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后斯大林为何拒绝德国的黄金赔偿,为何选择一堆废铁作为赔偿

二战后斯大林为何拒绝德国的黄金赔偿,为何选择一堆废铁作为赔偿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3/12/24 9:17:40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四,由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占领。除此之外,德国还需要战胜国赔偿巨额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苏联,毕竟苏德战争是二战期间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场,国内死伤人数超过了3000万,大量的资源以及工业设备都遭到了摧毁,急需一笔资金投入到国内的重建计划当中。经过最终协商后决定,德国要向苏联赔偿1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这果断被斯大林拒绝了等价的黄金,而是选择了德国境内的一堆废铁。

斯大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堆废铁”又给苏联带来了什么?

战败国赔偿这个事情太见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就背负了巨额债务,但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并不稳定,德国国内反而因为这些债务问题导致法西斯势力抬头,最终促使了二战的爆发。为了不重蹈覆辙,美国和苏联在制定赔偿条约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再加上当时德国的经济体系已经被战争摧毁,再多的赔偿金额也只是个数字而已,只能等待以后的德国去兑现,因此斯大林选择了更为实际的东西,那就是德国完整的工业设备体系。

之所以称这些为“一堆废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工业设备都是铁做的,另一方面在战争中大量的工业设备被摧毁。当时德国完整的工业设备并不多,而苏联为了将这些设备运回去,更是动用了几百列火车,除了苏联之外,美国也没有要德国的赔偿,而饱受德国摧残的西欧国家在1953年与德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定,规定西德无需赔偿因为战争造成的损失,只需支付战前债务和战后衍生的债务,也将原来的债务金额从290亿马克降低到145亿马克,从这些国家的选择可以明显看出,苏联和美国是吸取了一战的教训,避免对德国的过度压榨导致战争情绪的爆发。

苏联在得到大量的工业设备之后,尽管这些设备存在老旧,损坏等问题,但是他们的技术核心还在,苏联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研究迅速掌握了德国军工产业的技术,直接将德国的重工业生产体系“移植”到了苏联境内,这极大促进了二战之后苏联的发展。

在二战之后,苏联出台了一五计划,而这些重工业设备就成为了该计划的最好执行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和军工产值快速飙升,奠定了未来与美国“较量”的基础。

要知道在二战刚刚结束之时,苏联的工业产值还没有办法和美国相比较,但是得到这一批设备之后,苏联迅速崛起,但苏联在“移植”德国工业设备的过程中,忽略了德国轻工业的那些设备,这也导致苏联没有学习到西欧国家的轻工业发展,造成了日后工业体系的畸形。其实苏联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发展轻工业,但是常年的经济发展导致轻工业领域人才稀缺,生产经验和生产设备也是寥寥无几,

那找西德来赔偿,美国肯定不愿意,毕竟西德能够发展起来和美国的援助离不开,如果西德进行赔偿不就是拿美国的援助偿还,美国会“视若罔闻”吗?

而且战开始之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美国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小弟用钱去助长苏联的嚣气焰?而在换成大量的工业设备之后,看似苏联人是亏了不少,也没有获得一笔资金来建设国内,但是这批设备帮助苏联在短短几年之间建立了足以匹敌美国的工业体系,这其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美国的做法却比苏联技高一筹。同样作为战胜国,美国也拒绝了德国的赔偿,但也没有从德国搬走一个工业设备,而是在德国境内大肆搜刮科学家,也就是科研人才。二战时期,德国对境内的犹太人迫害,导致大量的犹太裔科学家逃往美国,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是爱因斯坦,幸亏当时的爱因斯坦早先前往美国,但是他的住宅还是被“洗劫一空”。而在这些犹太裔科学家的帮助下,美国的科技水平直线上升,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研制出核武器的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开始重视人才,尤其是德国在二战后期那更是新式武器频出,这些武器背后的人才让美国垂涎欲滴,因此美国在德国投降之前就已经制定了回形针行动,主要内容就是将德国境内优秀的科学人才全部转移至美国。

德国投降之后,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美国的回形针行动开始了,大量美军携带着一份名单进入德国开始进行搜索,比如冯·布劳恩,美国为了找他派出了一支精干部队,要知道此人可是纳粹的战犯,美国在战后之所以可以快速研究出导弹,火箭,与此人提供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全世界有一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来自于德国,德国除了犹太人科学家特别出名之外,他们本土的日耳曼民族也是优秀的科学家种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就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学术中心,大量优秀人才和技术在德国汇聚,为德国培养出了更多的科学人才,而美国把大量的德国科研人才掠夺而走,只给苏联人留下了一堆破铜烂铁。

对于美国来说,德国的工业体系虽然很发达,但是仍然无法和美国庞大的工业总量相抗衡,而美国真正稀缺的是那些尖端科技,别看美国现在是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研究,但欧洲才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美国本土的很多科学家当年也是从欧洲学习而来,二战之后,美国通过对西欧顶尖科学人才的掠夺,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科研中心,在凭借强大的资金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虹吸效应,将大量顶尖的科学人才源源不断的吸纳到美国,为美国人的科学发展出一份力量,而德国在损失大量的科技人才之后,科学领域甚至出现了断档现象,以至于到现在德国都难以恢复到当年鼎盛的的时期。

主要是因为科学这个领域很独特,大量的资金燃烧只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人传授经验和不断探讨研究,科学是一个在争论中发展的过程,最经典的就是波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造就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就算你极具天赋,你也需要老师来不断的传授经验和教导。

新中国初期的那一批科学人才都是从外国留洋回归,如果没有外国顶尖科学人才的教导,他们天赋也没有办法兑现,而美国在聚集大量科学人才之后,那么有天赋的人变成科学大才的可能性就越来越高,相反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天才大家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虽然说科学是需要自己不断探索前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则可以让你避免很多的弯路。

当年苏联作为第一个攻克德国柏林的国家,斯大林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导致大量的科技人才流失到了美国,最后只能选择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尽管这些工业设备也给苏联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是和美国掠夺走的那些人才相比,这些设备的价值就显得微乎其微了,不过苏联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本土培养的众多科学家依然和美国打得难舍难分,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在多个领域展开了科学竞赛,而那段时期也被称为是人类科学领域的井喷期,大量的科学成就被研发而来。

只是不知道看着苏联后期工业比重的失调,如果再给斯大林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会怎么选择呢?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惨败于后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总兵力高达20万,而后金只有6万,明军占据3倍多的优势,结果却是吞下惨败。相信各位小伙伴也很好奇,为什么明军会输给后金呢?其实与其说输给敌人,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双方虽然兵力差距大,但在作战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下明朝战败的三大关

  • 二战时期德国的上校军衔是什么级别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二战时期德军中经常性见到一些上校级别的军官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上校军衔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呢?厉害不厉害呢?下面我们一起简单的来分析说说,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据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盖世太保在日本的主要负责人,梅辛格上校来上海

  • 希特勒为何会让邓尼茨当接班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进入末期,曾经不可一世,猖獗一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摇摇欲坠。1945年4月30日,在苏联红军包围下的德国首都柏林的总理府地下室中,二战的元凶之一阿道夫·希特勒见自己的败局已定,一是不可逆转的结局,遂开枪自杀。而就在这之前,希特勒留下了政治遗嘱,制定了自己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 民国时期军阀为何大量采购驳壳手枪,为何不是鲁格手枪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为啥驳壳枪比“撸子”好用,就是因为射程远、威力大的原因,枪对于军人包括民团…等武装来说一看:射程、二看:威力而不是看它的外观是不是漂亮,驳壳枪是战斗手枪,而所谓的“撸子”(北方方言,管手枪都叫撸子,因为上膛的时候要往后撸一下外套筒)都是自卫型手枪,两者

  • 如果二战日本将所有兵力用于攻打苏联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当年在苏德战争期间,也就是苏联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日本举全国之力进攻苏联的话。我认为苏联很悬、不是一般的悬,而是非常悬。很多人说二战的时候,日本根本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化了,日军在二战中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太平洋战争中感觉

  •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怎么在六天时间里战胜三个国家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所面对的是三个国家的军事压力,在兵力上远远处于劣势,但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主动出击,愣是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将敌方的451架战机和500多辆坦克击毁。这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击不仅消除了隐患,同时还将本国的领土扩大了近六倍,可以说酣畅淋漓的一战,是闪击战的又一次重现。那么战争的起因

  • 赤壁之战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赚了还是亏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是被刘曹孙三方瓜分。其中刘备占据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还有长江以南的南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占据大部分南郡还有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周瑜去世后,鲁肃建议把南群借给刘备,大家都不太理解鲁肃为何要这样做。那刘备肯定是赚了,不过孙权也没亏

  •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给日本提供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作为同盟国,自然是会互相交流战术或者是武器提供,资源互换等等。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并没有给日本提供过武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东西得说到日本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工业生产模式。很明显,德国人曾经尝试性的将某些武器交给日本,但是日本人

  • 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发动二战目地不仅仅为了向英、法、波兰等国复仇,而是要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德国人的生存危机。一战后德国的土地从54万平方公里削减为47万平方公里,除了经受向英法等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痛苦,还经历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痛苦折磨,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德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养活它

  • 格林纳达战役为什么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的失利,一度让美国军队丢掉了自己的自信心,一部分悲观的美军认为当时的美军陆军已经无法与世界另外一强大对手,苏联的地面部队匹敌,甚至是无法完全赢得一场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1983年10月爆发的格林纳达战役中,美国却终于是赢得了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爆发于198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