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历代帝王简历:一文读遍明朝16位皇帝简历

明朝历代帝王简历:一文读遍明朝16位皇帝简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08 更新时间:2023/12/22 21:40:21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先后有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1644年)。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明朝16皇帝能力排名

第一位:朱棣,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明太宗,明朝第三位皇帝

其实关于这第一名是谁,笔者也考虑了很久,最终笔者还是选择了朱棣。虽然说没有朱元璋开创明朝,就没有后面的永乐大帝,但就以成就和能力来说,朱棣还是比朱元璋略胜一筹的。朱棣既是守业有成,也是创业之功。朱棣一生完成的成就太高了,他是可以与任何一位皇帝一较高下的皇帝,他的建树丝毫不差于汉武帝、唐太宗、隋文帝、清圣祖这类的皇帝。《明史》中给他的评价是“远迈汉唐”,这是清朝人对明朝皇帝的评价,由此可见朱棣的成就之高。

第二位:朱元璋,年号:洪武,庙号: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

第一名不是朱元璋,那第二名就必须是了。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仅此一条足以。可能很多人对笔者把朱棣放在第一位不满,诸位可以听听我的观点。评价一个皇帝,肯定不能单从一点,而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如:军事、政治、经济、功绩等。朱元璋的功绩有:建立明朝、开创洪武之治、恢复民族平等;朱棣的功绩有:开创内阁、永乐盛世、疏浚大运河、收复安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大面积区域、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等等。功绩来说朱棣是远超朱元璋的,军事能力朱元璋优于朱棣,政治朱棣优于朱元璋,经济二人差不多。因此笔者认为朱棣是稍胜朱元璋一筹的。

第三位:朱佑樘,年号:弘治,庙号:明孝宗,明朝第九位皇帝

好人?还是好皇帝?这如同鱼与熊掌一般,很难兼得的,而朱佑樘就是。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以笔者的水平实在找不到第二位皇帝。有人可能说光武帝刘秀、宋仁宗赵祯之类的,但是笔者不是很认同。刘秀是做到好人兼好皇帝了,但他也为整个东汉埋下祸根,不是吗?赵祯是个好人,也算是个好皇帝,但宋朝的“三冗”是不是在他这一朝愈演愈烈呢?反观朱佑樘,他不仅完成了“弘治中兴”,成为“中兴之主”,也没有为明朝留下祸根(不知道他儿子算不算祸根)。

第四位:朱厚熜,年号:嘉靖,庙号: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朱厚熜是明朝历史上最善于运用帝王权术的皇帝,他的智商在明朝历代皇帝绝对要排前三名。他从一个毫无实权的王爷,一夜变为天子,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智斗四朝元老、两朝首辅的杨廷和。此后更是开创了“嘉靖中兴”,为后面的隆庆新政、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很多人可能对朱厚熜的“修仙皇帝”心有介怀,他的确近20年不上朝,但朱厚熜从未耽误过政事,无关紧要,不是吗?他也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不是吗?

第五位:朱高炽,年号:洪熙,庙号:明仁宗,明朝第四位皇帝

笔者也在明仁宗、明宣宗这两位皇帝之间犹豫了很久,因为史书一般都把这两位皇帝放在一起来说,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华五大盛世之一的“仁宣之治”。最后笔者还是选择了明仁宗,因为笔者觉得仁宣之治是由朱高炽开的头,而朱瞻基延续了朱高炽的作风。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比较短,不足一年,但他实际执政时间已有数年之久。朱棣后期忙着和蒙古人打仗了,朝中事务基本都是由朱高炽处理。

第六位:朱瞻基,年号:宣德,庙号:明宣宗,明朝第五位皇帝

如同朱高炽类似,这两位皇帝的性格类似、风格类似,朱瞻基是个比较善于纳谏的皇帝,明朝数百年的历史中,当属宣德一朝君臣关系最为融洽。不过朱瞻基也不是没有遗憾的,如:放弃交阯布政使司(今越南)、太监兴起于此朝(教太监读书等等)。也正因如此,笔者才把他排在朱高炽下面。

第七位:朱祁钰,年号:景泰,庙号:明代宗,明朝第七位皇帝

朱祁钰是个让人很惋惜的皇帝,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死后却连明十三陵都没能进去。朱祁钰还是颇有能力的,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他不仅使明朝转危为安,还使明朝社会迅速恢复,呈现一幅中兴的情景。不过可惜的是,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能这就是命吧。

第八位:朱载垕,年号:隆庆,庙号: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怎么评价朱载垕这位皇帝呢?中规中矩吧。他没有雄才大略,也没有昏庸无能,不过好在他任人唯贤,善于用人,让自己手下的能臣们尽情发挥,如:高拱、张居正等。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隆庆开关”、“俺答封贡”,他也不失为一个明君。不过可惜的是,英年早逝,在位仅6年便不幸去世。

第九位:朱由检,年号:崇祯,庙号:明思宗,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朱由检是个颇具争议的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朱由检的功过是非也很难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勤俭的皇帝之一,他也尽其所能地试图挽救这个濒临死亡的国家。但是他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说明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不在朱由检,但是朱由检还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第十位:朱厚照,年号:正德,庙号: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

怎么评价朱厚照这位老哥呢?是个人才应该不夸张吧,对,不夸张。朱厚照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鼎鼎大名的荒唐皇帝。他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他一生不守章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厚照还是颇有能力,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朱厚照算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具有军事能力的皇帝了,典型战役“应州大捷”。不过这位老哥在治国方面的能力,就有待提高了。

第十一位:朱常洛,年号:泰昌,庙号:明光宗,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朱常洛是最难判断的一位皇帝,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了,不足一个月。很难判断这个人的能力,你说他是昏君也行,说他是千古明君也不为过。不过仅凭他这一个月的表现来分析,朱常洛即位后革除弊政,重振纲纪,关心边境将士等等。由此来看,朱常洛也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就是命太短了。

第十二位:朱允炆,年号:建文,庙号:明惠宗,明朝第二位皇帝

朱允炆也是个悲情人物,他夹在明朝最杰出的两位皇帝之间,他的一生好像都在证明朱元璋选择他是错误的,而朱棣推翻他是正确的。他拥有的资源是朱由检的10倍以上,却失败的比朱由检快了4倍。他的能力实在不敢苟同,当然了,也可以说朱棣太厉害了,才显得朱允炆比较弱小。不过笔者不这么认为。

第十三位: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庙号:明英宗,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

其实毫不客气的说,笔者原本是想把朱祁镇放在最后一位的,主要原因是三方面:一是:朱祁镇与朱祁钰的鲜明对比;二是:朱祁镇杀于谦;三是:土木堡之变。但是本着理性的原则,还是把他往上提了提,朱祁镇确实昏庸,但也还不至于是明朝最弱的皇帝,毕竟他在初年、晚年也曾励精图治过,也废除了泯灭人性的殉葬制度。

第十四位:朱见深,年号:成化,庙号:明宪宗,明朝第八位皇帝

朱见深算是明朝皇帝中最软弱的.皇帝了,可能与他幼年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很多事情他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不威胁他的皇位,不威胁他的统治都行。不过好在当时的明朝实力比较雄厚,他也不是个能折腾的皇帝。昏就昏吧,至少没有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第十五位:朱翊钧,年号:万历,庙号: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你能相信皇帝与大臣置气,最后不理朝政30年吗?这位老哥就是。朱翊钧的不理朝政和朱厚熜的不上朝可不是一个概念,朱厚熜是不上朝,但是每天晚上批阅奏折啊。朱翊钧是除了一些比较大事务,基本不理不问,导致国家高层的运转基本停滞。也多亏了有张居正,不然明朝早在他手里完了。

第十六位:朱由校,年号:天启,庙号:明熹宗,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他一手所有的光辉都在木匠手艺上,于国家,于百姓,于群臣没有任何关系。他对明朝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重用魏忠贤吧。他若是稍微努力那么一点点,稍微关心一点国家大事,也至于让朱由检如此被动。

为大家极简介绍下这16位朱家天子的特点和趣事,讲给孩子听,一下子就能记住!

朱元璋明太祖(71岁)

明朝第1位皇帝,41岁即位,在位31年(1368-1398),年号“洪武”。

曾经因为太穷,当过和尚、要过饭。当皇帝后把皇宫里的空地都变成菜园,种满了蔬菜。

朱允炆(wén)明惠帝

明朝第2位皇帝,22岁即位,在位4年(1399-1402),年号“建文”。

朱元璋的孙子。崇尚儒家思想和施行仁政,却担心叔叔们手握兵权威胁到他,一年就削夺五个亲王。被燕王朱棣夺权后,不知所踪。

朱棣(dì)明成祖(65岁)

明朝第3位皇帝,43岁即位,在位22年(1403-1424),年号“永乐”。

提倡大家要说真话,可听到有人说要效忠建文帝的时候,就大开杀戒了。

朱高炽(chì)明仁宗(48岁)

明朝第4位皇帝,47岁即位,在位10个月(1425年),年号“洪熙”。

是位“舌尖上的皇帝”,贪吃,胖到连翻身都很困难。

朱瞻基明宣宗(38岁)

明朝第5位皇帝,28岁即位,在位10年(1426-1435),年号“宣德”。

重农抑商,限制商业、打压商人,爱好玩蛐蛐,到处买,使得蛐蛐价格暴涨。

朱祁镇明英宗(38岁)

明朝第6位皇帝,9岁即位,在位21年(1436-1449;1457-1464),年号“正统/天顺”。

“土木堡之变”主角,魅力堪比今天的流量明星,看押他的蒙古军二把手都成了他的粉丝,要求释放他。不幸的是,贴身太监却叛变通敌,投靠了蒙古军。

朱祁钰明代宗(30岁)

明朝第7位皇帝,22岁即位,在位8年(1450-1457),年号“景泰”。

曾因吃不了苦、不想打仗而拒绝做皇帝。哥哥朱祁镇从蒙古回来后要他让位,他硬是把哥哥关了七年。

朱见深明宪宗(41岁)

明朝第8位皇帝,18岁即位,在位23年(1465-1487),年号“成化”。

从小口吃,脾气出奇的好,大臣说错话也不发怒,只叹气了之。

朱祐樘(chēng)明孝宗(36岁)

明朝第9位皇帝,18岁即位,在位18年(1488-1505),年号“弘治”。

一个专情的皇帝,不立妃、不纳妾,独爱一位皇后。平时常常加班,睡觉都顾不上。

朱厚照明武宗(31岁)

明朝第10位皇帝,15岁即位,在位16年(1506-1521),年号“正德”。

因为姓朱又属猪,下令全国不准杀猪、喂猪、养猪、吃猪,自己却照吃不误。

朱厚熜(cōng)明世宗(60岁)

明朝第11位皇帝,15岁即位,在位45年(1522-1566),年号“嘉靖”。

热衷修道炼丹,二十年不上朝。平时喜欢撸猫,还为它们一一封号。

朱载坖(jì)明穆宗(36岁)

明朝第12位皇帝,30岁即位,在位6年(1567-1572),年号“隆庆”。

后宫佳丽众多,曾找户部借款,要给妃嫔买珠宝首饰,户部却答:买可以,钱不借!

朱翊钧明神宗(58岁)

明朝第13位皇帝,10岁即位,在位48年(1573-1620),年号“万历”。

小时候被严格要求天天早起读书,继位后就下令整顿学校、诏毁天下书院、裁减学生数量。

朱常洛明光宗(39岁)

明朝第14位皇帝,在位1个月(1620年),年号“泰昌”。

从小一直得不到父皇关心,谨小慎微地熬了三十九年终于即位,一个月后竟因吃错药而驾崩了。

朱由校(jiào)明熹宗(23岁)

明朝第15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7年(1621-1627),年号“天启”。

偏好和工匠们一起干活儿,曾因为嫌睡的床太笨重,而发明了木质折叠床。

朱由检明思宗(35岁)

明朝第16位皇帝,18岁即位,在位17年(1628-1644),年号“崇祯”。

传说,用来修大殿的巨石卡在城门外进不来,他听后生气地说:石头不听话,重打六十棍!

【小贴士】

1、名字之谜:明朝皇帝的名字某些用字非常冷僻,含木火土金水“五行元素”,其实这是朱元璋为他们事先安排好的名字,跟化学元素周期表相似,朱元璋被后世戏称为化学教父。

2、短命之谜:明朝皇帝集体短命之谜或死于装修污染

明朝皇帝一共16位皇帝,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明朝皇帝的寿命大多不是很长。除明太祖朱元璋(71岁)、明成祖朱棣(65岁)、明世宗(60岁)以外,历代明朝皇帝的寿命都没有过60岁。此外,明宣宗活到38,明英宗37,景泰帝29,成化帝40,弘治帝35,正德帝30,天启帝23,将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拖到了底。明朝皇帝平均寿命为43.2岁,相比唐朝为46.4岁,宋朝为46.5岁,而清朝为52.4岁。

对于大明皇帝的短寿之谜,坊间有很多猜测。有人认为,明朝皇帝从朱棣开始,一直有家族遗传病,导致恶性高血压;还有人认为,许多皇帝都沉溺于酒色,导致早死。

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朱棣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大兴土木,并使用大量朱砂作为涂料,用在宫墙和地砖上。众所周知,朱砂含有大量汞,长时间待在在里面,会造成慢性重金属中毒,特别是年幼时影响更大。明朝皇帝或因墙上涂料导致汞中毒。而万历皇帝虽然活到了57岁,但身体一直不好,或许也有汞中毒的因素。

本来皇帝就是一高危职业,装修污染也要提防啊。

为何明朝皇帝都比较短寿

明朝皇帝的寿命的确偏短,这一点有统计数据支持,比起前面的唐宋和后面的清朝,明朝皇帝的寿命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偏低6-8岁。

关键点在哪儿?我认为是太医院。皇帝暴病身亡的概率有点太高了,很多时候就是落水或者吃了什么东西,隔一段时间就挂了。

你说是因为太医院蠢呢,还是因为他们坏,看看首辅们(排除被杀的)的平均寿命,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别说什么皇帝骄奢淫逸所以命短,和阁老们比起来还真不算什么,明朝中后期的社会风气就是骄奢淫逸,金瓶梅看过吗,古典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只能说朱元璋自己傻,把宰相给撤了,让皇帝顶在朝堂权力斗争第一线,这一天到晚冲锋陷阵的,可不得早死吗?他自己牛逼,他儿子也牛逼,结果到了曾孙就开始教太监读书了。后面的皇帝,会躲在幕后操盘的,比如嘉靖和万历就活得久一点。尤其是嘉靖这个老狐狸,一天到晚吃重金属还活了那么久,全靠清洗太医院和严嵩挡在前面。严嵩挂了,他自己直面火力,曾经的三板斧也被人看穿,没几年他也挂了。

万历操盘就比较失败,大臣们经过嘉靖朝的锻炼,一个个都是权斗达人,再也不上皇帝套。大臣们没有被分裂,而是团结一致站在太子这边,万历就没招了。谁让他这么丧良心,对张居正都这么残酷无情,哪还有人愿意给他做张璁的。脑子进水也不会有人这么干,何况大臣们一个个比猴儿还精。

再往后的明朝皇帝就更加没招了,找不到严嵩挡在前面,又没有万历这么不要脸玩非暴力不合作,只好凑活找个太监挡在前面了。谁能想到后面还会出现崇祯这样的傻逼呢,连太监都容不下,赤膊上阵和大臣们肉搏,杀首辅大臣和杀鸡似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得章法,越折腾死的越快。

更多文章

  • 中国在明朝已经开始落后西方 朱元璋罪孽深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落后的,朱元璋,欧洲

    马克·布洛赫曾说过:“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历史让现代人更好的理解古代人的生活习惯,历史的存在使人们如今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我国很多人的眼中,中国一直到明朝时期,不论是在

  • 元朝根本就不是中国朝代 那时候中国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蒙古帝国

    为什么发这篇文章?网上有一种谬论,说“元朝根本就不是中国”。比如:明明是汉人帝国亡国于蒙古,中国的历史学家却说那也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叫做“元朝”。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元朝”,所谓的“元”,不过是当时横

  • 明代首辅张居正作为一个贤臣为什么会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代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逝,张居正一死标志着万历改革的终结。人走茶凉,很多言官和之前的政敌,立刻将矛头对准张居正,雪片一般的弹劾奏章,飞到了万历的办公桌上。万历皇帝随即下令,剥夺了张居正上柱国、太师的封号,只要是张居正提拔过的官员,全部被贬斥或者罢黜。张居正的家也被封了,不允许进出,

  • 22张地图快速看汉朝历史(西汉和东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历史,汉朝,西汉,东汉

    在我国历史上,汉朝是继秦朝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且和唐朝一向并称“强汉盛唐”。汉朝分为西汉、东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公元220年结束,去掉中间王莽篡汉的15年,汉朝一共享国407年。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大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秦末天下大乱,义旗遍地,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

  • 东北军消亡史:张作霖时叱咤风云张学良烂尾解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北军,张作霖,张学良

    文章饰演的少帅张学良抗日战争爆发后,以东北为基本阵地的奉系军阀是一个的军队。众所周知,东北军是由辛亥革命后东北的保安部队和新军组成的。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什么张学良这20万的东北军消失了呢?东北军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以东三省为根据地,或

  • 古代重大事件干支纪年命名之考 清朝末年最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干支纪年,天干地支,清朝

    提个历史问题,为什么对古代早前的重大事件命名都是诸如安史之乱、官渡之战等,而到后来又屡屡出现诸如甲午海战、戊戌变法等命名。先看下古代各个时期或朝代的重大事件命名,各列五个,具体如下:1、远古与三皇时期:女娲补天、伏羲八卦、开天辟地、钻木取火、神农百草2、五帝时期: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仓颉造字、尧舜之

  • 食盐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古代为什么要控制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食盐,盐业专卖

    现代人由于食盐过多在某种意义上会增加患高血压和胃癌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正因为如此“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成了很多人关注的事除了在饮食中减少食盐量以外选择不同品种的食盐也是不错的办法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市面上最常见的有:海盐、低钠岩盐、湖盐、竹盐、无碘盐…&hel

  • 矮子里拔高个儿 16个明朝皇帝综合能力大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皇帝排名,明朝皇帝,明朝,皇帝

    乞丐朱元璋自立为帝,建立了明朝政权以后,鉴于元朝被推翻的历史教训,发展生产,鼓励垦荒,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抑制豪强,促进了明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安定。中期开始由盛转衰,明朝末期,由于东临党争和自然灾害,国力衰落,农民起义爆发,1644年明朝灭亡。要评价这个王朝,可以先评评明朝皇帝的历史功过,在明朝

  • 盘点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这几人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明朝,朱元璋杀功臣

    明朝开国后论功行赏,封六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凡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毫无疑问明朝六公爵最后只有徐达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余五个公爵不仅地位不及徐达,功劳不及徐达,关键还居功自傲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朱元璋自然要将其处决不让

  • 明朝宫廷秘方片仔癀贵过黄金 看看明朝皇帝寿命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片仔癀,明朝宫廷秘方,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寿命

    单价贵过黄金、限购、线上预约线下排队,还不一定买得到……这说的不是奢侈品爱马仕皮包,而是有新一代“神药”之称的中成药片仔癀。神酒茅台之后,片仔癀登上神药宝座。本月下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中国各地片仔癀线下店均出现断货情况。据中国媒体报道,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