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0年前美国送中国1克月球土壤,如今亲自去挖

40年前美国送中国1克月球土壤,如今亲自去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3/12/21 15:52:47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今天凌晨,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飞行约2200秒后,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中国发射火箭的次数实在太多,大家可能都记不清上次发射火箭是什么时候,干什么用的了,这一次为什么会如此引人关注呢?

因为这次真的不一样嫦娥五号是去月球“挖土”,然后再带着土回来!

这件事,至今只有美国苏联办到过。月球土壤十分珍贵,并且研究价值巨大!

▲美国直接送人上月球挖土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6次成功,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和月岩样品约381.7千克。

1970年代,苏联通过“月球16号、20号、24号”三个无人探测器取回共330克珍贵的月壤。

1978年中美即将建交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为了示好,中国赠送了1克月岩仅仅1克,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0.5克,真的要用放大镜看

就是这么一小点,还要分成两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一半用来研究。就凭这0.5克月球土壤,中国学者发表了14篇论文。如果有更多月岩月壤,就能完成更多更有意义的月球研究。

没办法,我们没有能力到月球上取,只能靠别人赠送。而且月壤对任国家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不可能随随便便送你的。

因为自从1976年苏联“月球20”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样后,至今人类已经44年没有重新获得月球样品了。

究其原因,只因美苏竞相“逐月”,本质上是战军备竞赛的一部分,所以才可以在那个计算机还大如房子的年代不惜成本的投入,展开一次又一次的追逐。

▲这个庞然大物只是土星五号的第一级

比赛到了一定时候,钱也烧不起了,自然也就没有劲头去搞太空“面子工程”了把“波罗”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重型火箭,造价高达5亿美元,一艘阿波罗登月飞船比等重黄金贵十多倍,每发射一次,就相当于烧掉一艘航母。

这样劳民伤财的竞赛游戏,谁长期玩得起?随着苏联退出登月竞争,美国也从狂热中冷却。此后,探月活动由单纯服务于政治军事目的,逐渐转变为科学探索+经济利益的模式。

探索和利用太空和天体,必定是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之一,被视为宇宙版的大航海时代,这就是那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含意。要向太空进军的壮举,月球这个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既是用来练手的最佳目标,也是很好的前哨站和资源获取地。

现在,中国人来了!

▲嫦娥四号的“玉兔”实现了在月球上巡游

按照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绕和落已经实现,就差一个“回”了。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球上软着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成为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现在的嫦娥五号,将担负起返回的重任。

▲嫦娥五号长这样,比姐姐们大得多

嫦娥五号重8.2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也是最复杂的航天探测器,有4大部分,15个分系统,是嫦娥四号的两倍。

重且复杂,是因为它要干的活非多火箭从地球发射-绕着月球轨道转-在月面着陆-在月面挖土-从月面再次发射-在月球轨道对接-将样品移到返回器-返回地球。

相比之下,嫦娥一号、二号只是单独的卫星,嫦娥三、四号再加一个着陆器和月球车。

▲因为长征五号体态圆粗,被昵称为“胖五”

要把这样大的“嫦娥”送上天,就得使出中国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这是中国航空科技集团研制的新一代5米直径低温液体捆绑式重型运载火箭,自重867吨,到达近地轨道最大载荷33吨,到达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载荷为14.4吨,是中国现役起飞质量最大、芯级直径最粗、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世界现役火箭中排名第三(前两名为马斯克的私人SpaceX“猎鹰”火箭)。

▲嫦娥五号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嫦娥五号在月面着陆后,将开始为期2天的月面工作,它携带的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深浅钻、铲挖夹,最深可以采集到月球表面2米深度范围内的样本。

然后,嫦娥五号完成采样封装,把大约2千克的月岩、月壤带回地球。回想之前咱们的科学家只能靠半克样本小心翼翼搞研究的窘迫,这一下子就带回来两公斤,可以算是“暴富”了。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在月面起飞。

▲嫦娥五号上升器效果图

在地球上发射火箭,阵地都是固定设好的,时间和轨道都精确测算过,经验很丰富。但在月球上起飞,没有现成的阵地,环境恶劣,白天温度180度,夜间零下150摄氏度,温差约330度,上升器发动机点火瞬间达到上千度,又不能烧坏上升器和着陆器,对材料的要求很高。而且地形也很难预料,很可能连基本的平整都未必能保证……

探测器飞离月球后,也不是直接回地球,而是要和环月轨道上的轨道器和返回器交付对接,把样本转移到返回器后再回到地球。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轨道的无人交会对接,是中国航天的一次创举。

为什么不直接飞回地球,非得中转一下呢?

▲轨道器效果图,中间那个白色的物体就是返回器

这是为了能带回更多的样本,可以对比一下苏联探测器的采集量,只有几百克的量级。因为苏联当时的交会对接技术不行,只能直接起飞,必须要牺牲携带量来保证有足够的燃料,而嫦娥五号就只需要有能起飞到月球轨道的少量燃料就行,代价就是复杂度上升了。

复杂也不怕,因为在这方面,我国航天科技的积累已经足以应对。

据航天八院嫦娥五号副总设计师查学雷透露,研制团队已经突破了高可靠连接分离技术等4项关键环节。承担月球样本“接收”和“装箱”任务的轨道器,制作的非常轻巧,但承载能力强大,46公斤重的承力球冠就能承载3吨的贮箱,极限承载能力30吨,实现了“鸡蛋壳上挂秤砣”。

▲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已经接近实现

42年前,中国第一次得到了1克月球物质,但这是别人给的,而再过二十多天,中国将得到2000克,这次是自己去挖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进步,的确值得我们为之欢欣鼓舞。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距离世界航天的顶尖水平,尚有差距。

登月取壤,美苏在50年前就已经能办到了,我们只是追到了这个水平。在此同时,美苏(俄)欧早已对太阳系内各大行星、小行星、彗星进行过多次掠过、环绕和着陆探索,最远的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隼鸟2号实现小行星采样,难度同样不小

就连一向被看不起的印度,火星探测居然抢在了中国前面。日本的“隼鸟2号”在小行星上发射金属弹,轰出了一个直径10米的人造陨石坑,然后释放了两个微型机器人,成为世界上首次在小行星表面登陆的探测器,并将在今年年底返回。

中国在奔跑,但别人也没有躺下来睡大觉。

▲登月登火星!向宇宙进军!

所以,我们还得奋起直追曾有人埋怨中国祖先没能赶上大航海时代,这次,我们中国不能再错过星辰大海时代!

“嫦娥五号”奔向月球的同时,目标火星的“天问一号”正在路上,载人登月已经为时不远,再以月球为基地,向火星乃至更远的星辰大海进发!

标签: 月球土壤中国登月

更多文章

  • 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薰殿帝后像,历代帝王像,皇帝

    1949年,国民党在即将败退台湾之际,将抗战胜利后由西南后方迁至南京的部分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和中央博物院文物运往台湾。其中包括一批历代帝后、名臣、圣贤画像,这些图像是历代累积形成的图像系统。最早的一批是制作于宋代的帝后画像。当南宋覆灭后,元朝将这些图像运往大都收藏,并制作了本朝帝后画像。朱元璋等

  • 关于古代的各种疑问,比如皇帝妃子有三千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宫,妃子,嫔妃

    看古装剧的时候,里面的丫鬟小姐们个个光彩照人,睡觉都是浓妆艳抹。可仔细想下,古时候压根就没有粉底,没有睫毛膏,没有沐浴露,没有女用剃须刀……天哪,古时候的女人是怎么过的呀!1.古人以前没有卫生棉,那么来姨妈了怎么办?古代妇女身上最长的东西,除了头发、裹脚布,就数&ldqu

  • 明朝相权被阉割 内阁更缺失了天下为先的使命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相权,宰相,明朝内阁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下旨“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将六部尚书汇报工作的对象由宰相调整为皇帝本人,朱明皇帝于是自操威柄、直面天下,以己一人的精力总揽万机庶务。裁撤中书省和废除宰相之职位是容易的,但

  • 五代第一个皇帝朱温:子孙后代不以为荣反以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温,五代十国,后梁

    在古代,安徽出过四位开国帝王。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去世后被追谥为魏武帝,他是亳州人;五代十国中吴国国主杨行密名气相对小一些,生前也是个风云人物,他是安徽合肥人,搁现在算是省城居民。还有一个,五代十国中的后梁皇帝朱温,安徽砀[dàng]

  • 不在原址的古城:长安城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安城,长安,西安,古都

    曾几何时,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城市是在古城的原址不断翻新翻盖而成。后来翻阅一些关于古代城市的书,让我吃惊的发现并非如此。虽然古城的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早已不在原址,虽然有的古城离原址并不远。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历史名城长安。在五代之前,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简直是如日中天,它简直是王朝的象征。在汉朝到唐朝

  • 什么政权都算上 历史上竟有22个姓“汉”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国号,叫汉的政权,刘姓

    地名和爵位以外,还有的君主会选择一些有特别意义的字作为国号。统治者都会给自己的领地取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国号,这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国号发生变化也就是改朝换代了,这就是国号的重要。比如元朝的国号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其中“元”有大、首

  • 十八路反王大起义 天命最终归父子齐上阵的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李世民,隋朝,唐朝,隋炀帝

    隋朝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绝对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大一统王朝。虽然与秦朝一样只传二帝,但隋朝的重要性却足以比较秦朝。而隋文帝也是唯一一位,可以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皇帝。当历史的天平在仅有38年的隋朝摇摆不定时,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王朝的命运。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末年七国纷争,而统于秦,秦末楚汉相

  • 欧洲强国奥匈帝国 为何51年内就分崩离析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解体作者|无名君编辑|Thomas在19世纪的欧洲,五大列强称雄于世。英国刚经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威震大洋;法国依然是传统强国;俄国作为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雄踞于欧洲东北;德国是新兴工业强国,实力不容小觑。而与这四国并列的,还有一个强盛的帝国奥匈帝国。奥匈帝国

  • 中国历史上一共经历的三次黑暗的宦官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宦官,太监,宦官专权,太监专权

    中国宦官什么时候起源的?中国宦官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中国古代后宫为什么要有太监?中国的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中国出现太监的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中国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中国的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力最大的是哪个朝代?唐朝,太监掌握皇帝的废立。中国历史上出了那些

  • 曾经的八百里洞庭湖,到现在怎么变成了一条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早在秦时期,《尚书》、《周礼》、《尔雅》等古籍就有关于楚地云梦泽的记载,而“梦”便是当时楚国对湖泊的称谓。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千古名句。岳阳楼与洞庭湖从云梦泽到洞庭湖先秦时期,云梦泽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