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叶志超逃跑为保存淮军实力是真的吗

叶志超逃跑为保存淮军实力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4/1/22 22:22:05

在清末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一品直隶叶志超将军在两军交战的时候突然间就脚底子抹油一溜烟跑没影弃战了,最终导致了平壤轻松被日军占领。叶志超的逃跑也间接性的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也正式因为他逃跑了,叶志超也被冠以逃跑将军的名号,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之上。

如果不了解叶志超的人,估计会认为他就是怕死。但历史上的叶志超并不是一个怯懦之人。此人出身贫寒,是属于那种一步步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草根将军,其人以勇武著称。每每征战,那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据说早年在平定太平天国中,作战勇猛有“叶大呆子”这一称号,悍不畏死。当初跟着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叶志超屡次以军官身份冲上战场,与敌人搏杀。所以,说叶志超是因为地位高了就惜命怕死,这一点是站不住脚的。

况且临阵脱逃乃是重罪,叶志超作为老将,不可能不知轻重。

其之所以临阵脱逃,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决定的。

1、叶志超逃跑的原因一:弹药紧缺,作战能力不足

平壤之战中,清军的武器装备如下:

加特林机关炮八门—炮弹三万发 ;

75毫米克虏伯炮十八门—炮弹二百发 ;

中型大清造大炮十三门—炮弹三百发;

步枪两万支—弹药若干

75毫米克虏伯大炮可以说清军最好的装备,但炮弹缺少的可怜,十八门克虏伯炮只有二百发炮弹,每门克虏伯炮平均只有十一发炮弹可以使用。

而十三门清制大炮,每门平均只有二十三发炮弹可以使用。

加特林机炮的射速350发/分钟,三万发子弹只能供一门加特林机炮使用85分钟,而清军有八门加特林机炮,三万发子弹只能供八门机炮使用10分钟。

就弹药而言,56万发子弹和800颗炮弹,对于较为浪费弹药的平壤清军而言,还能守三天左右。

面对弹药基数是清军数百倍之多的日军,清军根本没有赢得胜利的机会,勉强战斗结果只有全军覆没。

2、叶志超逃跑的原因二:粮草不足

清军进入朝鲜平壤之后,清军运输粮草的海上运输线被日军重点打击,海上运输线几乎全线崩溃,大批运输到平壤的军粮被日军缴获,清军只能依靠朝鲜义州积压的有限粮谷来维持部队的粮草供应。

但是除清军之外,平壤的数万居民也要依靠义州积压的粮谷生存,开战十五日之后,义州积压的粮谷仅能维持三至五天左右,一旦军粮用尽,军心必然大乱,弹药不足也就算了,连兵卒的口粮都不够,还打什么仗?

3、叶志超逃跑的原因三:败局已定

进攻平壤的日军第九旅团和第五师团总兵力达到一万八千人左右。

叶志超所率领的清军共三十五营,有一万五千人左右,算上平壤的支持清军的朝鲜军也只不过一万六千人左右。

乍一看,双方在兵力上似乎差不多。但在这日军一万八千人背后,还有日军第四师团的支援,日军规模翻倍。

在弹药不足、粮草不足、装备落后、部队规模落后、单兵作战能力差的情况下,除非叶志超有核武器,否则清军基本上不可能打赢日军。

4、叶志超逃跑的原因四:保存实力

叶志超率领清军拼死抵抗了日军15天之后,清军的伤亡惨重,粮草、弹药纷纷用尽,玄武门、牡丹台等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全部失守,大将左宝贵阵亡。日军占据高地,可随时炮击城内,而清军内部亦出现小规模叛乱。

最大的问题是后路空虚,清军还驻扎在辽东尚未入朝。平壤附近的电线被截断,清廷无法得知当时平壤的情况,事后叶志超逃了出来汇报才清楚的。

如果再打下去,清军将全军覆没。

15日上午,叶志超在军营中召开讨论会,讨论接下来是战是和,清军全体将领纷纷主张不打了。反正朝鲜不是国土,清朝只是宗主国,虽有保护的义务,但没有必要去送。

在整个甲午战争的过程中,保存实力都是清朝军队的战略思想。因为参战的部队基本上都是李鸿章的嫡系,即淮军和北洋水师。

清朝后期的由于镇压太平天国时朝廷允许地方官员办团练的缘故,晚清官场里打出了很多派系。而军队大都是私兵,湘军、淮军等等,各有势力、山头,其兵力都是相关大佬血本。是其身价地位的保证,此消彼长的关系,谁都明白。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左宗棠

叶志超等淮军将领,自然是参照这个思想来,不可能为了朝鲜就把中堂大人的家底给拼光了。要知道当时败局已定,平壤的淮军就是一支孤军,输了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到时候岂不是人势两失,李鸿章的日子估计不好过。

朝中像翁同龢甚至张之洞也是想着打压李鸿章的势力,翁同龢巴不得李鸿章的海陆军打光,这样就可以收拾他了。当初李鸿章还让南洋水师出兵助战,结果张之洞只给船,不给兵,婉转拒绝。

于是乎叶志超着手停战,与日军谈判,清军把平壤给日军,朝鲜不要了,条件是允许他们战略性撤退。

不过当时送去的和谈信,由于当晚大雨,字迹被雨水浸湿。于是日军便差人到城下喊话,询问信的内容,但当时的翻译又是个二把刀,大雨中理解错了日军的意思,以为日方同意了,于是便开始撤军。而这一撤军日军就追。

肥水之战都知道吧,清军顿时风声鹤唳,变成大溃逃。

所以说叶志超是要替李中堂保住这点资本,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最后也算是替李中堂保住了大部分淮军的军力。淮军战斗人员就5万人,这一万五的兵力如果损失掉,那是不少了。

这也是为何明明叶志超有着临阵脱逃的杀头大罪,却还是倍李鸿章力保留职效力。不过,对于政敌门来说正是攻击李鸿章的好时候,叶志超没能保下来。

当然了,这些不可能把叶志超直接洗白,作为主帅,平壤战役的失败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挥不当是跑不掉的吧?

所以,也不是要给叶志超洗白,只是想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误,而是整体的差距。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德国狙击手为何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德国对于狙击手的重视分为两个阶段,扬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辉煌于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时交战双方都是采用堑壕战,集群冲锋战术,一个堑壕一个堑壕的争夺,拼的是消耗,战法古板,人员消耗特别大。德国利用双方对峙开始实施狙杀战术,德国狙击手威名大震,被誉为“看不见的幽灵”。

  • 二战期间为什么苏联士兵越打越多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在二战期间,各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一直不停的,所以士兵自然就会少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国家的士兵打到最后就没有了。毕竟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不缺人,但是缺士兵。可是为什么苏联在当时士兵是越打越多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苏联倾全国之力打仗战后苏联解密,战争中战死的士兵有866万。如果加上其他的死

  • 九二式重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优劣势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战争时期的武器,马克沁重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这两个都是打仗时候的好手。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两款重机枪之间的优劣势并不是很了解,毕竟这两个武器在使用方面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从机枪在一战中凭借其高射速及强大的输出能力大显身手之后,就成了各国陆军中不可缺少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有

  • 马克沁重机枪枪口的圆铁片有什么用,马克沁重机枪水冷枪管是什么原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重机枪里面比较厉害的就是加特林了。但是还有一个重机枪同样非常厉害,那就是马克沁重机枪。最重要的是,马克沁重机枪还有水冷枪管的优势,这是什么原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马克沁重机枪水冷枪管是什么原理马克沁机枪由于连续射击,枪管温度会很快升高,进而影响机枪的性能。为避

  • 山本五十六为何反对与美国开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山本五十六,相信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了,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的最高指挥官,珍珠港时间的作俑者。不过山本五十六跟美国之间却有着一段非常微妙的关系。1919年山本五十六从日本海军大学毕业,并在当年前往了美国的哈佛大学进修,此时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的一年。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大发横财,这是正

  • 二战希特勒为什么先打波兰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当时二战的时候,本来波兰还是非常枪手的,不管是法国,苏联还是德国,都非常想拉拢他。而且当时的波兰兵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超过百万。但是最后德国直接第一个进攻的就是波兰,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希特勒为什么第一个打波兰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然波兰当时拥兵百万,但与德

  • 如果日本第九师不调走,那么冲绳岛战役美国会更惨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冲绳岛战役,这个代号为冰山的行动已经被世人公认为太平洋战争当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而且没有之一。美军1945年4月1日登录冲绳岛,打到了6月21日才算结束。就这3个月的时间里,美军的伤亡超过了8万,日均更是伤亡超过10万。另外还有很多居住在冲绳岛上的岛民也殒命于此。就是因为这场战役的伤亡太过于惨

  • 法国在德意志统一路上起到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1851年12月份,拿破仑三世发动了政变,成为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实际上的独裁者,并且在第二年就学着他叔叔老拿破仑那样黄袍加身。身在伦敦的马克思极度痛恨这个窃取了1848年革命果实的野心家,并且发表了著名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全文以这样一句暗喻结尾:“但是,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

  • 霍兰迪亚战役美军俘虏多少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1944年3月,美军登陆俾斯麦群岛,对日军要塞拉包尔形成了包围圈。此后美军投入15艘航母、25艘巡洋舰、180艘驱逐舰,还有2000架飞机,决定对马里亚纳群岛实行作战计划。到了4月,麦克阿瑟决定进攻霍兰迪亚,当时霍兰迪亚上依然有不少日军。不过这场战役并没有之前那么惨烈,号称不投降的日军,这次竟然主动

  • 阿富汗战争怎么把苏联拖垮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1973年,苏联对比较激进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提供了支持,导致阿富汗的经济依赖于苏联。历届来的阿富汗政府都想要试图进行改革,但是最终都失败了。1978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阿富汗的人民民主党突然政变,建立了全新的政府,并由塔拉基出任新任的国家元首。但在1979年,塔拉基被其副手,时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阿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