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蜀吴三国里,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

魏蜀吴三国里,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4 更新时间:2023/12/11 7:37:3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而就本文所要说的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都发生过夺嫡之争。就曹魏来说,曹丕和曹植围绕着魏国太子的宝座,曾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曹丕战胜了曹植,成为魏国君主的继承人。而就东吴来说,也有二宫之争。按照介绍,二宫之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争斗。那么,问题来了,曹魏、东吴都发生过“夺嫡之争”,为何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呢?

首先,相对于曹魏和东吴,蜀汉并没有发生夺嫡之争。就后主刘禅来说,并没有人和他争夺蜀国的太子之位。对此,在笔者看来,之所以曹魏和东吴都都发生过“夺嫡之争”,而蜀汉却没有类似的情况,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君主来说,刘备的儿子数量是其中最少的一位。对于刘备来说,只有刘禅、刘永刘理这三个亲生儿子,即便加上刘封这位养子,也不过四个儿子。与此相对应的是,孙权则有七个儿子,而曹操则有25个儿子。众所周知,儿子数量越多,往往也就更加容易发生争夺太子之位的情况。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儿子众多,其中有九个儿子参与了夺嫡之争。

打个比方,如果曹操和孙权都只有一个儿子,也就很难出现什么立嗣之争了。所以,相对于曹操、孙权,刘备的儿子数量相对较少,只有三四个,这意味着蜀汉发生立嗣之争的概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就刘备来说,很早就明确了刘禅继承人的地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其为王太子。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进为皇太子。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

进一步来说,表面上来看,刘禅于公元219年被册立为汉中王的太子。但是,实际上,自刘禅出生开始,就被刘备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了。刘禅出生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是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虽然刘禅的母亲甘夫人不是刘备的正室,但是,刘备早年因为多次丧偶,正室之位空缺,所以甘夫人常主持家政。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对于赵云来说,奋力保护年幼的刘禅,这无疑凸显出刘禅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禅被继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就来自东吴的孙夫人,一度成为刘备的正室,而刘禅被孙夫人抚养,同样体现出刘禅的地位了,也即这可以类比为皇后抚养的儿子。所以,通过以上种种事件,我们发现刘备很早就确立了刘禅的继承人地位。所以,等到公元219年,刘备刚刚称王的时候,就立即册封刘禅为汉中王的太子了。

同时,在笔者看来,刘备养子刘封的自尽,也彻底避免蜀汉发生夺嫡之争了。公元220年,申耽、申仪两兄弟背叛刘封,刘封因此被孟达徐晃等击败。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刘封自裁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劝刘备赐死刘封,显然也有担心刘封威胁到刘禅地位的考虑。

彼时,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即刘永和刘理都比较年幼,基本上不会和刘禅争夺皇位。但是,刘封就不一样,他不仅年龄要长于刘禅,更是一位比较勇猛的武将。于是,出于确保刘禅位置等因素的考虑,刘备最终赐死了养子刘封。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和东吴则没有类似的做法。就曹魏来说,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最能当得太子者人选至少有二位,正室刘夫人所生长子曹昂和环夫人所生曹冲。

最后,在曹昂和曹冲相继去世后,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导致曹魏内部形成了曹丕和曹植两个集团。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长此以往,自然让曹魏内部爆发了激烈的立嗣之争。如果曹昂没有过早去世,或者曹操尽早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确定继承人,很可能都不会发生如此激烈的夺嫡之争。而就东吴来说,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孙权长子孙登逝世。孙登死后,太子之位悬空。当时最年长者为孙权三子孙和(次子孙虑在232年就过世了),孙和幼年时因天资聪慧和母亲王夫人的缘故非常受孙权喜爱。

不过,孙权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和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等级和品级。而这,促使鲁王孙霸有了夺嫡的野心,乃至于和太子孙和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换而言之,相对于刘备,曹操、孙权在册立继承人上,显然不够坚决和果断,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促使曹魏和东吴都出现了激烈的夺嫡之争,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曹魏和东吴的内耗问题。而就蜀汉来说,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方,幸好没有发生类似的问题,不然蜀汉的灭亡很可能就要提前了。

标签: 三国蜀汉刘禅夺嫡

更多文章

  •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 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士族,庶族,门阀政治

    士族,就是古代的名门望族,又称门阀。可以理解为,父代当官,那么儿子也可以凭借这一关系,轻松入仕为官。而庶族,自然就是寒门,大多是没有关系,也没有实权的普通百姓。而庶族想要入仕为官,在最早的时期,都不是入仕有难度,而是根本没机会当官。由于这一巨大差距与不平等,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纷争,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可

  •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唐书”两部“五代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二十四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二十四部史书的时间起止为:黄帝(约公元前2550年)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十四史的说法起源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官方的史学资料了。“二十四史”是我国各

  • “苻”还是“符”?——“符”与“苻”姓氏的区别与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姓氏

    “符”与“苻”姓氏的区别与渊源符姓系姬氏苻姓源蒲氏在芸芸众姓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经常被人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来源不同的姓氏。符姓,根据《姓纂》所记载的:&ldqu

  • 契丹的“汉化”:两个民族的融合一种文明的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契丹,汉化,辽国,辽朝

    建立辽国的契丹族群的汉化由来已久。契丹国家的建立就与其吸收中原文化制度直接相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真正的原因是用汉臣推汉化,甚至建了汉城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在鼎盛时期,辽国的国土超过宋、西夏等周边国家,成为当时亚洲大陆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而它的

  • 清朝前期叫大金国,和宋朝对峙的金国是一家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朝和清朝有什么关系,金朝,清朝,金国,女真,满族

    金朝/金国、后金、清朝,三者的关系女真族,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朝满族与金朝女真人有着共同祖先,既然要说他们的祖先那么就扯远点从公元前2世纪说起吧。扶余人在东北松嫩平原这块地方建立了扶余国,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国名高句丽。公元494年高句丽灭东扶余国,高句丽主体民族扶余

  • “广东王”陈炯明究竟是反动军阀 还是民主主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炯明,广东王,军阀

    中国传统政治,重视历史评述,强调口径一致的「正史」观念,是不容读者质疑的。在「正史」中,论及陈炯明,说他背叛孙中山,炮轰总统府,再有蒋介石千里赴难,然后孙中山脱险归来云云。一直以来,对于陈炯明的评价总是存在着两个极端,一种观点是以《陈炯明叛国史》一书为代表的,因为陈炯明反对孙中山,以致他的一切所作所

  • 骠骑府改为鹰扬府,是府兵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大的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骠骑府,鹰扬府,府兵制

    鹰扬府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隋炀帝即位后,对隋的官制进行了改革,府兵制也在变革之列。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是府兵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大的转折。骠骑府改为鹰扬府,长官称鹰扬郎将,鹰扬副郎将为其副职。后二年鹰扬副郎将又改名为鹰击郎将。他们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

  • 宋朝皇帝列表及皇后 宋朝皇后相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皇后列表,宋朝皇后

    宋朝皇后及妃嫔列表君主配偶本名职位在位期间备注宋宣祖赵弘殷1杜夫人待查结发之妻、正室,后成皇太后,追谥明宪皇后,后改谥昭宪太后?-961年6月生赵光济、陈国长公主、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1贺夫人待查结发之妻、正室,后被追谥孝惠皇后待查生燕懿王赵德昭、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2王

  • 唐高宗李治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一般一提到他应该是这样:唐太宗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或者是那个让老婆篡夺了自家天下的窝囊男人;他是李世民“贞观之治”光芒下一星微光,他是李隆基“开元盛世”的背景板;他的宽厚被说成了怯懦,他的低调被当成了庸弱。但实际上,真实的他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

  • 汉朝一共29位皇帝,为何其中4个都是“汉少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少帝,汉朝皇帝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对于汉朝历史上的29位皇帝,有很多被人们所熟悉,比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刘秀,汉献帝刘协等。当然,也有一些皇帝,则被很多人所忽略。而就这些被人忽略的皇帝中,就包含了四位汉少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