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以宽仁失天下,朱元璋的明朝开辟暗黑统治

元朝以宽仁失天下,朱元璋的明朝开辟暗黑统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3/12/30 9:48:11

朱元璋号称大明,在南方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度时候,一道号令天下的檄文从这里开始发布,檄文之中内容大致的提出了南宋灭亡以来的历史总结,将元朝祖先从沙漠崛起主宰中原的既定历史予以承认,但将胡人无百年之运的历史预言也加大宣传,然后承认元朝是继宋以来的正统,但明朝却是要在越过元朝直接继承唐宋,这一点的做法和汉朝越过秦朝直接继承周朝十分相似,为了自圆其说,朱元璋甚至提出了元朝以宽仁失天下,但这个宽仁真的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宽仁”吗?

元朝建立的时候其实也不是一文不值的,首先是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还是比较好用的,今天的中国依旧在使用,再次就是从元朝开始将西藏正式纳入了我们国家的通知范围之中,使得今天中国人至今怀念这份功德,再次就是元朝自身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广阔的世界,让中国人的历史之中第一次有了跨越亚非欧三个大洲的世界性帝国历史。

元朝的功绩值得我们去几年,结束了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北两宋以来分裂的局面,使得中华大地汉唐故土再次归于一统,这是一个开创性质的历史贡献,是将华夏历史再次刷新的结果,而元朝政府初次建立的时候也是面对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这个国家的走向和法律制度以及收税制度该如何,这些都是维持一个国家安定和长期运转的基础。

首先元朝大部分基础之上是继承了宋朝的制度,但很多层次具体到元朝蒙古贵族身上却是发生了改变,以为元朝最为开始的时候是抱着与民休息的打算的,所以一开始制定的天下税收是一亩地收取2斗的租子,但到元朝末年的时候,一亩地竟然只收取4升,就是这样微弱的税收,却是被很多起义家评价为元朝暴政才灭亡。

实际上这段历史在明朝初期大文学家宋濂的眼中是承认的,他主持了明朝编写前朝历史的工作,在这份工作初期的时候,宋濂就下了一个基本的调子,在宋濂和绝大部分的史学家眼中,元朝初期的税收制度相当的混乱,但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本就不熟悉汉地治理方法,害怕惹怒民众反抗,所以税收政策的基本国策是一律从宽,元朝初期的税收比例比南宋末年要低下很多。

这个证据从今天存在的历史文献和地方县志之中都有记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这些粮食大省之中汉人记载说,元代田税的基本量是一亩田只收取三升左右,三升是一个什么量呢?古代稻谷的产量是一亩中田在二石左右,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这个比例换算关系出来之后,我们其实就知道元代土地是税收比例是多少了,没错,就是百分之三的样子。

收取百分之三的产物比例,到最后没有超过一百年的国运,到最后竟然逼反了天下民众,这一点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了吧,要知道这个数据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不仅比宋朝的百分之十要低,更是比明初号称为老百姓着想的朱元璋百分之十五更低,有的时候元朝收不上来税了,就直接下圣旨免除税收,这个免除税收可不是清朝康熙那样免除几个县的税。

历史有着明确的记载说元世祖忽必烈又一次直接免除了江南三分之二的粮食税。明朝人吴旅记载自己元朝时候的家乡简直就是一片乐土,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元朝法律空洞跟没有一样,他的家乡松江地区因为靠近大海,给朝廷官吏缴纳的税收随便糊弄一下就行,对于底层百姓收取多少粮食还不是这些地主老爷说了算,所以这个文人无比怀念大元。

到明朝万历年间的时候,都还有人在书籍之中无比怀念元朝,著名的小说家《万历野获》作者沈德符在这本书之中说前朝元代的时候从百姓收取赋税最为低下,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评价元朝初期的赋税政治的时候说这是和汉代文景之治相同的功业啊!朱元璋在说元朝的时候说元朝是因为宽仁失去了整个天下,所以明朝要加强统治,那这个宽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是从元朝彻底灭宋的这个过程来说,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熟悉汉文化典礼的皇帝,他对于负责灭宋战争的元朝宰相伯颜说自己在阅读到宋朝史料看到宋朝初期时候的事情,当年曹彬平定江南,所依靠的就是不乱杀人,最后一举平定江南,希望伯颜在南下的时候效仿北宋曹彬做事,不要让蒙古色目汉军乱杀人。所以元朝灭南宋是历史之中统一战争最为和平的一次,只有极少部分地方发生了屠城。

其二从元代的法律政治治理来看的话,元代对于地方上大胆的放宽权力,当年号称地方中央的行省制度就是在元朝时候出现的,元世祖之后的皇帝根本不管地方,不管你地方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只要他任命的地方长官按时给皇帝缴纳税负就行了。所以元代时候的行省长官说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也不为过,元代时候的社会风气一律都是自由发展,皇帝不会管你。

对于元朝的刑法制度而言,明清以来的学者评价说是中国封建王朝之中最为宽松的一部,就和唐朝的律法对比而言,元朝的大部分征伐比唐朝都要轻,因为元朝法律之中基本上很少有株连九族的罪名,而且元朝很多惩罚并不需要直接处死,还有很多缓冲的余地,有钱的可以花钱赎罪,没钱的也可以选择为官府免费打工来赎罪,到元朝至正年间的时候强调人命有贵千金,处死一个人必须经过县级,州级,省级长官同意。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元朝政府不死刑治人,是否会有很多坏人出现扰乱整个社会的治安,其实恰恰相反,元代基层政府继承了宋朝的一些福利机构,在每个县城所到达的地方都设置了福利院用来养育那些孤儿,即使犯下重罪的人在监狱之中也可以吃到干净的粮食,而不是像前朝一样从死刑犯身上索取银财,这个的元代社会风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呢?

根据今天留存世界的绝大部分文献记载说:元代社会总体上都是一个醇厚朴实的局面,社会治安相当良好,社会上无论贵贱贫富,晚上睡觉都不需要关门,你想出门的话,也不需要经过政府同意发放路引这些证明,即使走到数万里之外,都会有你睡觉的地方,这一点和杜甫回忆当年的开元盛世似乎有一点相似,而到了明朝之后就彻底消失了,朱元璋将百姓限制在了土地之上,出门超过县城都需要多重证明,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之外的地域。

元代时候没有后期文字狱的灾祸,世界上各个地方的文化爱来就来,不爱来就不爱来,对于税法和刑法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唐宋的开明策略,这一点和后来的明清两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时候的朱元璋自以为功高盖世,让江南南方地区实行重税策略以养官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成就了一个三百年僵硬黑暗无比的王朝,但元朝如此宽仁又因何而灭亡呢?

元朝的宽仁使得宋代以来的全面繁荣在继续,但元朝的宽仁却是造成了中间地主的不断壮大,江南豪杰地主富比王侯的情况不断出现,很多巨大地主家庭甚至能够税收百万石,大部分的民众根本没有土地可言,江南基本上一个县就有好几十个土皇帝,这些地主占据了土地,缴纳一点可怜的税收打发朝廷法官吏,底层百姓不知朝廷税法,以为地主所收之税就是官府所收之税。

所以到了最后元代时候的宽仁政治造就了南方的巨大地主家族,这些家族实力堪比国家之强大,元代老百姓的孩子都知道一首童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将奈何?”元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的悲哀,从前那种与皇帝坐而论道的宽仁政治离我们远去,秦汉唐宋以来的多元政治、理性治国、包容文化的时代彻底的结束,取而代之是一个前途未知的暗雾时期,这个时期的朱元璋开辟暗黑统治,将百姓禁锢,用极权治理天下,五百年的明清天下,实为中国之不幸。

标签: 元朝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西汉和东汉合称两汉,两汉是不是一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东汉,前汉,后汉,两汉,朝代

    西汉(前202年8年12月),由刘邦建立刘邦斩白蛇起义,经过漫长的楚汉争霸之后,建立了大汉王朝,史称“西汉”。西汉在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征伐时期,已经成为一个大帝国。在汉武帝的时候,藩王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在西汉后期,外戚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外戚问题其实在西汉的历史上一

  • 说朱元璋是猪王咋了?嘻嘻网回复关于侵害朱元璋的名誉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猪王,明朝,名誉权,人格利益

    有位安徽的朱先生举报嘻嘻网发表过的一篇《十三陵免费对“朱”姓游客开放,朱明后人还有多少?》。举报类别:5.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8.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的;举报内容称:侮辱朱姓祖先,内容显示称呼朱元璋为“猪王”请问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家里人都是

  • 徐世勣为什么要改名李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徐世勣,徐茂公,李勣,避讳

    隋唐时期的乱世不输东汉末年,乱世中自然英才辈出,徐世勣就是隋唐乱世的英雄之一。他凭借这“从龙之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了李唐王朝的勋贵,臣子的成就莫过于此吧。徐世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又叫李世勣,李勣("勣"音"绩",后世人称其为李绩),字懋功,曹州离狐

  • 中国古代为何未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朝鲜,藩属国,朝鲜是中国的吗

    朝鲜离中国这么近,为什么没有被收入版图?历史上中国多次征服朝鲜,朝鲜却没有成为中国领土,这是为何?朝鲜半岛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半岛,西、南东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环绕,东北部与俄罗斯相连,西北方向便是中国,中间只隔着鸭绿江和图们江,可以说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鸡犬相闻。正是因为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地

  • 大明王朝重复建藩的封国都有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藩王,明朝,藩王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元末农民起义最后的胜利者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郊外登坛祭告天地、向昊天上帝宣读祝文、汇报了自己起兵以来十六年里的成就、功业,然后正式下诏晓谕全国,向天下宣布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朝、国号曰“大明”、年号曰“洪武”,是

  • 朱元璋25个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都一致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儿子,明朝藩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儿子朱楠因为年幼早夭没有封王之外,其他25个儿子都分封了诸侯王。明朝有多少藩王大明王朝历代册封藩王一览朱元璋25个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最大的朱标当太子,最小的朱楠夭折没有封之外,朱元璋封24个儿子为藩王。他们的封号和封地:明代藩王分布图

  •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史纪事本末,明史,明朝

    (又名《明史纪事》)〔清〕谷应泰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体例﹐选录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始于元至正十二(1352)年朱元璋起兵﹐迄于明崇祯十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卷末并附作者史论。本书内容首尾一贯﹐简明扼要,详于政治﹐

  • 1949年内战后,国民党蒋介石为何选择去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内内战,播迁台湾,台湾,蒋介石

    1949年,内战后,国民政府败北,眼看蒋家王朝大厦将倾,蒋介石开始考虑在惨败之际的退路了。那么蒋介石为何选择去台湾?蒋介石为什么选择退守台湾?蒋介石为什么要选择台湾作为最后的生存之地?早在1948年,蒋介石已经有预感,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他正在筹谋退路。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命令国民党海空军

  • 秦始皇:一边焚书坑儒苛政,一边车同轨书同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天下统一后,秦王嬴政改称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rdquo

  • 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女就没有皇太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位继承,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女,皇太侄

    自中国进入封建时期,“太子”就一直是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储君。从秦始皇登基开始算,加上各种割据政权和伪朝,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408位太子。太子作为国之储君,未来国家的掌权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太子一定是储君,储君却不一定是太子。所谓太子,一听就是皇帝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