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似乎给我们证明了一个实事,那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这一职业,是很多人为之向往的光鲜岗位,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备受哀荣,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很多帝王文治武功、大展宏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贤明的君王为了国家的兴盛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他们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笔墨,理所当然,这些帝王很受老百姓爱戴。与之相反,有的帝王则只知贪图享乐,受尽百姓唾骂,生前遭受百姓诅咒不得好死,死后也难得安宁,就比如这个皇帝,死后头颅都被人取走做了骷髅碗。
他是谁呢,就是宋理宗赵昀。宋朝的历史上有18位皇帝,其中南宋又9位,他是南宋在位最长(40年)、做皇帝最轻松,他也最惨:死后被人把头盖骨割开做成了骷髅碗!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的第五任皇帝,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留下了很多荒唐的传闻:饱受诟病的出身,色欲放纵的荒淫,让这位皇帝披上了很多负面色彩。
宋理宗赵昀
远离皇家的宗亲草根皇帝
宋理宗赵昀,本名赵与莒,于1205年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赵昀一家虽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却并非嫡出。赵昀乃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伴随时间的流逝,赵昀一家中的皇室血脉已经极为疏远,是皇帝的家的穷亲戚之一。
赵昀虽然有这样的血脉,但是他并不是皇子,仅仅只是皇帝宋宁宗的远房堂侄。没有被皇帝封任何的爵位。他的父亲赵希瓐(lú)在世时并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当地的小官,生活与平民无异。赵昀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母亲慈宪夫人就带着他和弟弟赵与芮回到了娘家,一直到他长到十六岁。
赵昀七岁这年,父亲赵希瓐因病意外去世,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也断绝了。当时理学盛行,大举伦理纲常,对于寡妇改嫁是人人喊打。无奈之下,母亲带领赵昀投奔自己的哥哥全保长,这一住便是9年。
当时的皇帝宋宁宗赵扩,面对八位皇子竟接连夭折,偌大的后宫竟再无皇嗣。宋宁宗立刻找来宰相史弭远,命令他在赵氏宗亲中寻得一位品行端正的继承者。史弭远则又将该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余天锡。
余天锡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途径绍兴,在此避雨的时候见到了赵与莒、赵与芮兄弟二人,一番交谈之下得知了这二人是皇室宗族。赵昀这才浮出水面。
赵昀见有客人到访,主动为余天赐倒上茶水,行为极为端庄得体。赵昀在母亲的教导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儒雅之气,引起了余天锡的注意,便向全保长打听孩子的来历,竟发现赵昀乃是皇室宗亲。
余天锡见这兄弟二人举止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史弥远见到这兄弟二人之后亲自加以考量,他觉得赵与莒是沂王的合适人选,就将赵与莒带进了宫中。宋宁宗对赵与莒进行考量之后,选定他为沂王的继承人选,赐名贵诚,继承了沂王王位。
全程躺赢继承大统
宰相史弥远善于弄权,势力很大,他和当时的皇子赵竑很不对付,要是赵竑继位了他肯定没好日子过。而赵贵诚有皇室血脉,又没什么见识,多么完美的一颗棋子!史弥远大喜过望。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掉太子赵竑为济王,立沂王赵贵诚为新帝,是为宋理宗。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太幸运了!
继承皇位之初的赵昀,自知皇位的来之不易,自己有今日之辉煌全靠宰相史弭远的运作。因此,赵昀对其是唯命是从,丝毫不敢忤逆史弭远。
弄虚作假换来的帝位,他坐的心安理得,并洋洋得意,足以显示其内心贪婪,品格不端。
军政大权完全被史弭远所把控,宋理宗赵昀成了他的傀儡。但赵昀对于此种现象却欣然接受,政治上的不得势,使赵昀将精力放到了理学之上。
宋理宗尊崇理学,纵情声色,他继位之后的前十年里,一直都是活在权臣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自己则对政务不管不问。直到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一开始的时候,倒也有一番作为,颇像一位明君,他的一系列改革也被称为“端平更化”。
在赵昀处理完内政之后,开始将眼光放在了北部疆域问题之上。靖康之难恍如隔夜,宋徽宗与宋钦宗被掳,北宋惨遭灭国。自己初登大宝,急需功业巩固自身地位,联蒙抗金便是上策。
宋金形势图
但赵昀显然是高估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纵使金人被蒙古骑兵打得节节败退,但南宋的军队却依旧不是金人的对手。
端平元年,派兵联蒙灭金,金哀宗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为乱兵所杀,金国灭亡。同年三月,理宗派人前往河南拜谒北宋皇陵,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不久,赵昀将金哀宗的遗骨奉于太庙,告慰徽、钦二帝在天之灵。
纵观整个宋朝气象,重文轻武一直是难以改变的政治体制。此战同样让蒙古人摸清了南宋的实力,这个最为富庶、拥有百万军队的汉人政权竟如此不堪一击。蒙古人趁机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那么宋理宗又是怎么面对的呢?
贪恋享乐,死后头骨被做成酒杯
面对如此的挫折,赵昀信心受挫,开始荒废政务,沉迷于酒色之中。
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国势急衰。
理宗执政后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每日沉湎在诗酒之中,同时开始追求奢侈豪华,在临安大兴土木,造佛寺道观祈祝长寿,建楼榭亭阁专供游幸。鄂州之战,宰相贾似道以赵昀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
皇帝都有三宫六院,这是多少男人的梦想,宋理宗在有了三宫六院之后并不满足,于是召妓入宫。
作为理宗的贴身太监,董宋臣对于皇帝的心思自然是十分了解的。在他的安排下,找来了临安一个叫作唐安安的风尘女子服侍理宗。
此女不仅能歌善舞,长相也十分的美艳动人,更重要的是,唐安安身上透露出了一股特殊的气质。她身上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反而充满了民间女子的野性。赵昀瞬间便拜倒在了唐安安的石榴裙下。不仅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接入宫中,还修建了宫殿,以供二人享乐。
朝中许多大臣最初并不知道皇帝与唐安安有来往,后来他们得知此事,纷纷上书劝谏。起居郎牟子才上书劝诫赵昀:“此举坏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赵昀听了很生气,还让人转告牟子才,不得将此事告诉其他臣子,以免有损皇帝的形象。
还有的大臣姚勉拿唐明皇和杨贵妃、高力士的事情来劝谏宋理宗,结果宋理宗竟然说自己知道自己荒淫,但是比起唐明皇还是相差很远:“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在他看来,自己虽然行为不端,但是远远比不上唐玄宗的所作所为。然而在大臣们眼里,赵昀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宋理宗晚年,最得他心的是阎贵妃。阎贵妃想要一座功德寺,宋理宗动用国库的钱给她大操大办,大兴土木扰得百姓不安。为了要一根适合的大梁,甚至异想天开的要去砍灵隐寺的千年古松。幸好灵隐寺住持僧元肇,写了一首诗:“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老僧不许移松去,留与西湖作画屏。”这才保住古松。
阎贵妃在皇帝的默许下越发骄狂,一些小人趁机钻营用钱财讨好她,阎贵妃收了好处,恣意干预官员的调动。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宋理宗的这般荒淫,导致了大权旁落,阎贵妃又与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等奸臣勾结,狼狈为奸。后来南宋朝廷联蒙抗金,虽然灭掉了金国,但也引狼入室,蒙古很快就开始攻打南宋朝廷,奸相贾似道以宋理宗的名义签订投降协议,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赵昀病重之时,还曾下诏征寻天下名医为他治病,可惜无人应召。公元1264年,赵昀很不情愿地闭上了眼睛,他在位四十年,虽然有明君之能,却无明君之心,算是一个得失相半的皇帝吧。宋理宗去世时59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葬于永穆陵。他声色犬马一辈子,却无子嗣,过继了一个侄子赵禥继位。按理说他死得很是风光,为什么还会有骷髅做碗的悲惨结局呢?
骷髅饮器、悲惨结局
宋理宗死后也不得安宁,由于理宗晚年的荒淫无度,死后将大量陪葬品带入了坟墓,吸引了一大批不怀好意之人,其中便有恶僧杨琏真迦。
元朝时期,在他长眠于地下数百年后,一个元朝的西藏僧人杨琏真迦盗了他的墓。发现宋理宗的尸体被水银浸泡,保存得还很完整,没有腐坏。西藏的修行者常有人骨做的法器,对尸体并不忌讳。
故事画:杨琏真迦
杨琏在盗取陵墓中的随葬品后,将目光放在了理宗的尸体上,将宋理宗的尸体拖出墓穴,倒挂在树林里控干水银,一不做二不休,竟将理宗的头颅直接割下带走,并烧了他的尸体。
为了方便把玩,杨琏找来工匠将头颅打磨成骷髅碗,并在上面镶嵌宝石,理宗的头颅便成了杨琏手中的玩具。
兴许是生前过得太过顺利,这种惨状是宋理宗生前万万想不到的。不知他若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6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发现杨琏真迦涉嫌私吞盗挖的宋陵宝物,将其抓捕斩首。在抄家时,忽必烈发现了宋理宗的人骨酒碗。忽必烈一度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最终转送给帝师八思巴。
根据藏传佛教来说,骷髅杯一直存在,嘎巴拉碗就是用人的骷髅做成的碗。直到元朝灭亡,此碗都掌握在喇嘛僧人手上。
《南宋杂事诗》:
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对于皇帝死后的凄惨下场,当时宋人们也难掩悲切。
宋理宗的头一直被作为一件奇珍异宝珍藏在元朝的皇宫里。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达率领大军北伐残元,次年大军攻入元大都。元代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一品翰林学士承旨的危素伤心欲绝。他准备在报恩寺投井自杀,被僧人劝阻。和尚对危素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也是死国史。“危素选择忍辱负重,向徐达投降,然后被送往南京。
朱元璋得知危素来了,就召见了他。谈话期间,危素向朱元璋透露了一条消息,他在元廷宴会上看到了宋理宗的头骨酒。
史书记载,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徐达寻找,最终在元大都宫找到了宋理宗的头骨。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叹了很久。”
朱元璋对危素说:“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不是世仇,元既乘其弱取之,何必复肆酷如耶!”
朱元璋和宋理宗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的从草根底层混到辉煌之境,不知是出于同病相怜,还是同为皇帝的身份,不免有唇亡齿寒之感。朱元璋对于理宗的遭遇很是同情,洪武二年,朱元璋将此头盖骨以帝王之礼,葬在当时的应天府。第二年又迁移了新墓,重新葬在会稽山的旧坟墓里,磕磕绊绊了几百年,宋理宗终于又入土为安。
朱元璋之所以对找回宋理宗头骨酒杯这么上心,主要还是挽回民族尊严,另外就是增加明朝的正统性。
宋理宗生前无能,死后还不得安宁,头颅被人玩弄多年,真的也是够惨的一位皇帝了。赵昀的悲剧也算是对他荒淫无度的惩罚,可怜一代君王,竟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然而这又能怪谁呢?
此外,杨琏真迦为何要把宋理宗的头颅做成酒杯呢,这跟他的宗教信仰有关系,这种酒杯在佛教叫做“嘎巴拉碗”,它可以使携带之人更加聪慧,并可冲去一切邪祟之物。宋理宗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宋理宗是幸运的,没人比他当皇帝更容易,从一个村夫一跃成皇帝,中间完全没付出努力,完全是人生赢家。但他又是不幸的,在其位不谋其事,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名声,死后脑袋还被削下来做碗,一代帝王混成他这个样子,连隔代的皇帝都不忍心瞧了。
赵昀本来已经远离皇室,可是机缘巧合之下,历史又赋予他以最高的权力和地位。可惜的是,宋理宗没有好好把握,纵情声色而无法自拔,最终死后也难得善终。
人生有时就是这么奇妙的事情,当机会摆在面前时,更要谨慎重视起来。宋理宗已经得到皇位,得到青史留名的机会,他只要保持年轻时兢兢业业的工作节奏,晚节可保,后世对他也会更宽容。
可惜他逐渐懈怠了,地位稳固后越来越肆无忌惮,导致南宋历史急剧缩短了好几年。在其位当谋其事,后人应引以为鉴,大丈夫居安思危,不能在风光的时候就自以为高枕无忧。时常保持警醒之心,为子孙后代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