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杀过皇帝的人有很多:赵高、梁冀、刘裕、宗爱、宇文泰、完颜亮……但细细数来,历史上多有记载的赵高之流、梁冀之辈只不过杀过一个;刘裕、宗爱、萧衍、宇文泰等四人也只杀过两个。然而真正的屠龙高手却是经常被史家忽略。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臣宇文护可谓是一个牛人,在他当权期间,曾经搞死了三个皇帝,光是这一点历史上的权臣就没人能比得上他。汉朝的霍光虽然历经三朝,把持了两朝的朝政,但他没有搞死过皇帝;王莽虽然熬死了汉平帝,废了太子孺子婴,但是在数量上他没有赢过宇文护。
因此,宇文护被后人起了一个称号“屠龙专业户”,他先是把西魏的皇位夺来,传给了弟弟宇文觉;后来弟弟总想弄死哥哥,宇文护干脆先下手为强将宇文觉弄死了;后来宇文护直接毒死了皇帝宇文毓,将皇位传给了宇文邕。废立三位皇帝,宇文护只用了4年,从西魏公元年(公元556年)到武成二年(公元560年)。
皇帝不会容忍一个权臣,宇文邕在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蛰伏,最终那个权倾朝野的宇文护,被皇帝一“砖头”给解决了。
宇文护把持朝政十六年,但他从没有想过要谋权篡位,只是没有皇帝相信过,也没有皇帝容得下罢了。
宇文护简介
南北朝末年,北魏政权在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冲击下,分裂成东、西魏,其统治力量大为削弱。一时间群雄并起,政权更迭极为频繁。从起义军投降北魏的高欢、宇文泰乘机而起,率军分据关东、关西,先后建立了北齐、北周政权。这两个政权的统治时期都较短,北齐历28年而灭,北周更为短命,仅24年就亡国了,其中换了5个皇帝。在这24年中,北周大臣宇文护竟把持北周朝政达15年之久,真可谓是乱世中的铁腕人物。
宇文护(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一名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第三子。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又与于谨南征梁朝江陵。他从小追随宇文泰,既为之管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公元556年底,宇文泰杀了元钦(西魏第二任皇帝)后又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三年后,宇文泰因病死去,临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小,于是他委托侄儿宇文护执掌政权。
在这里多说一句,其实也是机缘巧合,一开始宇文泰是准备让另一个侄子宇文导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宇文觉的,结果宇文导病死,所以后来启用宇文护。
宇文泰和高欢不同,高欢是帮儿子高澄扫除了一切障碍,而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当时的北周,比宇文觉厉害的人多的去了,是属于贵族通知,权力相对分散。
公元557年,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
掌权三个月后,宇文护就逼恭帝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宇文觉,这样西魏的大权就落到了宇文家族了,而后建立了北周。北周建立后,宇文护就为大冢宰,执掌大权,百官不敢反抗。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宇文觉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不满宇文护的飞扬跋扈。他慕招了一批死士在宫中,准备擒住宇文护。与此同时,朝中也有很多人不满意他的行为。有人就向宇文护高密,然后他就杀了宇文觉。
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史书说他:“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大概是认为他比较仁儒不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缘故,所以宇文护把他抬了出来当皇帝。然而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他在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干。宇文护感觉他很聪明也很有能力对他有威胁,于是有毒杀了宇文毓,真不知道如果这位皇帝不死的话北周会不会发展的更好。但是宇文毓很聪明,在被毒杀之前,就写了遗诏,确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读yong),这是剩下的兄弟中,年纪最大的。
有句话叫虎父无犬子,宇文泰的几个儿子都不简单,宇文毓聪明,宇文邕也不笨,在做傀儡皇帝的那些年里,宇文邕很听话,宇文护也很满意,于是皆大欢喜的过了十二年,最后被羽翼丰满的宇文邕杀死,满门抄斩。
杀西魏恭帝元廓
公元557年,在宇文泰病逝后,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宇文觉称天王。宇文护任大冢宰(宰相),继续执掌朝廷大权。
杀西魏恭帝元廓其实在宇文泰杀了元钦之后,就已经基本注定西魏恭帝只是个任人宰割的羔羊,距离西魏灭亡,宇文家族称帝只是时间问题了。
杀孝闵帝--宇文觉
后来宇文觉称帝,在闵帝宇文觉称帝后,军政大权实际上全部掌握在他的堂兄大司马宇文护手中,宇文护专横跋扈,一部分元老大臣也对他心生不服。太傅赵贵密谋刺杀宇文护,找太保独孤信商议,独孤信阻止了他,但也没有告发他。后来有人告发了这件事,宇文护立刻杀了赵贵,独孤信也被罢官,不久又被赐死。
在宇文护眼里,年方16岁的皇帝宇文觉还是个孩子,完全可以也应该由自己作主。谁知,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
宇文觉虽然尚未成年,但也想亲自执政,对宇文护的专政十分不满。公元557年四月,宇文觉联络李植、孙恒、乙弗凤等大臣,准备借宴请公卿的机会捕杀宇文护,被宇文护发觉,但宇文护这次没有大开杀戒,只是把为主的两人从宇文觉身边调离,贬到地方做官。
侥幸留下来的乙弗凤却不死心,加紧谋划,准备由宇文觉设御宴招待群臣,乘机干掉宇文护。此事又被宇文护获知,这次宇文护不再心慈手软,立即召集心腹,将乙弗凤等人一一捕杀。然后逼迫宇文觉退位,废封他为略阳公。一个月后,宇文护又批派人暗杀了宇文觉。
杀北周明帝宇文毓
其实在宇文护干掉赵贵和独孤信以后,天王宇文觉非常不满,他手下也有一帮人撺掇他,准备干掉宇文护,但是又被线人告诉宇文护了,于是宇文护逼宇文觉退位,改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当时宇文毓已经24岁了,属于长君,而不是幼主。
史书说宇文毓:“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说白了就是老实,再说白了就是软弱,所以宇文护觉得立他挺好控制,但是没想到,宇文毓是个外柔内刚之人,刚即位就和宇文护对着干,宇文毓的正妻就是独孤信的大女儿,叫啥不知道,宇文毓要立她为王后,但是宇文护不同意,很简单,独孤信是宇文护干掉的,立她女儿,怎么可能,但是宇文毓据理力争,宇文护居然没说过他,只能立独孤氏了,这件事宇文护很受触动,觉得宇文毓不是善茬,于是以退为进,假装要把朝政大权还给宇文毓,没想到宇文毓说挺好,谢谢,宇文护这个郁闷,但是军权,宇文护没交,宇文毓亲征以后,很有作为,你从他的谥号明帝来看,就能看出来,而且宇文毓岁数大,所以宇文护越想越拍,宇文毓越大,自己越不安全,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接着干掉宇文毓,这次宇文护选择的是用毒,因为宇文毓经过两年的亲政,已经很有政绩了,所以不能以昏庸无道明着来逼他下来,于是就用下毒的着,干掉了宇文毓,但是估计是慢性毒药,宇文毓居然还有时间留下遗诏,让自己的四弟宇文邕(yong)即位。
宇文护的心里始终记得叔叔的叮嘱
北周的宇文家族更加的看重感情,宇文泰和宇文护名义上是叔侄,但更加的像父子,尽管两人只差六岁。宇文泰曾经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子说过,“此儿志度类我。”,意思就是这个侄子的气度十分的像我。
在宇文泰看到“老对手”高欢的儿子建立了北齐后,心里也十分的痒痒,对皇位跃跃欲试;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谋权篡位,就先一步走了。死之前宇文泰强撑着一口气,一定要等到宇文护,然后将自己的权力全数交到宇文护的手中。
连宇文泰的儿子都没有分得一点,权力就这样全部交到了宇文护的手中,可见宇文泰对自己侄子的信任。
宇文护也没有辜负叔叔的信任,他在整顿好兵马之后,立刻就将西魏的帝位夺了,将叔叔的嫡子宇文觉成为了皇帝。一开始两人相处的还不错,宇文觉给了这个堂哥最大的体面,立刻就给自己的堂兄封侯,又分了一万户的食邑。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在当时战争频繁的年代,一万户的人家,可能就占了当时北齐总家庭数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刚开始新帝登基,一切都要仰仗自己的哥哥,可能不会有什么。但时间久了,发现权力的大头还是在哥哥的手上,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却什么也没有,心里总会有点膈应,再加上大臣为了利益开始说宇文护的坏话,宇文觉的就开始在心里打着小算盘,想着怎么搞死宇文护,将朝政握在手心里了。
当时宇文觉的后宫中天天有侍卫在练擒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直接捏住宇文护的喉咙。宇文觉这么一搞,可把宇文护给气哭了,一个大男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就是嗷嗷的哭,“天下至亲,不过兄弟。若兄弟自构嫌隙,他人何易可亲”。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搞死我,宇文护哭得很大声,直接把宇文觉给哭蒙了。
但宇文护的眼泪没有将自己嫌疑洗清,宇文觉还是用“擒拿手”将宇文护的权力拿过来。宇文护见对方不醒悟,干脆的将宇文觉一起扼杀了,也直接的还了自己的一个清净。
宇文护是忠实的宇文泰拥护者,在他拥有了叔叔的兵权之后,没有为自己夺权,反而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堂弟。在他将堂弟宇文觉杀害,宇文家没有一个能够与他抗衡的时候,宇文护依旧没有想要把皇位拿在手里,宇文毓成了新的皇帝。
但宇文护不明白,在他将权力握在手中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兄弟之间必定有一战;当他将宇文觉弄死以后,就算他再无害,也不能被容下了;交出权力是死,不交出也是死。
权力之战,必有一伤
?宇文护本来想立宇文毓的年幼的儿子的,但是没想到宇文毓的遗诏里立的是18岁的宇文邕,于是宇文护计划观察一下,如果宇文邕也像宇文毓那样不听话,就接着干掉,但是没想到,宇文邕太听话了,表现的太好了,一登基,就啥事都不管,就让宇文护全权负责,宇文护这下放心了,他要篡位,想让众人服,现在还差一样东西,就是军功,就是连宇文泰都没能完成的任务,灭掉北齐,于是经过3年准备,宇文护大举伐齐,但是,被北齐名将段韶和斛律光打的大败,过了一年,宇文护又倾全国之兵伐齐,这就是著名的周齐邙山之战,兰陵王高长恭的成名之战,结果是北周惨败,这两次惨败,让宇文护威信扫地,特别是第二次,邙山之战这次,是西魏北周30多年来,最惨的一次失败,北周要修养声息,这一休,就是五年,五年以后,宇文护卷土重来,但是,又没讨到便宜,北齐有段韶、斛律光,北周无法取胜。
宇文毓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上位以后,直接和自己的岳父独孤信商量,要不要一起弄死宇文护呀,到时候把宇文护的权力给你,咱们是翁婿可是最亲的人。独孤信犹豫了,他已经拥有很大的权力了,虽然搞不过宇文护,但小日子还可以,没必要冒这个险;可是宇文毓又是自己的女婿,总想着能够让自己女儿好过一点。
独孤信还在纠结,宇文护就直接动手了,有了宇文觉的前车之鉴,宇文护一听别人想搞死自己,本能的就提刀上了。历史上,最会投资的“国民岳父”,七个女儿中出了三个皇后的独孤信,就被宇文护直接的弄死了,都没有熬到第一个女儿成为皇后。
之后,宇文护直接找了厨子李安,将宇文毓直接毒死了,也免了两人的一番纠葛。这一次宇文护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将宇文邕扶上了皇位,也直接将自己的未来给终结了。
宇文邕登基的时候,吸取了两位哥哥失败的经验,用了十二年来降低宇文护的戒备。宇文护也被哄得十分的开心,以为自己找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弟弟当皇帝,安安心心的做起了权臣。
只是宇文护忘了,在宇文泰的这一支里面,他始终是一个“外人”。尽管宇文护名义上是他们的堂哥,尽管宇文泰始终将他当做自己人来看,但是隔了一代之后,他已经不属于兄弟了;更何况宇文护还杀了宇文邕的两位哥哥。而且权力面前,兄弟情就更算不了什么了。
宇文护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宇文邕用手里的给砸的半死。这一块上朝记小抄的笏板本不算特别的厚重,但是在宇文邕的决心下,抡的和砖头一样虎虎生风,宇文护的七窍被砸了五窍,直接倒地不起。宇文直(宇文邕的弟弟)看到侍卫不敢动手杀宇文护,直接跑了过来,将侍卫手中的刀夺走杀死了宇文护。“未讫,帝以玉珽自后击之。时卫王直先匿于户内,乃出斩之。”
也不知宇文护在临死前是否明白,从始至终他都不算宇文泰家的兄弟,他手中的权力,也不可能让他们变成兄弟。
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杀死过最多皇帝的人。
不过,话说到宇文护为什么不自立为帝。以这些进程来看,第一次杀拓跋廓时是没有想到也没实力,第二次杀宇文觉时没有意识到宇文毓上台会这么快影响自己统治,第三次杀宇文毓的时候没想到宇文毓会留下口头遗诏。
再简单的说是,第一次没想,第二次没意识,第三次没胆。而被杀的三个皇帝,拓跋廓是因为他挡路,宇文觉是因为年少急躁,宇文毓是锋芒太露。不过,对北周宇文氏而言,宇文护虽是权臣但也帮助巩固了北周的根基,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