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女皇武则天外 还有正史不被承人的女皇帝

除了女皇武则天外 还有正史不被承人的女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3/12/12 6:48:32

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不止一人,但武则天却是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说起女皇,很多人都以为只有武则天,然而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女皇帝,不止武则天一人,像北魏元姑娘、唐朝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西辽耶律普速完;

并且,虽然没有皇帝封号,却临朝执政的女性也有赫赫有名的慈禧、吕雉、胡太后、萧绰等人。

其实历史上比武则天更早称帝的女人有两个:一个诞生于北魏,不过只是另一个女人布置的一场闹剧;另一个则唐高宗时期货真价实的女皇帝陈硕真。

但是,确切的说,武则天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大周(武周)的皇帝。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闹剧女皇帝北魏殇帝元姑娘

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十九岁时密谋逼迫太后归政于己,没想到机密泄露,胡太后先下手为强,将孝明帝的嫔妃刚生下的女孩谎称男婴,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不久,胡太后又毒死了孝明帝,立假太子为帝,改年号“武泰”。所以北魏殇帝元姑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尽管在位时间不到一天,早于武则天一百五十六年。

这个事情要从胡太后说起。

胡太后名叫胡承华或胡充华,她的发迹纯属偶然。她本是一介平民,历史记载她进入皇宫是因为她的母亲,还有一说是因为她的姑姑是个比较有名气的尼姑,而北魏是非常推崇佛教的,这个尼姑便利用经常进宫讲经的机会推荐胡承华进了皇宫。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肯定都是有本事的。胡承华的魄力在她怀孕之后就体现出来了。

早在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建国之初,因为看多了汉、晋时代的外戚专权,于是立了一个规矩:立太子则杀生母。胡承华进宫时,这个规矩还存在。那时候后宫的妃子们因为怕生下太子而丧命,在怀孕后就想办法把胎儿打掉,没在肚子里弄死的就在出生后弄死。胡承华有了身孕后,有人劝她把孩子弄死,她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天子哪能没有儿子!你们怎能那么自私,只顾个人生死而不顾国家前途!”而且祈祷能生个儿子,并立为太子。可见这个女人不简单。看来,同样的性格在不同的境况下可以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未发迹时,胡氏的铁心肠是英豪大略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而独掌政权后,同一副心肠就成了无情无耻凶残暴虐的代名词。

她后来真生了个儿子,并立为太子,叫元诩。按规矩胡承华是要被杀头的。但是宣武帝爱极了这个女人,最后竟然让她在后宫、朝廷的斗争中活了下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很快,太子元诩当上了皇帝,这时的胡氏已成了胡太后,把持了朝政开国皇帝拓跋珪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刚开始,胡承华勤政爱民,为她获得了声誉。接着,她开始铲除异己,独掌大权。不可否认胡承华是少见的有才华的女人,处理政务获得朝野的好评,但权力欲望强烈,且私生活靡烂。特别是当上太后之后,个人私生活变得荒淫无节制。清河王元怿容貌俊美,胡太后借故将其召入后宫,不但与其私通,且将朝政大权委托于他。同时,这个胡太后也是性情中人,而且一般的白面小生还满足不了她。她技高一筹,硬生生地把才华横溢、威望甚笃的清河王元怿逼成了自己的面首,后来又不断培养和发掘新的面首,天天浓妆艳抹,花枝招展。这位多情女诗人还亲自创作《杨白华》歌辞来怀念远走高飞的情人杨华,“……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让宫女们昼夜连臂环绕,踏足歌唱,忆念情人。就是这几位面首,酿下了数次宫廷政变的祸根。

一次,胡太后去盛放绢布的仓库巡玩,对行的王公嫔主一百多人下令:依自己力气,随意取绢。这些人丑态百出,使尽气力左夹右扛成百匹地往家里搬。尚书令李贤和章武王元融最贪心,负绢过重,颠扑在地,一人伤腰,一人伤脚,太后又笑又怒,让卫士把两人赶出仓库,一匹绢也不给他们,当时被人传为笑柄。只有侍中崔光和长乐公主拿了很少。魏王朝在胡后掌政初期达至极盛,可惜是回光返照。高阳王元雍,富可敌国,僮仆6000,乐伎500,一顿饭就吃掉几万钱。河间王元琛马槽都以纯银打制。胡太后本人也好不到哪里,不停地营造庙观,并下令各个州都兴建五级浮图,洛阳城内,诸王、贵人、宦官、公主等各建寺庙,相互斗比。

权力会让人失去理性。小皇帝长大后,按道理胡承华要还政于帝,但是谁愿意放开手上的权利呢?于是,胡承华在亲生儿子元诩十九岁的时候把他毒死了,立了皇帝刚生下一个月的女孩为皇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胡承华当然不会错把女孩当男孩,她只是为自己称帝做铺垫。后来她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把这个小女皇帝废掉了,加上谥号为“殇帝”,立了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做了皇帝。虽然胡承华没有称帝,但是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她自己也自称为“朕”“寡人”。历史上把持朝政的女人很多,但是敢自称“朕”“寡人”的除了武则天,就是这个胡承华了。

也就是说,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女婴在另一只手的操弄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而是操弄这场闹剧的胡承华,却借这个婴儿成了名义上的皇帝。也太儿戏了。玩不好,Gameover,Encore?你以为国家神器是任天堂游戏呀?少数民族首领朱荣攻破洛阳,把胡承华和小皇帝装进笼子扔到水里淹死。

该名女婴在胡太后的操纵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历史上连她的名字都没留下,一般可称“元姑娘”,胡太后之后匆匆给女婴加上谥号殇帝,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她的女皇帝身份却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认,一来是她本是一婴儿,更不要提有什么作为了;二来,能当上皇帝还是因为胡太后使诈想让她冒充男婴来成为傀儡皇帝。

第二位女皇帝:义军女皇帝

如果说上一个女皇帝还有些遮遮掩掩,属于以假乱真,那么下面这位就是货真价实的女皇帝,她叫陈硕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称女皇的人!为何她名不见经传呢?那是因为她没有武则天那样大的影响,也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宫廷秘闻和种种传说。

陈硕真,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唐代农民起义女领袖,她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

唐高宗李治继位的第四年,即653年,睦州青溪县(浙江淳安)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为首的是位巾帼女杰,就是陈硕贞。她自称皇帝,建立政权,震动了一方。

陈硕贞,史书上又写作陈硕真。关于她的出身和年龄,由于史料缺乏,已无法知道。但据推断,她发动起义时年纪很轻,因为史书称她为“睦州女子”而不是“睦州女人”,古人在用词上一般是很讲究的。

青溪位于今天浙江西北部,与安徽相邻,这里山高谷深,河汊交错,物产十分丰富,尤其是漆、茶等经济物生长旺盛。正因如此,统治者对此地格外关注,索求无度,使得这一地区的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当时唐朝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一片大好,但在类似青溪这样的局部地区内,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仍很尖锐,人民对唐朝的统治还心怀不满。忍无可忍之下,陈硕贞发动了青溪起义。

陈硕贞发动起义是经过认真谋划的。一日,陈硕贞向邻居们说自己将要成仙而去,离开这里,为此特向乡亲们道别。不久,陈硕贞果然在乡里消失了。对此,邻居有的信以为真,有的半信半疑,还有些人根本不信,他们向官府告密说:陈硕贞成仙升天是假,图谋不轨是真。官府派人四出搜寻,并将其抓获。当地官员审讯后,以妖言惑众、图谋不轨之类的罪名将案情上呈。没料到,上司却以查无实据为由,将陈硕贞开释。

本来,陈硕贞想以成仙为名离开一段时间,一则让人相信她真已成仙,二则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本领、思考起义计划,待时机成熟,再利用仙人的身份回乡组织起义。不料半途出现这场变故,幸而及时化解。这使陈硕贞明白了官府已在注意自己的行动,于是归乡后她决定马上举行起义。归山猛虎,入海蛟龙,必然会兴风激浪,风暴爆发在即。

陈硕贞有一位亲戚叫章叔胤,他积极支持陈硕贞的起义计划,并帮她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章叔胤对外宣传说,陈硕贞已从天上返回青溪,现在她法力无边,变化莫测,可以召神将役鬼吏。这说法一传十,十传百,愈传愈玄,方圆百里的百姓无不对陈硕贞顶礼膜拜,陈硕贞的每一句话都被奉为神语仙音,足可令信徒赴汤蹈火而不辞。

用宗教迷信组织群众,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一大特色,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秦末陈胜吴广的狐鸣鱼书,汉末张角的太平道,东晋孙恩卢循的五斗米道,以及清末洪秀全的拜上帝会莫不如此。宗教迷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召集大批群众,主要源自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那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所以,宗教迷信屡屡被运用且屡屡有效,也就毫不为奇了。

陈硕贞所运用的是道教。这一点古人未曾明言,但章叔胤称陈硕贞自天回还,而且能召神役鬼,这些都是采用了道教的说法。另外,当时人们把陈硕贞当成卢循、张鲁(汉末五斗米道的首领)一类的人物,可见陈硕贞运用的是道教。原因或许在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群众中很有影响,而浙江是道教广泛传教的地区之一。

653年秋,陈硕贞正式宣布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而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参加农民起义的妇女不计其数,但做领袖的妇女却寥若晨星,而做领袖且又称皇帝的妇女,则只有陈硕贞一人。从这一点上讲,她比许多男性农民领袖更具魄力。

陈硕贞发动起义后,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拥护,在很短的时间里,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唐朝统治者十分不安,急于将其剿灭,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起义地区实行封锁,限制其发展,控制人口流入义军。进入该地区的人,包括僧侣,一律受到盘查。

为了打开局面发展力量,陈硕贞指挥义军攻克了睦州许多属县,如桐庐、于潜(今浙江昌化东南)等地。然后,陈硕贞挥兵进入今天的安徽境内,攻打歙州(今安徽歙县)。由于唐军的顽强抵抗,义军攻势受挫,撤出战斗。陈硕贞进入安徽的意图没能实现。

从歙州撤出后,陈硕贞调整了战略,由集中兵力进攻改为分路出击,采用运动战与袭击战结合的方式扩大势力范围。在此方针下,陈硕贞命将领童文宝统兵四千,偷袭婺州(浙江金华)。不想,童文宝率兵进入婺州后,即被官兵发觉。于是,童文宝变更战术,强行推进。这时,担任婺州刺史的是崔义玄,此人在隋末群雄并起时也是个不甘寂寞的活跃人物,先投奔李密,未受重用,改投李渊。崔义率在城中收到义军攻来的警报后,立即集合文官武将,准备发兵抵抗。官员们慑于义军的声威,纷纷说:“陈硕真有神灵护卫,敢与其兵对抗者,无不杀身灭门,还是回避为上。”这时,一个叫崔玄籍的司空参军站出来说:“顺天心合民意的起兵,有时尚且不能成功,陈硕贞不过是个有点法术的女人,一定坚持不了很久。”崔义玄闻听此言,大喜过望,立即命崔玄籍为先锋官,他自己统率大兵跟进,阻止了义军的进攻。

陈硕贞闻知童文宝在婺州受阻,带领主力到婺州参战,参战的义军达数万人。然而,义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但起义才一个来月,战士未经训练,战斗力有限,过去能克州陷府,凭的是声威和拼劲,如今声威和拼劲虽在,但面对训练有素的官兵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这种你争我夺的对峙战又是义军所未经历过的。所以,婺州境内的相持,虽然官方很有压力,义军同样受到阻挫。双方都在寻求击败对方的办法。

陈硕贞为了改变客地作战、敌情不熟等不利条件,不断派出间谍,剌探敌情。有一次仅被唐兵擒住的间谍就达数十人。这个数字可能被敌人夸大过,但以常理推之,数万人的义军使用的间谍肯定不止此数。

崔义玄为尽快打败义军,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派人去邻近州府搬取援兵,二是稳定军心。一天夜里,崔义玄对手下人说,刚才看见有一颗星附入敌营,他断言,自己一定胜利,对方一定灭亡。其实这不过是崔义玄为鼓舞军心,煞费苦心编造的故事而已,但这故事在古代却能打动人心,因为,当时的人都相信地上的每个人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人亡则星落。

当年十一月底,扬州长史房仁裕接到崔义玄的求援后,马上发兵进至婺州,与崔义玄联兵向义军发起进攻。此次战役的场面如何,由于缺乏史料,难以尽知。但从战斗结局看,参战的数万义军,除一万多人被俘外,其余大部分战死。数万人以命相抵,场面无疑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文佳皇帝”陈硕贞及仆射章叔胤在战斗中被俘,最后英勇就义。

当地百姓不肯相信陈硕贞已死,他们编造了一个传说,说当起义军最后被围困在一个山头上时,陈硕贞立马山头,回顾左右,义军已经所剩无几。她挥舞双剑,准备再冲下山去。房仁裕和崔义玄指挥官兵万箭齐发,顿时箭如雨下,陈硕贞舞动双剑,远远看去只见两团白光护着她的全身。官兵的箭轮番向那两团白光射去,最后,陈硕贞胸腹连中数箭,两团白光渐渐收敛了。就在官兵一拥而上,想抓住陈硕贞时,忽然天边飘来一朵彩云,一只巨大的凤凰降落在山头,吓退了官兵,然后载着陈硕贞腾空而去。于是,那山现在就叫“落凤山”。

陈硕贞的事业在婺州终结了,虽然她从起兵到兵败身亡,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但是在东南引起的震动极大。她以女子之身自称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今天,在青溪的“天子基”、“万年楼”等遗迹中,似乎仍可找到当年的“文佳皇帝”的影子。也许有人说北魏时期的傀儡女皇和唐高宗时期的女皇帝陈硕真,都不如武则天的影响大,也不够名正言顺,按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可能把二者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皇,谁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个女皇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就算北魏的傀儡女皇称不上是正牌的第一女皇,也轮不到武则天,因为还有陈硕真挡在武则天前面。虽说陈硕真起义并未波及整个中国,但她毕竟比武则天早称帝六十五年,从她的起义所引起的巨大影响,还有她的思想来看,她也足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所以这么说来,武则天算不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

其实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迂腐观念下,能有这样一个女人挺身而出、主张女人也有权利参政,说她是先驱者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因为她这样起义自封的“皇帝”名号,并且起义失败了,在中国历史中算是轻轻划了不痛不痒的一笔,除了空有自封的皇帝名号却无皇帝实权,也没有建立皇帝政权,她的身份也同样没有被公众认可。

第三位女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正统女皇

一代女皇武则天究竟叫什么?五个名字各有出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正史承人的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氏乃武士彟次女,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又称武媚、武曌、武则天。

武则天功与过暂且不论,但是她的确是第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并且改了朝换了代。由于李唐王朝的衰落,致使武则天得以一步一步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却与唐高宗李治又暗生情愫,又入了李治的后宫。并且攻于心计、步步为营,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左右。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自然而然成为了太后,然而这还不够,她不仅独揽政权,相继又废掉中宗和睿宗两个亲生儿子,在66岁那年登记称帝,自称武曌、圣神皇帝,并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

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

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在位15年(公元690705年)。

武则天称帝史

武则天以其智计和牺牲自己女儿的性命为代价,登上了皇后之位,从此,开始参与朝政,并且开始了争夺皇位的历程。

一、稳坐后位:

武则天既成为皇后,就不能容忍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存在,因此,不久就害死了二人。接着武则天把目光盯在东宫太子的位子上。不久原立太子李忠提出让位,这样高宗下令改封李忠为梁王兼梁州刺史,立武后生的长子李弘为太子。这样,宫中的事情处理妥当了。

二、打击政敌

从公元656年起,高宗的头痛病加重,据史书记载,高宗“多苦风疾”。这时武则天早已成为高宗的得力助手和顾问,并处理朝政了,高宗对武则天也很信任。武则天既然辅助高宗执掌朝政,就方便对付自己的政敌了。大臣韩瑷曾上书为褚遂良鸣不平,说褚遂良是为谗言所诋毁,是皇上弃旧臣。武则天看后便指使许敬宗和李义府,诬告韩瑷、来济和褚遂良图谋不轨,遂被贬为刺史,离开朝廷。公元659年,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迫其自杀。至此,宫内和朝廷,全部被武则天所控制,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大了。

三、独霸朝纲

对于武则天处理政事的能力,种种权谋手段,高宗很敬服,也言所计从。武则天对高宗庸懦的性格早已掌握,便逐渐凌驾于皇帝之上。皇帝李治由于身体不好,便很少亲问朝政,朝中军国大事,便由武则天一人处理。到李治想收回权柄,密谋通过西台侍郎上官仪废掉武则天时,武则天则立即以谋反罪将上官仪处死。公元674年8月,李治号称天皇,武则天号称天后,当时人称为“二圣”。

四、六亲不认

武则天独霸朝纲,太子有些事情看不惯。萧淑妃生的两个女儿已经都年过三十,武则天把她们幽禁宫中不许出嫁。高宗也很心疼这两个女儿,但不敢作主。太子李弘说:“这件事父皇降旨就行了,一切由儿臣来办”!因此,作主将两个姐姐嫁出去。武则天知道后,气坏了,但也只好如此了。事隔不久,即公元675年4月,太子李弘却暴殂于东宫。于是人们怀疑是他的母亲武则天毒杀了他。

太子李弘去世后,高宗立武则天生的次子李贤为皇太子,令他监国,培养他治国驭臣的能力。李贤性格与其兄长李弘相反,他性格刚烈,颇有才干,但政见往往跟母亲相悖,这就引起母子间的矛盾。正谏大夫明崇俨对武则天说:“太子不堪承大位”。后来明崇俨为盗所杀,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派人干的,便派人审问,并搜查东宫,从东宫搜出数百套武器,而宫奴赵道生又一口咬定明崇俨是太子李贤派他去杀的,这样,太子李贤就犯谋反罪。高宗知道此事,顾不得体弱病痛,去见武后,替儿子求情,最后竟苦苦哀求,武后这才免去李贤死,废为庶人,幽禁起来,后来发配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县),立第三子李显为皇太子。

五、大权在握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故,遗命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奉为皇太后,直接控制朝廷大权。李显把他的王妃韦氏册立为皇后,想封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中书令裴炎不同意,李显很生气,说道:“我将天下送给韦玄贞有什么不可以!难道还吝惜一个侍中的职位”。裴然把此事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就为此废李显为庐陵王,另立自己的小儿子李旦为皇帝,却让他住在别殿里,不过问政事。公元686年,武则天下诏将朝政还李旦,李旦知道如果真的接收了政权,死期便不远了,他的三个兄长就是榜样,于是,上表坚决辞让。

六、登基称帝

武则天继续临朝行使皇权,此时,武则天做皇帝的时机已成熟了。和尚薛怀义猜到太后的心思,伪造了一部佛经,献给武则天。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

又过了几月,有个叫傅游艺的官员,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当时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

公元690年九月,67岁的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登上则天楼,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即皇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为“天授”。以李旦为继承人,赐姓武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就这样登基了,这对中国古代顽固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来说,确是破天荒的大事。

武则天当皇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户口大量增加。完善科举制,破除门阀观念,破格任用贤才。武则天让人诟病的,是她杀了很多人,她的政治生涯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充满血腥。她曾掐死襁褓中的亲生女儿、毒死长子李弘、贬次子李贤为庶人、流放三子李显、软禁四子李旦、虐杀王皇后及萧淑妃,铲除异己等。嗜血的皇冠,通往皇帝之路武则天到底杀了多少人?她称帝前后,大量官员被杀,导致一段时期里政局混乱,边境受扰。晚年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武则天的男宠问题,也让史学家不齿。

毛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中国历史第四位女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西辽承天后耶律普速完

公元11641178年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年号崇福,在位14年

耶律普速完:西辽仁宗耶律夷列之妹(耶律大石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由于太子耶律直鲁古年幼,遗命耶律普速完称制;公元1164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后由于公爹萧斡里刺和驸马萧朵鲁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自称皇帝,是为承天皇帝,不到几天,消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杀,耶律直鲁古即位。

后来,耶律普速完经常与驸马萧朵鲁不之弟萧朴古只沙里幽会偷情。耶律普速完为了拉拢驸马,封他为东平王。但驸马并不贪图王位而让自己戴上绿帽子,便经常指责耶律普速完。为了情欲,也为了安心,耶律普速完便罗织罪名把驸马处死。

驸马的父亲萧斡里刺是西辽的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权势熏天。公元1178年,他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将仁宗次子耶律直鲁古立为皇帝,改元天穆西辽。

耶律普速完死后,耶律直鲁古即位。册封耶律普速完谥号为“承天太后”。可以说,耶律普速完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位女皇帝。

她之所以也没有成为公众认可的女皇帝,也是因为她本是割据政权西辽的女皇帝,而并不是整个中国,当时西辽也仅仅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国,并且中华文明的核心还是在唐朝。

综上来看,这四位女皇帝,除了武则天,其他都没有得到正统认可,尚待襁褓的元姑娘、陈硕真、还有耶律普速完,虽然她们的确是有皇帝之名,但是却达不到皇帝的标准,并且没有任何政绩和作为,难以被世人认可为真正的皇帝。

除了上述已有皇帝封号的女性,中国历史也有几位没有皇帝之名,却又皇帝之实的女性。

中国历史上临朝执政的女性

第一位: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后妃掌权执政的鼻祖

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四贵(宣太后家族),不闻其有王”的局面。

最后,他昭王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第二位:吕后,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发妻,因骇人听闻的“人彘”事件闻名于历史。

其实早年的吕雉是个贤惠的女人,跟着刘邦历尽艰辛。

但是吕雉在楚汉战争时,不幸被项羽俘虏了,成为了人质,在楚军中备受折磨,还被项羽拿来当人质来威胁刘邦,却没想到刘邦不仅不在意,还一副你想杀随你便的态度。我想这对吕雉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后来掌权长达16年的过程中,处事毒辣心狠。

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为完成刘邦遗愿,维护皇室,使自己功名垂世,吕后并没有称帝。

她的目的还是要安定天下,避免动荡所带来的灾难。

自《史记》以来,立"本纪"的都是帝王,但是司马迁班固却各自在他们所写的《史记》、《汉书》中破例为吕后立本纪,可见他们对吕后执政功绩评价等同于帝王。

第三位:慈禧太后,权倾一时,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1861年至1908年间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是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甚至被称为“无冕女皇”。

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具权势,她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

一直在幕后垂帘听政,生活也什么奢华,可谓权倾一时。

当然,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参政的女性,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来说,武则天能成为一名女皇帝,与这几位同样有权有势的女性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像慈禧,她热衷于富贵和权势;北魏的胡太后,虽然武略样样精通,不仅热衷钱权,也贪图享乐,总的来说,特别爱自己,却不爱天下;吕雉,大权在握也始终是“以夫为纲”,自始至终没有想过改朝换代。

武则天则不同,她要的是君临天下!武则天14岁入宫26岁出家31岁当上皇后14年终成一代霸业。

更多文章

  • 埃菲尔铁塔是怎样建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埃菲尔铁塔,巴黎标志

    图:而今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和法国的标志埃菲尔铁塔(法语:LaTour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 宋庆龄坦言晚年生活:享受皇家待遇仍不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庆龄,宋庆龄后悔

    宋庆龄(资料图)2003年1月27日,是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此,笔者再次走进了秀美僻静的北京后海北沿那座46号院的大门,走访了曾与宋庆龄朝夕相处的身边工作人员……“我享受着‘皇家待遇,尽管我不快乐…&helli

  • 用错地方的技术:东德秘密警察“核生化”盯梢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德秘密警察,核生化,盯梢,监控

    这绝对称得上是冷战时期的一个热秘密:前东德秘密警察为了便于跟踪国内持不同政见者、外国间谍或者其他可疑人士,居然发明了"核生化"盯梢手段,而这种盯梢手段实际上是今天寻呼机和手机发明的原理!1月4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和德国政府专门负责调查前东德秘密警察真像的部门首次曝光了这一惊人的内幕。穿戴在秘

  • 拆倒这堵墙:纪念里根柏林墙演说25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柏林墙,柏林墙下的演讲,推倒这堵墙,柏林墙演说25周年,里根

    1987年6月12日,里根总统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著名演讲。他的左右分别为西德总理科尔和西德议长1987年6月12日,冷战以一种几乎无人能预见到的方式,进入了尾声阶段。如果说1984年(开始第二任之前)的里根,还能宣布“这又是一个美国的早晨”,那么三年过后他的总统任期已近迟暮,

  • 最作的女人:慈禧为何胆敢向十一国同时宣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国联军,慈禧,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近半个世纪实际的掌权者,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外矛盾的触发者和见证者,她是能够站在历史的尘埃里给我们教训的,在一个已经走向破落的帝国大船,航行在工业帝国的汪洋中,难免不触礁沉没。但是一艘具有数千年的封建大国沉入黑暗海洋中浴火重生的过程难免不让让百感交集,在这

  • 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什么时候落后于西方,落后西方,中国历史,欧洲

    内容提要: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到底何时拉开?是工业革命时期呢,还是15、16世纪的转型时期?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世纪之交,英国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出版了关于世界经济的“千年统计”。其中,人口、GDP和人均GDP是有关中国、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观的数字。比较结果

  • 蒋经国当选总统后的要求:不称领袖 不喊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蒋经国,开放党禁报禁,开明领袖

    文章摘自《文史参考》2010年第21期作者:陶涵1968年是躁动的一年,苏军的坦克开进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街头;法国巴黎爆发了“红五月”运动;越战在升级,而美国国内反对越战的声音越来越大;中国大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入1969年,中国和苏联之间战云密布。秋天,尼克松

  • 长寿皇帝:中国历史上11位寿命超过70岁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中国皇帝,中国皇帝寿命,中国皇帝列表,中国皇帝在位时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中国历史共经历了83个王朝,期间共有559个帝王称帝。由于君权天授要表示与众不同,史书记载中国帝王出生时大多有天降异象。按说皇帝一切生活标准都是天下最高的,生活在这么好的条件中,皇帝应该都是健康长命的。中国的那些皇帝们,

  • 古代解决婚龄男女性别失调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计划生育,鼓励生育

    近来有不少话题可说,比如,计划生育。大家都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际上,古代中国不少朝代也是这样做的,但与今天提倡“少生”不同。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如何搞好计划生育的?图:90年代计划生育公益广告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

  • 西晋兴亡启示录 自上而下大面积腐败拜金非亡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晋朝,朝代,晋朝历史,晋朝皇帝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和他建立的政权对历史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这就是司马氏及其建立的晋王朝。司马氏先后建立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政权。西晋建立于265年,280年灭东吴,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但十年之后(291年),爆发“八王之乱”,接着永嘉之乱、五胡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