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要不要开设外语课?有不少读者关心这个问题,来信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两封,摘要发表,供大家参考。编者
农村一般中、小学没有必要开设外语课
《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里没有设置外语课,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认为,农村的一般中、小学没有必要设置外语课。
中、小学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要充实到工农兵队伍中去的,根本用不着外语。我们都是中学毕业生,在学校里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外语,现在参加了革命队伍,所学的外语有什么用呢?离开学校几年,都忘光了。而象我们这样的人,在工农兵队伍中,又何止千万!若是把学习外语的时间用来学习毛泽东思想,参加生产劳动,不是能够受到更多的无产阶级的教育吗?
有人认为:学习外语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世界革命的需要。我们觉得,这种看法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天天在发展,广大工农兵中谁感到需要用外语呢?而且革命和建设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也不需要广大的工农兵都去读外国书。至于世界革命,我们现在和将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用外语向世界革命人民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专门工作人员去做。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可由专门工作人员翻译过来,也用不着大家都去啃洋书本。
解放军某部龚志聪王春华张从军
积极创造条件,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外语课
以前,外语教学只限于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完全是空白点。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应该改变。
有人认为:“外语在农村没有用。”在农村,学外语看来一时用不上,但是,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中国革命问题,还要适应世界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向世界革命人民宣传毛泽东思想,支援世界革命,需要外语;反帝、反修,需要外语;科学实验,不论是工业方面或农业方面,也都需要外语。总之,外语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工具,我们必须掌握这一工具。
有人认为:“农村中、小学没有条件开设外语课。”所谓条件,无非是师资和教材,而关键是师资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我们开创了农村教育革命的宽广道路,迅速培养大批的工农兵外语师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各省可以专区为单位,举办工农兵中、小学外语师资短期训练班。短训班的师资,主要由各省外语院校或大学、师范院校的外语系派出。外语大专院校则主要从短训班中毕业、并经过一、二年教学实践的工农兵外语师资中招生,经过二年左右的学习提高,再回到农村中、小学去,作为外语教学的骨干。
因此,我们认为,《大纲》(草案)应写上:“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开设外语课;暂时没有条件的,应积极创造条件。”
驻杭州大学工宣队外语系中队杭州大学外语系革命委员会
1969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获得第一手资料
“你完全有能力直接获得第一手学习资料,而你的同胞只能借助翻译,他们学的东西仅限于翻译的水准。”
《雪豹》里有一集让我印象很深刻,我觉得竹下俊的这番话可以很好的驳斥花千芳所谓英语无用论。
片段是截取电视剧《雪豹》爱奇艺版,第7集第14分钟。
这是一段非常经典的对白,《雪豹》虽然褒贬不一,但还是推荐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