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帝王帽子前面的珠帘是干什么用的?

中国古代帝王帽子前面的珠帘是干什么用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35 更新时间:2024/1/8 9:58:03

最近几年古装电视剧流行,有网友顿时好奇“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帽子上有帘子”。搜出以下有关冕旒的知识点

首先那叫“冕”,不叫帽子,珠帘叫做“藻”“旒”,从秦朝才有皇帝,皇帝戴的冕,上面的珠帘,就叫做“天子冕旒”,也叫做“天子玉藻”,不是只有皇帝有,从皇帝到庶民都有,珠帘子的数量不同,材质不同而已。珠帘的目的是遮光,所以最早叫做“藻”,水草茂盛遮光,在旌旗上用的叫做“旌鎏(同旒)”。

中国字记录冕,是从西周开始,民间传说,是从黄帝开始。室内庄严场合,比如朝参大典,男女同在,所以无论男女都要用珠帘蒙面,室外场合是“蒙衣”。目前,只有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妇女还保留“旒”,仅在节日和婚丧重要场合使用。蒙衣只有阿富汗和伊朗还有,也仅限于妇女。从中国往西到阿塞拜疆,所有民族的妇女在结婚的时候全是“垂旒”。中国取消“垂旒”是历史上一位皇帝好色,非要看女官员的脸,立法取消了,此后没有恢复,只有蒙衣了,后来就演变成了“盖头”,仅有结婚时候用,为了复古,所有的盖头都有垂旒。

垂旒到了清朝时期,就演变成了著名的“垂帘听政”。单一性别的场合,就不需要蒙衣和垂旒。所以并非所有的场合,皇帝、官员的冕都用珠帘遮面。中国人用门帘的习惯,也是来源于此。既是地位的象征,也是保护隐私。

冕的珠帘的材质,天子(西周)皇帝(秦朝之后至某朝之前)必须用玉,珠帘的数量上,天子皇帝12条,诸侯9条,大夫7条,士5条,男女平等,以下级别递减,另外“旌鎏”也一样。取消“冕旒”之后就用“门帘”了,门帘就没有数量的要求。忘了一点,女性的“旒”有特殊性,现在仍然可以看到,昆曲、京剧中的旦角基本都有。另外冕旒必须遮面,所以低级别的,单条冕旒反而大,高级别的反而细,京剧中的旦角,还能看到这样的“冕旒”。反应到门帘也一样,1949年之前,上流社会的门帘都是细珠帘,老百姓家里的,就是一块布。

冕旒,古代汉族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

古时帝、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

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皇帝的帽子结构

皇帝的帽子称为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冕板前后垂有“冕旒”(liú),又叫流苏。

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xì,鞋)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帽子上有帘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帝为了端正和约束自己,上朝时,如果看见自己头上的珠帘抖动的厉害就能迅速察觉自己的失态而端正坐姿。

皇帝头上的帽子的帘子叫做旒,那些珠子都是玉质。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变化,不同的场合也有变化。从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个珠子,象征“九五之尊”。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让你记住不该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征着头顶着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权威。前面和后面的珠穗叫做“旒”。冕旒象征着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君主的无上权力和顺天应人的政治理念

把帽子做成倒山字,就是在帽子前后各挂一幅珠帘,保持平衡。前面挂上帘子之后,皇帝看得见大臣,大臣却看不见皇帝的脸,可以使皇帝保持一种神秘感和威慑力,有利于维持皇权。同时,在上朝讨论国家大事时,大臣看不见皇帝的脸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他们阿意曲从,有利于民主决策,还有就是可以约束帝王的举止,挂珠不能摇晃的厉害,这就要求帝王行的稳,坐的正,保持一种威严。

更多文章

  • 薛平贵不是唐朝皇帝李温 也不曾在历史存在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薛平贵,薛平贵与王宝钏,李温,唐朝皇帝

    薛平贵不但不是唐朝皇帝也不曾存在过关于唐朝皇帝的搜索里,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薛平贵是唐朝哪个皇帝?”因为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2012年)的热播,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让唐朝皇帝李温在21世纪又火了一把,有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心中都有“关于李温是薛

  • 美汉学家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 称年代框架落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商周断代工程,汉学家,中国历史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在台北举行、刚刚闭幕的“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上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断言该工程“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对此作

  • 雷锋传世照大多为摆拍:人物并非好事中的当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锋照片,雷锋,学习雷锋,雷锋照片摆拍,雷锋照片造假

    这张照片中雷锋身上的大红花是易秀珍亲自为他戴上的。雷锋是当年的“有钱人”,在鞍钢拿高工资时,曾买过皮茄克、料子裤、黑皮鞋、雪花膏,还有一块手表。当时这些都算奢侈品了,但不为人知的是,他的这套“豪华行头”,也给工友张建文买了一套。10年前,沈阳军区雷锋纪

  • 孙中山夏威夷出生“证明书”曝光 为革命骗取美国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2013年3月12日上午,“孙中山与美国”特展,在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来自大西洋彼岸美国国家档案局的95张珍贵照片和21件复制文物,首次在中国大陆公开亮相,真实展现1898年至1904年期间,孙中山为宣传革命,巧妙“骗取”美国籍的过程。特此摘录出这

  • 追忆宋教仁被刺案 中国近代宪政被子弹戳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教仁,谁刺杀了宋教仁

    这是中国历史上离宪政最近的时刻,一颗罪恶的子弹让中华民族与它擦肩而过。一百年前的3月20日晚,在上海火车站,一颗子弹夺走了一位青年政治家的生命,死者宋教仁,年仅32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谋杀,它直接葬送了中国宪政的第三次机会。当时中国正是一个从专制转型的国家,宪政只有在专制解体之时才有一瞬间的机会。如

  • 通过伪造夏威夷出生证 孙中山曾是“美国公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孙中山伪称“1870年出生在夏威夷的Ewa”的自述证言(第一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持有美国国籍?这件事最近在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搜集到的一批历史文件中得到了证明。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出生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中山市”也因为他,从“

  • “中国船王”卢作孚:指挥“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卢作孚,中国船王

    1939年9月24日,卢作孚在汉口航政局改良木船试航典礼上发表演讲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曾作出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

  • 国号改为“隨”字改为与“隋” 但是两字混用很平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

    2013年4月19日的《东方早报》有《随还是隋?学者质疑“隋炀帝墓”》一文,主要是记者采访了一些江苏的隋唐史学者,谈前些天扬州发现的隋炀帝墓的真假。记者采访了扬州一所高校老师,有老师对轻易断定这个墓是炀帝墓持保留意见,提出了许多看法。这里,我并不想讨论墓的真假问题,只是就其中

  • 观念与体制相互依攀 东德背后被扭曲的体育价值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德,东德体育,举国体制

    体育价值观的基因失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德逐步建立起了一个金牌至上,体育依附于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的体育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观为指导,构筑了一个竞技体育的国家垄断体制,这个体制组织严密、运作高效、但手段卑劣,甚至不惜泯灭人性。举国体制的东德曾是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大户形成这样一个以人为&ldqu

  • 杨隋李唐皇室其实是一家人:表亲间的皇位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唐朝,杨隋,李唐,皇位,隋朝皇帝,唐朝皇帝,独孤信

    自北魏国祚倾移后,中原地区的皇帝宝座就在宇文、杨、李数家表亲间传递,犹如击鼓传花。有意思的是,这三家都出自一个小集团,也都有子弟娶了独孤信的女儿。杨坚是后周皇帝的外公,杨广是李渊的姨表弟。轮番上演3次的相同历史公元618年4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遇弑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王李渊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对群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