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西进运动
美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也就是所谓的美国西部大开发。大批的美国人翻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进发,占领了五大湖地区还有密西西比河沿岸,短期内便开辟了数倍于东部十三州的大片棉花种植地。而且西进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工业化。
美国西部地区(那时的西部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并非今天的美国西部)瞬间成为了美国的产粮和种植中心,而且西部地区矿产丰富,成为了美国的矿业中心,为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的快速崛起积累了大额的财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进运动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带了人口的增长。对于百姓来说,不仅获得了土地和生活空间,更是获得了无限的机会和创造的可能。
西进运动
美国西进
二、中国无业佃户
而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特别是宋朝,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掌握在贵族和地主手中。全国上千万的农民被迫成为佃户,租种土地,缴纳租赋。
而宋朝是鼓励开垦,因为国家有田赋,你开垦土地国家能多收税,这是好事,国家自然不会排斥。然而为何大量的农民在丢失土地之后,甘愿去充当佃户,甘愿去忍受地主阶级的压榨,甘愿沦为无产无业的流民,都不愿去开荒种地。
那这又是为何呢?中国耕地面积同样巨大,有着大面积的荒野可以去开垦和耕种,可为何农民却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开垦呢?
中国地主和佃户
三、美国农民西进开拓,中国农民不愿垦荒的原因
1、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中国的古代的肥沃土地早就已经耕种,良田基本都被贵族占有,而荒地并非肥沃的土地,开垦不仅需要很大的物力和人力,而且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而开垦荒地之后,还需要花上数年时间养地,送上农家肥和草木灰等,等土地肥沃了,才能耕种产粮。所以,开垦荒地,是在自家有足够多的地能撑起你去开荒,而不是等你土地被兼并之后一无所有再去开荒。意思就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荒的短期成本很高,而绝大多数农民是无法承担这样的短期成本的!
而美国则不同,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五大湖地区本就是美国最为肥沃的地区,对于美国人来说,那是片无知之地,未经开垦的世外桃源。比较适合种植,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极为巨大,西进的农民大可以挑选最为肥沃的地方定居,而且之前已经有印第安人在那一带种植农作物。所以美国农民西进,土地开荒之后可以直接种植经济作物。
中国农民不是不愿意开荒,比如东北土地肥沃,清代闯关东的人不在少数,北大荒开荒也是极为浩大。
肥沃的美国中西部
密西西比河流域
2、关键因素
中国古代农民农业生产落后,翻耕土地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牛。大量的农民是买不起牛的,不仅买不起,还养不起。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佃户很难有牛可以供耕地使用。
美国西进时期,虽然农业生产也落后,但是当时美国地广人稀,广大的原野上有大量的马匹,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养骡马,耕种和开荒没有那么难。
耕马
3、政策支持不同
美国对于西进运动有着很多的政策支持。
其一、土地政策
首先,美国政府颁布了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1784年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的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土地为美国全体国民所共有;规定从俄亥俄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分作十六州,在居民人数达到一定的数目(原十三州的最低数额)时始可建立同东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
1862年,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政府又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从1863年1月1日起,只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5年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
其二、移民政策
美国土地法令规定,人们可以向西部自由迁徙。意思只要在美国西部定居,开垦,就可以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购得大面积的土地。
而中国古代有着极为严重的户籍制度,百姓的流动性没有那么强,一旦流动,将会变成流民。
西进运动
其三、基础设施开发政策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铁路修建上美国政府采取了"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铁路公司每修一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度和地形的不同,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1828年美国才开始修筑铁路,1860年铁路里程便长达3万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
同时美国还修建了运河,1817~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德逊河和西部的大湖区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总之,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25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
其四、教育支持
根据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总统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宏大的包括初级、中级学校直至州立大学的教育制度。于是州立大学先后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且开展免费教育。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政府把至少3万英亩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的有关院校,当时依阿华州农学院就是接受这种土地赠予建立起来的。
耕牛
第五、中国古代农民的劣势
美国西进,有着国家为后盾,给予农民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持。
土地兼并时期去开荒,说到底是一种农民的自发行为,国家在很多时候虽然鼓励,但是你没有政策的扶持,一切成本都需要自己承担。这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负担太重。
4、总结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性的大工程,而不是民间的自发的经济行为,所以西部开荒的难度小,政策支持力度大。与中国侠义的开荒不能相比。
这与我国历史上的僚人入蜀、湖广填四川和闯关东比较类似,特别是湖广填四川,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民既可以去四川开荒肥沃的土地,还可以免征三五年的税(当然,湖广填四川的数十万百姓是被强行迁过去的,中国人的故土观念重)。
中国开荒
四、结论
所以,总体而言,美国的西进运动并不是狭义上的农民开荒,而是一种国家政策指引下的农民发展和进步,既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又能为国家带来大量好处。而中国农民在土地兼并时期的被迫开荒,面临着各方面的掣肘,开荒所需短期成本远大于替地主当佃户的成本。
简单来说,美国西进运动应当是中国版本的“湖广填四川”。由国家扶持和政策要求引导,自然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农民开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