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子被娶回纥公主 借4000铁骑为唐朝续命152年

皇子被娶回纥公主 借4000铁骑为唐朝续命152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22 更新时间:2023/12/9 8:37:09

自汉代以来,中原政权为了维持与游牧政权的友好以及和平,往往会采取和亲政策。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却发现,所谓胡汉和亲,往往是汉人之公主嫁给胡人之君,很少有胡人公主嫁给汉人皇子甚至皇帝的例子。但在安史之乱时,却发生了“胡女入汉”的罕见现象。

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纠集河北三镇的胡汉15万叛军,悍然造反。相比于久未经战阵的中央军,安禄山的河北精锐身经百战,战斗力十分强悍。因此,中央军虽然有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的领导,仍免不了大败亏输,洛阳、长安相继陷落的结局。

在叛军的威逼下,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而他的太子李亨则在朔方军的拥立下,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当时,唐朝中央军已经崩溃,西北诸军成为了平叛主力。在唐肃宗的号召下,驻守西域、陇右、河西的唐军纷纷来援,一时间唐军重整了旗鼓。

然而,光有唐军还是不够的。因此,唐朝向自己的属国发布了征召令,鼓励他们救援天朝。征召令,唐朝在西域的属国纷纷派兵援助,甚至连宿敌吐蕃以及远在万里之外的阿拉伯帝国也派出了援兵。一时间,已经有数十个属国派出了自己的军队。然而在唐肃宗看来,光有这些属国的援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到漠北霸主回纥的支持。

回纥,本是唐朝的属国,她继承了后突厥汗国的遗产,征服了整个漠北。回纥人兵强马壮,拥有数十万骑兵。因此在平叛战争中,回纥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

至德元载(756年)九月,唐高宗李治曾孙,章怀太子李贤嫡孙,邠王李守礼之子敦煌王李承寀奉唐肃宗的旨意,带领一支庞大的使团,出使于回纥,希望得到他们的可汗葛勒可汗的支持。

对于唐朝的请求,葛勒可汗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毕竟他早就想和唐朝交好。然而,葛勒可汗却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条件,那就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大唐的皇子。

自古以来,中原统治者都不大愿意与胡人王室联姻。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与胡人结亲,一来会败坏皇家的名声。毕竟根据中国的传统观点,夷狄与鸟兽等同,连人都不是。二来,娶胡人公主,恐怕会降低中原统治者的辈分。

刘邦之所以同意与匈奴结亲,完全是出自于谋士刘敬的一番话:

简单翻译来就是,汉朝公主嫁到匈奴,冒顿单于就是汉朝的女婿,会矮上刘邦一头。若汉朝公主生下儿子,必能成为匈奴太子。如果刘邦外孙当了单于,难道还能和外公分庭抗礼吗?

很显然,在胡汉关系中,谁当了老丈人,至少在礼节方面就可以大占便宜。毕竟对于老丈人,女婿是要行婿礼的。因此在胡汉和亲时,胡人君主同样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中原皇帝,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南北朝时,突厥可汗曾先后将公主下嫁给东魏(后来的北齐)实际统治者高欢以及北周武帝宇文邕。因此,突厥可汗在北齐和北周面前大刷老丈人威风,在两国之间纵横捭阖,甚至还说:“北周和北齐是我两个儿子,招之则来,呼之则去。”为了赢得突厥的支持,北齐与北周的统治者均对自己的突厥皇后礼敬有加,甚至战战兢兢。

由此可见,若中原皇子娶了胡人公主,就会在胡人君主面前矮上一头。而这种情况,对皇帝的尊严有着严重的损害。

但是安史之乱太过严重,叛军实力太过强大。因此面对回纥可汗的要求,唐朝不得不从。因此作为金枝玉叶的敦煌王李承寀,被迫同意与回纥可汗结亲,并亲自与他的女儿成亲。而回纥可汗也爽快地拨出4000精锐骑兵,由太子叶护亲自指挥,并且允诺与唐朝共结盟好。

不久后,李承寀便携新婚的回纥公主回到了灵武,并面见了唐肃宗。唐肃宗对回纥可汗的拔刀相助非常感激,当即将可汗的女儿封为“毗伽公主”,又册为敦煌王妃。

回纥铁骑到达唐朝后,立即在收复两京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香积寺战役中,唐军本初战不利。然而4000回纥铁骑却在转瞬之间,包抄了叛军的侧翼,杀得叛军血流成河,而唐军也趁势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之后,回纥又连续两次派出铁骑援助唐朝,最终帮助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乱。唐人认为回纥于国家有救难之勋,屡称“北虏有勋劳于王室”。不仅如此,唐朝还为回纥破例,将皇帝亲女嫁给回纥可汗。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恩典。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一般都会将诸侯王之女甚至宫女假扮真公主,作为和亲之女。

从安史之乱到回纥灭亡,唐回两国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回纥帮助大唐平定叛军,从侧翼威胁吐蕃,使唐朝无北顾之忧。因此唐朝在遭受安史之乱的重创后,仍能延续152年的国祚。而唐朝与回纥的特殊姻亲关系,实际功不可没的。

标签: 和亲唐朝

更多文章

  • “弘农杨氏”是什么来历?“弘农杨氏”的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弘农杨氏,隋朝,杨坚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的最后一役垓下之战,在楚军的兵败如山倒中,渐渐落下帷幕。一代英雄楚霸王项羽,面对滚滚乌江,不肯再过江东,毅然自刎而死,这标志着刘邦彻底取得了最终胜利。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还有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

  •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农民起义(民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民起义,民变,流寇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农民起义(民变)古代中国,朝代更迭,民变不断!或遇战乱,或逢灾年,生活在最底层的,被压迫的伟大的中国农民,从未停止过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的斗争。由于种种原因,在著名的一些起义中,过程很残酷,结局也各不相同,美好的憧憬,只在期中昙花一现,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罗列下大家耳熟能详的的九个农民

  • 走马溪大捷:一场发生在明朝的骗赏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倭寇,嘉靖皇帝

    1549年,明朝军队在福建沿海的走马溪,歼灭了一股从浙江撤退而来的海盗。除了俘虏一些本土海盗外,还抓获了一批来的葡萄牙的商人。但就是这么一场稀疏平常小规模战役,却被当事人吹捧成东南海区的大捷,进而也引发了一场震动大明朝军政界上下的骗赏大案。封闭不住的帝国朱元璋的农本思维与控制欲结合扼杀了贸易所带来的

  • 朱元璋自认顶层设计:“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军户,朱元璋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6月),一股倭寇在浙江上虞县登陆。这股仅72人的倭寇沿路蹂躏掠夺,居然从杭州北上进入南直隶,芜湖,兵临南京城下。虽然,这股流窜倭寇最终在苏州浒墅关被数十倍于己的明朝官军歼灭,但其在大明帝国内纵横无碍,累计杀伤官军4000余人的"战绩",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大明帝国的国

  • 文革的辩论:农村中、小学要不要开设外语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外语课,英文课,要不要学英文

    农村中、小学要不要开设外语课?有不少读者关心这个问题,来信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两封,摘要发表,供大家参考。编者农村一般中、小学没有必要开设外语课《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里没有设置外语课,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认为,农村的一般中、小学没有必要设置外语课。中、小学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

  • 北宋是亡于司马光吗?这个锅司马光该不该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光,北宋,宰相

    寇准、韩琦、王安石、赵普、司马光谁的能力更强?司马光能编《资治通鉴》,为什么不能给北宋皇帝出个良好策略?王安石和司马光到底谁是错的一方呢?“司马光砸缸”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我国小学的课本上我们肯定学过这么一篇叫做“司马光砸缸”,指的是我国北宋著名的

  • 公元386年年号较多,中国同时出现十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年号,年号较多,皇帝,五胡乱华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鲜卑拓跋珪恢复代政权,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时间是公元386年,这一年除拓跋珪之外,还有十几个人在各自的政权中担任皇帝,堪称中国历史上皇帝最多的一年,其中有一个小政权在这一年之内就换了五位皇帝,也创下历史之最。就让我们回到那一年看看那些皇帝们的&

  • 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窝囊是祖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窝囊,祖传

    1、冗兵宋朝始终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故在防范军人干政威胁的同时,又不能不保持强大的军队。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下,上无名将,下无精兵,只能倚多取胜,故士兵数量不断增大。庞大的军队,消耗巨大的社会财富。2、冗官宋室优遇文人,通过科举和恩荫,造就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吏员阶层,他们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还受国家的俸禄

  • 每当异族入侵 孔子后人衍圣公总是第一个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衍圣公,异族入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千百年来,历史的长河从未停止,它在奔流不息的同时,也带走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芸芸众生,生命的长度中终究是有限的,但生命的意义却各不相同,总有一些人的名字可以被铭记,比如孔子。不只是在中华大地,即便是放眼全球,孔子的名字也始终清晰而又响亮。孔子(公元前

  • 明朝最后一位造反的藩王,起兵43天就被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藩王,造反,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王朱权第四代继承人朱宸濠(1476年7月1日-1521年1月13日),号畏天,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明朝藩王历代宁王简介宁献王:朱权(1378年-1448年),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亲杨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就藩大宁(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