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前期苏德蜜月期是怎样的?

二战前期苏德蜜月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8 更新时间:2024/1/17 12:35:49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苏联与德国是战场上的一对死敌,谁也不服谁。尤其是二战苏德战争期间,导致了2700万苏联公民以及1200万苏联红军死亡。不过,在卫国战争中前的近20年时间里,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全面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被称为“苏德蜜月”时期。

1920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粉碎了白卫军的疯狂进攻,赢得了全面胜利。1922年4月16日,德国魏玛政府和苏联签订了《拉帕洛条约》,也就是《德国和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根据条约,苏德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苏德都放弃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赔款和财产等要求。列宁曾说过“为了赚钱,资本家愿意出卖绞死自己的绳子”。针对苏德合作,列宁甚至专门写章和呼吁苏俄人民“德国学习”。

两国又缔结了一个作为条约附件的秘密军事协定,德国绕开凡尔赛条约,向苏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产线,帮助落后的红军建立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制。同时,苏俄则对德国开放军事基,让德军能够在那里不受英法等国干扰地训练坦克兵、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苏联还向德国开放军事工厂,让德国在苏联研制凡尔赛条约严禁拥有的武器。

在1926年4月,苏德双方还签定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德国向苏联保证,绝不参加任国际集团尤其是英法集团对苏联的封锁,苏联则保证对德国东部的稳定和安全。苏德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以反凡尔赛同盟为基础的全面合作,极大促成了苏德军事合作,双方军官频繁往来中,大摇大摆地打量对方的国防力量。苏联和德国在波恩和莫斯科各自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德国防部和军事人民委员的权力极大的联合办事机构,用于协调苏德全面合作。这样,德国克虏伯公司便开始在苏联军事工业重镇图拉制造大炮和装甲车,德国容克公司在莫斯科郊区开设飞机制造厂,生产飞机发动机。德国法本化学公司甚至在苏联萨马拉省制造军用瓦斯和毒气。德国派出专家,帮助苏联在图拉,梁赞和喀山建立三个大型兵工。此时,来自德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度占苏联军工企业外聘专家总人数的80%。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德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信贷,用于支持苏德合作项目。仅在1930年至1833年期间,德国就向苏联提供了价值20亿德国马克的设备、技术和物资。通过与德国的军事合作,让苏联红军的武器装备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世界前列。例如德国把全套的E-I级U型潜艇的全套图纸卖给了苏联,帮助苏联建立了完整的潜艇制造工业和潜艇部队,到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前,苏联海军已经拥有大约300艘潜艇。德国根据约定,绕过《凡尔赛条约》,大量德军官兵赴苏联训练。在二战时期叱咤风云的德国高级将领,大多数都与苏联有缘分,例如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也曾在20年代赴苏联利佩茨克空军基地服役。

同样是处于空降作战摸索阶段的德国空降兵,与刚刚成立,也是毫无经验的苏联空降兵密切合作,探索出了未来之战大规模空降战役的军事理论。1930年8月2日,在苏联伞兵创始人奥尼德·米诺夫和德国“空降兵之父”斯图登特的共同努力下,苏军首次空降了一个伞兵分队。这一天在后来就成了苏联和俄罗斯的空降兵节。1931年,苏军组建世界上第一支空降兵部队。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希特勒上台,尽管希特勒是极端反苏的,但为了腾出手来对抗西方的英法集团,希特勒也不得不延续苏德合作。到1939年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随后苏德双方瓜分波兰达。在1939年12月20日,德国元首希特勒致电苏联,祝贺斯大林大元帅六十大寿:“对友好苏联最良好的祝愿,祝幸福和繁荣。”斯大林立即复电感谢:“用鲜血凝聚起来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并得到巩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一切奥秘都存在于未公开的《秘密附属议定书》,苏联和德国的势力范围,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应共同出兵打击罪恶的波兰大地主和资产阶级政权。

1939年9月17日,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波兰中部的布列斯特要塞胜利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在布列斯特举行联合阅兵,国防军与红军肩并肩手挽手光荣地接受了双方将领的检阅。这张照片,居中的德军指挥官为海因茨·古德里安,穿黑色皮衣的是苏军装甲部队指挥官谢苗·克里沃申。克里沃申也非无名之辈,他在内战中加入红军,曾在西班牙、哈桑湖、波兰、芬兰指挥坦克部队作战,并最终率部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攻入柏林,获苏联英雄称号。

1939年至1941年11月,希特勒忙着碾压西欧诸国,苏联忙着占领芬兰汉科半岛,吞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直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条约,入侵苏联。

在苏德合作时期,当时德语是苏联人的第一外语,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外语,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苏联人都能说流利的德语。尤其是军事技术外语领域,德语一直是第一。这个传统延续了很多年,以至于到现在,俄国人的英语水平还很低。苏德双方大量军官在两国相互受训,以至于后来大清洗时,很多被契卡肉体消灭的苏联军官,都无需捏造证据,赴德国受训就是罪证。

二战中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和机械化战争理论,就成形于苏德合作时期。那时候,德军将伪装成“农用拖拉机”的德国第一代快速坦克运送到喀山,以苏军的名义进行训练和参数鉴定,最后形成了德军装甲部队机械化行军及作战的完整体系。在苏联史诗电影《解放》里面,希特勒在介绍古德里安时说:“他毕业于苏联的喀山坦克兵学校”。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伊普苏斯战役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在公元前312年,由于在加沙之战中的溃败,整个安提克家族的霸业开始走入下行。虽然父子二人依靠这强大的体量资源,始终对任何一方的强敌都保持着压倒性的态势,但是也难免会落入双拳难敌四手的双重窘境。以至于任何暂时性的和平妥协,都会在局势发生微妙变化后被立即撕毁。双方的这些不间断抗争,终将在十年后引爆出再次

  • 为何说党卫军士兵莱科斯汀是最后一个党卫军士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阶段。苏联已经开始沿着波罗的海岸开始进攻,第1、2、3方面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发起了第四次库尔兰会战。在图库姆方向的基帕斯,党卫军第19武装掷弹兵师第19燧发枪手营的阵地被苏联人突破,大约一个团的苏军占据此处,随时可以继续深入德军后方,形势岌岌可危。

  • 二战的本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资本主义帝国之间的矛盾没能解决,而且又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胜国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的变动,德日意决心重新瓜分世界,说直白点,就是这三个国家想通过战争重新分配世界的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战争就这么打响了。

  • 浯屿岛之战是怎样的?此战中东西方军事水平有多大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从古至今,元东海岸就是一片与中南半岛岁相连的开放性水域,很多来自西亚、印度以及南阳的商团会习惯性的航行到当地。本地效仿者也蹒跚学步,将自己的生意做到遥远的南方。直到明朝的海禁措施突然降临,才将这种自然而然的地缘联系强行切断。仅在对外联系密切的福建,就先后建议了五座海防水寨。不过,也是由海禁造成的不可

  • 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有什么分歧?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将领可以说是群星闪耀,而在装甲部队的运用上首推的三位将领就是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这三位也是二战德国三大名将。这三个人组成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三驾马车。而比起隆美尔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由于屡次与希特勒产生军事问题上的冲突,导致古德里安在对苏战争开始没多久就&ld

  • 长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支援?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作为赵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对于赵国甚至对于整个战国时期的局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长平之战期间,赵国面对强悍的秦国,可以说是苦苦支撑,但是同为抗秦联盟里面的齐国却对此视若无睹,齐国为什么会这样做?毕竟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秦国,赵国失败对齐国来说可以说是每有一点好处,那为什么齐国还不去支援赵

  • 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到了北边就成了“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东征、西征、南征和被罚在意义上是不同的,虽然说我们经常对向北方发起的战争叫做北伐,但是并不代表着北征不存在的。相反在记载中使用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在常见的历史故事中采用北征的比较多,二者的区分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征”的含义“征者,上伐

  • 希特勒是如何征兵的?为何仅仅3年时间就扩充了8倍之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当时德国的军队仅仅只有10万人,而3年后的1936年,德国就已经组建起了14个装备齐全的集团军,军队最人数高达80万,而且拥有坦克超过1500辆,飞机4000多架,海军方面舰艇的吨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等国眼皮底下疯狂扩充军备且成绩斐然的呢?众所

  • 中东战争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为何前后打了5次还没打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中东战争,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一般都是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前后5次大规模的战争,这5次分别是1948年-1949年;第二次:1956年;第三次:1967年;第四次:1973年;第五次:1982年。直到今日,中东地区的小摩擦依然不断。应该说,中东地区的矛盾很多,战争起因也是各种各样,

  • 德国投降是哪一年哪一天?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了,但是当年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却仍然影响着多个国家,仍然是让人不断的进行反思。在二战德军投降的时候,其实德军还有着300万的左右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继续战斗,拼死一搏呢?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300万兵力,还有拼死一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