,战时征发。出征打仗一旦立功便可授以勋官,并按勋官的高低加授田地,还可以荫子入仕,免除杂役。但

  • 秦汉时期六大战役,为千余年中国封建军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昆阳之战,北击匈奴,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河南之战

    长达400余年的秦汉两朝,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仅因为出现过秦皇汉武这样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也因为这期间全面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在士兵成分、军队构成及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军事历史经验,为其后1000余年中国封建军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北击匈奴南击百越简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

  • 夏商周时期的五大战役,以下犯上、抵御外敌、兼并之战均由此开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鸣条之战,妇好抵抗雅利安人之战,牧野之战,开拓

    夏商周时期是华夏文明由萌生到渐趋成熟的一个过程,他们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起各自的政治霸权,形成中国文化早期凝聚与融合的核心,与之相伴随的是创造出了灿烂的军事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夏朝的军队以“众”(即平民)为基础,以奴隶主贵族为核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

  • 清朝的名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武将,为冷兵器时代画上一个句号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冷兵器时代,多铎,阿济格,豪格,阿敏,济尔哈朗,岳

    到了明末清初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战斗已经发生了改变,火器逐步进入到战争当中,甚至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那种单凭武将强悍的战力值就能改变战争走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在这种时代变革的交替间,清朝的武将们展现了最后的辉煌。1.多铎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

  • 明朝初年的武将战力值到底如何,他们能否与唐初的名将相比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朱文正,邓愈,冯国胜,傅友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明朝的大将数量也是仅次于唐朝,而明朝初年又是明朝大将最多的时期,那明初的这些大将武力值到底如何,他们是否能与大唐初年的名将相比?1.徐达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初年名将。关键词:大败陈友谅,灭张士诚,北伐灭元朝,定西之战败王保保,明

  • 大蒙古国的名将有哪些,他们打下了2725万平方公里土地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拔都,旭烈兀,兀良合台,怯的不花,刘黑马,史天泽

    如果说大蒙古国第一将领们为蒙古帝国打下了坚持基础,那么大蒙古国的继任者们就是最好的收获者,而这一切的过程体现在蒙古三次西征上。第一次西征是铁木真组织的并亲自带队,灭了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国,但是西夏和金国依旧还在(铁木真死后分别由拖雷和窝阔台灭掉)。第二次西征是窝阔台组织的,但是命令术赤的儿子拔都

  • 盘点元朝时期的名将有哪些,看看他们如何顶起大元朝。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弘范,张禧,解诚,董文炳,綦公直,陈友定,王保保

    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之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忽必烈作为皇帝并没有改变宋朝的制度,而且还保留了宋朝大部分官员,力求能到的他们的效忠。而忽必烈推行的“行汉法”主张,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元朝,结果导致四大汗国先后脱离独立,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