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相——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相——范仲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3/12/14 14:02: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出自《岳阳楼记》的名言,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的熟悉。而这句话的提出者,则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范仲淹。

说起范仲淹,这位北宋的名臣,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这篇《岳阳楼记》之外,由他主导的庆历新政,几乎影响了北宋上百年的时间。北宋一朝,如果要评一个对北宋影响力的人物榜单,范仲淹绝对能够名列前十。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中国名臣。范仲淹以《岳阳楼记》一文名垂千古。范仲淹一生品行高洁,乐善好施,而且文武双全,出将入相。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到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死于赴知颍州(治今安徽阜阳)任途中。他几乎完美践行了从个人到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也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皇佑四年,范仲淹病逝于徐州,时年六十四岁。死后葬于洛阳城东南,其墓今日尚在。去世后更获得中国文官梦寐以求的最高谥号“文正”。这两个字,可以说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至高评价。因为在古代,尤其是从宋朝开始,文正二字的谥号,历来都是文臣们追求的至高荣誉。从宋朝到清朝,九百多年的历史当中,能够得到这个谥号的,也只有二十四人而已。放眼三百年大宋,范仲淹几乎堪称“完人”。同时,他也被多位名家誉为“大宋第一人”。

范仲淹的为政之道

他为官37年,从一名从九品的参军做起,既历知州县,又数任朝官;既出宋夏战争前线为将,又入朝廷为相。他始终不忘“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初心。无论是边塞领兵,还是地方主政,还是入朝为相,他的心始终系着百姓,系着大宋王朝。韩琦称赞他:“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王安石评论他:“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中,蕴涵着极为宝贵的政治思想和智慧,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而其为政之道最为突出的,则是“以天下为己任”。

进入仕途后,范仲淹虽官居要职,但始终严于律己,注重家声。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王氏为朝廷重臣王质长女,在娘家舒适享受已成习惯,到范家后很不适应范家的清贫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这位儿媳从娘家拿来优质丝绸做帐幔,心里很不高兴,指责儿子和儿媳说:这样好的绸缎,怎么能用来做帐幔呢?我们家一贯讲究清素节俭,你们如果把这些奢华的坏习惯带到家里,搞乱了我的家法家规,我就要在庭院里用火烧这些绸缎!此事让儿媳很委屈。但也没办法,只得遵守。

范仲淹的清廉节俭一直保持到去世。据说去世后,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真可谓是“两袖清风”。

正因如此,他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振聋发聩的句子,为后世的官员立了榜样。

庆历年间,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着手进行改革。庆历三年,范仲淹认真总结了自己从政28年来的经验,分条缕析,将其写出奏折《答手诏条陈十事》,进献皇帝。这其实是就是提出了施政纲领,庆历新政也是围绕着奏折提出的提出的“十事”进行的。

庆历新政涉及到官制、教育、农业发展、赋税、军事等国家的重要制度。范仲淹提出的新政对国家是有利的,是进步的。但是,新政只实行了一年便因为阻力太大而被废止。

庆历五年(1045年)初宋仁宗下诏废止一切改革措施,革去范仲淹和富弼的职务。这对范仲淹是极大的打击。他曾一度心灰意冷。但是,生性豁达的他没过多久便走出了阴影,继续他的“勤政为民”。在杭州知州任上。他曾出资购买良田千亩,送与当地百姓经营,收入分文不取,这一善举感动了当地百姓,以至于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第二年(1052年)又调往颍州任职。此时他的病已经很重了,家人和朋友劝他修养之后再赴任,但是他依旧坚持扶疾上任。在这途中,范仲淹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范仲淹的死讯传开后,整个大宋王朝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中,他任职地方的群众、他戍边地方的少数民族、和他交好的官员,纷纷举哀。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当地老百姓都自发为他建祠画像。至此,范仲淹真正做到了“良相”,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可谓“一颗初心、至死不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联想到范仲淹微整初心,这种相思,有时候是老百姓对于一个优秀官员的相思。

一、有忧天下之心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首先表现在他“有忧天下之心”。中国古代士人,历来具有比较强烈的忧患意识。范仲淹不但像一般士大夫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且像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进亦忧,退亦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他的思想境界远远超出一般士大夫之处。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十二月,时任监泰州西溪镇盐仓的范仲淹,即上书尚书右丞、枢密副使张知白,渴望有机会“言天下之道”,以便“有益于当时,有垂于将来”。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四月,范仲淹又上书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和宋仁宗,提出救文弊、讲武备、选贤俊、抑侥幸、崇圣德、少巡幸、纳远谋、勿独断等八项建议,着重指出要“外防夷狄、内防奸邪”“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监泰州西溪镇盐仓”是一个掌管盐税的从八品小官,范仲淹身在海隅,心忧天下,可谓“退亦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入朝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九月,即上书奏言:“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可谓“进亦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先忧后乐”正是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又一突出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虽然在他57岁时才见诸文字,但却是他一贯的思想。欧阳修在《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中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范仲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范仲淹一生为官清白。富弼在《范文正公墓志铭》中说:“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贱贫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范仲淹晚年知杭州,子弟建议他在洛阳修建宅第,以便作为养老之地。他断然拒绝,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耶?俸赐之馀,宜以赒宗族。”于是,他用俸禄在家乡苏州买了一千亩良田,号义庄,以周济族人。义庄延续了900年。范仲淹之乐是“道义之乐”,已经远远超出“形骸”和“居室”之外。“心忧天下”即其乐。

二、竭诚尽力辅佐朝廷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契丹发兵二十万,大举南下;十一月,兵临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城下,直接威胁京城开封。宰相寇准力促宋真宗亲征澶州,渡过黄河,登上北城门楼。宋朝将士望见皇帝仪仗,皆呼万岁,声震原野,勇气百倍。此前二日,契丹统军萧挞览被宋军伏弩射死,士气大挫。经过多次往返交涉,双方遂订立“澶渊之盟”。副宰相王钦若认为:“澶渊之役,(寇)准以陛下为孤注,与虏博耳。”说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是拿真宗作赌注,孤注一掷,与辽朝赌博。范仲淹则认为,寇准“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范仲淹把寇准所为看作最大的忠诚,而他自己为官从政也正是这样做的。

一是直言极谏,愈黜愈奋。范仲淹认为:“儒者报国,以言为先。”立志要像灵乌一样:“警于未形,恐于未炽”“虽死而告,为凶之防”“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三次入朝为官,都因为上书言事而被贬黜。例如,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八月,范仲淹由知苏州第三次被召入朝,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跻身侍从之列。当时吕夷简为宰相,他三度入相,把持朝政达11年之久,“进者往往出其门”。范仲淹上书言官人之法,人主不宜全委宰相。夷简大怒,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次年五月,范仲淹被贬,出知饶州(治今江西鄱阳)。但他却愈黜愈奋,正如他在谢表中所说:“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徒竭诚而报国,弗钳口以安身”。虽被贬黜,仍然一心竭诚报国,决不为了自身的安危而钳口不言。

二是出将入相,敢做敢当。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二月,朝廷闻西夏主李元昊称帝,遂命知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夏竦、知延州(治今陕西延安)范雍负责抵御西夏。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宋军于延州的三川口大败于西夏,主将刘平被俘,几乎全军覆没,延州被围七日,朝野震惊。范仲淹因韩琦推荐,由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赶赴宋夏战争交战前线,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抵御西夏。当时延州新败,人心惶惶,范仲淹主动请求兼知延州。他选将练兵,严明号令,很快稳定了局势。

面对西夏,是攻还是守?群臣展开了激烈讨论,宋仁宗最后决定采用韩琦所划攻策,诏鄜延、泾原两路于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上旬共同进兵,讨伐西夏。范仲淹请求他所在鄜延路正月不要出兵,先修复城寨,牵制西夏兵马,与出师无异。当年二月,韩琦命环庆路副部署任福率兵一万余人深入西夏境内,在好水川中敌埋伏,主将任福战死,又几乎全军覆没。范仲淹提出“近攻久守”之策,被宋仁宗采纳,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进筑城寨,建立巩固的军事据点;二是招抚属羌,争取宋夏交界处的少数民族;三是征用土兵,屯戍边境,农战结合,大兴营田。经过三年的努力,宋夏战局得到扭转,双方签订了和议。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因抵御西夏有功入朝为参知政事。宋仁宗多次赐手诏督促范仲淹等对当世急务提出建议。范仲淹遂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其十事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官长,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这十项建议基本都被宋仁宗采纳,付诸实施,史称“庆历新政”。这次改革虽因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宋仁宗的始从终弃而告失败,但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范仲淹以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展现了士大夫最为可贵的一面,成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典范。他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激励着为官从政者躬身力行。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谪zhé①<动>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动>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名>缺点;过失。《老子》:“善言无瑕~。”

【谪戍】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被贬官,降职解释。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到了,及。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9)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连词。记,记述。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11)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1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1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6)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7)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18)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乎:大概……吧。

(20)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1)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2)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25)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26)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27)薄暮冥冥(míng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28)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29)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30)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表示顺接。者,代指悲伤感情,起强调作用。

(3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借代修辞)

(32)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一,全。万顷,极言其广。

(3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35)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3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38)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39)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40)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41)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互答,一唱一和。

(42)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43)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44)宠辱偕(xié)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

(45)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46)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47)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4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49)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5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5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

(5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对应“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退:不在朝廷做官。

(5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

(54)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55)时六年:庆历六年。(1046年)

1.岳阳楼记原文与译文

2.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3.《岳阳楼记》原文与译文

4.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5.《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6.《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和译文

7.岳阳楼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8.岳阳楼记原文跟译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没有不渴求谥号“文正”的。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

所以,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在历史上,只有两人获得这个无上的荣誉,范仲淹便是其中一个。

苏轼高度评价范仲淹:

“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

意思是说,范仲淹不仅官做的优秀,修身也是绝佳,对国家关心备至,是难得的经世之才。

范仲淹很会治家,他的家族800年不衰。

从范仲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两字箴言:“拼搏”

爱拼才会赢,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所拼的东西,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01

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

范仲淹从小时候起,就历经磨难。

这一切仿佛是上天故意安排,在磨难中让他成长。

据《宋明臣言行录》记载,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贫困无依靠,无奈带着幼小的范仲淹,改嫁给了常山朱氏。

因为这个原因,范仲淹在小时候,常被孩子们的嘲笑。

等到长大后,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范仲淹对母亲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期望有朝一日自立门户,重树范家生命,

纵览诸多事情,唯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于是,范仲淹立志要通过读书来自立门户。

22岁那年,他辞别母亲,只身去了南都学舍读书。

他昼夜苦学,为了节省时间,五年内睡觉不解衣带。

夜晚读书困倦了,他起身把脸浸在凉水里,以此来让自己清醒。

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宋史记载:“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不歆羡别人,始终保持贫苦的生活习惯。

这种为了目标努力拼搏的精神,为他将来奠定了文化基础。

26岁那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由“寒儒”成为进士,官居九品。

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从此,范仲淹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每位君子在年轻时应具备的状态。

吃不了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我们不妨趁年轻,多拼搏,多努力。

02

中年拼德,做人之上品

古人云:“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

人到中年,事业已经稳固,拼的是“德”,德行越高,越深得人心。

此时的范仲淹,虽然身在朝野,心系的却是天下百姓的安危。

宋史记载:“(范仲淹)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许是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当时江淮地区遇到蝗灾,民不聊生,范仲淹请朝廷派人巡视,却一直没有回复。

于是他上奏说:“宫廷中半日不吃饭会怎么样?”

皇帝听了之后受到了触动,便命范仲淹安抚江淮。他所到之处都开仓救济。

后来又去知睦州当知县,这一年发洪涝,百姓耕不了田,范仲淹领导大家疏通五条河,引导太湖水入海,为当地百姓解决了灾情。

范仲淹在军事方面也很有才能。

当时夏国元昊举兵反,边境百姓流离失所,范仲淹自荐去镇守西北。

原先宋朝的边防制度是按官职领兵,官职大的领兵多,敌人来犯时官职低的人先出。

范仲淹认为这种情况是“取败之道”,于是他亲自检阅州兵。

选出精壮一万八千人,分为六个部,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别训练,演练多种阵法战术以应对各种情况。

经过他精心竭力的付出,人民得以不再到处流亡,当地也开始恢复正常的秩序。

唐代《晋书》上有一句名言:“人心所归,唯道与义”

意思是说,老百姓内心拥护和向往的,只有真理与道义。

这种民心所向,无论什么人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扭转。

范仲淹出身寒门,后来官至太宰之位,功成名就的他却并不快乐,反而带着忧愁。

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

他挥笔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或许就是范仲淹的真实内心吧,自己身上担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

人到中年的他,更多的是把“德”放到了第一位。

03

晚年拼运,养子孙之福

庆历五年正月,在反对派的攻击下,庆历新政无疾而终。

范仲淹被解除宰相职务,发配到了邓州,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州。

这一年,范仲淹57岁,虽然被贬,但范仲淹也释怀了很多。

晚年的范仲淹,内心非常平静。

公务不繁忙的他,开始选择安度晚年。

邓州是一个养老圣地,是皇帝专门留给年老的功臣的。

为国家尽心尽力,常年奔波在外的范仲淹,这回终于可以安歇下来。

在茶余饭后,他经常教育子嗣。

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四个儿子全部成了国家栋梁之才。

其中一子还当了宰相,继承了父亲的志向,一生清廉刚正。

《范仲淹传》记载:一门父子,“五传”传世,光耀门楣,千古流芳。

在邓州,范仲淹做词《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以此来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芦花花映浦。

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词的意境上是写对景色的欣赏,实际上表白了自己的去退,是很愉快、很乐观的。

年少血气方刚,去拼去闯,理所应当。但年老时,血气衰退,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所以,晚年最好的年华要拿来养生,这是年少时拼搏来的。

范仲淹在晚年,更多精力放在了治家上,培养出了优秀的继承人,为国家的建设多添人才。

从范仲淹开始,整个范氏家族,开长达800多年之久的兴盛时期。

对于中国不断皇权更替的封建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

苏州吴县有范文正公祠,其联为: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髙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范仲淹用一生的拼搏,改变了命运、千古留下美名、以德行治家。

做人要学范仲淹,敢于吃苦耐劳,为家族和国家拼尽全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渔家傲》,每个人上学时都背诵过,但他自己有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未必每个人都了解。

写下“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这样评价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

身为名士、能吏、名将、千百年难得的大臣,兼具才华、器量和忠义。当年一个寄人篱下的苦孩子,何以能达到如此境界?

范仲淹的祖上,三代在吴越国为官,落籍苏州吴县。父亲跟随国王钱俶降宋,不幸早逝,撇下了孤儿寡母,当时范仲淹才出生五个月。

母亲无人依靠,再嫁给山东长山朱氏,范仲淹也就姓了朱,名说(yuè)。

养父是个官员,前妻已经病故,膝下原有三男二女,范母带着儿子嫁过去,又生了三子,家中人丁兴旺。朱家本来富裕,自从养父退休后,经济条件逐渐下降。朱氏兄弟挥霍惯了,仍然铺张浪费,范仲淹从小节俭,因此出言规劝。朱氏兄弟却说,我等花朱家的钱,关你何事?

这话一进耳朵,范仲淹惊骇不已。过后暗自打听,有人便告诉他:你是姑苏范氏之后,随母亲来到朱家。

身为人子,却不能继承先人姓氏,少年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从此以后,自立的渴望有多强烈,奋斗的决心就有多坚定。

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唯有发奋学习。养父为人不错,支持他走读书成才的道路。母亲不但亲自教导,更是倾尽所有予以资助。

山东有座长白山,山里的醴泉寺,来了一位饱读诗书的高僧宝志,范仲淹慕名进山求学。

朱家不宽裕,而且他不愿多沾家里的光,在寺中住下后,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范仲淹每晚取粟米两盒,煮成一锅粥,一夜过后,粥凝结起来。然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充作主食。

吃得太清淡,哪有力气苦读?幸好山里有的是野菜:韭菜、葱蒜、山芹……每日摘下十几根,倒半盅醋,搁点盐,边蘸边吃。

粥块加野菜,吃了三年。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由来。

苦不会白吃,书不会白读。范仲淹山中修学之际,参加县里的学究科考试,被举为“学究”。

宋代学究科是科举的一种,只考儒家经义笔试,难度与含金量比进士科低。无论如何,奋斗路上终于跨出第一步。

长山当地出了大人物,监察御史姜遵。他衣锦还乡的时候,朱氏子弟等乡人上门拜见求赏识。

姜遵性格刚严,交际应酬比较淡漠。然而正当宾客们纷纷告辞离去,人群中的范仲淹却被单独挽留下来。

大佬把小伙子带到后堂,郑重介绍给妻子:“朱学究虽然年少,奇士也。他日不但会位至显要,更将扬名于世。”

那天,姜遵夫妇摆下酒菜,热情款待这个忘年交。明明只是同乡,却如有骨肉之亲。

我们不知道姜遵哪来的先见之明。或许听说了范仲淹励志苦学的事迹,或许欣赏范仲淹落落大方的君子气度,也或许,受过磨砺、胸有大志的人,就是显得卓然不群。

功名在手、贵人青睐的范仲淹没有满足于一点点小成就,脚踏实地完成庙里的学业,又辞别亲人,前往应天书院深造。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由南都学舍、睢阳学舍发展而来,为宋初著名学府。范仲淹在此求学期间,不分昼夜地刻苦攻读,未尝解衣睡过一次舒服觉。每每感到头昏脑胀,便以冷水泼一泼脸,继续用功。

远离家庭,生活条件更为艰苦。在山里的时候,还能每天四块粥,如今则连粥都吃不饱。常常强忍饥饿等到太阳偏西,才吃上一顿粥,熬过一天。

那个时候,他已经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

五年后,学业大成,贯通儒家六经,慨然有兼济天下的大志。

二十七岁,范仲淹考取进士,一跃身登龙门,亲眼见到了宋真宗皇帝。

他早就有机会目睹皇帝真容。在书院学习的时候,真宗曾带着百官去亳州朝拜太清观。商丘距离亳州不远,同学们纷纷赶去瞻仰天子,范仲淹却还是稳坐冷板凳,手不释卷。别人感到奇怪,他淡然一笑:“要见皇上,就去金銮殿。”

今天耐得住寂寞,来日才能阅尽繁华。

科考落下帷幕后,范仲淹从九品的广德军司理参军做起,掌管刑狱案件。

此时有职位有俸禄,不但足以自立,还能照顾亲人。就在他打算接来母亲奉养的时候,养父去世了。母亲说,我立志守丧,三年后你再来接我。

三年后,母子团聚,从此孝子承欢膝下,贤母颐养天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苦尽甘来。

直到二十九岁,进士、参军朱说才归宗复姓,更名为范仲淹。

承继了范氏的香火,朱氏的养育之恩不能不报。古人重身后之名,因此范仲淹官至显位后,首先用朝廷对自己的加恩,替养父换了个“太常博士”的追封。此外,朱家的祭葬大事,都由他承担。朱家的三个子弟,依靠他而荫补为官。

报了朱氏的恩,还要惠泽范氏。他又在姑苏城外购买良田数千亩,作为义庄。义庄所产,全部用以资助范氏族人。苏州赏枫胜地太平山风景区,现在有范仲淹纪念馆。

儒家伦理,最重“亲亲”,即亲爱自己的亲人。范仲淹对范、朱两族照顾周全,完美地遵循了当时的道德规范,被世人所称颂。

范母早年不得不改嫁,身后事令人唏嘘,范氏、朱氏都拒绝让她与两任丈夫合葬。范仲淹无奈,只得在洛阳伊川县购置墓地安葬母亲。多年后,范仲淹也长眠于母亲的下首。历经艰难困苦的母子俩,从此在地下互相陪伴。

苦孩子通过发奋学习,小至改变自己和亲人的命运,大至肩负改变世界的使命。

范仲淹和应天书院

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在成为应天府之前是宋州的治所。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宋州被认为是太祖的发迹地。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升应天府为南京。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的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的私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范仲淹的一生中,有两段经历与应天书院有关,第一次是作为学生,在应天书院学习了四五年;第二次是作为书院的管理者,在应天书院度过了三年的服丧期。

大中祥符四年,23岁的范仲淹在得知自己身世之后离开了长山,来到应天书院学习。这时的范仲淹,明白自己一无所有;而当时的环境,要想出人头地,似乎只有读书一条路。所以范仲淹在求学期间发愤刻苦,“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者,公自刻益苦”。

当时南京留守的儿子,也是范仲淹的同学,见到范仲淹学习刻苦,而生活艰苦,就把他的情况和父亲说了。南京留守特地将公家食物分给他,但范仲淹不肯接受。别人认为他不领情,他说:“我已经习惯了喝粥,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真宗到应天府朝拜圣祖殿,应天书院的学生也都跟随满城百姓跑去看热闹,希望能见到皇帝一面,只有范仲淹依然留在学舍读书。有人问范仲淹,为什么不去看皇帝,范仲淹回到说:“皇帝总是要见到的,将来见也不晚。”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于是离开应天府,开始了他的第一轮官宦生涯,直到十年后再次回到应天。

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38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范仲淹于是去职服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这段时间,正赶上晏殊罢枢密副使,出守应天府。晏殊在南京最重要的政绩就是兴办学校,延聘名师,培养人才。于是范仲淹被聘请为府学主管,他和晏殊一生的友谊也由此开始。

范仲淹管理府学非常严格,《范仲淹全集》中记载:

范仲淹住在学院里,训导督促学生有法度,并且以身作则,勤劳恭谨。学生们读书、吃饭、睡觉,都按时刻表进行。范仲淹常悄悄走进学生的斋舍中,看到有先睡的人,叫起来诘问他。那人说:“刚才看书疲倦了,暂时睡一会儿。”范仲淹问:“没睡之前看的什么书?”那人胡乱地说了一本书,范仲淹就拿起书来考他,答不出来,就罚他。给学生们出题考试之前,自己一定要按照题目先做一篇文章,以便知道难易程度。

在此期间,范仲淹一面管理学校,还一面给朝廷上书(《上执政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一直到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服丧期满,到京城做官为止。

大宋第一人千古范仲淹

【1】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祖籍陕西。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到朱家。范仲淹昼夜刻苦学习。冬天很疲惫的时候,就用凉水浇脸;食物不够,就以稀粥充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以为苦。(《宋史·范仲淹传》)

【2】

范仲淹青年时曾苦读于长白山醴(音礼)泉寺(山东邹平市西南),由于生活贫困,他每天仅做粥一器(容器),经过一晚凝固后,划分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吃两块,再配上一些碎腌菜。这样的生活,范仲淹连续坚持了三年。(北宋·魏泰《东轩笔录》)

【3】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时,有天晚上看见一个小白鼠打洞,范仲淹好奇而探之,竟然在洞中发现一瓮银子!尽管穷得连续三年喝粥,范仲淹却把这瓮银子又掩埋了起来,分文未取!多年之后,范仲淹显贵。醴泉寺翻新寺院,僧人写信向范仲淹求助。范仲淹回信告诉僧人当年埋藏银子的地方。于是取出银子,重修醴泉寺。(元·《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

【4】

范仲淹在应天府(商丘)读书时,适逢宋真宗出巡,众人都纷纷出去看热闹,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有人问他,他说:“将来再见也不迟。(指他日入朝为官,获皇帝接见)”这期间,范仲淹依然过着清苦生活,有同学送给他一些好的食物,范仲淹却搁置一旁,直到这些食物都坏了也没吃。同学很奇怪,范仲淹却说:“不是不感激您的厚爱,只是我喝粥早已心安。如果今天突然享受美食,那以后又怎能再咽下粥呢?”(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5】

范仲淹曾去求签问前程。先问:“将来能做宰相吗?”签上不许。再问:“不行的话,那就做个良医。”签上又不许。范仲淹叹道:“不能利益苍生、泽被百姓,这不是大丈夫平生之志!”过了几天,有人问范仲淹:“大丈夫立志当宰相,理所当然。但你又立志当个医生,这一下子不又太卑微了吗?”范仲淹说:“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大丈夫对于所学,固然期望能遇见明君,得行其道。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如同把自己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既然做不了宰相,能够实现救人利物之心的,莫如良医。如果真能成为良医,上可以治疗君王父母之疾,下可以拯救黎民百姓之厄,中能保自己之身长全。身在民间还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成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即出于此。

【6】

公元1027年,范母去世。范仲淹为母守丧,住在应天府。著名文学家、名臣晏殊力邀范仲淹到应天书院讲学。这期间,范仲淹讲经授课诲人不倦,他甚至用自己的俸禄资助四方学子,而自己的儿子们只能轮换着穿同一件衣服出门,但范仲淹始终安然自若。他每每谈论天下大事,总是慷慨激昂、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中严于律己、崇尚品德气节的风气,就是从范仲淹的倡导开始的。(《宋史·范仲淹传》)

【7】

范仲淹在应天府讲学时,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来拜谒。范仲淹赠给他一千文钱。一年后孙秀才又来拜谒,范仲淹再次赠钱一千,并问他为何匆匆奔波于生活。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赡养,如果每天有一百文的收入,都足够生计了。”范仲淹听完后说:“看你的举止言谈不像乞丐,两年来你风尘仆仆,又能得到多少呢?反而荒废了学业!我帮你在学校找个职事,月薪三千文可以奉养老人。这样的话,你能安心读书治学吗?”孙秀才大喜拜谢,从此跟范仲淹攻读《春秋》,昼夜苦学。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应天府,孙秀才也辞归了。

十年后,泰山有位著名学者,以讲授《春秋》而声名远播。朝廷将其召来,原来这位大家竟是当年的孙秀才!孙秀才名孙复,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初三先生”之一。(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8】

范仲淹年轻时曾结识一名术士。术士病危时专门对范仲淹说:“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您。”于是把“炼金术”的秘方和炼好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了范仲淹。十几年后,范仲淹在朝为官,术士的儿子也长大。范仲淹将秘方和当初的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而当年的密封条依旧完好如初。(北宋·魏泰《东轩笔录》)

【9】

公元1029年,宋仁宗19岁,但章献太后(刘太后)依然没有还政。这年冬至,宋仁宗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极力劝谏说:“在家孝顺父母,自有家人礼制。但皇帝与百官站在一起去朝拜太后,不可为后世效法!”同时请太后还政于宋仁宗!此言一出,就连名臣晏殊也大惊失色,但范仲淹却义正辞严地说:“侍君者,有犯无隐(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不能隐瞒)。只要有益于君王,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

【10】

公元1033年,刘太后去世,许多人便开始议论太后在世时的各种事情。但这次范仲淹却站出来说:“太后受先帝遗命,调教庇护陛下十几年,应该掩饰她的一些小过,保全她的大德!”(《宋史·范仲淹传》)

【11】

公元1033年,天下大旱,蝗灾蔓延。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一时没有得到回复。范仲淹立即问宋仁宗说:“如果宫中半天没有饭吃,陛下又当如何呢?”宋仁宗于是命范仲淹安抚江、淮一带灾情。范仲淹所到之处,立即开仓赈灾,减免赋税,并提出十余条赈灾建议。(《宋史·范仲淹传》)

【12】

范仲淹性格方正耿直,且直言力谏,因此与宰相吕夷简因政见不合形成激烈对抗,逐渐形成了著名的“景祐党争”,范仲淹也因此多次被贬。著名诗人梅臣专门写下《灵乌赋》一文,劝范仲淹少说话,要学会自保。但范仲淹也写了一篇《灵乌赋》回复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愿啼鸣而死,绝不沉默苟活)!”(范仲淹《灵乌赋》)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后来成为千古名言,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

【13】

范仲淹被贬饶州时,朝廷正治理结党现象,因此无人敢去为范仲淹送行。只有好友李紘、王质带着酒为他送行。有人借此责问王质,王质却说:“范公贤者,我能和他一党,简直是我莫大的荣幸!”(《宋史·王质传》)

【14】

公元1034年,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在苏州,范仲淹疏通五条河流,兴修水利,大大利益了苏州百姓。当时,范仲淹得到南园一片土地,阴阳家占卜说这块地特别适合盖房子住,子孙中将接二连三出公卿贵人。谁知范仲淹却说:“我一家富贵,不如天下之士都在这里接受教育,这样富贵就会流转不止了。”于是,范仲淹将这块南园宝地用来兴建学校。几十年后,苏州一带的学术,依然领先于整个东南。(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近一千年来,这块土地兴建学校的用途从未改变,今天的苏州中学即基址于此,依然在为苏州乃至中国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而范仲淹一生任职多地,如安徽广德、饶州(江西鄱阳)、江苏镇江、浙江绍兴(兴办“稽山书院”)、邠州(陕西彬县)、邓州(兴办“花洲书院”),均大力兴办学校和书院,教书育人,从未间断。

【15】

范仲淹镇守邠(音宾)州时,有一天和属下官员宴饮,还没开始却看见一群穿着丧服的人在办理丧具。范仲淹于是派人询问,原来是寄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在当地,但安葬的物品都没有准备好。范仲淹怅然若失,立即撤去酒席,并重金救助他们办完丧事。酒席上的宾客们纷纷感叹落泪。(南宋·李元纲《厚德录》)

【16】

北宋名臣富弼,在《范文正公墓志铭》中写道:“公(范仲淹)喜好布施,人有急困必定救济,从不计较自己家用够不够。显贵之后,家中一如贫贱之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他每次镇抚边疆,得到的赏赐全部送给将士们。他在杭州任职时,用自己的俸禄**田地,置办义庄,救济亲族。而他自己去世时,入殓连件新衣服都没有,还是朋友凑钱为他安葬……这更加可见他始终志于大道,从不为俸禄而做官啊!”

【17】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至孝。因为母亲在世时非常贫寒,所以范仲淹显贵之后,不是来了客人不会准备两种肉菜,妻子儿女也仅够温饱而已。但范仲淹却乐善好施,仁慈博爱,他将所得薪水用在置办义庄上,用以救济宗族穷困……(《宋史·范仲淹传》)

范氏义庄,可谓最早的慈善组织,在救危扶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到清朝末年,范氏义庄依然运作良好,堪称史上慈善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18】

范仲淹曾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写道:“我吴中(苏州)的亲族很多,固然有血缘亲疏。然而从远祖的角度看,都是子孙,当然没有亲疏之分。既然在祖宗看来没有亲疏,那么忍饥受冻的亲族,我怎能不去救助呢?从先祖积德到现在一百多年,而发迹在我身上做了大官。如果独享富贵而不体恤宗族,将来在地下如何面对祖先?今天又有何面目到家庙里去呢?”(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19】

范仲淹曾派儿子范纯仁到姑苏运麦,船行丹阳时,遇见穷困潦倒的文学家石曼卿。石曼卿家人新丧,无钱归乡。范纯仁立即将船和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自己骑着一匹马就回家了。回家后也不提及此事。后来范仲淹问:“这次去东吴遇见故旧了吗?”范纯仁说:“石曼卿无钱回乡葬亲,滞留丹阳。”范仲淹立刻说道:“为什么不把麦子和船都给他?”范纯仁这才说起:“已经给他了……”(元·《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

【20】

范仲淹在越地任职时,户曹孙居中去世,家贫子幼,范仲淹拿出俸禄百缗(一缗千钱)资助孙居中一家,并雇大船、派衙门中的老人亲自护送他们回乡。范仲淹作诗一首,告诫属下说:“沿途如有关卡阻拦,就拿出我的诗给他们看。”这首诗是:“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便是孤儿寡妇船。”范仲淹类似的慈善之举,不计其数。(元·《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

【21】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担任西北边防主帅,负责抗击西夏。范仲淹整治军务并启动改革,积极防御并大力提拔优秀将领,很快西北防务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期间,范仲淹提拔、培养出狄青、种世衡等盖世名将,又为北宋训练出一支18000人的劲旅。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和解,西北边境重现和平。范仲淹亦成为史上为数不多的、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典范。(《宋史·范仲淹传》)

毛曾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22】

庆历元年(1041年),一位21岁的读书人,写了一篇《边议九条》,向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陈述自己的见解,打算保家卫国。范仲淹看完书生的文章后,认为他必成大器,于是说:“儒生自有正名定份、礼教之乐,何必要从军?”因此劝他攻读《中庸》。

这位书生的名字叫做张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北宋五子”之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是一代大儒张载的千古名言,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宋史·张载传》)

【23】

一代名将狄青,经人推荐给韩琦、范仲淹后,二人认为狄青是军事奇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勉励狄青,领兵之余要多读《左氏春秋》,并说:“将帅不知古今,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发奋读书,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也因此更加知名。(《宋史·狄青传》)

【24】

北宋名相富弼,年轻时刻苦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后惊奇地说:“真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啊!”并将富弼的文章推荐给宰相王曾、晏殊,晏殊后来将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不定期考试选才)时,范仲淹又勉励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仕途。”富弼后成北宋一代名相。(《宋史·富弼传》)

【25】

庆历年间,山东人王伦聚众起义,许多官员弃城逃跑。起义平定后,枢密使富弼要对所有弃城官员一律依法惩治。范仲淹认为不能这样做,并说:“天下太平已久,各郡县都是徒有空名,城墙不像边塞那样,不应该责备守城官员。”宋仁宗宽厚仁慈,最终免去了所有官员的死刑。事后,富弼问范仲淹说:“您想成为佛吗?”范仲淹说道:“皇上正年轻,我们要以德政来辅佐他。假如让皇上轻视杀人这件事,到头来,我们也得不到宽容。”富弼叹服。(南宋·李元纲《厚德录》)

【26】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名臣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共同执政。范仲淹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并发起著名的“庆历新政”。当时他亲自取来官员名册,凡是不称职的官员,他都“一笔勾销”职务。富弼见范仲淹毫不留情,便说:“你的笔一勾,就撤掉了他们的职务。他们一家人都要伤心痛哭了!”范仲淹却说:“他一家人哭,总比祸害千家万户,让那些人家悲哭好得多吧!”(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对尸位素餐者心软,换谁来为民请命呢?范仲淹并非无情之人,但孰轻孰重,总得有人做出决断。也因为范仲淹触犯了太多官僚的利益,革新派被诬为“朋党”。尽管欧阳修曾作《朋党论》,说:“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来为自己和小伙伴们辩白,仍无济于事。新政仅一年左右就告败,范仲淹、滕子京等被贬。也差不多在这一时期,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是劝慰老友,也是自勉。

【27】

宋代重文,因此文官的俸禄很高。即便如此,范仲淹的俸禄多用来布施救济,自己全家却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欧阳修在《归田录》卷1记载:“寇准任邓州知州时,因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其喜好夜宴剧饮,虽卧室亦通宵点蜡烛照明。每次罢官离任后,人们在官府厕所附近都看到成堆的蜡烛灰烬。”叶梦得在《避暑录话》卷2中记载:“晏殊没有一天不请客喝酒,饭菜从不提前预办,客人来了就做……”寇准、晏殊等都是一代名臣、宰相,他们的日常生活皆如此,而范仲淹却全家一贫如洗,令人深思!

【28】

范仲淹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回忆了自己和妻子是如何侍奉母亲的。他说:“我穷困的时候,和你(指子侄辈)母亲赡养我的母亲。你母亲亲自烧火做饭,我亲尝咸淡,从来没有充裕过。现在有了厚禄,想赡养母亲,母亲却已不在。你的母亲也早早去世了。我最大遗憾的就是,忍心看着你们享受富贵之乐!”(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29】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王氏出身名门,其父王质和范仲淹也是好友,而王质的伯父更是名相王旦。但是,范纯仁娶王氏进门时,传闻王氏用珍贵的丝绸织品当做帷幔。范仲淹竟然不高兴地说:“罗绮(丝绸)怎么能作帷幔呢?我家素来清俭,怎能乱了家法?敢拿回来,我当场烧掉!”范仲淹对自己的儿媳妇,对挚友的女儿尚且如此,其家风可想而知!(元·《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

【30】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后来超越父亲,成为当朝宰相。有一次,同僚晁端彦在范家吃饭,晁端彦吃完饭后对别人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有人问:“怎么个变法?”晁端彦说:“吃饭时,桌子上有几根咸豆角,咸豆角上还放了两小片肉!从前,范丞相家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居然加了两小片肉,这难道不是家风变了吗?!”众人听完大笑,都明白范家家风从未改变。(朱弁《曲洧旧闻》卷3)

【31】

范仲淹的孙子、范纯仁之子范正平,学习非常刻苦。范正平在城外读书,离家有二十里。但他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当时,竟然没有人知道范正平是当朝宰相之子!(朱弁《曲洧旧闻》卷3《范子夷操履甚于贫儒》)

【32】

范仲淹说:“我每晚就寝前,一定计算一天饮食奉养的花费,及白天所做的事情。如果我花费与我做的事相称,则酣睡无虑,没有惭愧羞耻之心。如果不是,则彻夜难眠!”(《太上感应篇汇编》)

【33】

南宋楼钥在《范氏义宅记》中写道:“文正公奋身孤藐,未尝赖宗人毫发之力。既达,则阖族受解衣推食之恩。天佑范氏,三子鼎贵,皆以宏才高谊上继父风,后人得维持凭藉,以保其家。”意思是范文正公以孤儿之身奋发,没有依赖亲族分毫。显贵之后,整个范氏宗族却都受他解衣推食之恩。天佑范仲淹,令他三子鼎贵,皆有宏大才器继承父亲的风范,令后人得以依靠,保全其家。

【34】

民国时期高僧,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曾说:凡是科考得中,都是他的祖父有大阴德。如果没有阴德,以人力而得中,必定有大祸在后面,不如不中为好。历观古往今来的大圣大贤的出生,都是他们的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也是如此。他的子孙生在富贵当中,只知道享福造业,忘记了他的祖父一番栽培。从此丧失祖德而浪荡祖业,随任自己贫贱。这是全世界富贵人的通病。能够世代守住先人祖德,永久不更替的,唯有苏州的范家,是古今第一。自从宋朝文正公范仲淹以来,直到清朝末年,八百多年,家风不坠,科考得中相继而有。可谓是世代有德的书香之家。(如诚法师译)

(原文)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谓世德书香之家。(《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与永嘉某居士书)

【35】

公元1052年,范仲淹去世,享年64岁。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圣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观其一生行迹,可谓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一生,与佛教有颇多交集。他不但青年时于寺院中学习,更与当时多位著名高僧有深厚交谊,还曾为《十六罗汉因果颂》做序。据佛教临济宗名作《角虎集》记载,范仲淹“常修净业。以养圣胎。临终之日。谓家人曰。吾昨夜梦。池中莲花皆作金色。即当随师西去矣。泊然而逝。”

意思是范仲淹常修净土宗之学,以修养(西方极乐世界)其圣胎。临终之日,范仲淹对家人说:“我昨晚梦见池中莲花皆金色,应当要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范氏义庄"的历史意义

范仲淹幼年丧父,深知贫穷的滋味。尽管母亲改嫁后,他几乎没再受过范氏家族的恩惠,但临退休前,仍心系族人。不为族人安排好一切,似乎就无法安心养老。如此有担当,舍范仲淹其谁?

在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在其原籍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的范氏首个福利基金兼学堂范氏义庄。一千多亩啊!哪来的钱?他是贪官?当然不是,北宋实行高薪养廉,如作家二月河所言:宋朝官员工资是清代的10倍、汉代的6倍。作家李开周曾写道:“包青天”原型包拯,在任职开封府尹期间,收入包括正俸(工资)、茶汤钱、给卷(车马费)、厨料、薪柴……各项加起来,折合成人民币,年薪竟高达千万!所以说凭合法收入,范仲淹一辈子积蓄还是买得起1000多亩地的。

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范氏义庄成立的宗旨是兴办义学,教化弟子;济困扶贫,和睦发展。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他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维持下去。宋金战争中范氏义庄遭到了一些破坏,南宋时范之柔对义庄又加以整顿,恢复了原有规模。后世范氏子孙也对义庄屡有捐助,如明末范允临父亲范惟丕的影响下连续两次捐助田地1000亩,清前期大同知府范瑶捐助田地1000亩。除了鸦片战争之后的那段日子,范氏义庄发展稳定。范氏义庄是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它是最早的家族义庄,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它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直至民国时期才在神州大地上告别。但受其恩惠绵延开来的族人,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范氏义庄现状:1938年,唐言借“范义庄”创办新式学校“私立崇范中学”,开启了义庄土地的新学之风。1945年,范氏后裔范君博、范烟桥、范亚侃收回义庄办学权,创办“私立景范中学”1956年,政府接管办学,校名先后为五爱中学、第八初级中学、第二十二中学,1989年,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学校改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表达景仰范仲淹之意。

从范氏家族发展历史上来看,范氏义庄的成立为范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范家有了自己的义庄办义学,所以才有了范家代代出人才的可喜可贺繁华景象。其中宋始祖范仲淹自己的五个儿子当中有二个做了宰相,一个做御史大夫。有了范氏义庄,范家人才辈出如旭日东升!从此,范家有了"诗书光世泽,德业启人文"的美誉!范氏义庄因此成为范氏家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闪亮的里程碑!范氏义庄的推行让范家子子孙孙遵循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康盛道路向前发展与藩衍。北宋以后,范氏家族都一致以宋始祖范仲淹为本支祖宗的圣贤立牌奉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励。范氏世家恪守家规,业耕业读,为忠为孝,有猷有为。范氏家族因此成为百家姓中最受人敬仰的姓族!

范氏义庄的持续时间,义庄模式顽强的生命力,足以证明其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现在流行于国内外富豪间的信托制度,也可以看到义庄模式的影子。信托制度,说到底就是资产代持形式。很多富豪为了规避风险,都会把巨额遗产交给基金等机构打理,所有财产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家族共有的。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1906年,美国企业家卡耐基将名下财产全部捐献,创立卡耐基基金,主要用于教育事业,让这一制度受到广泛关注。卡耐基曾说,科学地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他的的善举,不仅让他的后人受到基金会的妥善照顾,也让他赢得了“美国慈善事业之父”的不朽名声。

范仲淹后人今何在?

不过,相比于范仲淹一生的光辉成就,对于范仲淹的身后事,大家往往就没那么了解了。实际上,在范仲淹去世后,他的故事尾声,同样非常的精彩。

首先,是后代一事。

据正史记载,范仲淹一生共有四子,长子范纯祐,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

在历史上,很多声名赫赫、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在子孙后代一事上,往往不太光彩,后辈里很容易出现纨绔子弟。但是,在这种其中,范仲淹绝对是一个另类。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的四个儿子,却都称得上是极有出息!

长子范纯祐,以聪慧和孝道著称,曾经因为想要侍奉父母,而拒绝去参加科举。后来在范仲淹的强烈要求下,才去科举出仕,曾历任监主簿、司竹监等职。

次子范纯仁,曾在宋哲宗时期,担任过宰相,为官清廉贤明,继承了范仲淹的遗志,时人都称之为布衣宰相。更为难得的是,范纯仁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完全是靠的自己。因为范纯仁是在范仲淹死后,才出来做官,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老爹帮忙关照开路的事情。

三子范纯礼,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等职,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一度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为官几十年,同样官声极好。

四子范纯粹,以祖荫出仕,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最高做到过户部侍郎一职。

范家四子,或许有凭借祖荫出仕的情况,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原因。北宋一朝,如果家里出过一些高官,子孙后辈是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凭借祖荫出来做官的。但是,出仕之后,能够做到哪一步,那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而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基本上都是在范仲淹从宰相位置上卸任,甚至是死后,才出来做官的。所以,他们的成就,完全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成就。

更为难得的是,范家四子,全都是官声极好。四兄弟不管担任什么职位,从来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出现。之所以会这样,恐怕也离不开范仲淹成功的家教。范仲淹本人为官,就极其清廉,也是给后代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不过,在北宋之后,范家虽然依旧是耕读传家,但却再没出过什么太重要的人物。直到数百年之后,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才出了一个名叫范文程的后人,曾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签: 范仲淹宰相

更多文章

  • 隋朝历任皇后大全(含追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历任皇后大全,隋朝皇后大全,隋朝皇后

    一、隋武元帝杨忠皇后(追尊):元明皇后吕苦桃(?-?)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随国公杨忠之妻,隋文帝杨坚之母。隋朝建立后,隋文帝追崇为元明皇后。(追尊)二、隋文帝杨坚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复姓独孤,字伽罗,汉化鲜卑人。隋文帝杨坚皇后,北周太保卫国公独孤信嫡女。十四岁,嫁

  • “明亡于驿”:明末农民起义军主力军为何是驿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亡于驿,驿夫,明末农民起义军,明朝,农民起义军

    驿站萌芽于商周,完善于汉唐,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经久不衰。纵观古代驿站的设置及运营,历代虽有不同,但它都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相依相存,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态下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组织,随着漫长岁月的洗礼而不断地成熟和完善。元代驿制最显著特点是实行“站户制”。“站

  • 唐朝历任皇后大全(含追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任皇后大全,唐朝皇后大全,唐朝皇后

    一、唐先天太上皇李敬皇后(追尊):先天太后益寿氏(?-?)周朝时御史大夫李敬的妻子,传说是李耳的母亲。唐朝天宝二年三月,唐玄宗下制追尊益寿氏为先天太后。(追尊)二、唐献祖李熙皇后(追尊):宣献皇后张氏(?-?)嫁给北魏的金门镇将李熙,儿子李天锡、孙子李虎。武德元年,李虎的孙子李渊建立唐朝,六月廿二,

  • 汉后皇帝得恶谥的没几个 但是中奖者真是不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恶谥,谥号

    谥号是对一人一生的盖棺定论,谥法的形成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较为完整的谥法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短暂废除,西汉立国后又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谥法制度;谥号有上谥(美谥)比如庄、宣、襄、睿、刚、威等等,平谥比如悼、哀、闵(愍)等等以及下谥(恶谥)比如厉、灵、炀等等。一个初中生灵魂发言:商纣王居然真名字

  • 北周逆袭灭了国力强大的北齐 北朝南下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南陈

    北周逆袭,灭了国力强大的北齐,这是怎么回事?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清楚北齐和北周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什么位置。大多人都知道中国有南北朝这个历史时期,然而,因为国家众多,朝代更迭频繁,所以真正对这个时期有清晰印象的人恐怕又寥寥无几。三分钟读懂历史书上都说不清楚的南北朝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又一次面临

  • 放大看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比你想象的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仇英,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被后人取用或致敬的可能。《清明上河图》究竟存世多少版本,恐怕没人说得清楚。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都是除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的一版之外相对有名的版本。仇英版

  • 做皇帝要找名人当祖宗 朱元璋也想高攀却攀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认祖归宗,朱元璋,皇帝追尊

    历代中国王朝开国,一件皇帝的“家务事”,经常严肃摆在满朝文武面前:朕该认谁当祖宗?封建王朝讲究“皇权天授”,帝王贵为“天子”,有个强大的祖宗,就是撑场面的江山基石,当然要瞪圆眼睛找。好些实在找不到的帝王,更是牙一咬就跨界:没有?

  • 隋炀帝杨广的子女及其后代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后人,末代皇帝后人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世说新语·语言》三国时孔融不愿意投靠曹操,最终被曹操所杀。在他被抓之前,他想让他的儿子得到保全。当时孔融的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都还在院子里玩耍。听到孔融的问话,有一个儿子便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果然,

  •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宫什么样?故宫居然不算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宫,宫殿,故宫

    中国的皇帝以国为家,富有四海,但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却是高墙围起的皇宫,若想了解帝王的生活,首先要从皇宫说起。皇宫是帝王的居处所在,帝王的住所在其全部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帝王不是普通人,是被赋予并且自诩为具有神格的人,皇宫便起着把帝王和普通人分隔开来的作用。宫殿雄壮、华丽、肃穆,门禁森严,有着

  • 魏蜀吴三国里,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蜀汉,刘禅,夺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