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丞相专权皇帝走马观花 但是历史其实很简单

元朝丞相专权皇帝走马观花 但是历史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05 更新时间:2023/12/20 1:11:18

说起元朝,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他创立的是大蒙古帝国,其孙忽必烈创立的才是元朝,而且元朝只是大蒙古帝国一部分而已。即便如此,元朝的版图仍属历代之冠,《元史》记载其疆域“东尽辽左,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元朝的历史。

自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开始,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今北京)建立明朝,历史上的正统元朝国祚实际上只有98年,却出现了11位皇帝。

话说成吉思汗建立去世后,蒙古大汗先后由窝阔台、贵由、蒙哥担任,由于蒙哥汗在率军进攻四川钓鱼城(今属于重庆市合川区)时意外受伤去世,其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战争,虽然最终忽必烈取得了胜利,但大蒙古国也由此走向分裂,从而发展出了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他们互不统属互相征伐,直到元成宗(元朝第二位皇帝)时元朝皇帝才又重新被其他汗国共同尊为名义上的“蒙古大汗”。

公元1271年,热衷于汉文化的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这标志着元朝的正式建立。八年后,元朝在“崖山之战”中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紧接着忽必烈又先后派遣军队对日本、安南、缅甸等邻邦发起远征,可惜都遭到了失败,此举也造成元朝国内税赋沉重,民众苦不堪言。

虽然忽必烈在位时曾对元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但收效往往不大,而且随着他最钟爱的妻子察必和最宠爱的儿子真金的相继离世,晚年忽必烈彻底陷入迷茫和堕落,并最终因为酗酒和暴饮暴食而病故。

公元1294年,太子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被拥立为皇帝,是为元成宗。元成宗即位后停止对外征伐,专心整顿国内军政,使各种社会矛盾得以缓和,而且其本人后来也被四大汗国一致认可为成吉思汗皇位的继承人,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可惜由于太子早逝,元成宗铁穆耳后继无人,这给元朝中期各方势力为争夺皇位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涌现出了8位皇帝。

公元1307年,元成宗去世,皇后卜鲁罕等人谋立信仰穆斯林的安西王阿难答为皇帝,可惜其图谋最终被寿山(爱育黎拔力八达,即后来的元仁宗)等人提前发动“大都政变”所粉碎。事后,众人拥立寿山的哥哥海山为皇帝,是为元武宗,寿山也因功被立为皇太子,兄弟两人还相约“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4年后,元武宗海山病逝,寿山顺利继位,是为元仁宗。元仁宗在位期间推行科举制度,重用汉族文臣,大力推行改革“以儒治国”,使元朝得以一步步走向复兴,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

按照与哥哥海山的约定,元仁宗寿山应该立海山的两个儿子(和世?图帖睦尔)中的一个为皇储,但他却违背约定另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

公元1320年,在位仅9年的元仁宗病逝,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在继续推行其父政策的同时,还实施新政裁汰冗官,颁布新法,减轻人民税负,不过由于此举触犯了一些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所以在位仅四年便在“南坡之变”中遭到守旧派大臣刺杀而亡。

听闻元英宗遇刺,镇守和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前太子真金的长孙、甘麻剌的长子)率军南下杀死行刺的判臣后即位,是为泰定帝。在位仅5年的泰定帝病逝后,一派在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大臣拥立其子阿速吉八即位,是为元天顺帝;另一派在大都(今北京)的大臣则同时遣使漠北和江南,意在迎立元武宗海山之子(身在漠北的和世?和生在江南的图帖睦尔),最终先一步到达大都的图帖睦尔自立为皇帝,是为元文宗。

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两派势力之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两都之战”,最终位于大都方面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取得了胜利,失败的泰定帝和元天顺帝一方由此则被视为非法政权,所以他们两位皇帝没有获得汉文庙号。

在元文宗称帝的同时,得到消息的哥哥和世?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从而又爆发了历史上的“明文之争”元文宗表面上说愿意退位,表示拥立哥哥元明宗,不过元明宗仅在位6个月便被弟弟所毒杀,元文宗由此重登大位。

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拥立有功,权倾朝野,不仅收泰定帝的皇后为正妻,还收了当时很多公主为小妾,可谓风光一时,不过元朝的朝政吏治也因此渐趋腐败。

公元1332年,在位仅4年元文宗病重,他认为自己当年杀害哥哥上位可谓罪孽深重,便留下遗诏立哥哥元明宗之子以自赎原本想传位给哥哥元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但权相燕铁木儿却私立明宗年仅7岁的次子懿磷质班,是为元宁宗。

元宁宗在位仅53天后便生病去世,其兄妥欢帖睦尔这才在太后的帮助下得以称帝,是为元惠宗,此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元顺帝

公元1340年,元顺帝扳倒权相伯颜后亲政,他在位时虽然任用脱脱等人改革政治,完善法制,撰写史书(包括《辽史》《金史》《宋史》),但终究还是未能解决元朝内部积弊已久的各种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人纷纷割据一方脱离元朝统治。

公元1368年,逐步吞并南方各势力的朱元璋率军北伐攻入元朝大都,元顺帝率众逃往漠北,元朝宣告灭亡。此后,元朝在漠北的残余势力被称为“北元”,直到公元1402年,北元大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也宣告灭亡,从此蒙古帝国分裂成了鞑靼、瓦剌等部,他们一直影响着后来明朝的历史。

元朝皇位的更替看起来非常乱,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因为一共只传了五世,除了三位皇帝(元世祖23年、元成宗13年、元顺帝35年)在位时间相对较长以外,其余在位时间都比较短,元朝皇权的频繁更替也是其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元朝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因为元朝将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除其他三等人以外的所有人),第三等是汉人(原金国统治区的各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各族人)。实际上,元朝和其他朝代并无太大异同,因为封建社会本就等级森严,汉人和南人虽然备受歧视,但同样也能依靠科举考试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地位。

《明太祖宝训》中记载:“元主中国,殆将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这说明元初时期,广大人民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这也为元曲迅速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至于后来元朝内部战争频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多也都是因为统治阶层争权夺利和奢靡腐败造成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质疑元朝不属于中国正统王朝,一些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只能说这是一个阴谋和误解,因为在中国民族五千里的历史里,辽朝金朝乃至元朝清朝都在我国的“二十六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元顺帝曾为前朝修史确定元继宋正统入主中国,朱元璋也亲口承认“明继元统”并下令为元朝修史,就连《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国名都是“中国”而不是“蒙古”,所以元朝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资料:《元史》《中国通史》《明太祖宝训》《马可波罗游记》等

标签: 元朝历史元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这个倒霉儿子 在大明是个笑话却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儿子,朱橚,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出生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幼子朱楠出生于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出生时间跨度长达39年;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

  • 河北省50多年换了11次省会 最后落地石家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河北省会,石家庄,保定

    河北,称之为"大河之北",在古代当中指代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区域。如今的河北与原来的地点有点偏差,现在的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环抱首都北京天津,西边紧贴太行山北边接触燕山。是我国唯一的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滨海的省份。然而在一个如此地形丰富的地方却面临着多次的省会变迁在现代时期更是如

  • 从宋元到明清,中华文明在明朝巨大倒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倒退,明朝,朱元璋

    从宋朝至明朝,站在中华民族的视角,是一个空前的巨大的倒退,是文明走向野蛮,是开放文明走向专制野蛮。历史学界明确定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残暴、最腐朽的家天下。如果说,入关跑马圈地的八旗是畜牲,那么朱明则是畜牲不如。在这个回答里,我详细列举明朝相对于宋朝的全面倒退:古代中国从战国时期开始废除殉葬

  • 这所中国大学历经三朝!改名18次!搬家18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南交通大学,全国更名最多的大学

    这所大学居然改过18次校名你可能不知道,中国迄今为止改名最多的大学,从创立至今足足有18次改名。它就是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学校累计搬迁18次,校名更换18

  • 什么是工农兵大学生?一共有多少工农兵大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大学

    工农兵大学生:中国教育史上短暂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有科举制度开始就是以科举选拔人才,到了近代,封建王朝被推翻,科举制不复存在,但人才的选拔不能停止,除了选拔人才,还要将人才培养出来,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1966年5月16日,一则《五·一六通知》传遍华夏大地,中国开始了长达10年

  • 历史不是都是进步的,中国历史上三次文明倒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倒退

    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长河中曾有过几次文明大倒退!如果不是这几次重大的打击,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甚至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加速,先于欧洲突破到近代文明。第一、五胡乱华三国归晋后,中国有了一段短暂的和平,但经过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之后最终被匈奴灭国,之后五胡入主中原,大肆屠杀汉人,甚至视

  • 辣椒明代才传入中国 在此之前的“辣味”是什么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辣椒,辣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辣椒明代才传入中国,在此之前的“辣味”是什么味?大约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当时被人们称为“番椒”,番,就是“海外”的意思。也就是说,辣椒这种食材并非中国本土所有,而是通过贸易从番外带回来的。辣椒原产于美洲,约在公元前7000

  • 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梅贻琦为什么去了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梅贻琦

    1948年底,内战进入到最后阶段,当时的知识份子,面临着去与留的问题。而北大校长胡适,清华校长梅贻琦却选择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一、胡适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大陆胡适与共产党有什么怨仇吗?答案是否定的。解放战争后期,共产党曾多次派人做他的工作,劝他留下来,如果留下来,可以继续当北大校长,中华图书馆馆长,可是

  • 历史上的几位“哀”字辈皇帝 结局真的都很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哀帝,晋哀帝,唐哀帝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的年的封建社会,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谥号是皇帝普遍有的称号,它可以充分地概括一个人的一生,有褒有贬。在谥法中,蚤孤短折、恭仁短折曰哀。所以,哀是表示感叹不幸、同情的谥号,我们就来看一下谥号为哀的几位帝王。断袖之癖汉哀帝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他是西汉的第十三位皇帝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功臣

    形容大唐,很多人用的其实是盛唐。可见,大唐在人们的心中,是如何的辉煌。可是,大唐在最初,何尝不是在乱世中,拼搏出一条血路,在血路上花开满城?唐朝的开国君主是李渊,可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李世民。其实这只是夸大了李世民的前期功绩,李渊本人,就是传奇。李渊六岁袭爵,在隋文帝时期备受宠爱,担任要职。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