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9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两个月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第9066号行政命令,授权陆军部在国内最贫瘠荒芜的地方划定“军事区”,可以不让“任何人或者一切人”进入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就是专门给日裔侨民划定的聚居区。
按照这个命令,在美国居住的11万日裔侨民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都必须到政府划定的定居点生活。他们的私人投资和银行存款一律没收,并且无条件剥夺他们上诉和抗议的权利。在接到迁徙命令后,这些无辜的日裔侨民只有48小时可以料理家务、结束生意和处置家产,他们只准携带150磅重的个人衣物到新的定居点去,剃刀和酒都要充公。每个人和每件行李都有一个标签,他们不再有名字而是以一个号码来称呼。他们的衣物和人身,都要接受无需提前告知的检查。
比起纳粹为犹太人划定的定居点,日裔侨民在美国的居住区看起来好不到哪里去,事实上罗斯福总统有一次口误说这里是“集中营”。按照军队营房规格建设的定居点,由一排排7米宽、8米长的房间组成,呈一字形排开。一排营房公用一个洗衣间,一个食堂,一个厕所。房间里没有煤气炉或者自来水,洗澡完全是在露天下进行。一个六口或者七口之家的日裔家庭,被分配一个这样的房间,就算是他们的新家了。
日裔美籍议员迈克·本田和他父亲在他们一家被关进科罗拉多州的集中营时的合影。
2017年,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为迈克·本田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他们新家的围墙,是军队的铁丝网。他们新家的院墙外,站着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军队的瞭望塔上,强光探照灯每晚都照射着他们家的房子,屋内的情况在美军士兵的眼皮底下一览无余,甚至连日本女性侨民洗澡,美军士兵也不予回避。当她们向美军提出这个意见时,监视他们的士兵满不在乎:呵呵,算了吧,你们现在还是美国人吗?言下之意是,既然不想滚回日本去,就不要对美军士兵的监察说三道四。
这样的回答是应该获得一个嘴巴的!因为这是美国历史上大规模侵犯人权的一次恶劣先例。但是在1942年的春天,美国民众对这样的侵犯假装没有看见。匪夷所思的是,被强迫迁徙到这里的日裔侨民也认为这是咎由自取,在长达三年的囚禁中,他们居然没有发生过任何暴动。相反,他们用难以置信的克制精神,接受着双重的美国标准。比如,一个白人实习医生做一个手术可以获得500美元,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日裔医生做同样的工作,却只能获得19美元。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为祖国对美国的冒险承受无端折磨的日裔侨民,在美国的聚居区,却勤勤恳恳地为美国战胜日本的军事准备服务。他们为陆军招募士兵画招贴画,没有任何报酬,却乐此不疲。他们每天早上像军队一样集合,诵读宣誓效忠美国的誓词,升起星条旗,向美国国旗行礼,童子军的军号还吹奏美国国歌。他们的孩子,继续学习英语和美国历史。每个周末,他们还让《美丽的亚美利加》响彻聚居区。
日本侨民以德报怨,这可让美国爱恨交加起来。大部分的民众对于日本侨民的忍辱负重视而不见,但是军方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正在与日本作战的海军上将尼米兹。随着太平洋战局的发展,太平洋舰队俘获了部分日本的潜艇和士兵。分析从潜艇上获得的军事情报以及审讯日本战俘,都需要大量精通日语和英语的人才。
毫无疑问,这些在聚居区里为美军服务的日裔侨民是最佳人选。1942年3月,经战争部特批,60名日裔美国人被秘密招募到军中,从事军事情报的翻译和分析工作。由于他们的日裔身份,这些被海军称为“情报员”的日本人不得不在海军的附属营地,比如废弃的家具储藏库之类的地方工作。但是他们依然干得很卖力。从情感上说,使用日本人来审问日本战俘,或者利用日本人对母语的熟悉来破获日本的密电码,是相当残酷的。接受招募的日裔美国人在从事工作时,应该是相当纠结的。然而,这不是事实。事实是,这些为太平洋战争服务的日裔美国人,以绝对的忠诚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军事情报工作中,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943年4月14日,太平洋联合情报中心截获一份日军机密电报,这份电报使用的是日军自诩为“无法破译”的新密码。但是在军队中工作的日裔情报员发现了这些密码的奥妙所在。他们根据日文的语法习惯,用6个小时的时间,破译了这个密码。根据这些秘密情报,美军获悉,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将在两天后视察一个军事基地。罗斯福总统获悉这个情报后大喜过望,亲自批示:“截击山本。”
4月18日,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如期出现在布干维尔岛上空。此时山本座机的后面,两架美军战机悄悄地尾随着。在进入美军设定的伏击圈后,迎面而来的另外两架美国战机向山本座机开火。这架三菱公司生产的性能优异的军用运输机坠落在原始丛林中。几天后,日军找到了座机残骸。山本五十六的尸体依然被飞机安全带缚在座椅上,他头部中弹,手里仍握着佩刀。
仿佛是宿命,在山本五十六被打死11个月之后,他的继任者古贺峰一上将乘坐的飞机莫名其妙地在菲律宾失事坠毁。古贺随身携带的作战计划被美军掌握。两名日裔情报员迅速将这些文件译成英文,这些情报后来帮助斯普鲁恩斯将军的舰队在菲律宾海域大败日本联合舰队。
此后,日裔情报员继续在美国对日作战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1944年7月,美军在塞班岛缴获了50吨日军情报资料,这些标注着“无军事价值”的资料到了日裔情报员手里却变成无与伦比的财富,他们从中整理出一份“日本军火库存清单”,这为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的B-29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提供了准确的目标方位。
尽管日裔侨民为美国战胜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美国人对他们的仇恨和偏见并未因此而消弭。当他们穿着军装返回故乡时,他们的房子、汽车、农场都已经被当地的白人占领;当他们进入理发店和饭店时,那里的白人依然拒绝为他们服务。一位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腿的日裔士兵,还被当众殴打。
日裔士兵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引起了战争部的重视,他们不得不派出和日裔士兵一起服役的白人军官到西海岸作巡回演讲,宣传日裔士兵的英雄事迹。但是收效甚微。当地报纸报道说,在演讲结束后,一个身材瘦长的农民问那位白人中尉:“你们连里有多少个日本鬼子给打死了?”那位军官纠正说:“我只有一个排。在我的排里和我一起作战的日裔士兵中,除了两个外,全部都牺牲了。”这位农民居然很懊恼地抱怨说:“真他妈可惜,没有把那两个也打死。”
太平洋战争中不少日裔美国人积极参加美军
1941年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数千名美国人丧生,美军损失严重。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正式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但是,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日本人移居美国,他们的遭遇是怎样的呢?
当时的日裔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海岸地区,比如加利福尼亚、华盛顿,以及夏威夷。而且在美军当中,也有不少的日裔士兵。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首先开除军队中的日裔,然后把所有日裔划分为4C类人群。所谓的4C类人群,大概意思就是“敌国侨民”,属于很特殊的一类人。
之后,这些日裔被要求卖掉房产等东西,被政府没收部分财产,每人只能携带固定重量的行李,然后送到安置中心。当时,美国对日宣战,就意味着日军有可能攻打到美国西海岸地区,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军真的入侵了,这些日裔极有可能帮助入侵的敌人。所以,不能把他们留在西海岸。
于是,十多个安置中心被设在了内华达州以及亚利桑那州,这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说是安置中心,其实就是集中营。在这里,曾经生活的很不错的日裔,一下子失去了自由,生活水平也明显下降。
当然,安置中心的日裔心里都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待遇。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心里还是认同自己是日本人,对于珍珠港事件内心还是有一定的负罪感的。但是,那些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的第二代日裔,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美国人。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遭遇非常的不公平。所以,为了证明自己对美国是热爱的,很多的日裔开始强烈要求加入美军,参加战争。
由于第二代日裔不断的争取,美国政府最终对日裔的态度有所松动。1942年,一群夏威夷日裔青年被编入了当地美军的工程兵部队。
之后,夏威夷的1300名日裔在接受训练后,被编为100步兵团,送往欧洲战场。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拒绝接受这支日裔队伍,是第五集团军的克拉克将军接收了他们。1943年9月,这支日裔队伍登陆意大利,开始了正式作战。
可能是为了摆脱被歧视的命运,这些日裔士兵非常的拼命,与德军作战中损失惨重,到1944年的卡西诺战役之后,1300人的队伍,还剩下500人。不过,他们的勇敢也赢来了部分美军的尊重。
100步兵团的勇敢战斗,也让安置中心的日裔青年热血沸腾,他们纷纷要求加入美军。
很快,4000多名日裔应征入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编入了著名的442步兵团。而战功赫赫的100步兵团,也于1944年并入了442步兵团。
这支日裔队伍,在战场上依然受到一定的歧视。不过,他们的作战确实非常勇猛,从意大利到法国,442步兵团一路上损失严重,当然也获得了很多战功。其中最值得提及的,就是1944年10月的“万岁冲锋”。
当时,有275名美军在德军的反攻中被包围。442步兵营接到命令,去营救这支队伍。经历了三天的急行军之后,442步兵营抵达了前线,正式开始解救行动。因为德军的炮火猛烈,当地自然环境也很恶劣,日裔士兵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于是,他们组织了“万岁冲锋”,一批又一批的日裔士兵,大喊着万岁,自杀式的冲向德军阵地,在遭受巨大损失之后,终于救出了这200多名美军。在此战之前,442步兵营还有近3000名官兵。此战之后,442步兵团只有800多人还能战斗,受伤和阵亡的士兵近两千人,全团没有一个连还有完整建制。
442步兵团的建制是3800人,先后服役的日裔士兵超过14000人,伤亡人员超过9000人,伤亡率极高。
不过,日裔士兵的作战确实缓解了美国人的仇日情绪,让安置中心的日本移民在二战结束前就被释放了。
有群日本人却受到美国的格外尊重
从被仇视到被尊重,日本人对美国人做了什么?
众所周知,美国人的种族歧视还是比较严重的,白人歧视有色人种,被歧视的黑人竟然还歧视人数更少的拉美裔和亚裔。在这层层的不平等氛围中,有一个族群却得到了超出一般的尊重,那便是日裔。无论是议会中的议员,还是军队中的军官,甚至官至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们有大量的精英活跃在美国社会高层。
在美国,是当地日裔不屈的斗争,才得到了相匹配的尊重。这尤其体现在珍珠港之后全国仇日的氛围里。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拉斐尔·威尔公立学校的儿童宣誓效忠美国
·01·
珍珠港之后
很多史料都说日本偷袭珍珠港严重挫伤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的力量,美国人瞬间被打懵,但还有一点鲜为人知:因为日本的突然攻击,日裔美国人和日本移民被美国人区别对待,甚至是打入另册了。
当南太平洋的浓烟还没有散去,美国政府就一声令下,把所有的日裔移民全部集中起来,随后又要求所有住在美国西海岸的日本人全部被隔离圈禁,美名其曰为了防止间谍活动和后方被破坏。
等待被集中“安置”的美国日裔
在一部分美国人眼里,凡是黄皮肤,面部棱角不突出的都可能是日本人,所以也有一部分华裔和朝鲜裔人口被软禁在集中营,华人和日本还曾经在集中营大打出手,美国人这才发现原来抓的不止是日本人。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美国政府对日裔移民的忌惮心情已经到了“宁可抓错,不能放过”的地步。
十几万日侨所有的财产都被无条件没收,每人只能携带70公斤的衣物。这个规定简直就是废话,都进集中营了,带进去一堆衣服有何用。更为悲惨的是,从出生就伴随自己的姓名也不能再叫了,取而代之的是编号。
被迫集中生活的美国侨民
一家数口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里,只有公共的食堂与厕所,其余任何基础生活设施都没有,如果想洗澡那只能露天,此政策平等对待男女老少各种人群。期间美军士兵和工作人员进行的各种侮辱和为难,隐隐受到权力的保护,任何申诉都没有效果。
那些侥幸没有住到里面的日裔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个农场主图便宜偷偷雇佣了几个日裔干苦力,消息传出后,美国老百姓竟然自发地把那个白人农场给砸了。这样看来,还是圈禁地好,起码能屈辱地活着。
·02·
土拨鼠营
从南北内战开始,有色人种就开始加入美国军队了。现在掀起了反日高潮,这十几万日侨百姓好说,那在军队中的日裔怎么办?他们参加过军事训练,有军事技能,熟悉美军内部的各种操典,这些人关在一起谁也保不准会发生什么。
日裔部队在行军
于是美国政府在夏威夷匆匆成立了一个步兵营,用来收容从各部队踢出的日裔士兵。最为痛苦的是他们的上司,这些人一则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士兵,二则又不敢不管他们。于是在痛苦的徘徊之中,大家决定让他们到欧洲送死去吧!
仅仅一个营的日裔士兵,艾森豪威尔都不想要,可他们留在国内麻烦更大,最后地中海指挥官只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强行收入囊中。于是这支临时编凑的部队被命名为第100独立步兵营,加入北非战场,被划分到美军第34师麾下。
日本人在抗日战争之所以被称为“小日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的矮小。这个现象到了身高马大的美国大兵中显得更加明显,100步兵营也被人蔑称为“土拨鼠营”。
作战间隙
这个外号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歧视和欺负就不谈了,因为多到不足以向外人道也。不过很快,洗刷他们羞辱的时刻到了。
在莱诺登陆战中,这帮“土拨鼠”们担任先头部队,当时有个名叫“乔伊·高田成夫”的士兵不顾一切向前冲,附近的火力点纷纷因开火而暴露。不断中弹的他不断倒下,却又奇迹般不断爬起,最终引领大家攻占了目标。
事后,高田成夫因失血过多阵亡,他也成为100步兵营第一个阵亡士兵。首位牺牲者的英勇表现为全营定下了基调,在随后的战斗中,100营以“一小时一公里,一天一山头”的速度往前推进,完美地结束了自己的首秀。
接着日裔士兵们参加了著名的卡西诺战役。当时德军借助险峻的山峰、深邃的沟谷、湍急的河流布置了古斯塔夫防线。这个防线强悍的火力足足报销了两个美军整编团。第100步兵营接到命令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一番血战之后艰难地拿下了防线,但因为没有增援只好放弃。这一战,1300人的编制只剩下不到500人存活,上级夸赞他们为“铁打的小个子”。
因为美国政府规定只要受伤的本国士兵就可以获得紫心勋章,于是100步兵营的士兵被授予大量的紫心勋章,数量远远超过了一般营建制单位,所以也被别人尊称为“紫心营”。
至此,带有侮辱性绰号的“土拨鼠”一去不复返,这也表明他们得到了美国人真正的尊敬。
日籍战士
·03·
前赴后继
美国人在认识到日裔战士的价值之后,开始大量征召日本移民作为兵源。那些被圈禁控制的日裔年轻人多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本身早就认为自己是American了。
谁也不想打仗送死,但谁也不想受到无限制的屈辱。为了洗刷歧视,帮助家人回到原来的生活,大量日本移民选择了参军。他们被放到一个步兵团里,编制为“442”。
在领教到100步兵营的厉害之后,地中海战区的长官克拉克对国内扬言:“这样的战士(指日裔)有多少我要多少”。于是442步兵团同样成为34师的成员单位。
因为都是日本同胞的缘故,建制残破不全的100营并入到442团成为第1营,但允许保留自己原有的番号。有趣的是,100营看不起442团的新兵蛋子,442团又嘲笑100营是猪脑子,双方为此没少打架。
有一天,34师的师长带着司机去友邻部队搞联谊。途中撞到了德国一个步兵营,要不是他胆大心细、临危不乱、风流倜傥……少将师长就被人家轻轻松松俘虏了。劫后余生的他没有半点得意,而是恼羞成怒地严命442团吃了那个步兵营。
这一下惹出了大麻烦,因为那个地方驻扎着德军精锐,美国却压根没有发现。双方爆发了惨烈的争夺战,来回拉锯了两个月。虽然最终德国被迫撤退,但是442团这个编制3800人的单位付出了1272人的伤亡代价。
在军事上认为,一个作战单位的伤亡率超过30%基本就可以认定丧失战斗能力了。可惜442团并没有打算退下去修整,令人惊讶的是,损失过半的他们竟然接着爆发出逆天的战斗力。
接受上级视察
怪不得海军部长在前线视察的时候,师长得意地指着442团说:“看,这是我最优秀的部队。”说得海军部长一脸愕然。
1、得克萨斯拯救者
美军141团的士兵大多来自于得克萨斯州,所以也被称之为“得克萨斯团”。这支部队的第1营在德军的反击中被包围,处于敌后两公里,随时有被吃掉的可能。
已经转战法国的442团奉命进行救援,当时雨雪交加让能见度很低,德军的防御工事修筑地非常坚固。救援行动屡屡失败逼急了日裔战士,他们爆发了灵魂深处的血性,发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万岁冲锋”。
对面的德国人完全懵掉了,他们没想到一直对垒的亚洲人竟然属于大和民族,难道日本已经投降盟军,像意大利一样开始坑队友吗?可没听说啊!
在惊慌失措之中,德国人的阵地被突破了。被救出的141团万分感谢友邻部队的冒死相救,于是送给了442团的小个子们一个专属的霸气绰号得克萨斯拯救者!
当然这样的成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能让442团发动“万岁冲锋”的战斗说明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投入战斗前,该团人数补充到了2900多人,结束之后能站着的只有不到800人了,全团没有一个连有完整建制。
之后半修整的442团负责守卫法意边境,哨兵在执勤的时候俘获了一条搁浅的德军潜艇,成为美陆军部队独一无二的战果。
2、最后的最后
在整个二战期间,442团共获得7次总统部队嘉奖,这不仅是其他团建制单位无法比拟的,就连师一级都望其项背。荣誉勋章往下的各级奖章获得无数,尤其是象征伤亡的紫星勋章得到了将近1万枚!
这3800人编制的团,累计伤亡超过1万人,损失率超过300%!当他们回国的时候,每个士兵的脖子上都挂着三四个战友的骨灰盒。
英雄团回国,注意每个人胸前的骨灰盒
这群战斗英雄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家人得以释放,生活得以安置。虽然敌视的目光仍在,但这一万人的付出挽救了十几万同胞的未来命运。
就像442团在刚刚组建时罗斯福总统所说:美国精神不会,也从来不以种族或血统为界限。
美国精神的真正界限是能不能够付出。从“美国梦”转身看这个世界更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任何一个民族得到的尊严,都是靠自强不息的努力争取来的。
体面是自己挣来的。
美国驱逐日裔美国人
一名军事警察在华盛顿班布里奇岛发布驱逐令,要求疏散日本居民。
二战的特殊时期,日裔美国人被迫关押进集中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次集体侵犯公民自由事件。根据1940年的人口普查,有12.7万名日裔生活在美国,大多数在西海岸。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生在日本,这些人在一些州不能拥有土地,不能成为公民,也不能投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之后,种族偏见达到顶峰,还有人恶意散播谣言,说日裔美国人计划在美国搞破坏。1942年初,罗斯福政府迫于压力,将有日本祖籍的人从西海岸移走。
一个孩子在疏散过程中看着一名士兵。
1942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一名日本血统的男子所拥有的这家商店被关闭。在偷袭珍珠港后,店主把“我是美国人”的牌子挂在了商店的前窗。
在一个防空洞旁边的砖墙上,在加州旧金山的第一大街和前门大街上,到处都张贴了驱逐令。这一命令于1942年4月1日发出,并于1942年4月7日中午从旧金山撤离了第一批日本人。
旧金山一所公立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在被撤离前还在向美国国旗宣誓。
在旧金山的日裔美国人排队登记疏散和住房。
美国加州洛杉矶,两名便衣正在监督日本移民撤离。这里是终端岛(TerminalIsland),是战时一个重要的海军和造船中心,1942年2月3日的早晨,终端岛的400名日本居民被聚集起来,要求撤离。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的日本人,于1942年抵达加州阿卡迪亚市的圣塔安尼塔聚集中心。疏散人员在圣塔安尼塔赛车场附近临时居住,然后被转移到内陆的其他安置中心。
日裔美国人在士兵的护送下穿过一座桥,他们从班布里奇岛撤离,被带到安置中心。
一名母亲和女儿在洛杉矶火车站集合。
加州海沃德的持田一家人正在等待搬迁。
在加州萨利纳斯的一个聚集中心,撤离人员的行李被堆放在一起。
等待撤离
洛杉矶雷东多海滩(RedondoBeach)的最后一批日裔美国居民将乘卡车离开。
一家日裔美国人在洛杉矶开的商店被迫关门。
一群日裔美国人站在一排铁丝网后面,向离开加州圣塔安尼塔的火车上的朋友挥手道别。
1945年5月10日,一个日本家庭从位于爱荷华州亨特的安置中心营地返回家中,发现他们的家和车库上全是反日涂鸦,窗户也被破坏。
1945年7月30日,星期一早上,一辆7节车厢的特殊火车轰鸣着进入萨克拉门托,火车载着450名日本居民,将他们带回了他们的家园,这些人在位于阿肯色州的罗沃中心生活了3年。
日裔美国人的血泪史
汤姆是一个出生于美国的日裔美国人,一辈子只开福特车。并不是因为他是福特的死忠粉丝,或者他认为日本车性能不好。在汤姆17岁的那一年,一个事件在他心中烙下创伤,让他这辈子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开任何日本品牌的汽车。
汤姆的女儿后来还发现,自己的父亲本名根本不是汤姆,而是一个日文名字,之所以叫汤姆,是由于他以前学校的老师不会发音,就擅自帮他取了一个英文名字“Tom”,也从此成了他的护身符。而汤姆经历过“拘留营”强制收容日裔美国人之后,就再也不敢开日本车因为他害怕任何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让人们质疑他对美国的忠诚。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任总统罗斯福在事发之后立即向日本与轴心国宣战,这个转折影响了汤姆的一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兴起了反日情绪,原本就已经饱受种族歧视的日裔美国人受到更激烈的排挤,许多日裔美国人在工作上遭到无故解聘。
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担心日裔美国人有机会成为日本的间谍,遂以国防安全之名,将近14万的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按照国家的命令迁徙至各个“拘留营”。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财产,而且这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已是美国公民。
顺从与反抗
营区内的日本人来自各个阶层,也包含妇女与小孩,一名女性曾说过:“我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共同点除了肤色之外还有什么。”
在政府的命令下,管理日裔美国人的工作交给了一个特殊的民间机构:WRA“战争安置机构”处理。
日裔美国人分别被移置10个拘留营,这些营区大多位于荒郊野外,多数有铁丝网将他们与世隔绝,并由“美国人”管理。
许多人称这些营区为“集中营”,但与众为人知的纳粹集中营相比,这些拘留日裔美国人的营区还是有根本性上的差异: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成人在营区内工作、小孩则可以上学。而他们也不定期可以有些休闲娱乐。
最重要的是,这些日裔美国人并没有遭到生命威胁,除了有人曾因企图逃跑而遭到射杀之外,只要不轻举妄动即可以明哲保身。事实上,日裔美国人也展现了无比的坚韧与顺从,他们大多数人即使不满国家对他们的安排,还是按照规矩服从命令。不过也有人选择对抗体制。
哪一个祖国?
到了1943年,由于美国考虑要对日裔美国人征兵组成一支特殊的军队,WRA便以战争的考虑给予这些日裔美国人进行一份“忠诚问卷”,以测试日裔美国人究竟忠于哪个祖国:血缘上的日本还是文化上的美国。
其中问题27与28最为争议:
问题27:你是否愿意加入美国的军队,并且不论被派遣至哪里都愿意执行任务?
问题28:你是否誓言无条件效忠美国、忠实捍卫美国免于任何来自国内外的攻击,并且放弃对日本天皇、或其他外国政府与组织任何形式的效忠?
面对这样的问卷,许多日裔美国人不只感到困惑,甚至是愤怒。有部分以年轻男性为主的群体,在这两个关键问题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他们被戏称为“说不男孩”,并被冠上“不忠诚”的名号。
赔偿与转变
在当今主流社会的认知上,当初美国政府的政策无疑是种族主义的结果。罗斯福的将军德威特就曾经说:日本佬终究是日本佬。
意指就算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依旧不是正统的美国人,还是有可能成为日本间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日裔美国人陆续争取国家赔偿与诉讼,美国政府也陆续补偿一些当时被无故关进拘留营的日裔美国人。
一直到1988年,时任总统的里根正式为美国政府道歉,承认当时是出于偏见与种族主义而将日裔美国人囚禁,并且给予当时的受害者一人2万美元的赔偿。
2006年,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相关法案,拨款3800万美元保留当年拘留日裔美国人的遗址。
即使美国政府展现诚意,给予赔偿与恢复名誉,但对当年的受害者而言,许多伤害还是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