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二十五个朝代,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长达800年,短的大多数都是几十年而亡。长达800年的朝代就是我们说的周朝。为什么周朝的寿命这么长?为何能存活约8个世纪?有什么原因?
周以德得天下,以德治天下。故享国800年。周之始有两个圣人。一、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有多牛是中国人都知道。二,周公。周公主政制礼乐。两个字教化。教化什么?爱祖国爱周王吧。武王伐纣,800诸侯会孟津。有的诸侯力量比周还大。但心悦诚服认周为盟主。
为什么?周有至德,受命于天。德化这个东西是久久为功。一旦见效则稳固且持久。攻心为上兵战为下在于此。所以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真有这个氛围。
再者,周是分封制,且大封宗室子弟。每一个诸侯相对于天下都是弱小的。周天子的统御力随其德行和势力而定。但诸侯谁也不敢取代周天子,谁鲁莽谁被群殴。
于是,在周天子统御力弱时,就相互兼并。这个过程干下来,又几百年过去了。周有天下800年,当然,这其中不少年头是挂名天子。自周以降,朝代更替频繁,人心不古。所谓富贵险中求,皇帝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一茬接一茬,哪里能持久呢?
而且在周之前,制度不是很完善,周是集大成者,而周之后,不得不说,人心不古是一个方面,历史在前进,人类的智慧在凝结,但阴谋却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周之前,认为有德之人才能为人君,而经过战国的尔虞我诈,群雄逐鹿后,却是人人想称霸天下,所以后来历代,一旦有可以夺取天下的实力,这个人就很危险,你可以不反,但天子认为你要反,要么反,要么死,当然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想取而代之。所以纷争不断,很难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王朝再产生。
后世称为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使得周朝可以延续800年的原因之一,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力关系。
第一,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力关系。因为分封各个诸侯,诸侯之间互相牵制,敌对征战,使得自身国力消耗。只要不是一家诸侯压迫其余诸侯,处于权力中心位置的周王朝都稳于泰山,不受威胁。而且有着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井田制,有利于王权的巩固。
那么周朝到底分封了多少诸侯,而周朝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燕,晋是周王姬姓封国。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极致灭亡。
当时的周朝的国土跟后世的中国是不能比的,但是国土面积相比较同时期的国家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
第二,周公及时在东方区域建立政治和军事存在,为日后的迁都奠定了基础。西周初年,周公为了防备东方的殷顽民反抗,营建了洛邑,也就是所谓的成周。成周的营建,为周王朝提供了缓冲的余地,日后,犬戎攻破镐京,周王室得以东迁,到洛邑继续延续国祚。
第三,周公制礼作乐,是周朝国祚绵长的重要原因。西周初年,周公损益夏商旧制,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礼乐制度,从天子到庶人都必须遵守。礼乐制度是周朝统治的文化基础,在平民以上的阶层都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这种共识无疑有利于加强整个国族对于周王朝统治合法性的认同。
第四,周天子并不强大的王权,使得虚君成为可能,也使得任何一个诸侯不会轻易去篡夺中央王权。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这看上去好像是周天子没有强力控制能力,但是实际上这种制度恰好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在周天子强大时,他对诸侯国有很大的约束能力。
因为分封各个诸侯,诸侯之间互相牵制,敌对征战,使得自身国力消耗。各个诸侯国的实力削弱也使得宗主国可以将这些诸侯国掌握在手中,处于权力中心位置的周王朝都稳于泰山,不受威胁。这种制度恰好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在周天子强大时,他对诸侯国有很大的约束能力。
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分封制形成诸侯相互牵制的局面和礼乐制度下对周王朝的认同感,也就是所谓文化控制,周朝才会存在长达800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诸侯争霸后期也是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周朝虽然有800年的王朝时间,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的权力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名存实亡。这也是秦朝可以统一天下,为汉朝盛世创造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