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日本人眼中的清朝淮军是怎样的?有多厉害?

日本人眼中的清朝淮军是怎样的?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4/1/22 22:17:19

《中国历史的翻案》中有讲到: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历史会被封存,但是绝不可能被掩盖。说我国历史上的清朝军队,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那是一个装备极其落后,毫无还手能力的军队。整个军队实力和整个清朝的腐朽没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队伍。历史的真相和人们的意识截然不同,清朝有一支军队,堪称是清朝军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日本老兵唯一评价过的这支军队:武器一流,我当时根本无法抬头。这支军队便是鲜有人知却在战场上让敌军闻风丧胆的淮军——由湘军进化而来。

淮军如火如荼建立中

淮军于清廷与太平天国的对峙时期(1862年3月)建立,这只军队的建立并没有在领导者们的计划中,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揭竿而起后直追猛打到上海。

眼看上海清兵无力抵抗之时,曾国藩鸿章招募淮勇,并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拉开了帷幕。毫无组建计划在紧急情况中建立起的可以说是后备军的淮军,并不被看好,可是他却在战场上为自己正了名。

淮军在李鸿章的正确领导下军事实力不断上升,由13个军营6500个勇士组成,主要武器以传统长矛大刀为主,配有少量抬枪、小枪为辅助,军装不整。

但是硬件条件并不能成为评价他们实力的唯一标准,1864年在支援上海清兵对付太平军的过程中,这只军队乘英国的轮船成功闯过太平军的阻碍到达上海。

淮军虽由湘军进化而来,但其西式化程度较高,16世纪的西方是"先进"的代名词,即意味着淮军是世界一流的军事战斗力超强的精英队伍。淮军的营制、操练及整个风格和军队的制度都完全西式化。

军事装备上,淮军拥有清朝投入的大量资金,足以引进西方如炮火和克虏伯后膛钢炮等西方军事装备,前装滑膛枪进步到了前装来复线膛枪,英德的后膛单发枪,德国十三响响瑟枪,"士乃得枪",马梯尼步枪等武器。

强整容军事装备在战场上爆发出令人震惊的效果,枪炮密集,威力非巨大而且涵盖面也广。面对当时武器装备较为落后的日本来说,淮军的武器可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洋货。

除此之外,1877年淮军领导人高价聘请了十几位拥有西方先进军事思想的德国教练,这对于淮军来说犹如锦上添花。

德国军官严谨的训练方式,先进的训练思想,改良甚至改造了淮军的浮躁、软弱的现状。有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缺陷一直未得到弥补,在德国教练的操练下,淮军一些缺陷得到弥补,他们将越来越强大。

淮军令敌军闻风丧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1894年朝鲜的一场大战中,淮军展现出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魄力。他们拥有着英德的后膛单发枪,德国十三响响毛瑟枪,"士乃得枪",性能极佳的马梯尼步枪等在当时都是世界一流的武器,这些武器在战场上有巨大的存在感,甚至是日本人见都没有见过的。

加之德国教练在平时操练时将德国军事操练法和一些战术战略都详尽的教给淮军,军用气球、军用电线、铁路等这些设备情况也逐一告知淮军。最为重要的是,德国教练给淮军传授了散兵战战略,这让他们在战场上占领了上方。他们成为让日本人提到就如漏了气的气球般的军神,在战场上刷足了存在感。

反观当时和淮军对战的日本军队,他们使用的是自制的单发枪(连发枪是在此之后的十年配发的),使用的炮是野山炮。

单发枪和野山炮在淮军使用的机关炮和后膛之间简直天壤之别,敌军的结局如也不言而喻。敌军一位士兵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武器一流,当时根本无法抬头,子弹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淮军的没落

或许此处会有人发问:"淮军如此厉害,为什么清朝还是失败了?"这就要从军事长期战略和士兵们是否爱惜武器来解释,尽管德国教练把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都交给淮军,但传统固执的思想束缚着他们,在战场上他们依旧会墨守陈规,无法从传统军事战略中跳出来。

虽然拥有先进的战斗武器,但淮军骨子里缺乏敌军那样的对武器的珍惜。在战斗中面临危险,他们就会扔了武器逃之夭夭。而敌军截然不同,他们应了那一句缺什么爱什么,敌军对战利品非常珍惜,即使是一把匕首,他们也视之如命。先进的武器都拱手相让了,最后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淮军风靡一时,最终还是在陈旧的思想以及对武器的不爱惜不珍惜中逐步没落。淮军的没落,给了敌人侵占的大好时机,清朝最终也不了了之。清军之败,并非武器不如敌军,也并非作战经验不足,一切都是人为,没有运气好坏之说,上天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是一面铜镜,照亮现在也照亮未来。淮军的历史是典型的军事反面教材之一,在我们哀叹淮军没落时,若不引以为鉴,我们也将成为后人哀叹的对象。可谓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对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做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切莫夸大历史人物的功,也不要无限放大历史事件的缺陷。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才是正确评价历史的做法。

历史不可忘,事实不可灭,更不可扭曲。看待历史应怀一颗客观的心,而非一味地盲目批判。

若是以点盖面的批判淮军如同清朝政府一般腐朽无能,那便掩盖了了他在支援上海清兵和朝鲜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若一味批评淮军装备落后,面对敌人毫无还手之力,那便没有日本老兵"武器一流,我当时根本无法抬头"的高度评价。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主要参战国对俘虏的态度是怎样的?哪个国家最残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俘虏,每一个参战国对待俘虏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都会按照日内瓦公约来执行。但是如果双方真的杀红眼了,或者根本就无视公约,那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对待俘

  • 阿帕米亚战役是怎样的?占尽优势的拜占庭为何最后战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在公元10世纪期间,罗马拜占庭帝国在几位军人皇帝的整治下,焕发出了多年前所未有的中兴气象。所说要在各种战线上来回奔波,却依然有着对东方的叙利亚地区展开战略反扑的实力。借助阿巴斯王朝解体和塞尔柱突厥尚未抵达的真空阶段,与来自埃及的法蒂玛势力争夺圣地归属。然而,随着帝国的集权化进程日益加深,其军事行动的

  • 纳粹党上台的过程是怎样的?与华尔街有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纳粹党,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纳粹党是当年靠着暴动上台的,也有一部分人了解到时靠着民主选举所上台的,但也有以为是靠着希特勒的口才给忽悠上台的。其实这些想法部位错,但还是不全面,把事情想简单了。那么今天小编就专门跟大家好好聊聊当年纳粹党是如何上台的。这篇文章

  • 苏芬战争苏联为何不吞并芬兰?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袭击了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与苏联将波兰给瓜分了。之后德军的开始转入西线与英国和法国展开“静默战”。从10月份波兰战役结束一直到次年4月发起的挪威战役,德国足足安静了大半年的时间。然而与德国以寇松线问为界的苏联在这段时间里可没那么安静

  • 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虽说腓力在拜占庭海战当中实力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够阻止他对外扩张。公元前340年,雅典与一座正在被腓力所围攻的城邦结盟了,这开始让腓力按耐不住了,正是向阿提卡城邦宣战。公元前339年,第四次神圣战争爆发,给腓力派兵攻打希腊提供了机会。挑起战争的原因是雅典同底比斯一些城邦之间的瓜葛,而直接的导火索是

  • 二战前期苏德蜜月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苏联与德国是战场上的一对死敌,谁也不服谁。尤其是二战苏德战争期间,导致了2700万苏联公民以及1200万苏联红军死亡。不过,在卫国战争中前的近20年时间里,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全面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被称为“苏德蜜月”时期。1920年,列宁

  • 伊普苏斯战役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在公元前312年,由于在加沙之战中的溃败,整个安提克家族的霸业开始走入下行。虽然父子二人依靠这强大的体量资源,始终对任何一方的强敌都保持着压倒性的态势,但是也难免会落入双拳难敌四手的双重窘境。以至于任何暂时性的和平妥协,都会在局势发生微妙变化后被立即撕毁。双方的这些不间断抗争,终将在十年后引爆出再次

  • 为何说党卫军士兵莱科斯汀是最后一个党卫军士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阶段。苏联已经开始沿着波罗的海岸开始进攻,第1、2、3方面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发起了第四次库尔兰会战。在图库姆方向的基帕斯,党卫军第19武装掷弹兵师第19燧发枪手营的阵地被苏联人突破,大约一个团的苏军占据此处,随时可以继续深入德军后方,形势岌岌可危。

  • 二战的本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资本主义帝国之间的矛盾没能解决,而且又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胜国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的变动,德日意决心重新瓜分世界,说直白点,就是这三个国家想通过战争重新分配世界的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战争就这么打响了。

  • 浯屿岛之战是怎样的?此战中东西方军事水平有多大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从古至今,元东海岸就是一片与中南半岛岁相连的开放性水域,很多来自西亚、印度以及南阳的商团会习惯性的航行到当地。本地效仿者也蹒跚学步,将自己的生意做到遥远的南方。直到明朝的海禁措施突然降临,才将这种自然而然的地缘联系强行切断。仅在对外联系密切的福建,就先后建议了五座海防水寨。不过,也是由海禁造成的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