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嫡一庶:朱元璋的两种教子方式

一嫡一庶:朱元璋的两种教子方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4/1/4 4:17:42

朱元璋十分注重家族伦理、礼仪的教育,提倡孝道,遵循亲亲尊尊思想,而等级制度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因此,朱元璋对嫡长子即太子与其余诸子的教育安排各有侧重。

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艰苦创业,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通过栽培皇子,朱元璋力图实现建立一个家天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王朝。

庶子

朱棣生母究竟是谁?为证明皇位合法性冒充母亲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明太宗实录》《明史》等正史记载燕王朱棣之母为马皇后,实则是朱棣于靖难之役后为树立自身合法性而篡改的史实,不足为信。关于朱棣生母大体有5种说法。一是马皇后生5子,朱棣为第四子;二是马皇后生2子,即朱棣与周王;三是马皇后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周王,朱棣为达妃之子;四是朱棣之母为元顺帝妃子;五是朱棣之母为碽妃。

经过古今学者的考证,朱棣之母实为碽妃。明代中后期即有学者对朱棣生母的身份产生疑问,万历时人何乔远曾于南京见到《太常寺志》,该志明确记载朱棣为碽妃所生,这与玉牒记载朱棣之母为马皇后冲突,何乔远一时也无法分辨真假。南京《太常寺志》还记载碽妃在明太祖孝陵配享神位中的位置是“穆位第一”,这更是彰显了碽妃的特殊地位。太常寺作为掌管皇家宗庙礼仪的官署,对祭祀事宜记载的可信度极高。南明弘光朝,名士钱谦益还利用自己身为礼部尚书的便利条件,打开孝陵寝殿一探真假,果如南京《太常寺志》所言。而现代著名史学家吴晗与黄云眉均曾考证过这一问题,都得出碽妃是朱棣生母的结论。

马皇后像

朱元璋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儿时曾跟蒙馆老师上过几个月的私塾,认得一些字,但远远达不到行文作诗的程度。后来遭遇战乱与灾荒,朱元璋便四处流离,为生存出家于皇觉寺,四处云游化缘,不可能有学习的机会。从军后,随着不断与文人接触、交往,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中年后的朱元璋不仅能够写通俗的口语文字,行文作诗不在话下,还精通史书,具备了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朱元璋自身的求学经历令其深深明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方面不遗余力。朱元璋十分注重家族伦理、礼仪的教育,提倡孝道,遵循亲亲尊尊思想,而等级制度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因此,朱元璋对嫡长子即太子与其余诸子的教育安排各有侧重。这一教育侧重差异,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朱元璋对家天下权力的布局,即太子是主理内政的未来天子,其余诸子是镇守各地的帝王助手。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的成长就是朱元璋践行两种教育方式的代表。

实习政事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明孝陵(明楼)

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皇位继承制度一直是一朝的关键制度之一,对政局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元璋在明朝立国前就对皇位继承有所考虑,元代皇位继承的混乱给他留下深刻的教训:

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至以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因此,朱元璋明确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封朱标为皇太子的册文中,朱标的嫡长子身份被充分强调:

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今基业已成,命尔标为皇太子。于戏!尔生王宫为首嗣,天意所属,兹正位东宫。

而太子的品行又与国势的兴衰密切相关,因此在诸子中,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最为尽力。朱标生于至正十五年(1355),在朱元璋为吴王时,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被立为太子。古代太子和世子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十分注重太子德行的培养。早在朱标六岁时,朱元璋就令其跟从名儒宋濂学习经学,立国后,又为朱标配置一帮德高望重的文武大臣作为东宫官属,其中不乏刘基、章溢等知识渊博之人。

宋濂像

朱元璋曾对太子宾客王仪等人说:

朕命卿等辅导太子,必先养其德性,使进于高明。然后于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及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与之论说。日闻谠言,自无非僻之干。积久以化,他日为政,自然合道。卿等勉之。

又教育朱标道:

子之子与公卿士庶人之子不同。公卿士庶人之子系一家之盛衰,天子之子系天下之安危。尔承主器之重,将有天下之责也,公卿士庶人不能修身齐家,取败止于一身一家,若天子不能正身修德,其败岂但一身一家之比?将宗庙社稷有所不保,天下生灵皆受其殃,可不惧哉!可不戒哉!

在如此强调品行的教育下,朱标与朱元璋严刑峻法的形象形成剧烈的反差,仁爱宽厚,多次为犯错的弟弟们求情,在诸王中威信极高。

在朱元璋来看,强调德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磨炼太子治国理政的能力。为此,朱元璋早早就让朱标主持部分祭祀活动,之后更是令其直接参与处理政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作为古代最关键的两件大事之一,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而古代祭祀的对象多种多样,从天地、宗庙到自然山川。朱元璋为历练太子朱标,主要令其主持祭祀皇陵与祖陵。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有意让身为世子的朱标祭祀皇陵。吴元年十月,13岁的朱标奉命率领弟朱樉回凤阳老家祭祀祖父母之陵寝,沿途所经过郡城城隍庙、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当然,此行不仅仅只是为祭祀这么简单,朱元璋还有更深刻的意图:

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的确,朱元璋诸子生长于深宫,从小就享受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父亲儿时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已是很陌生的事情,朱元璋希望通过祭祀祖先令太子体会到创业之艰辛,更利于其坚定守成之决心。此外,诸如祭旗纛、摄北郊等祀礼也由朱标主持,而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重大祭祀活动,朱标必定会在场旁观。朱元璋如此安排,无疑是在培养太子的参政意识和经验。

最能体现朱元璋对朱标予以重大期望的是,自洪武十年(1377)始,朱标被允许参与政务,“令自今政事并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对这一安排,朱元璋解释道:

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朱元璋之勤政,古今罕见,尤其是废除中书省后,朱元璋亲自处理的政务更多。吴晗先生曾统计过,自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时间里,朱元璋看了1660件奏札,共处理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400多件事,可谓是起早贪黑,“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并非虚言。朱元璋之所以令朱标参与政务的处理,既是锻炼其执政能力,也是早早让其体验执政之不易。

另外,朱元璋自建国后,一直抱有更换京城的想法,一度要将凤阳老家作为都城,甚至付诸了实践,在凤阳大兴土木,然而,凤阳的格局注定其无法承担京城的重任,这一设想未能兑现。朱元璋又把目标转向历史名城西安,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令太子朱标前去观察风俗,衡量建都的可行性。在文武官员的护送下,朱标启程,然而刚渡江,天象有变,朱元璋连忙传谕太子:

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

其中蕴含着父亲对爱子的深切关怀。朱标回京后,献上了西安的地图,但身染重病,病中还向朱元璋表示了自己对于建都的看法。遗憾的是,次年四月,朱标不幸病逝。

对于朱元璋而言,朱标的病逝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不仅是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是因为丧失了自己倾注心血培养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对太子成为一名德行出众、守成有功的君主的期望,伴随着朱标的逝世而破灭。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三字经》里面有这样一句名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识是说,作为人之父母既然抚养了孩子,就应该再给他们以好好的教导,那本是父母应尽的责任;等孩子上学了,老师也应该对他们从严教育,切不能敷衍搪塞,而耽误他们的未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血缘宗亲社会里,家庭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譬如像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程门立雪等,无不是历史上教育孩子的著名典故。

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处在帝王家的皇子们,良好的教育更为重要。作为从社会最底层起家当皇帝的朱元璋来说,由于家境出身贫寒读书也不多,所以他格外注重自己子女的教育。明太祖朱元璋在得势以后,就本着“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的方针,决心给他的后代聘请最好的老师,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随后朱元璋就给儿子请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当老师,可朱元璋的儿子非同一般学子,老师问道:不听话能打吗?身为严父的朱元璋就回答了4个字,让后世盛赞不已!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残暴无道,加之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公元1351年,元廷在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期间,监督挖河的官吏又乘机克扣河工“食钱”,终引起群情激愤,同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在这样背景下,四处流浪的朱元璋受汤和邀请投奔起义军郭子兴的红巾军,自此开始自己传奇的一生。入伍后的朱元璋,作战非常勇敢,并且处事机智灵活屡立战功,很快就受到郭子兴的赏识,随后朱元璋就被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然而,得到提拔的朱元璋并没有骄傲,反而在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众多的战利品也全部都上交给郭子兴元帅;得到了赏赐,他又说功劳是大家的,把赏赐的东西分给士兵。经此以往,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红巾军元帅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凡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后来,郭子兴见朱元璋的确是难得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有了这层关系,朱元璋很快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官。公元1355年,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逝,有勇有谋的很快就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帅。

公元1356年,作为副元帅的朱元璋率军占领江南要地集庆路(南京),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战略要地,获取一块立足之地。随后朱元璋又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3年后,朱元璋已经占领安徽、江苏和浙江部分区域,势力逐渐扩大。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后,朱元璋一方面继续招募将士,一方面也在扩充自己的文臣谋士。当时,朱元璋的阵营中武将已经很多,像汤和、徐达、常遇春等名将众多,但出众的文臣谋士却只有李善长和朱升两人。随后李善长就向朱元璋推荐了两位才华出众的名仕,一人名叫刘基(刘伯温),此人运筹帷幄,有张良之才。另一人则是个道士,名叫宋濂。

当时,这两个人早已名声在外,又经过谋士李善长的举荐,朱元璋极为重视不惜委派心腹之人三顾茅庐去请二位,但二人都没有请到。最后朱元璋想尽办法,礼聘而至,才把刘基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自己的谋臣。作为谋士刘基也不负众望,他针对元末乱世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可以说刘基在明朝的建立起到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至朱元璋多次称其为:“吾之子房也。”而民间对其赞誉更是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元朝末年,“元政不纲,盗贼四起”朱元璋正在开疆拓土扩大自己势力,需要刘基这样的顶级谋士辅佐,本应理所当然。但朱元璋要请一位道士,真正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让他辅佐打天下,而是为了请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朱元璋深知自己是一介武夫,周围大都是武夫,将来要治理好国家,靠武夫是不行的。于是,他决定让宋濂教授自己的儿子朱标经学知识。朱元璋即便对文学礼仪再不懂,也深知自古以来师道的重要性。在第一次请宋濂出山无果之后,他带上儿子,亲自前往宋濂处拜师。

面对朱元璋的亲自到来,宋濂大为感动,促膝交谈后便被朱元璋的诚心打动,后跟随他来到应天府。同年七月,宋濂就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朱元璋嫡长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那么宋濂何许人也,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要他给朱标当老师呢?原来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如今初中必背课文《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宋濂创作,因为其卓越的文史成就,后世学者也称呼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就像很多大儒一样,宋濂的家世贫寒,却有很好的天资,虽说自幼体弱,却天赋奇才,经史子集过目不忘,更在诸多名师的指点下,养成刻苦嗜学的性情,甚至终其一生,都是手不释卷,也早在元末就出名,还曾被元顺帝征为翰林编修。但是,身为一代大儒,他却生在了一个坏时代,后来宋濂对元朝的暴虐行为非常不满,索性以奉养父母为由辞官归隐,入仙华山为俗家道士,实则上山写书。对此《明史·宋濂传》记载道:“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随后幸赖明太祖朱元璋邀请他出山,这位淡泊名利的大学者才华不至于被埋没,成了太子朱标的老师。虽然朱元璋自己曾说过:“人有精金,必求良匠冶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而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之不如金玉邪?但是宋濂毕竟教授的是朱元璋的儿子,万一日后教授起来不听管教该怎么办?宋濂乃聪明之人,他当即就把自己内心的问题巧妙的抛出来。宋濂问道:“小儿顽劣,能训乎?意思是说小孩顽皮,不听话我能打吗?这一问,宋濂着实把朱元璋问住了,他本来是想看朱元璋有多大的诚意,没想到朱元璋思考片刻回答了4个字:“不死即可!”

作为一代开国明君,朱元璋年少时虽没上过私塾,但他也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朱元璋回答4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不将小儿打死,都可以。而正是这堪称经典的四个字,让宋濂看到了朱元璋的诚意,让宋濂决定全心全意的辅助朱元璋和教授朱标,也是这四个字,让朱元璋尊师重教方面成为一段佳话。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惰。后来大儒宋濂的确十分用心的在给朱标传授学业,已至成为太子一生的良师益友。据史料记载,自幼受到宋濂真传的朱标,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从朱元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他寄予厚望。

可以说凭朱标的出色表现,被认为是明朝时期最优秀的太子,而这少不了宋濂的教导。而宋濂的文学成就也与刘基齐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名远播国外,当时朝鲜、日本、安南等国使节都曾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明史》更是记载到:“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

洪武十年(1377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明太祖朱元璋携太子亲自送宋濂出京城,年迈的宋濂以头叩地辞谢,场面极其感人。据《剪胜野闻》记载:“濂顿首辞,且要曰:臣性命未毕蓬土,请岁觐陛阶。如果宋濂的人生到此结束,可能会功德圆满。可惜,三年后,胡惟庸谋逆案爆发,宋濂的儿子宋慎牵涉其中,导致宋濂一家遭祸。

朱元璋震怒,下令处死宋濂全家,后幸得太子朱标为宋濂百般求情,回忆细数当年师恩情,再加上马皇后力保,朱元璋最终才决定放宋濂一条生路,徙至四川茂州安置。而宋濂作为明初大儒,虽然培育了一个优秀的太子,但晚年遭祸未能保全家人,最终凄惨而终,也非常可惜。后来到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同意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恢复这“开国文臣之首”的名誉!

一代暴君朱元璋不谈功绩只谈人品与畜生无异

练兵防边

朱元璋对朱棣的历练

朱元璋在大兴冤案,对功臣,尤其是武臣大肆屠杀的同时,安排皇子们或是前往北方边疆守边,或是派往内地重要城市驻守。燕王朱棣就是在北方守边的诸子之一。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洪武三年(1370)被册封为燕王,这注定朱棣未来要在北方一展拳脚。洪武九年(1376),朱棣跟随太子朱标前往凤阳,讲习武事,同年,朱元璋为朱棣操办了婚姻大事,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徐达成为朱棣的岳父。四年后,朱棣正式前往他的封地北平,入住了大元政权留下的皇宫,这显然超过了礼制的规定,而朱元璋对此安排的解释是燕王府用大元皇宫就不需要另外施工建设新宅了。

明成祖朱棣像

朱棣作为北方藩王,其主要任务就是守边。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虽然被推翻,但北元政权依旧存续于长城以北地区,双方不时交战,却均无法占据压倒性优势。朱棣所在的北平,既是元朝故都,又是距离北元政权所在地最近的要地,因而军事压力较秦王、晋王更大。朱棣抵达北平最初的几年,军事活动都是由岳父徐达主持,而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去世后,朱棣逐步地承担起守边的重任。为实现这一目标,朱棣在北方或是主动出击北元,或是积极提兵备边。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朱棣日渐成长,在诸子中显露头角。

徐达像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为给予北元沉重的打击,决定北征,命燕王朱棣与晋王朱棡担任主帅,分别带领北平与山西的兵马出征,而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还有身经百战的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将领。为确保出征顺利,朱元璋特意将从降敌口中得到的情报传达于朱棣、朱棡,而朱棣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在这次北征中大放异彩,大获全胜。朱棣趁着大雪天气,攻其不备,成功降服了北元平章乃儿不花,而兄长朱棡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得无足轻重。

当然,朱棣此次出征的表现存在被史臣美化、夸大的嫌疑,但此战后归附明朝的北元降将皆归朱棣调遣,并得到了丰厚的奖赏,燕王的能力毫无疑问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元璋认为蒙古有再次入犯的可能,令朱棣第二次北征。这次北征历时较短,小有斩获。朱元璋安排朱棣北征,是对其领兵作战能力的历练,而朱棣也成功抓住了实战的机会,展示了自己的军事能力。

朱元璋并非穷兵黩武之人,对北元的战争适可而止,因此,更多的时间朱元璋令朱棣提高警惕,积极备边。洪武三十年(1397)后,朱元璋迈入生命的尾声,由于太子朱标早逝,且自己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已被确立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战绩赫赫的武臣经历过“胡蓝党案”后,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对朱家政权构成威胁。故而,防备北元成为朱元璋的重中之重。次子秦王朱樉已于洪武二十三年去世,三子晋王又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三月先于朱元璋离世,朱棣无疑日益成为北方守边的核心人物。

明长城

朱元璋多次对朱棣下达敕书,要求积极备边,并不断向其传授备边要诀与带兵要领。洪武三十年四月初三,朱元璋授朱棣“备边十事”,对侦察敌情、物资供给等事宜进行详细的指导。洪武三十年七月,朱元璋告诫朱棣,务必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夫用兵之道,在明号令,号令既出,难以姑息,违者必正其罪,师出以律故也。使军将信其事而无违,或临战阵、或近敌垒,庶不失机,少有姑息,诸军必慢,其将视以为常,误事不可胜言。故用兵必严号令,使赏罚明。赏罚既明,摧坚抚顺,易为成功。近左护卫千户李璿奏,山海卫指挥黄佑故慢王令,如此之人,苟不明罚示众,何以号令三军、以一众志乎?近闻发往开平赎罪指挥千户及卫所镇抚,鬻所乘马骡徒行,将何以扬威武而制胡人哉?勅至,即罪黄佑于开平。以徇卖马骡者系送京师。

洪武三十一年(1398)四月,朱元璋告诫朱棣不可贸然出师,并传授领兵作战的经验:

迩闻近塞烽火数警,此胡虏之诈。彼欲我师出境,伏兵邀我也,不可堕其计中。烽起之处,人莫宜近,虽望远者,亦须去彼三二十里。今秋或有虏骑南行,不寇大宁,即袭开平。度其人马不下数万,岂可不为之虑?可西凉召都指挥庄德、张文杰、开平召刘真、宋晟二都督,辽东召武定侯郭英等会兵一处。辽王以都司及护卫马军悉数而出。北平、山西亦然。步军须十五万,布阵而待。令武定侯、刘都督、宋都督翼于左,庄德、张文杰、都指挥陈用翼于右,尔与代、辽、宁、谷五王居其中。彼此相护,首尾相救,使彼胡虏莫知端倪,则无不胜矣。兵法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尔其察之。

一直至朱元璋生命的最后一道敕书,仍在告诫朱棣对边事不可松懈:

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犹告成王曰“诘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今虽海内无事,然天象示戒,夷狄之患岂可不防?朕之诸子,汝独才智,克堪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已命杨文总北平都司、行都司马军,郭英总辽东都司并辽府护卫,悉听尔节制,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又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明代骑兵

朱元璋对朱棣等人同样注重品德教育,从小也为他们配置了良师,但诸子在年纪尚轻之时就离开父母,前往各地之藩,未能如太子般一直留在父亲身边接受监督,未免会有所过失。在朱元璋看来,作为藩王,镇守边疆、协助皇帝更为关键,尤其是在北方守边的诸王更是责任重大。因而,对朱棣等人如何带兵打仗,朱元璋是丝毫不敢松懈,持续不断地传授经验和兵法。朱棣在诸子中,承受的军事压力最大,但也是表现最为出众的,这一方面因为朱棣自身的谨慎,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朱元璋的谆谆教导。

巩固家天下

朱元璋教子的目的

朱元璋对太子与亲王不同教育的侧重,与其对家天下的设想密切相关。在分封诸子时,朱元璋强调“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这不仅确立了长幼尊卑,还明确了太子与其余诸子的政治前途。朱元璋秉承嫡长子继承制度,将朱标视为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对朱标的培养都以未来皇帝的要求为标准,而其余诸子则只能是太子的帮手。由于朱元璋并不信任异姓将领,为巩固朱家天下,同时减小皇子间争夺皇位的可能,朱元璋将其子派至各地做藩王,予以军事权力。朱元璋如此一内一外的安排,希望凭此永保朱家江山。

明代的军旗

朱元璋对朱标的栽培倾尽心力,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继任者。经过朱元璋的历练,朱标在处理朝政时多展现出宽厚、仁爱的一面。文学大家宋濂因牵涉胡惟庸党案,一度要被朱元璋诛杀,朱标得知后,力保宋濂不死;秦王、晋王、周王屡有过失,朱标均出面为其求情。方孝孺称其“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并不为过。然而天不遂人愿,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朱标病逝,这令朱元璋痛不欲生。朱标的陵寝位于孝陵东侧,俗称懿文太子墓。皇帝陵寝的祭祀是一年之中九次大祭,而懿文太子墓却是一年十次大祭,祭祀规格甚至超过了朱元璋的孝陵。一种说法是因朱元璋过于疼爱朱标,才立下的这般规定,即便是朱棣夺位后,费尽心机地削弱朱标的影响,也不敢降低懿文太子墓的祭祀规格。

朱元璋对朱棣的磨炼亦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朱棣凭借守边、征战,具备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藩王。朱棣深受其父勤勉爱民作风的影响,执政后勤于政事,文治有成,然而他并非如朱标那般仁厚,反而继承了父亲性格中心狠手辣的一面,对待建文遗臣的手段比之朱元璋屠杀功臣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朱元璋设想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被朱棣以“清君侧”名义破坏,但也正是朱元璋的有意培养,才使朱棣能够成为一代有作为的君主。

朱元璋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但朱元璋教子的方式对今人仍有些许启示。首先,立人树德,对德行的强调是朱元璋教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朱元璋不分嫡庶均为诸子配置了良师,教授儒家经典,在培养学识的同时,更希望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提倡的优良品德。其次,对子不过分宠爱。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底层艰辛,在为诸子提供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更是注重忆苦教育,多次派子前往凤阳老家,使他们明白创业之艰难,虽贵为皇子,亦不能沉溺于富裕的物质生活之中。最后,放手历练,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不管是令朱标参与处理政务,还是任命朱棣出征北元,均着重锻炼孩子相应的实践能力,在摸爬滚打中逐步成长。

明清教育对比:朱元璋放任老师打儿子,康熙喜欢打老师给儿子看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因为清承明制,所以两个朝代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诸如这两个朝代都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因此很多人习惯将明朝和清朝合称为“明清”。

说起明清两朝雄才大略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可以说是两个不得不提的皇帝。这两朝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没有夺嫡之争,而康熙时期出现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九子夺嫡之夺嫡惨祸。

这两位皇帝雄才大略之主,为何一个是儿子们相处平安无事,一个却是儿子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呢,这其中的原因可谓是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都有,那么今天一线天道长单纯以明清两朝皇子教育对比这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明太祖朱元璋放任老师打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可谓是一场成功的逆袭。出身布衣,落魄时当过和尚甚至乞讨过,在25岁参加反元义军以后,历时15年便建立了偌大的明帝国,并且还是打破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成功。

因为小时候的苦难经历,所以开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的教育很重视,在开国当年冬天便命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存放其中,并聘请四方名儒到堂中教授诸子。

朱元璋聘请的名儒之中,有一个叫李希颜的老师,这位先生的可谓是学富五车,学识相当之高,教导皇子自然是没问题。但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脾气很是古怪,从来不顾及诸位皇子的身份,只要你上我的课,是我的学生,那么不听教诲我就要打。

李希颜身为老师打诸位皇子,朱元璋倒是可以理解,所以并没有说什么。但是有一次李希颜打的太严重,打的皇子的额头上都有痕迹,朱元璋就控制不住要发作了,这时马皇后劝道:“乌有以圣人之道训吾子,顾怒之耶”?意思是人家先生是以圣人之道教育诸子,是不可以责怪的。

朱元璋一听就释然了,于是放任李希颜这般教育诸皇子。

除却平常的教育,朱元璋也有意让儿子们吃苦锻炼。像明朝开国的前一年也就是1367年,朱元璋为儿子们正式取名时,就命内侍制成麻鞋和行囊,让儿子们穿上麻鞋,出门时一定要自己带上行囊。如果去稍微远的地方,也不能全程骑马,还要自己步行一段距离。

等到诸子年长一些以后,朱元璋又派他们去老家凤阳待了几年,以体会民间疾苦。对于这段经历,明成祖朱棣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时,是这样说道:“朕少时尝居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可见这样的历练还是很有用的。

宋濂:作为朱标的老师,我有话要说:的确老朱不打我,他也就逼死我,杀了我的儿子而已。

李善长也是朱标老师,结果呢?

朱元璋教的真好,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年所作《御制纪非录》,记录着从汉到明藩王所做的恶行。朱元璋作此书,意在警示子孙,希望藩王能够约束自己并匡正自身的行为。

朱元璋不但教的好,而且对自己子孙惩罚非常严厉,对于胡乱杀人这样的,都一一记录加以斥责,真是家教极好。

比如,第七子齐王随便就杀了四百多人,教的太好了。第十子鲁王朱檀迷信方士,一心要炼制长生不老丹。由于长期吃丹药,朱檀开始头晕眼花、掉头发。朱檀命道士们为他炼制消除副作用的丹药,否则就处死他们。道士们为了活命,便想了个损招,告诉朱檀只要以99个童男的小弟弟为药引,便可炼制成功。昏了头的朱檀竟然听信道士的谗言,真的派人在封地内大肆捕捉男童进行阉割。朱元璋得知此事,将朱檀召进京城,被处以“髡刑”,王那“髡刑”是什么刑罚呢?其实就是将头发剃掉。古代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损毁。因此,“髡刑”是一种侮辱性的刑罚,为上古五刑之一。西游记里朱紫国国王的原型就是朱檀。返回封地后,朱檀继续痴迷修仙炼丹,最后因吃丹药毒发身亡,死时年仅20岁。因为他短暂的一生荒诞不经,所以朱元璋特地赐了他“荒”这个谥号。

朱元璋似乎对子女教育很严格,但是教出来的儿子正常人好像没有,都是变态也是奇葩了。

二、康熙喜欢打老师给儿子看

康熙四十六年初春,康熙帝在南巡途中检查几位随行皇子的学业,结果发现他们问题多多,于是康熙就将问题归于皇子的老师徐元梦身上,认为他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尽心教诲。

所以康熙特令当着在京皇子之面,由乾清门侍卫侍卫将徐元梦杖笞30板。

虽然康熙这样干,符合清朝“国俗”,因为徐梦元是满洲正白旗大臣,看康熙看来,众皇子跟他不是师徒关系,而是主奴关系,他只不过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奴才罢了,所以没好好教导,就该打该被惩罚。

但抛去这一层“国俗”关系来看,很明显康熙这是过度溺爱自己儿子们的表现。

等到皇子长大以后,经常辱骂乃至殴打大臣,还有鞭打侍卫,康熙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行动,只是象征性下了一项规定:“稍有冤抑等情,即赴朕前叩告,朕且欣然听理,断不罪其人也”。意思是这些人可以直接到他面前告状,很明显哪里有人真敢这样做呢,这项规定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最后总结来说,单纯以皇子教育来说,明太祖朱元璋是更胜一筹,不只是尊师重道,放手让老师教导儿子,哪怕是儿子经常挨打也可以接受。并且力求通过各种方式让儿子们体验民间疾苦,所以对于儿子的培养很成功,可以说是当时没有发生夺嫡的原因之一。

康熙则是受清朝“国俗”影响太深,虽然他提倡崇儒重道,但很明显没有这样做,认为皇子老师不过是奴才罢了,所以肆意打骂,过度溺爱自己的儿子们,使他们都是骄纵无比,而这自然是后来出现九子夺嫡的一个原因。

但是朱元璋潜心教育的儿子就不夺位吗?老朱传位的是朱允炆,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当了造反的贼,杀的天下血流漂杵,民不聊生。明朝没有九子夺嫡,但明朝有靖难之役啊,战争苦及百姓,戮及群臣,比之清朝,有过之矣,何言洪武教育优于康熙哉?九子夺嫡的雍正兵不血刃圈禁诸王不扰民间呢。

当然这只是涉及明太祖朱元璋和康熙在位时期的皇子教育,整体来说,清朝的教育更好。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不只是尊师重道,更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皇子,让皇子多加历练,来体验民间疾苦,可以说很是全面。

但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皇子的教育就没有这么全面了。而且明朝严格实施嫡长子继承制度,可以说教育资源都倾斜于皇太子身上。

从2.2亿人口,到崇祯年间六千万。就是不知道清军入关前,这损失的人口,是啥原因造成的,想来肯定是生活水平太好,像欧洲一样出现“负增长”了?

清朝因为雍正时期创建的秘密立储制度,等于是每个皇子都有机会成为皇帝,所以教育很是平衡,每个皇子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加之清朝对于皇子从小的教育很全面和苛刻,是文武都有之,学习时间还很长,每天四更时分就要起床上学,十四岁就要正式习骑射,所以整体来说,清朝的皇子教育要比明朝更好更均衡。

清朝皇帝确实不咋地(清朝皇帝很勤政但是治理却很烂看他们日常作息),但是皇子教育黑不了,明代皇帝有一个人格健全吗?

明朝皇帝教育启示

明朝的多位皇帝却展示了各种跌宕起伏的人生,这背后的原因在我看来,和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紧密相关,正是各位皇帝面临着不同的教育塑造了他们迥异的人物性格。让我们以皇帝们的出场时间顺序,一一研究。

一、朱允炆与朱棣

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而朱标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关爱,朱元璋十分注重朱标的教育,派了当时最著名的老师教导朱标学业,全天下最优秀的人次都聚集在太子朱标身边。而朱允炆作为皇长孙,相必从小的生活同样是配备大明皇朝最好的资源。可惜朱标早亡于朱元璋,朱元璋就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无疑是同样受朱元璋认可和喜爱的。

反观朱棣,虽然同样贵为皇子,但母亲身份低贱,从小相比哥哥朱标受的待遇就差多了。朱元璋对朱棣的定位就是打仗利器,镇守边关,保卫大明帝国的。与哥哥朱标整天和文化人泡在一起不同,朱棣经常和文化层次低的武将混一起。毛M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个评价半文盲,可见朱棣识字,但是文化程度不高。朱标经常在打打杀杀中过日子,饱受残酷战争洗礼,待的地方又都是荒凉之地,与朱标、朱允炆舒适的皇宫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恰恰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塑造了朱棣坚毅的性格,使他后来在同朱允炆的战争中每每遇到困境都能坚持下来,而朱棣长期同底层各色人马接触,相比对于人情世故也老道于朱允炆。

朱允炆与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最终以朱棣成功夺位,朱允炆不知所踪结束。朱允炆与朱棣的故事给人以深刻思考,家庭好,背景好,掌握最好的资源就真的能成为人生赢家吗?反倒可能成温室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和挫折的考验,不若困苦给人以磨砺。出身好的人往往稳扎稳打,而出身差的人风险偏好更高,本来他就没什么,放手一搏反倒可能成就一番伟业。人生的际遇真的好复杂。大明王朝在此转了个方向。

二、朱见深

朱见深是明朝的的第9位皇帝。朱见深的父亲最近比较火,就是《女医明妃传》里由霍建华饰演的朱祁镇。朱祁镇在朱见深两岁时曾亲自带兵出征,结果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一年后,朱祁镇被放回,但是他弟弟又不肯将帝位还给他,于是将他软禁于南宫七年,直到朱祁钰病亡,朱祁镇重夺帝位。

朱祁镇这种传奇经历对朱见深就是坏事了,在朱见深从两岁至十岁的成长经历中,长期缺乏父母照顾和关爱(父母都软禁隔离了),一直处于被监视当中,过得是胆战心惊,小命时刻不保。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祖母孙太后派来的一名大他17岁的姓万宫女陪伴,万宫女照顾朱见深衣食起居,在最为困难的时候也不曾离去,她也是朱见深唯一可依靠之人,朱见深对她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感情。朱见深18岁时,老爸病死,继位成为皇帝,他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娶了35岁的万宫女为妃。《明朝那些事》对朱见深评价是软弱,可以理解,他从小生活在恐惧当中,无依无靠,对唯一的万宫女只能言听计从。朱见深对万妃的信任之深由她能够把皇后都赶下台可见。万妃曾诞下一子,可惜夭折,狠毒的是,由于她年龄大不能生育,为了独得朱见深宠爱,她竟然设计各种计谋让所有怀孕的妃子全部流产,差点令朱见深绝后。可人算不如天算,有次朱见深一时兴起临幸了名姓纪宫女,这名宫女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所有后宫的宫女和太监都知道,但是看不惯万妃所为,都隐瞒了下来。这位皇子长到五、六岁才被一名太监忍不住说给朱见深听。纪宫女由此封为纪妃,可不久就死,十有八九是万妃所为。朱见深连他老婆都管不住,更别提治理国家,他在位时期朝政黑暗,党派纷争,朝纲混乱。后来,万妃一死,朱见深也跟随而去。

朱见深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代替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加之朱见深从小就生活在恐惧当中,苟且偷安,塑造了他软弱的性格以及畸形的婚恋观。

三、朱厚照

再谈论明朝第11任皇帝朱厚照前,我想先说他爸朱佑樘。朱佑樘就那名被大家隐藏直到六岁才被朱见深发现的皇子。朱佑樘见过了朱见深的软弱和暗无天日的景象,决定付出全部心力改变这一切。他非常勤快,每天从早到晚不停批阅奏章和开会,早朝时间不够,竟然还牺牲中午休息时间多搞了个午朝。在他任内,用人得当,为后世留下治世能臣,开启了大明盛世,史称“弘治中兴”。然而,过大的工作强度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二十多岁脑袋秃了大半,面容苍老,三十多岁就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拼命干活,结果才三十六岁就死了,成为少有累死的皇帝。他死前跟大家说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就是太子,太子很聪明,但年纪小,喜欢玩,希望大臣劝太子多读书,做个贤明的人。这位太子就是朱厚照。朱佑樘这辈子什么都忙到了,什么都惦记到了,就是漏了他的这个宝贝儿子。朱佑樘命不好,只生了两个儿子,还病死了一个,唯一剩下来的就是朱厚照,自然当成命根子来看待,加上他老兄幼年不幸,便唯恐自己的儿子受苦,无论什么事情都依着他,很少责罚,更别提打了。朱厚照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天不怕地不怕,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没有人管他,这很自然,连他爹都不管,谁敢管?

朱厚照15岁的即位,他有多折腾呢?据说清朝的皇子们在读书时如果不专心,师傅就会马上怒斥一句:“你想学朱厚照吗?”他的昏庸、荒唐举几例子可见。老爸死后,朱厚照身边的太监想尽法子让他玩开心,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朱厚照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他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得乌烟瘴气。他还创立了豹房,里面除了从全国各地找来的美女和乐工,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最多的是豹子。朱厚照想学武松打老虎,专门叫人弄来了一只老虎,本想自己制服它,没胆子干,于是他朝手下挥了挥手,让手下代劳。手下不干,老虎就扑过来了,朱厚照立刻逃跑,关键时刻,卫兵挡住了老虎,他却说“我自己就够了,不用你们。”朱厚照宫内玩腻,就偷跑出宫,玩还跑到边关要塞等危险地方游玩,大臣们最常惊呼的一句话是“跑了,皇帝又跑了”。朱宸濠叛乱,本来王守仁已经打了胜战将其制服,朱厚照觉得不过瘾,偏偏要“御驾亲征”,途中却一路游玩,最后命令手下放出了朱宸濠,然后一声令下,朱宸濠又被抓了起来,重新关进牢房,过了把亲自抓朱宸濠的瘾。叛乱也平定了,朱厚照回程路上,经过清江浦,他见水上风景优美,顿起渔夫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结果,提网时见鱼多,朱厚照大乐,尽力拖拉,使船体失去平衡,本人也跌落水中。亲侍们虽然把他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身体便每况愈下了,回京之后不久就病死了,年仅31岁,真可谓娱乐至死。朱厚照没有子嗣,皇帝继承人只能在皇族亲戚中选,大明王朝在此又转了个方向。

或许见多了父皇辛苦的工作,朱厚照一生都想要自由自在。朱厚照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子女才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和成就,如果一心拼命打拼事业,努力赚钱,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怀和教育,其实是因小失大,最后自己死了,却由朱厚照这类败家儿继承家产,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为烟影。

四、朱翊钧

朱翊钧是明朝第14任皇帝,又称万历帝。他爸在他年仅10岁死就死了,他和他妈完全仰仗首辅张居正,张居正不但负责军政大事,也负责对朱翊钧生活教育,张居正充当了类似父亲的角色。张居正对万历有很高的期待,对其管教极严,甚至苛刻,万历皇帝心生敬畏。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对张居正非常尊重和推崇,无论是朝政还是对万历的教育都听从张居正,常对万历说的话是“你这样做张先生知道吗?”、“张先生是怎么教你的?”等,估计就令万历心生厌恶了。此外,张居正几乎包办了万历皇帝的一切,万历皇帝犯错,他替皇帝写“罪己诏”。万历年满18岁后,张居正多次提出归政于皇帝,均遭李太后拒绝。万历20岁时曾向母亲委婉提出想亲政处理国事,李太后亦明确回复:“30岁前不要提亲政的事,一切听张先生的安排。”母亲的这个态度,增强了万历对张居正的反感。当然,我认为最令万历接受不了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他发现张居正十分有钱,而且生活奢华,出门用32人抬的轿子,抄家抄出了黄金上万两、白银十多万两,而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小时候却经常要求他勤俭。言行不一造成了张居正为国为君的形象坍塌。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态度从敬仰,变成敬畏,再到厌恶和憎恨。万历在张居正刚死时还比较勤快,但过了四、五年便怠政,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近30年没有上朝,骄奢淫逸,导致明朝的衰败,史学家们对其定论明亡于万历。那个聪明孝顺的孩子,勤奋好学的青年彻底不见了。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表率,给孩子好的影响,言行一致,如果自己做不到,又怎能严苛孩子做到。

五、朱常洛与朱由校

万历皇帝对后代的恶果在于培养了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儿子和孙子,不可想象吧。朱常洛是万历偶然临幸宫女所生。虽贵为长子,但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因万历宠爱郑贵妃,更是将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视若掌上明珠,多次想立为太子,但是大臣们坚持立长子为太子,万历为此和大臣们打了十几年的口水战。争执的结果是,朱常洛不知道以什么样的身份和规格去读书,朱常洛的教育就被耽搁下来了,直到十几岁时,才接受了类似小学课程的教育。朱常洛在父亲在世时,估计活得非常憋屈,父亲一死,当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便放纵自己,以前没享受到现在要享受够本,朱常洛每日回宫后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仅仅在位一个月,纵欲过度而亡,年仅三十八岁。

朱常洛16岁的儿子朱由校出场。朱由校自幼丧母,祖父万历皇帝因为当年立嗣的纷争,也不喜欢这个孙子,大臣迫于万历和郑贵妃的压力,不敢对朱常洛和朱由校太好,没人跟他们接触,也不会有好的老师教导朱由校。因此,他的知识水平很低,可以说近乎文盲。从小受冷落的朱由校因此缺少文化,为了解闷而学习木工活,居然成为罕见的巧木匠,后被称为木匠皇帝。由于没有文化,朱由校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别人的读稿来决断,被奸诈的太监魏忠贤利用铲除异己,魏忠贤甚至连皇帝的儿子和妃子都不放过,因为没人再比朱由校听话了,该时期大明政治极度黑暗,民不聊生。朱由校登基七年后生病服用“仙药”而亡,终年23岁。朱由校任下的大明王朝由于根底太差,以至于后任皇帝崇祯再怎么励精图治都无法挽回大明王朝灭亡的命运。

再不关心小孩,多少也要送他读书识字吧!

更多文章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不敢忘,不能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抗日战争

    二战末期,美国以两颗原子弹的方式,让日本被迫投降,至此,战况惨烈,规模巨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得以停止。毫无疑问,盟军首领美国是战胜日本的最大功臣,美国是中国在二战时期强有力的盟友,在美国的帮助下中国在最后才得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第一次通过广播,向全体国民发表诏

  • 最后的疯狂:日本仅7千多万人 却宣扬“一亿玉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亿玉碎,日本投降,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在国内大肆宣扬“一亿玉碎”的计划。所谓“一亿玉碎”,是指在盟军进入日本岛后,日本上亿民众将拒绝投降,以生命来守护祖国家园。一旦这个计划真的实现,大和民族恐怕会面临灭族之灾。不过,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了无

  • 中国人心目中每个朝代最好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大好皇帝,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介绍心目中的各个朝代的代表皇帝。说谁是最有

  • 襄樊、襄阳、襄州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襄樊,襄阳,襄州

    襄樊市和襄阳市一个地方吗?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襄阳市和襄樊市是同一个城市吗?襄樊和襄阳有什么区别、襄樊和襄阳市是一个地方吗?请问襄樊市和襄阳市是一个地方吗?襄阳和襄樊是同一城市么?襄阳,汉时叫襄阳郡,唐朝时叫襄州,宋以后为襄阳府,解放初以襄阳和樊城(襄阳对岸的小城)并为襄樊市。但人们知襄阳而不知樊

  • 中国皇帝寿命大全 万岁很短命平均寿命39.2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皇帝寿命,皇帝寿命,中国皇帝平均寿命

    想短命,当皇帝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中国皇帝寿命列表1秦始皇嬴政50岁前259年-前210年2秦二世嬴胡亥24岁前230年前207年3汉高帝刘邦62岁前256年-前195年4汉惠帝刘盈23岁前210年前188年5汉文帝刘恒47岁前203年-前157年6汉景帝刘启48岁前1

  • 盘点日本九大在位时间极短首相,一名甲级战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日本任期最短的首相,日本首相,东久迩稔彦

    清浦奎吾,第23任日本首相。在位157天。但由于其阁员均由贵族院议员出任,因而遭致护宪派人士的强烈批评,上任仅五个月便辞职,他出任首相的时代也正是大正民主风气最盛的时代。犬养毅,第29任日本首相。当时的日本首相犬养毅就是被11名二十岁出头的海军军官在首相府刺杀。首相临终前的遗言“话せば分

  • 淝水之战后 持续百年的东晋门阀制度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淝水之战,东晋,门阀制度

    引言魏晋南北朝有个特色就是门阀制度盛行,那么门阀制度究竟怎样影响皇权,甚至左右朝政呢?虽然门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但是这种风气形成却是在汉朝,一直到了唐朝这种风气才逐渐消亡。那么,影响的历史的门阀制度是怎么一回事呢,何以在历史上活跃了这么多年呢?门阀士族的发展门阀士族起源于东汉后期,这种风气的

  • 清朝对于中国历史来说 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倒退

    明朝为什么被被自己落后的鞑清灭亡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百姓反抗满洲征服斗争终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多尔衮、福临等满洲贵族不仅代表着一种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兵力和后备兵员非常有限,单凭自己的八旗兵根本不可能征服全国,汉族各派抗清势力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打

  • 曹氏禅让史:铁打的王朝 流水的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禅让,末代皇帝,皇帝

    比如说,历史上最有趣的一门职业是什么?365行恐怕都不是,要俺说,是三国时候魏皇室曹氏一族从事的事业:禅让及其supportingworks。禅让据说是古风,不过尧舜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据说很美好、很高尚,但谁也没瞧见。被记载到信史上的“禅让”却没一个是可以与“

  • 古代太子和世子相比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子,世子

    世子,古代诸王公侯嗣子之称谓,在明清两代为亲王嗣子之称谓。自曹魏始,诸王公侯嗣子改称世子,后世多以王爵嫡子为世子。明清两代亲王嗣子称世子。至清朝例:和硕亲王继承人立世子、多罗郡王继承人立长子。此外,习惯上对贵族、高官的儿子也称世子,以示尊重,但这不是正式称呼。在朝鲜李朝,因为其国为中国藩属国,故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