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高加索国家为什么是火药桶?

高加索国家为什么是火药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64 更新时间:2024/2/23 18:22:16

欧亚大陆的分界线,就是从土耳其海峡—黑海—高加索山脉—里海—乌拉尔山为分界线,而主轴分水岭高加索山脉为南欧与西亚的分界线,在黑海与里海之间,呈现出西北至东南方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塞拜疆三个国家。北高加索地区属于俄罗斯,而外高加索则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

高加索地区大约有44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巡山环绕,一层叠一层,绵延深长。在这里有非美丽的自然经过,在山与山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小湖,湖水碧绿恬静,瀑布星罗棋布。高加索地区是欧亚大陆的心脏,随着里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大发现,里海有望成为第二个波斯湾。于是扼守着里海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对外出口的高加索地区的战略价值就越来越高了。

其实高加索地区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高加索山脉是阻挡北方野蛮的罗斯人南下的重要屏障,这里的地形非常的险峻,易守难攻,是高加索周边势力都想要争夺的战略要地,是互相缓冲地带。

在苏联时期,一度完全控制者高加索地区。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联邦势力逐渐衰退,西方势力又借机开始染指高加索地区,于是高加索地区又一次的成为了国际各方势力想要争夺的战略要地。在这里,战乱频频,重新成为了世界上的“火药桶”之一,高加索火药桶。

北约染指高加索地区的话,那么就会又两个国家会感到危机,这便是伊朗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势必不会让其得逞。由于历史的影响,俄罗斯人在高加索地区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还曾与格鲁吉亚发生过战争,最终格鲁吉亚一分为三,其中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在俄罗斯的支持与扶持下要求独立。而内陆国家亚美尼亚与邻国阿塞拜疆又因为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频频发生争端,剑拔弩,势同水火,不共天。

高加索地区是欧亚大陆的枢纽,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再加上里海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里必将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北约、土耳其、美国、伊朗以及各个阿拉伯国家和周边国家等势力都在此地区进行博弈,有这些势力的博弈存在,高加索地区想要安宁是遥遥无期的。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印度在二战中的表现如何,有什么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中没有印度,只有英属印度殖民地。印度莫卧儿帝国灭亡后,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建国。因此,二战中的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泛政治实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是反法西斯的主要国家。在亚洲战场上,苏联直到二战结束才出兵。因此,中国是陆地战争的主战场,3500多万军

  • 伊朗与以色列有哪些历史渊源?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伊朗和以色列,相信大家对这两个国家都不会陌生了,尤其是在近期,在国际上的活动非常频繁。这两个国家都属于中东国家,但是彼此之间并不接壤,两个国家相距了有大约1000公里。但是就是这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个国家在近几年可算是一直在互相伤害了,双方长期剑拔弩张,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袭击事件。最近几次刺杀伊

  • 二战德国士兵背的铁罐子是什么用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中德军士兵背后携带的金属罐里面其实是防毒面具。这是其他国家很少有的装备,只有德国人有,而且已经成为了每个士兵人手一件的标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就率先使用毒气战。1915年,战败的德国在比利时的伊普雷使用毒气战。英法联军死亡6000多人,扭转了战局。1917年,德国军队在伊珀尔再次使用毒气

  • 水门桥战役教训与经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水门桥战役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中国当时真的很吃亏,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场战役给了我们那些教训和经营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有讨论意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我们先简单的说说,水门桥战役我们这边明显劣势,其实很简单,有个核心劣势,一个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吧,还有一个就

  • 恒罗斯之战阿拉伯打怕了,它们是如何评价大唐军队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恒罗斯战役后,阿拉伯人不敢出兵东进入侵唐朝,甚至没有试图进攻附近的安西四镇的想法。不是因为不想打,而是因为不敢打,阿拉伯人很清楚他们赢得恒罗斯战役是侥幸。唐朝天宝九年(750年),安西总统高仙芝率军攻打石国。兵临城下之时,石王表示臣服于高仙芝,非常忌惮唐朝的军队。高仙芝假装答应了,然后趁着城防松懈,

  • 二战苏联反坦克重型狙击步枪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在玩二战题材的游戏或者看二战题材的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苏联士兵扛着一把又长又重的反坦克步枪,也叫战防枪。普遍装备步兵用于攻击三百米范围内的坦克、装甲车,也可用于摧毁八百到一千米范围内的土方结果以及掩体。出现的时期是从坦克诞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坦克大国的苏联,也曾大量装备这样的反坦克步枪

  • 德军第48装甲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为何曼施坦因接手时损失惨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德国第48装甲军,其实翻一翻这支军队的军史,历史并不长。这支军队期初只是个普通的步兵单位,诞生于1940年6月20日,法国战役之后了。然而,在巴巴罗萨计划被批准和实施的四天前,德国最高统帅部突然将这支名不见经传军队升级为摩托化军队,在1941年对苏联的进攻中,它被置于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之下。尽管

  • 德军撤出高加索地区是为何,为何体现出了曼施坦因的聪明之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当曼施坦因和朱可夫都把目光放在斯大林格勒的围攻上时,苏联当时其实是有机会切断德国A集团军群的退路的,即使让德军占领了油田之后在夺回来。其实德军开始从高加索撤退时,是已经占领了梅科普油田的,而且一些油井甚至都开始产油了。那么到底是为何促使德军在第一时间撤退了呢,还是因为担心后方道路被切断吗?我们不难发

  • 曼施坦因为什么重视A,B两个战斗群结合部的安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曼施坦因接下组建顿河集团军群任务时候非常突然,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而且时机还非常的紧迫。1942年11月19日苏联发动“天王星行动”后,此时德国人才发现战争事态不对劲,于是匆忙命令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司令部接替顿河集团军群。当时,这个名义上的战斗群是由罗马尼亚陆军总司令安

  • 二战后英国为什么不能重塑大英帝国辉煌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之后英国为何不重塑大英帝国辉煌?事实上英国试过了!但是没有成功。二战结束后,世界GDP的比例是:美国:英国(加上殖民地):苏联=10: 7:3。如果法国及其殖民地已经恢复,英法的GDP还是比美国高!这个时候,不像很多人估计的那样,美国对付的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在经济上,1944年布雷顿森林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