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没有父亲靠儿子当上皇帝的情况?

历史上有没有父亲靠儿子当上皇帝的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75 更新时间:2023/12/9 7:31:58

说起中国王朝的宫廷历史,总是少不了“母以子贵”的情况,那便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诸如皇子受皇帝喜爱,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生母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后宫之主也是指日可待。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父以子贵”的情况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什么样的精彩历史都有,远比小说精彩多了,其实还真有情况,严格来说,有两个半属于这种情况。

一、唐睿宗李旦靠着儿子唐玄宗李隆基重新成为皇帝

说起唐朝初的历史,其实多少有些残忍而狗血的,先是唐太宗李世民杀兄杀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给自己,等到唐高宗继承唐太宗皇位以后,立了曾是唐太宗后宫女人的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服侍唐太宗以后再服侍唐高宗,历经二帝调教,经历的多了,野心开始膨胀,于是在唐高宗后期渐渐的掌握大权,等到唐高宗死后,可谓是独揽大权,先后立了两个儿子为帝过渡了一下,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然后废掉他们皇位,自己来称帝。

说起来这个唐睿宗李旦可以说是“六位帝皇丸”,他自己是皇帝,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妈武则天是皇帝,他哥哥唐中宗是皇帝,他儿子唐玄宗是皇帝,他侄子也是皇帝。

等到武则天称帝末期,随着“神龙政变”,唐中宗李显复位,但武则天树立女人称帝的先例在前,所以李显的皇后韦后也是野心勃勃,为了称帝是毒死了唐中宗,欲要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当时朝野可谓是人心惶惶,在这个危机时刻,曾是皇帝的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掉了韦后及其党羽,奉其父李旦复位,至此李旦再度成为皇帝,不久李旦禅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所以说要说“父以子贵”的话,那么唐睿宗李旦是妥妥的属于这种情况,没有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冒险发动兵变,那么以他的能力,基本上没希望再度成帝的。

二、白痴皇帝司马衷靠聪慧儿子司马遹上位

晋朝的晋惠帝司马衷是有名的白痴皇帝,继位以后,国内发生灾荒,老百姓饿死不少,这个白痴皇帝竟然对臣子说道“何不食肉糜”,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那么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立一个白痴当皇帝呢?西晋惠帝其实也不是白痴

有着很多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司马衷是个白痴,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可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司马炎对其评价很高,所以寄希望于自己的孙子身上。

而当时的格局参考曹魏不信任宗室诸王,使其没有实权,以至于最后曹魏皇帝大权旁落,宗室诸王却起不到供卫皇室的作用,所以西晋的宗室诸王权力很大,可以镇守地方,并且供卫皇室,在此基础上晋武帝司马炎又在临终之前,立外戚杨骏辅政,等于中央有外戚,地方有藩王,互相牵制,维持一定平衡,还可以稳固统治。

正是在那种安排下,所以晋武帝司马炎敢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期待孙子司马遹将来继位。

三、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有一半因素是因为儿子

明朝的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可谓是一个老好人,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很懦弱,甚至能继位都是沾了自己儿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光。

诚然明成祖朱棣对于自己的孙子朱瞻基是相当喜爱,甚至立其为“皇太孙”,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之所以可以顺利继位,可并非全靠儿子,虽然这个老好人,面对弟弟汉王朱高煦的发难,很是宽容,甚至有时候显得懦弱,但是大家想想,他上有霸道乃至暴虐的父亲明成祖朱棣,下有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并且是战功赫赫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发难,能稳坐皇位20年,并且在朱棣御驾亲征期间,多次监国,将大后方打理的相当不错,怎么会是平庸之辈呢,可见其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传位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有喜爱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的成分,但只能说有一半因素,并非全部都是如此,因为朱高炽本身能力也不赖。当了20年太子10个月的皇帝却改变了大明走向。

所以说历史上正统王朝中“父以子贵”的情况,也就是以上这两个半的情况了。

当然可能还有人说唐高祖李渊也属于是靠儿子上位。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其实唐高祖李渊可并非怂包一个,他的能力虽然在开国皇帝中排不上号,但也是有能力之人,并非平庸之辈,只不过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为了突出自己正统性,不只是修改史书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骂的是狗血淋头一无是处,连同父亲李渊也跟着被贬低了。

诸如太原起兵之事,是李渊拍板决定的,结果成为李渊犹豫不决,李世民当机立断。还有唐朝开国过程中太子李建成也立下了不小功劳,并非全是李世民一人之功,只不过后来李建成成为太子,根据传统太子身为储君,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领兵作战的,所以才在战功方面与李世民的差距拉大。

还有清朝雍正帝靠乾隆帝上位之说,其实更多属于是乾隆帝给自己贴金。

乾隆帝在康熙六十年见到祖父康熙帝,而康熙帝第二年就驾崩了,这么短时间内,康熙帝因为一个刚刚见到的孙子,而确定继承人为老四?这个现实吗?

而且乾隆帝在继位以后,回忆与祖父的时光,很多话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其中有没有夸大之词,有没有贴金呢,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即使康熙帝再喜欢乾隆,也不可能只是因为乾隆帝就确定胤禛继位吧?更何况当时康熙帝并非独宠乾隆,诸如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康熙帝也很喜欢,也曾将其养育于宫中。

我们再看看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可谓残酷至极,大阿哥和二阿哥(废太子胤礽)都因此落得一个终身圈禁的下场,在如此残酷的政治环境下,康熙帝怎么可能单纯因为喜欢一个孙子而确定继承人呢?

这未免也太小看雍正帝胤禛了,搞得雍正帝什么都没有干,就因为儿子得到了皇位一般。

客观来说,康熙帝晚年的确喜爱乾隆这个孙子,他之所以立胤禛为继承人,其中应该也有这个因素,但并非是绝对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雍正帝本人,而非乾隆帝。

更多文章

  • 唐昭宗李晔后人改姓胡?胡适胡雪岩是其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唐昭宗,李晔,胡适,胡雪岩

    姓氏和人名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拥有的个人代号,其中“姓”是家族的徽记。在中华姓氏之林中,“胡”姓是一个显赫的姓族,而在徽州胡姓的家族中,徽州的胡姓有“真”、“假”之分。“真胡”

  • 关陇集团辉煌与衰落:主导政局数百年庞然大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陇集团,八柱国

    汉唐,在我国历史之中自古有着难以逾越的地位,几乎成为中华帝国繁荣昌盛的代名词。而在秦汉、隋唐两座文化高峰之间,还有一个低谷,或者说丛林地带,是谓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漫长的数百年间,黑暗混乱,偶有靖平咸宁闪烁其间,加之北族南下牧马,更添丛林气质。而在这样的丛林之中,崛起了一个将要主导中华政局数百年的

  • 高薪养廉出清官 包青天包拯年薪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薪养廉,清官,包青天,包拯,包拯年薪

    话说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断案高手屈指可数,其中一位名气响亮的牛人,野史上断案强到神界凡间通吃,几个铡刀一摆,就把天下坏人都吓傻的断案高手!没错,说的就是包青天包拯!在民间,包拯为官清廉,不附权贵,官至开封府尹,授龙图阁直学士的荣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且他公正严明,刚直不阿,敢于同皇亲权贵斗争。三口铡刀

  •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藩王之乱” 一次成功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藩王之乱,八王之乱,七国之乱,三藩之乱,削藩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把秦朝到清朝的两千多年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所谓“封建社会”,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行“分封制”。可是从秦朝到清朝的这些更迭的朝代中,大部分朝代根本不是实行“分封制”,

  • 中国历史几千年轮回往复,始终跳不出十大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定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十大定律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历史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质。它有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轨迹。有些曾被认为是规律的东西,后来被证明并非规律;有些被认为是偶然的现象,后来则被证明是历史的规律。总体来说,历史的规律性大于偶然性。历史规律具有如下特性。第一,重复性。这是其最基本的同于自然规律

  • 广州作为“三朝古都”为何叫不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广州,古都,三朝古都

    中国的古都着实不少,比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前面几个名声极大,后面几个名声虽有所不如但也不小。其实广州也有个名号,叫做“三朝古都”,但是这个名号为什么叫得不如其他古都响?秦汉时期南越国的首都我们先来说说这三朝古都是哪三朝。首先出现在秦汉时期。秦朝末

  • 同样是汉朝陵园,为何东汉陵墓规模远比西汉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皇帝,汉朝皇陵,汉朝,皇陵

    汉朝是我国历史延续4个世纪的大一统强势帝国,“强汉盛唐”至今都被国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研究两汉的皇帝陵园,我们就会发现:东汉皇帝陵园的规模比西汉皇帝陵园小。这个“小”在陵园封土的规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原因呢?上图_茂陵(汉武帝陵

  • 中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中国皇帝数量有多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中国皇帝,中国有多少皇帝,皇帝

    中国到底有多少皇帝呢?有对说有300多,也有说400多,如果这个问题放在1949年以前,估计这数量就更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古以来,史学界对一些皇帝是不予以承认的。而现在史学界所承认的皇帝则中国史书上承认的皇帝不全一样。原因有三:1、历史书上受正统观念的影响,一些通过政变篡位后的皇帝并不会承认前任

  • 中国各朝代生活水平如何 达到唐朝鼎盛时期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生活水平

    中国目前的生活水平达到唐朝鼎盛时期了么?现在和唐朝比,何时较鼎盛?中国现在比唐朝来说综合来说怎么样?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朝代吗?中国哪个朝代是鼎盛时期?中国的唐朝处在当时世界的什么水平?古人并非生活在水深或热之中啊,太平年代人民其实是很富裕的。例如汉文帝时,当社会还未从暴秦及秦末战乱恢复时,文帝曾

  • 乾隆好大喜功摆千叟宴 结果成为老人最后的晚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叟宴,乾隆皇帝,清朝

    战乱频繁的年代,众人食不果腹、流离失所,长命百岁之人更是屈指可数,长寿老人在当时是备受关注的明星人物,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从长寿之人身上获得长寿秘诀,这是在生死面前的本能反应。英明一世的秦始皇可以为了长生不老服用含汞的所谓仙丹维持生命,结果不幸暴毙身亡。渴望长寿是帝王的通用心愿,他们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