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中,为什么东晋只有八万人参战?

淝水之战中,为什么东晋只有八万人参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4/2/7 6:35:24

说到淝水之战其实这场战役其实还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了,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决定性的一场战役,但是如果有仔细阅读过这场战役的小伙伴是知道的,这场战役东晋作为主角方,竟然只出了八万的兵力参加战斗,小编想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东晋不是以一国之力迎战前秦,顶多只是半国之力。

要说清这个问题,非得对东晋政治格局有一番了解不可。

自东晋开国后,内部长期动荡不安,形成两个军政中心,一个是长江上游的荆州(西部),一个是下游的扬州(东部),东晋帝国广阔的西部实际上一直处于军阀的控制之下,朝廷能控制的,只不过是东部几个州而已。

在东晋历史上,一而再地出现地方军阀威逼中央朝廷的现象。自三国以来,由于荆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作为帝国在西部抵御外敌入侵的屏障,谁主政荆州,谁就手握重兵。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皇帝权力最弱的朝代,这种政治惯性之下,对地方军阀没有很强的控制力。在淝水之战前,曾爆发过王敦之乱,苏峻祖约之乱,后来又出现桓温,要不是他死得早,东晋可能就被他篡权了。

桓温死后,他的弟弟桓冲不似哥哥那般飞扬跋扈,无意染指朝政,积极改善与朝廷重臣谢安的关系。由于桓冲谦冲,谢安持重,东晋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当时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谢安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表面上看,谢安挂了五个军区司令员的头衔,看起来似乎实力不弱,实则不然。除了扬州之外,他都督的豫、徐、兖、青四州,多半被前秦占领,有名而无实。

苻坚以百万之众大举南侵,谢安派出八万人马迎战。这八万人,不是整个晋国的兵力,而只是朝廷所能动用的东部诸州的兵力,不包括桓冲控制下的西部诸州。因此,我说晋国不是以举国之力迎战前秦,甚至连半国之力都没有,只是以东部几个州迎战。

那么西部的桓冲有多少兵力呢?比朝廷要雄厚得多!在淝水之战前夕,桓冲曾以十万之众进攻前秦控制的襄阳,可见他的兵力之多,要远远超过朝廷。桓冲控制下的部队,朝廷根本是无法染指的。

苻坚大举南侵,目标是东晋首都建康,这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当时桓冲提出要派三千人入援建康,谢安婉言拒绝了。说实话,三千人真是杯水车薪,能顶个屁用。桓冲首先考虑的保卫荆州,面对前秦史无前例的庞大军队,他也不敢派出更多的军队交给朝廷。对此,谢安回复桓冲说:“朝廷已有应急方案,士兵武器都不缺,这支部队应留在西部以防备敌人入侵。”三千人意义不大,干脆不要了。

因此,最终迎战苻坚的,只有八万人。

其次,兵贵精不贵多,与其拼凑几十万乌合之众,不如用好“北府军”这把尖刀。

如果谢安非要临时征兵几十万迎战,当然不是不可能。但临时征兵有几个问题:第一,军队毫无战斗力,有时还能添乱;第二,引发社会动荡。后来东晋权臣司马元显为扩充自己的力量而大举征兵,诱发了孙恩起义,这便是一例。

东晋的这八万人马,是以“北府军”为核心。谢安是比较有危机意识的,在八年前,他就十分担心前秦入侵,于是大力加强国防,打造一支强大的武装,这就是以谢玄为首的北府军。北府军组建后,多次参加对前秦的战争,在战火中茁壮成长,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东晋抵御外来侵略之重器。

我们复盘淝水之战,会发现前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人太多!乌合之众太多!淝水之战是个奇迹,因为前秦军队并不是被东晋击败的,而是自己乱掉的。有人一喊“秦军败矣”,整个前秦阵营大乱,最后无法控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招募入伍的乌合之众添乱。

为了一战平定江南,苻坚采取每十丁征一兵的原则,其中良家子弟凡二十岁以下且有材勇者,皆授羽林郎。当时良家子弟前来报名参军的有三万余人,还都自带马匹,组成一支青年羽林军。苻坚的弟弟苻融告诫说:“少年羽林军那些个良家子弟都是富二代,不习兵事,只会拍马屁罢了。陛下要是轻信这些人,恐怕后患无穷,到时追悔莫及。”

在淝水之战前,前秦军队横扫天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怎么可能发生骚动与混乱呢?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引发骚动与混乱的,必定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在此之前,前秦的常备军大约在30万左右,突然扩充到百万,也就是三个兵里,有两个是新兵。大家想想,一旦新兵出现混乱,如何制止得住呢?

因此,我认为谢安宁可坚持以八万精兵迎战,而不刻意地拼凑更多的乌合之众,是完全正确的。

其三,前秦军虽号称百万,在淝水战场实际上是三十万,有经验的老兵更少。

在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的计划是动员九十七万兵力。后来南侵时,具体的数量是步兵六十几万,骑兵二十七万,所有兵力大约九十万,称百万雄师也不算过分。但这些军队并不是同时投入战场的,前锋兵团三十万人抵达前线时,较偏远的地区的凉州兵团、幽州兵团、冀州兵团、蜀汉兵团等尚在昼夜兼程赶路。

从人数对比看,东晋八万人马,比起前秦三十万人马,也是很悬殊的。但是正如我前面分析的,前秦军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毫无战斗力的新兵蛋子,以此推算,秦军前锋的三十万人,大约只有十万人比较有战斗力,这样一比,差距就没那么大了。

比如淝水之战的开幕战洛涧之战,当时刘牢之率五千北府军,大破五万秦军,秦军死一万五千人。按理说,秦军实力不应该如此不济,要知道前秦曾以六万之众,击破三十万燕军,灭掉前燕,实力不是吹出来的。后来前秦又消灭仇池、前凉、代,完全统一北方,武力之盛可见一斑。五万秦军打不过五千北府军,只有一个解释,这支秦军主要是新兵。

了解以上事实后,就可以知道,所谓以八万对百万实际上是不存在,双方悬殊虽然很大,但并非很多人想象的一比十二的差距。淝水之战,东晋没有必胜之局,我想谢安能想到的最好结果,可能就是阻止住敌人进攻罢了。此战之所以改写历史,不能不说有些运气的成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双方实际参战人数又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三国“三大战役”中最为出名的一场,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影响甚大。“孙刘联军”以远少于曹操军队的数量,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赤壁一把大火,烧的曹操铩羽而归。此战之后,为后来魏蜀吴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当时双方

  • 历史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到底赔了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的近代史,其实是一部非常屈辱的故事,因为中国的近代总是在打仗,当时的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了自己的强大所以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当时的日本仰仗中国落后,所以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同时,蓄意的发起一系列的战争来破坏中国,其实,小编印象最深的还是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这

  • 夷陵之战刘备真的是为了关羽报仇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221年,刘备很生气。生气的原因是,结拜兄弟关羽被孙权害死了!30多年的兄弟情深,让刘备倍感痛苦。于是他决定,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孙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刘备却是“冲冠一怒为兄弟”。许多人都反对刘备出兵。名列五虎上将的赵云劝谏:&ldq

  • 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是什么时候?诸葛亮北伐碰到司马懿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诸葛亮北伐并不是一开始就碰上了司马懿,而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魏才派出司马懿迎战,因为那一年曹真去世只能由司马懿顶上。司马懿和曹真之间也有些过节,但大敌当前国家为重,曹真最后也是把自己的士兵都托付给了司马懿。所以这样算的话,司马懿和诸葛亮一共也就交过两次手,分别是诸葛亮第四次、第五次北伐的

  • 夷陵之战的时候,为什么刘备没有带上诸葛亮?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之所以有人觉得,刘备发动的夷陵大战,应该带上诸葛亮。是因为,一者,诸葛亮在后世被过分神话,尤其是对其军事指挥才能,夸张得非常厉害。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身患重病之际,把整个蜀国托付给诸葛亮。所以,大家都觉得刘备该带上诸葛亮。

  • 苏联打日本很轻松,但是为什么美国打日本就很吃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日本和美国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一个两个国家的,本来盟国的两个人最后也还是打到了一起了,话说其实苏联打日本其实非常的轻松的,但是换成美国之后却变得十分的尴尬了,因为美国打日本非常的吃力,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

  •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在赤壁之战时智商怎么都下线了?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话说在三国时期很多网友都说了这个赤壁之战还真的是有点点厉害的,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话说其实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谋士都挺厉害的,而且这些谋士也多的很,那么为什么单独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出现了智商下线的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曹操败于赤壁,自己轻敌大意是一个方面,还有

  • 在襄樊之战时,曹仁和于禁谁的官职更高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在襄樊之战这个时间节点也还是有挺多事情的,这场战役也叫关羽北伐,也叫荆州争夺战,所以其实在当时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其实最为担心的应该是魏国这边,曹魏所以也派遣了自己的超实力大将出马了,这里面就有曹仁和于禁了,大家都知道于禁其实名气不大,那么在当时那个阶段他和曹仁的官职谁要高一些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

  • 五国攻秦之战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五国攻秦一共打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战国时期光是一个秦国就能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呢?而且长平之战的时候,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帮赵国呢?其实在战国时期,有发生过五国攻秦之战,但是最后都没能彻底消灭秦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五国攻秦之战的故事,这也是战国时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让秦国彻底抛开其他国家成为七国最强的存在。在战

  •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后,蜀汉伤及根基,刘备的八百里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就连刘备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能够逃到白帝城。直到赵云率军驻防后,东吴追兵才终于退兵。一个月之后,刘备仍然没有回成都,而是将白帝城的驿站更名为了永安宫。谁知孙权得知此事后,竟然主动派遣使者前去向蜀汉求和。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可是东吴要远远强于实力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