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三大未解之谜 一旦解开或将颠覆历史

三星堆三大未解之谜 一旦解开或将颠覆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3/12/13 7:22:36

我国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遗址。随着近些年我国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挖掘,我国历史上的空白期也是越来越少,对古代各个时期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明白。

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格外与众不同,那就是有着“世界第九奇迹”之称的三星堆文明。如今对于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已经过去了80多年,而这些年中我们也是挖掘出了上千件珍贵的文物。但是,别看我们对三星堆越挖越深,可是这个古怪的文明却让我们越来越迷糊,因为每一次的发掘,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未解之谜。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造型夸张,让不少网友怀疑三星堆是外星文明。

“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备受瞩目,各大头条铺天盖地全都是关于这一神秘古国的讯息,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一个历史遗址而已,为什么会引起全国上下乃至世界范围内如此大的轰动呢?

这是因为三星堆拥有着太多神秘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距今约有5000年之久!而此前我国可以考证的历史仅仅只停留于夏朝晚期的二里头时期,距今不过4000年左右。也就是说,假如三星堆的秘密能够被全部揭开,那么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或许会有颠覆性的认知!

而首次发现三星堆是在1929年,当时一位农民在挖水沟的时候突然发现地里有一块精美的玉器,这也是三星堆文明第一次被人们发现。至于第一次的挖掘工作,是在1934年。但是当时因为战乱等因素影响,首次对三星堆的挖掘工作仅仅持续了不到10天就宣告结束。等到第二次挖掘,已经是50年代之后的事了。

50年代的第二次三星堆遗址挖掘工作也没有持续太久,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才对三星堆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工作。

三星堆两次发掘间隔长达34年?

1986年三星堆1、2号坑亮相,为何两次发掘间隔长达34年?因为1号坑、2号坑发现之后,马上就建了一个做展示和保护的平台,把另外几个坑压在下面了。2019年,四川又全面对这个区域进行钻探,才发现3到6号坑。这34年并不是没有工作,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省考古院一直对三星堆遗址展开工作,比如发现大型城址、高等级建筑等。

这三次的挖掘过程中,我们挖出了许多青铜器和玉器,而且三星堆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青铜器也是非特别,这些青铜器大多是人面或者兽面的造型,而且体积非常大,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3米高,重达300多斤。其中最令人难以相信的,还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那一座“建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查遍史料,都找不到任何有关三星堆文明的记载。它就好像是在数千年前突然出现在我国西部,然后留下了一些精美物品之后又突然消失一样。

《山海经》里有记载: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传说中在天地的中心,有一棵神树名为建木,这也是唯一一个凡人和天庭连接的通道。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有些神经常通过建木来到人间捣乱,于是颛顼就让自己的两个孙子去将建木砍断,这样一来人们就再也不能在天地之间随意来去。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这座青铜神树,高3.96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枝叶上又有三根树枝,每根树枝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有9只。由此看来,三星堆的这座“建木”跟《山海经》中描述得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是形状还是所处位置都能对应。

三星堆出土的神奇物件可不止这一个。1986年,三星堆出土了一件人形青铜器,这件青铜器高2.62米,并且上面的人物双手环绕,两手呈虚握状态。而根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件青铜器人物的姿势,正是《山海经》中描述的“操蛇”。

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文字记载,这就为追本溯源与断代考证增加了很大难度。目前三星堆仍存在三大未解之谜,一旦被解开,或将颠覆历史。

一、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三星堆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怪异,它不同于先前被发现的任何一支华夏文明,甚至完全独立于中原文明,而且它的青铜冶炼技术高度发达,丝毫不输商周。夏朝属于黄河流域,三星堆属于长江流域,这似乎说明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多元的!

然而,三星堆并没有发现两个地区文化交流的痕迹,恰恰相反,遗址中却有古埃及、苏美尔文明等相似的文物出土。还有,最新的祭祀坑内发掘出土有大量的象牙,其中4号坑的一根竟然重达100多斤!那么,如此大数量的象牙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似乎隐隐显示,三星堆与西方文明存在某种联系,然而它们之间究竟是继承关系,还是单纯地互相交流过,答案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三星堆的起源绝对不同凡响。

二、至何而去?

三星堆文明如此灿烂、如此辉煌,前后延续长达1500年,为什么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三星堆人到底去了哪儿?

专家推测,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应该是遭遇了重大变故,据此专家给出了四种推论:一,外族入侵,被完全消灭;二,举国迁移,远赴他乡;三,洪水肆虐,淹没一切;四,内部斗争,国力衰微。

然而,三星堆祭祀坑的文物不是随便掩埋的,而是有规则地埋入地下,且保存大体完整,那么第一种和第三种推论似乎就站不住脚;而如果是迁移或内斗的原因,那不可能不会留下一些传承的血脉,这似乎又是矛盾的。

于是有人脑洞大开,认为三星堆其实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在创造了一系列成绩之后,他们就驾驶飞船返回了。

三、为何不留痕迹?

三星堆没有文字,这是令考古学家十分头疼的问题。按道理说,规模如此巨大、文明如此发达、延续时间如此绵长的三星堆,必然会留下文字记载,这是全世界人类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诉求,否则古蜀人是怎么交流的呢?

前面说到,三星堆发现有与古埃及、苏美尔甚至玛雅文明相类似的文物,比如金面具、金权杖、青铜太阳轮等,都带着一丝西方文化的气息。据此有专家推测,三星堆或许是当时世界的朝圣中心,各大洲的朝圣者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祭祀,然后返回,所以没有留下文字证据。

不过这也只是猜测而已,三星堆文明不留文字,究竟是他们本来就不没有创造文字,还是说他们有意抹去了痕迹,仍是未解之谜。

对于三星堆的大规模挖掘,上一次还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相隔35年之后的今天,当考古学家再一次小心翼翼揭开它神秘面纱时,仍然赢得了爆炸性的关注。自1928年被偶然发现后,三星堆就以绝对优势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又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如果这次深入发掘能够揭开起源、消失、文字这三大千古谜团,那么相信三星堆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无比惊艳的历史真相,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标签: 三星堆三星堆之谜

更多文章

  •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其实并不是朱元璋灭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元朝灭亡,蒙古族,朱元璋,明朝

    元朝在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据探秘志了解,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

  • 揭秘中国古代后宫为什么要有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监,宦官

    中国太监发展史宦官,俗称太监或“老公”。文书上的称谓很多,例如有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这些男子生殖器官被阉割后失去性功能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这批人是历代王朝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奴仆。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没有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

  • 徐世勣是武则天登基的功臣 被后世称为“狡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徐世勣,李勣

    徐世勣被后世称为“狡贼”背后什么原因?徐世勣,祖籍高平,早年参加瓦岗军,后追随李密投降大唐,徐世勣既是唐朝开国功臣,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而不倒,又是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对外战争的主要将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徐世勣深受高祖和太宗的喜欢

  • 秦二世嬴胡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二世,胡亥,二世祖,秦朝,秦始皇

    赢政在短短10年内扫灭六国统一天下,认为自己的尊贵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就创造了“皇帝”这样一个新名词。他自称“始皇帝”,规定后代皇帝就“二世”、“三世”地叫下去直到&ldquo

  • 中华蔡氏始祖之争:蔡叔度公还是蔡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蔡氏始祖,蔡氏祖先,蔡氏,始祖,蔡叔度公,蔡仲

    蔡氏更换始祖?正当我们昂首高唱“叔度始祖,蔡国为姓,天下一蔡,同祖同根”的蔡氏族歌,隆重纪念中华蔡氏立姓三千零五十年庆典之际,却传来了异常不谐之音。有人提出要去父立子,改尊蔡叔度之子蔡仲为蔡氏始祖,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困惑和震惊。三千多年后,蔡氏竟然要更换始祖,在世人面前怎能不

  • 中国古代的神秘部门“钦天监”,到底是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钦天监

    在一些明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钦天监这个词语,什么预测天气、占卜吉凶、识人断命、解释异象,几乎没有什么是钦天监不会的,由于钦天监经常与玄学连在一起,显得尤为神秘,让人觉得钦天监大概就是一个遍布神棍的地方,而历史中真实的“钦天监”到底干嘛的呢?钦天监作为官署名,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

  • 清朝巨富家族,终结于1953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乔致庸,乔家大院,清朝巨富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回京任军机大臣的路上,专程去山西祁县拜访了一位老者。老人名叫乔致庸,是乔家大院的主人,也是一名商人。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时,得到过乔家的爱国资助。他来到乔家大院,为乔致庸一家写了一副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横额“履和&rdquo

  • 论述中国古代的“多京制”:两个都城为何还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京制,两京制,京城,都城,国都

    首都作为一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心,自古以来都是每个朝代最重要最繁荣的城市。在我们惯常的认知里,每个朝代似乎都只有一个都城,但是等我们认真想一下就能发现,唐朝好像有过一个东都,清代似乎也有过一个盛京,甚至我们再往前看,还能发现西周时期还拥有成周和宗周。从西周时开始,在往下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几

  • 太平天国到底算是革命神话?还是邪教异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邪教,农民起义

    如果太平天国是革命,能够推动历史前进,那就应该肯定;如果太平天国是邪教,只会造成动乱破坏,那就应该否定。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探明历史真相,让太平天国本身作出回答。半个世纪以来,太平天国在中国一直是一门显学,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事,也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逐

  • 揭秘古代银子的形状和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银子,银子长什么样

    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会看到古人进行交易的时候用的钱币,很多时候表面都是锃亮锃亮的,而且每个都散发着冷光。并且一个元宝样子的银锭子,一个就能够换成很多的铜钱。但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今天就来看看古代的银锭到底是什么样的?银元宝在古代商贸货币主要为金属,是用于交易流通所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