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四个时代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

唐朝的四个时代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84 更新时间:2023/12/9 8:37:5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最光辉的时期。诗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朝廷的科举制度也由写论文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全唐诗》中,就辑录了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一)初唐(618713)

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盛唐(713766)

诗歌繁荣的顶峰,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以李白为伟大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唐的风格,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中唐(766836)

诗歌数量、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

(四)晚唐(836907)

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皮日休等人继承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在艺术上缺乏创造性,李商隐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爱情主题十分流利,通过温庭筠、韦庄的奠基、词的形式在五代得到迅速发展。

初唐(618年712年)时期,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盛唐时期,特指唐玄宗开元时期,二三十年的时间,王夫之《读通鉴论》:“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乱日也。”欧阳修《新唐书》:“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那是唐朝相对最美好的时光,藩镇割据还未形成。此时的中国大致国泰民安,有治世景象。

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繁荣的顶峰,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以李白为伟大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唐的风格,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唐(762年827年)一般以代宗元年至文宗二年太和年间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这时候的唐朝已经开始有着内外两大矛盾,但还没有到农民起义的程度。

中唐时期的诗歌数量、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

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皮日休等人继承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在艺术上缺乏创造性,李商隐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爱情主题十分流利,通过温庭筠、韦庄的奠基、词的形式在五代得到迅速发展。

唐朝四个历史时期划分

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

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

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

晚唐--黄巢之乱以后

文学史上的分期,主要是分唐诗时用的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

(因为安史之乱时期大诗人还在创作,而列入盛唐,似不妥)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唐诗是极好地概括了唐朝特点

有一种说法是,这是指唐朝诗歌的不同分期。其它朝代的文学没有这样明确的分期,因此也就没有“初盛中晚”的说法。

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却有些片面。为什么呢?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的反映,现实的再现。如果现实不是那样,诗歌也分不成那样。

而说到现实,我们将会发现,把唐朝分为“初盛中晚”,是极好地概括了唐朝特点的。

如果要在历史上找一个最了不起最辉煌的朝代,又找一个最糜烂最衰败的朝代,除了唐朝,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而唐朝因为其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风,其整个历史阶段的分期非常明显: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这就如同我们以前说,一篇小说,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样。一篇小说的这四个阶段,其实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后一部分,都是前一部分的延续,你根本没办法分开,根本没办法说清哪里是“开端”,哪里是“发展”。

可是唐朝的那四个阶段,一个是一个,初唐是初唐,盛唐是盛唐,中唐是中唐,晚唐是晚唐,可以完全没有关联。把它们拆开来放在历史上,说它们是单独的四个朝代,也未尝不可。

初唐,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就像一棵树,就像一片庄稼,热热闹闹自由自在生长起来,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打扰。不错,那时候唐朝的宫廷正杀得天昏地暗,唐太宗灭掉哥哥弟弟坐稳皇位,武则天如同一匹黑马,在唐宫中搅起一阵旋风。武则天之后,还有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兴风作浪。但是,这都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仿佛他们是关了门在打斗一样。皇宫外面的天下风平浪静,老百姓并没有受到任何波及,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奔小康而去。

盛唐,这是一个紫醉金迷的朝代。杜甫号称“诗史”,因为他的诗歌忠实地记载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稻米流脂粟米白”,经济何等的繁荣。杜甫还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写了八个诗人的饮酒。这八个诗人,上至丞相下至平民,其实已经说明了,全国人民都在饮酒作乐。人间总有悲伤,但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那不是人间,那是天国的美景。

中唐,这是一个乱丝密网的朝代。我之所以做这样一个比喻,是因为中唐的矛盾之多,问题之多,很难找到有一个朝代能跟中唐相比。所有朝代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皇位更迭、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倾轧、边患频发等等,都能够在中唐找到。你根本无法把初唐与盛唐的那种气象与中唐挂上钩。都不知道这么多问题,这么多矛盾,是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无法调和。别说唐宪宗、唐宣宗这些有为的君王,就算让武则天、唐太宗这些人复活,让他们去中唐,也都是无可奈何的。

晚唐,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朝代。没有哪个朝代的末期有唐朝末期这么烂,这么无法收拾。中唐虽然矛盾多,但江山依然好好的,晚唐一下就坏了,一下就烂得不可收拾。西汉末年烂掉了,后来有东汉复兴。北宋末年烂掉了,有南宋复兴。明朝末年烂掉了,南明还坚持了一段时间。可唐朝末年烂掉了,烂掉了就烂掉了,一点复兴的机会都没有。有人会说,五代不是还出现了后唐吗?那不过是沙陀人借唐朝的名字,建立的一个异族朝代而已,跟唐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唐朝因为各个分期太明显,所以才有这明确的划分。当然了,我们说,唐朝的这四个阶段没有关联,其实是一种“愤懑”之语,是想表明,一个好端端的朝代,一个可以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形象的朝代,因为统治者的乱政,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理直气壮作为我们的历史名片了。

标签: 唐朝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更多文章

  • 历史就是这么残忍:玄武门之变后建成元吉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杨妃

    本文摘自《中国式权力博弈》,作者:王觉仁,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李建成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嫡长子,本有望继承大业,却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中丧命。李世民弑杀兄弟后,又血洗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脉及其党羽,人言李世民踏着血路登临皇位。唐朝玄武门之变基本上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李唐皇族的血并未流够。因为斩草还

  • 中国皇帝庙号、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中国皇帝,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一、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

  • 中国古代帝庙号 有称“祖”有称“宗” 依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庙号,皇帝,皇帝庙号,中国皇帝庙号,谥号,皇帝谥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

  •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杨广李世民谁是明君谁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杨广,明君,暴君

    有这么一位皇帝,他:1、他长得帅气。历史书专门夸他“美姿仪”。放在现在,那就是小鲜肉一枚;2、他会打仗。岁不到,他就率兵灭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现在有多少童鞋岁时还躺在大学的宿舍里通宵玩游戏?3、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战中,大部分时候是北方人压着南方人打。少数的几次例外就有他的功

  • 一代女皇的基因 勤奋努力的父亲长寿能生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媚娘,武士彟,武则天父亲,武则天母亲

    说历史上最成功的女性,非武则天莫属。那么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什么样的母亲,造就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果真,出身名门的武皇帝的父亲武士彟和母亲杨氏还真不是一般人。掰掰同样伟大的武则天父母究竟有哪些“超越”常人的地方。晚婚晚育长寿的母女翻阅历史,其实武则天母女真的神奇。她的母亲杨氏

  • 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 成就仅次于唐宗宋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唐高宗李治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大家脑海里应该都不约而同地想起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他们。提起唐高宗李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儒弱,因为他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有一个千古一女皇的妻子武则天,还有六味地黄丸的俩儿子,还有太平公主这样权倾一时的公主,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这样的孙子。爷爷、爹、哥哥、大爷、儿子、

  • 阿拉斯加720万刀 美国买来很委屈俄罗斯很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州,买下阿拉斯加,美国领土,美国领土扩张,美国州

    美国建国不过几百年,国土面积却有963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十分稀少,只有3亿人,真正的地广人稀,不过美国在打响独立战争之前,仅仅只是英国的13个殖民地,面积只有94万平方公里。美墨战争虽然扩张了领土,但大多数领土都是美国用钱买回来的,拿破仑就将路易斯安那给了美国,丹麦也将维尔京群岛出售给了美国,不过这

  • 《新华日报》:民主颂 ——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主颂,美国独立日,独立日,新华日报,新华日报社论

    《新华日报》(华北版),1938~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后因武汉沦陷,迁往重庆。1939年,因日军大轰炸迁至化龙桥虎头岩。抗战时期,CCCP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是CCP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也

  • 南宋王朝的最后岁月 崖山之后无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南宋灭亡,宋朝,崖山之战

    自古以来,天下无不亡之国家、不灭之朝代。但是,如果说起在灭亡时统治阶级的表现,却是各不相同。有的沦为阶下囚、死的凄凉,有的早已是傀儡、政权更是名存实亡,也有的最终得以善终。不过,却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如南宋这般悲壮,在面临灭亡时,自皇帝以至十万军民集体自杀,无一人投降,不禁让人对这个朝代充满无限的追思和

  • 明朝蜀王们坐拥天府之国 成严世蕃富豪榜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藩王,蜀王,明朝首富

    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好不容易“祖宗埋正”了夺得天下。为人父母,心疼子孙后代,其心可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方式是:不让后代吃苦,包养一切!《明史·诸王传·序》中说,朱元璋不管子孙“贤愚”如何,一律“其生也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