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揭秘古代帝王谥号来历

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揭秘古代帝王谥号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7:09

作家柏杨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聊。

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

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

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

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

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人们习惯称杨广为隋炀帝,“炀帝”是他的谥号,而且“炀”字并不是一个好词,《周书·谥法》说:“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

好内远礼(贪恋女色不遵礼法),去礼远众(破坏礼制背弃公众),逆天虐民(违背天理虐待人民)。前两条就是昏,后一条则是暴。把“炀”这个字用在杨广身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炀”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谥号。

弑父淫母,杀兄屠侄,大兴土木,修建运河,不顾民苦数征高丽,奢华耗费三游江都,导致民怨沸腾,隋炀帝的罪恶是罄竹难书,最终直接致使隋朝灭亡……杨广的历史评价实在不能再低了。一提杨广,往往是与其谥号隋炀帝相伴而称。唐太宗曾这样评价杨广,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对于前朝末位皇帝,唐太宗这般盖棺定论,杨广只能千年来背上炀帝的黑锅了。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前一个王朝往往只能任由后继者涂改历史。为了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新政权往往要把前朝或末世说得一团漆黑,这已经几乎是所有短命王朝或亡国之君难以逃脱的宿命。末代王朝的皇帝往往难逃马明,贼人多杀曰,残义损善曰纣,夏桀商纣都是如此。

其实,杨广还有其他两个意义完全不同不同的谥号。

第一个。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继位后,给杨广上谥号“明”,庙号世祖,也就是世祖明皇帝。巧合的是,王世充篡位建郑,杀害杨侗后,给他的谥号和李渊给杨侑的一样,都是“恭”,也就是隋恭帝。

第二个。夏王窦建德听说王世充篡位后,与他关系断绝,给杨广上谥号“闵”,也就是隋闵帝。

“炀重昏暴”、“明重功业”、“闵重悲哀”三个谥号,贯穿杨广的一生。

历史也有开玩笑的一面。开皇九年(589)隋朝灭陈立有大功的年轻统帅晋王杨广,将陈后主等一大批俘虏押往长安。隋朝廷对这位亡国之君以礼相待,把他养了起来。陈后主在隋朝活了十五年,604年病死于洛阳。这年隋文帝死,杨广即位,追封陈后主为长城县公,赠大将军的虚衔,赐谥号曰“炀”。后主荒淫无度,昏庸不堪,这个“炀”字对他是适合的。给陈叔宝冠上一个骂名,以彰显自己灭陈的正义性。然而杨广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也会重蹈陈叔宝的覆辙,死后也会得到这个同样的谥号,和陈后主相提并论,并且比陈后主叫得响,这是巧合,是误会,还是嘲讽,留待后人去体味了。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

曹操求“文”反得“武”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

曹操这个谥号是在儿子坐江山的时候定下来的。儿子即使想给老子涂脂抹粉也做不到。到后来就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曹操想到做不到,后来的皇帝真是心想事成了。正常情况下,一个制度建立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完善。随着中国封建制度一步步走向没落,一些好的制度如加谥,也变质了。

标签: 杨广隋炀帝谥号

更多文章

  • 杯酒释兵权:宋朝最大的成功为何换回最大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杯酒释兵权,宋朝,宋朝皇帝,赵匡胤

    唐朝藩镇割据过程及影响唐朝是怎么被藩镇灭掉的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也不断激化,而各地的藩镇割据混战,唐末社会局面越来越混乱。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开创了大唐盛世局面的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 不是篡位是禅让 古代再想皇帝都得谦让推辞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劝进表,皇帝,禅让,受禅,篡位

    古代王朝的终结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暴力推翻,例如秦朝;二就是被权臣篡位,皇帝被迫将皇位“禅让”出去,如汉、魏。禅位的皇帝都是傀儡天子,命悬人手,做皇帝做得战战兢兢,最后被迫禅让皇位时,颁布的退位诏书,也是辛酸至极,这些诏书也是皇帝最后一份圣旨,诏书中第一会叙说自己无能,王

  • 杨坚:本来不想当皇帝你们非选我 就勉为其难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坚,隋朝,隋文帝,隋朝皇帝,禅让

    论如何才能当上皇帝?杨坚:很简单,把外孙的皇位抢过来就行了《廿二史札记》的作者,清朝史家赵翼是这么评价隋文帝的,“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好像也有点道理,历代开国皇帝中,像秦始皇,秦国历经几代帝王的努力才把六国给统一了,更别说死了多少人,刘邦的天下也来之不易,这时候

  • 曾经属于中国的故土 但被各朝代主动放弃了七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领土,各朝代疆域,疆域

    鼎盛时开拓,衰弱时收缩,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在疆域变化上的规律。历史上,中原王朝一共主动放弃过七块土地,面积超过二百万平方公里。这里面,有的后来重新收复,有的则永久脱离版图。一、燕山以北、秦长城以南燕昭王中兴,不仅成功破齐,还将领土扩张至燕山以北,并通过修筑长城将之巩固下来。秦朝统一后,这一地区被称为塞

  • 《美人心计》中的窦漪房 在历史上真的如此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人心计,窦漪房

    窦漪房原是赵国人,幼时父母去世成为孤儿,生活十分贫苦,早年被刘邦选美入宫,后成为刘恒皇后。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如加上高祖后时乖运蹇的惠帝算五代),一生充满了传奇,是个颇有故事的女人。(一)入宫后阴差阳错被送到代地窦漪房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逝世后,她与哥窦长君和弟窦少君相依为命

  • 积贫积弱的宋朝经常挨打,为何有那么多人向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很多历史小白看到这句话铁定一脸懵圈: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挨打受虐。作为国民,一点儿大国崛起的荣誉感都没有,活在那个朝代,多窝囊,多憋屈呀!但反过来说,穷兵黩武的强国,人民就觉得很受用吗?明朝在太祖、成祖时代,国力强

  • 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时 西方国家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

    乌尔王朝时期苏美尔都城想象图西方的文明起源一点也不比中国文明晚,埃及、苏美尔都有实物出土的5000年以上历史,就连由游牧转入定居的波斯文明也有3000余年历史。而早期希腊文明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就已经达到了极盛,距今肯定超过4000年。中国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夏朝”目前没有确

  • 八国联军中意大利出兵85人 白捡三千万两白银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翻开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和饱经沧桑的历史。近代中国由于国力衰弱,被列强一次次借机侵犯,国家也几经遭遇凌辱。到公元1900年,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又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浩劫,由英、美、法、日、俄、德、奥、意等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以镇压义和团的名义,对清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和掠夺,史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清朝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清朝士兵,清朝兵和勇的区别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清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当时统治中国的是东北入关的满人。不过当时满族的人口还非常少,他们为了能够入主中原,将所有能够打仗的男子凑在一起打击明军,但是也只有十四万多人而已,剩下的大多数是老人、女人和孩子,由于他们充当后勤保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满族人却利用这支仅有十四

  • 怎么有国民党党徽?细数八路军新四军的识别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民党党徽,八路军,新四军,国民革命军国徽

    真实八路军普通士兵,拿日本步枪,戴青天白日帽徽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八路军士兵,大多都是穿着一身油亮的皮衣,拿的是小巧玲珑的手枪,帽子上是两颗纽扣。如下图:如这张照片所示,吴奇隆穿的就是一件绒毛衣领皮大衣,身边的女八路腰间是一把手枪,两位八路军帽子上没有帽徽只有两颗黑色的纽扣。然而,你见过真实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