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都”洛阳 | 云卷云散,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神都”洛阳 | 云卷云散,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5 更新时间:2023/12/14 3:02:19

洛阳?你想到什么?是被武则天从长安贬到洛阳的牡丹?还是老子归隐修炼的老君山?是石刻艺术精湛的龙门石窟?还是作为丝绸之路遗址的定鼎门?十三朝古都,这座“神都”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如今关羽依然“头枕洛阳”;白马寺人群熙熙攘攘。云卷云散,古时候波诡云谲的城池现今终于吐露恬然。若说盛世文明凝聚西安,那么乱世文明则聚于洛阳而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撰文、摄影:何翔(专槽)

洛阳,因水得名,地处古洛水之北岸,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此交汇,孕育出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它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背邙面洛,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我对洛阳不仅有故土难离的乡情,还因洛阳坚定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信仰。因为我是炎黄子孙,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源于此。

洛神殿

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古建筑和文化一样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如巧夺天工的龙门石窟、千年第一古刹白马寺、武则天的定鼎门、洛阳老君山等。让我们跟随镜头,在古建筑上的一道道斑驳印记里,细细品味这座古都的历史与文化。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台词:“大唐,我夙夜优思的母国。洛阳,我魂萦梦系之地。看!这就是‘神都洛阳。”

定鼎门

中国从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下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先后一百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洛阳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洛阳牡丹

武则天、河洛文化、河图洛书、丝绸之路、洛阳牡丹等关键词也为洛阳打上了历史古都的标签。

洛阳纸贵

遥想一开始学摄影的时候,我的签名就写着“从洛阳开始”。是的,我想一个风光摄影师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拍不好,还怎么去拍好祖国的大好河山!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着取之不尽的古建筑拍摄题材!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的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穿梭在数十万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中间,你会惊叹人类艺术创造力的伟大,会为中国石刻艺术巅峰之作感到自豪。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大桥一座传奇的大桥

龙门石窟大桥全长303.8米,两岸引道长1309米,桥面车道净宽10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是连接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是沟通洛阳至豫西南各地交通的一座大型桥梁。

皑皑白雪和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相映成景,美不胜收。而远处的石窟大桥,在静静地倾听千年石窟诉说着鬼斧神工般的精巧技艺。

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陪同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来到洛阳。他们参观完龙门石窟后,人们请周恩来为正在兴建中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命名题字。周恩来微笑着说:“还是请陈老总写吧,他比我写得好。”陈毅听罢,连忙摘下墨镜,爽朗地大笑:“我怎敢“班门弄斧?还是请总理写吧!”两位领导人谦虚地互相推让。这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周恩来歉意地商量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人们不便强求,只得作罢。

龙门石窟大桥

然而,周恩来始终没有忘记洛阳人民的嘱托。到1962年春天,题字寄来了,是陈毅的手迹。宣纸上写着斗大的"龙门"二字和"陈毅题"三个较小的字。这一题字既为伊河桥命名,也有地方特色。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石拱桥东西两端和两侧。

龙门石窟大桥雾景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陈毅的题字也因"四旧"而被破坏。1973年10月14日,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又陪外宾来到洛阳参观,他路过伊河桥时,发现伊河桥上没有陈毅的题字,立即询问。有关人员向周总理报告了这一情况,周恩来满面怒容地说:"陈毅是好同志,他的题字要尽快地与洛阳人民见面。"不久,陈毅的题字重新被郑重地镶嵌在飞架东西的伊河桥上。周恩来在陈毅逝世以后,维护了这一题字。

定鼎门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项目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定鼎门

洛阳定鼎门是隋唐的古城门,沿用的时期最长,也是中华民族盛世之门。随着隋朝倾覆,炀帝被杀,洛阳城的繁华,在短短十四年后就变成一片焦土。后人重建了洛阳,当北宋司马光再次走过定鼎门时,他留下了一句千古感叹:“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话,使定鼎门不只是一座废弃的城门,它象征着盛衰之道。

定鼎门星轨

瀍壑朱樱洛阳八景之一

“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遥想隋唐盛世,以洛浦秋风为代表的洛阳八大景曾令无数文人竞折腰,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使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瀍壑朱樱洛阳八景代表

天堂明堂武则天在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

这里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明堂是武则天执政的皇宫正殿,又称“万象神宫”,天堂是武则天的皇家礼佛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的建筑。

天堂明堂

天堂建筑里的万象神宫

洛阳老城煌煌文明史,殷殷鉴古今

走在厚重的青石板路上,现代文明渐远,用脚步丈量古城的历史,用心感受古城的沧桑变化。

老城故事

走进古城仿佛是穿越了一般,一切都变得恍如隔世。满目的牌匾、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穿梭的人群、老宅子门口玩耍的小孩、在这里邂逅的年轻男女,偶尔从角落里传出的二胡声,给这一切美好的场景配上了音乐。

老城鼓楼下的生活

洛邑古城文化圣城

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是在老城区以文峰塔为中心,大规模兴建古建筑,把老城几千年的古风还原出来。"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

古城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发展和继承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观和人文气息,一步一景,人文气息浓厚。

洛邑古城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

“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白马寺的山门庄重严谨,门前白马石像因为游人抚摸而变得光滑。白马寺因白马而来,温婉谦和的白马引得无数游客流连拍照。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古刹,也是佛教的发源地。

白马寺雪景

老君山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

老君山银河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西周时“守藏室史”李耳(老子)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因此景室山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真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座古建筑矗立在老君山各个顶峰,犹如天上宫阙,怪不得《诛仙:青云志》来此取景。

老君山

在老君山上远眺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朦胧的远山,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山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老君山,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洛阳的记忆伴随着我辗转过祖国很多地方。我想,我的一生终会归根于洛阳。

因为,洛阳一处让人魂萦梦系的地方。

标签: 神都洛阳神都洛阳

更多文章

  • 为何尼克松访华长达七年后,中美才真正建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从尼克松访华到两国正式建交,美国人何以用了整整七年才最终敲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在这漫长的七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中美双方又各自怀着什么样的心态?(一)艰难起步:双方靠拢心有余而力不足中美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双边关系,双方既有天然的、巨大的全方

  • 圣旨的误会 不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最先听到这句话,想必都是在古装剧中。在历史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幕:盛唐长安城,带着胡茬的公公,拿着皮卡丘颜色的圣旨,扯着尖细的噪子,开头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说着芝麻大点的事儿。公公读完了圣旨之后,看着前面下跪的一群人,再堆笑

  • 除了爱好美女外 中国皇帝们都有哪些奇怪的嗜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中国皇帝,皇帝嗜好

    中国古代皇帝几乎都有同样的爱好:女人美色、打打杀杀、施行酷刑…………但有的皇帝的爱好就莫名其妙,今天要说的就是某些皇帝的奇怪嗜好。喜穿紫衣的齐桓公《韩非子》书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都做模仿秀,像&l

  • 古代六部相当于现代哪些机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省六部,古代官职

    古代六部是哪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相当于现在哪些机关?从周朝开始,六部就已经存在,到了隋唐时期,六部才被确定下来,分为吏、户、礼、兵、刑、工这六个部门,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拥有尚书和侍郎两个品级,这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所设的机构。六部在理论上都是平级,但实际上大家都公认吏部是六部之首,

  • 李治的王皇后有多惨?被废砍掉手足还改侮辱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皇后,李治,王皇后

    在中国封建制王朝的时代,基本上所有的女人都是和皇帝有着深厚的感情才会被册封为皇后,即使婚前没有感情,婚后也会培养一些出来,再不济也不至于差到被后宫的其他嫔妃欺负挑衅,想要和皇帝共宿一晚还得指望身边宫女的地步。唐朝高宗李治时期的王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女人,当李治被立为东宫太子的时候,王皇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册

  • 中国最精彩时代是春秋战国、 文化自由思想交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文化自由,思想交融

    春秋战国为公元前770~前221年的时间段,细划为春秋:前770~前453;战国:前453~前221。至于划分依据,详见《春秋战国考》。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

  • 朝鲜的“高句丽”≠“高丽”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朝鲜,高句丽,高丽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对当今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周边的国家带来了很多深入的影响。几乎当今中国的所有邻国文化上都有汉文化的影子,甚至他们之中的很多还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附属国和附庸,比如高丽、高句丽[gāogōulí]、南越、琉球等等。提起高句丽多数人可能会先想到李世民,这

  • 蒙元强大到要统治全世界 却在短时间内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蒙元,蒙古,元朝,元帝国,蒙古汗国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最北端,生活着一个勇敢的民族。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其祖先踏上马背,用铁骑打下了一片巍巍江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溯那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蒙古地区是有许多早期散落分布的草原部落构成,时势造英雄,到了12世纪末期,在铁木真家族的努力下,这片苍茫的草原上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

  • 中日韩独特纪元,神武创日本,檀君创历史,今年是黄帝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纪元,神武创日本,檀君创历史,今年是黄帝多少年,黄帝

    今天世界上最常用的纪年方式就是公历纪元法。公历纪元源自于欧洲等西方基督教国家,以耶稣出生的年份为纪年的开始,因此又称基督纪年。因为来自西方,又称西元。到现代,基于政治正确改称公历纪元,表示世界公用。耶稣诞生东亚各国属于儒家文化圈,古代采用的纪年方式基本出自华夏。例如华夏创造的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依旧被东

  • 《万历十五年》是什么巨作?高育良书记老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明朝皇帝,高育良书记

    2017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并且作为自己的案牍之书,对它评价很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不小心,炒火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那么《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本书对史学家还是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怎样的读物呢?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本书的写作特点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