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吗?

揭秘: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3/12/30 8:40:14

导读: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

当下,正值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之际,有些读者或许会疑问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通共同之处?

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上海还有一条一二八纪念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也称之八一三淞沪会战,也是一场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那么,我们不妨来浅谈一下这两次作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

淞沪抗战发生在1932年,当时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不久,日本政府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以所谓“日僧被殴事件”为借口,突然闸北的国民党第19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19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派遣主动请缨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领所部增援淞沪抗战前线。19路军与第5军协同配合、并肩作战,给予日军以重创。

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积极动员民众组织救护队、担架队、通信队和运输队等支援淞沪抗战,提供保障。

然而,由于国民政府执行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中日双方于5月5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并规定了日军可以留驻上海,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条件。

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为反抗日军侵略,浴血奋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伤亡惨重。中国军队一雪前耻,给予日军以“九·一八”事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付出了伤亡约1.4万人的重大代价。

更可悲的是,“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精卫、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等人以“事变期间红军发动赣州战役”等为借口,正式确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八·一三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

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日军大本营随即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两个师团开往上海增援,9、10月间,又相继增兵计达30万。中国方面也不断向淞沪战场增兵,先后调遣了70多个师赴沪参战。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后因日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等处战场侧翼登陆,对上海战场形成合围之势,守军为避免更大牺牲,于11月8日起撤离上海。11日,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日双方都相继投入重兵,死伤数量堪称巨大,为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

此役改变了中日战争战略局势,成功吸引侵华日军主力从华北战场南下华东,我方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更为我国工矿内迁、保存民族工业实力赢得了宝贵时间。

结语

同样发生在上海的两场抗日战争,无论是淞沪抗战还是淞沪会战,都是近代羸弱中国在日本侵略铁蹄肆虐下的一个缩影。历史总是惊人地类似,在这两次战斗中,日本为了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上演了“日僧被殴”以及“日海军中尉被击毙”两起换汤不换药的拙劣把戏,昭示着日本的野心。同样相似的有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软弱,还有备受战火蹂躏的中国普通百姓、更有一线将领和士兵们的顽强不屈。

虽然这两场战斗都以我方失败告终,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没有屈服在日本法西斯的淫威之下,为最后实现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民族的独立,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场战争,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敌人,同样的爱国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淞沪会战民国

更多文章

  • 纪念抗日英雄:血战淞沪的五位英雄将领都有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淞沪会战,民国

    1937年8月13日,枪响上海滩,淞沪会战由此开始。“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无数战士抱此信念,为国捐躯。时光过去了78年,我们已无法亲见他们浴血杀敌时的英勇,但他们甘为祖国牺牲自己的悲壮,早已铸化为我们民族记忆的丰碑。黄梅兴会战中牺牲的首位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才生黄梅

  • 淮海战役发生的原因?淮海战役共分几个阶段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中第二个打响的战役。济南战役以后,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集团60万人,企图在徐州附近阻止华东野战军南下与中原野战军会合。为完成中央军委提出的“冬春夺取徐州”的任务,华东野战军前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根据毛泽东指

  • 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如何用两根黄瓜逼死黄百韬?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淮海战役,黄百韬,蒋介石,民国

    近日无事,下了经典老电影《大决战》来看。在第二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死守碾庄,可在华东野战军的强攻面前,依然落得个全军覆灭、横死战场的下场。当解放军攻破黄百韬指挥部,黄百韬一行从地道里匆忙逃出来之际,我发现黄百韬手中拿着一条奇怪的东西。开始,勇哥以为,这是指挥刀一类的东西。可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根已

  • 不是神话一碗粉条劝降敌军两个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2日下午,家住萧县杭子村,时年19岁的我正在村后拾柴火,被两个离队到村上抢东西的国民党兵抓住,不由分说,两个大兵把子弹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为他们做事。此时,华东野战军已把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铁桶似地围在了以青龙集、陈官庄、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杜聿明

  • 淮海战役刘伯承巧施心理战:一封信降敌军一个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淮海战役,刘伯承

    1948年12月上旬,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黄维兵团被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团团围困于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地区。为了尽快瓦解和消灭敌人,我军在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也对敌发起了强大的心理攻势。在我军包围中,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师部及两个团被困在双堆集以南小王庄地区。八十五军原系蒋之嫡系汤恩伯、王仲廉旧

  • 佩剑将军张克侠潜伏国民党19年 淮海起义扬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7月7日是张克侠逝世31周年纪念日。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1923年,他加入冯玉祥将军部队。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张克侠在国民党军队上层人物中积极开展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活动。1948年11月8日,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率部在贾旺、台儿庄防地举行起义,受到毛泽东、朱德的

  • 淮海战役奇闻:“猪肉粉条”劝降国民党两个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2日下午,家住萧县杭子村,时年19岁的我正在村后拾柴火,被两个离队到村上抢东西的国民党兵抓住,不由分说,两个大兵把子弹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为他们做事。此时,华东野战军已把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铁桶似地围在了以青龙集、陈官庄、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杜聿明

  • 南苑保卫战趣闻:演习地雷未及清除 致日军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充实部队的骨干力量,1936年年底,宋哲元聘张寿龄为教育长,成立了以培训大、中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团。宋哲元自兼团长,军训团分西苑、南苑两分部,于1937年1月正式开学。父亲孙麟(字伯坚,晚年用名寿仁,黑龙江呼兰人。此时任二十九军军官教

  • 解密:1948年平津战役林彪为何爽快调兵入关?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平津战役,民国,林彪

    《党史博览》发表文章《从平津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看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文中记述中央军委和平津战役指挥员之间通过发扬民主,往返电报讨论,最终形成决策的过程,也可从历史的原貌中看到林彪和毛泽东的关系,摘编如下。1948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从北平地下党的几个渠道获悉:傅作义要派快速部队偷袭石家庄,企图威

  • 解读:着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导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挥东北、华北的参战部队。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华北军区司令员)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取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