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汉学家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 称年代框架落空

美汉学家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 称年代框架落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45 更新时间:2023/12/20 3:24:02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系教授夏含夷,在台北举行、刚刚闭幕的“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上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断言该工程“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学勤对此作出回应称有争议很正,“繁本”正在审订之中,过一段时间会出来。

记者在中研院网站看到了夏含夷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十年后之批判:以西周诸在位年代为例证》的论文摘要,其内容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从1996年到2000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极大的研究项目,据工程的统计一共包括两百多泛学科的研究员,几乎天天都在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报刊上有所反映。在2000年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以下简称《简本》),答应在不久之后再发表规模大的‘繁本。现在已经是‘简本发表以后十年,‘繁本还没有发表,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虽然如此,时间已经相当成熟给夏商周断代工程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审查。本文就是初步的反思。”

记者联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员,并获得了夏含夷《“夏商周断代工程”十年后之批判:以西周诸王在位年代为例证》的前面一部分文本。夏含夷称,《简本》对夏代和商代只提供概括的框架,对商代后期则提供绝对年代,但也承认这些年代不一定精确。对西周时代则完全不同,从武王克纣到幽王卒于骊山之下,对西周12个国王在位年代都提供了绝对年代。

夏含夷认为,“《简本》所载西周诸王在位年数和任古代史书都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够在古书找到支持就引之,找不到支持就弃之,这和一般史学方法显然不合。除了武王克商年代是根据《逸周书世浮解》以及另外一些传世文件,懿王元年是根据《竹书纪年》所载‘天再旦于郑的记载之外,《简本》所载西周诸王在位年代基本上是根据六十三件当时已经公布的铜器铭文所载年代记载的分期。《简本》所提出的年代框架和分期不但不能容纳近年新见之铜器铭文,并且对原来六十三件铜器的分期也有几处重要错误,《简本》的依据如此错误,年代框架亦随之落空。”

这并非夏含夷首次批评《简本》。在《简本》刚刚出版之时,夏含夷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经提出批评。此番批评时他认为,十年以来的新证据都证明他当时的批评“有了坚实的基础”。

回应

李学勤:有不同看法很正常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表示,由于没有看到夏含夷的论文,因此无法作出具体的回应。"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本问世之后,我曾经听到很多不同意见,前不久刚刚过世的海外华人学者何炳棣,就是有不同意见者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学术成果,我们也没有想它就此成为定论,有争议很正常。”

李学勤称,“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繁本还没有出来,稿子还没有最后完成,“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数据,都需要很精密,所以拖了很长时间。另外,还有很多新的材料和新的数据,我们要添进去,同时吸收一些学术界的意见和看法。由于现在离‘简本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繁本将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这个报告就是到2000年的报告,以2000年我们做的工作为准,因为我们不会在结题之后做其他的工作。繁本过一段时间会出来,估计出来后也会有争论,科学工作就是这样的。”

名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文化工程,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1996年5月16日动。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与项目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2000年9月15日通过验收。2000年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正式发布。

人物

夏含夷(EdwardL.Shaughnessy),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83年获斯坦福大学东亚语文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助理教授,之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97年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其研究范围为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

李学勤,1933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出任历史研究所所长。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文章

  • 雷锋传世照大多为摆拍:人物并非好事中的当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锋照片,雷锋,学习雷锋,雷锋照片摆拍,雷锋照片造假

    这张照片中雷锋身上的大红花是易秀珍亲自为他戴上的。雷锋是当年的“有钱人”,在鞍钢拿高工资时,曾买过皮茄克、料子裤、黑皮鞋、雪花膏,还有一块手表。当时这些都算奢侈品了,但不为人知的是,他的这套“豪华行头”,也给工友张建文买了一套。10年前,沈阳军区雷锋纪

  • 孙中山夏威夷出生“证明书”曝光 为革命骗取美国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2013年3月12日上午,“孙中山与美国”特展,在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来自大西洋彼岸美国国家档案局的95张珍贵照片和21件复制文物,首次在中国大陆公开亮相,真实展现1898年至1904年期间,孙中山为宣传革命,巧妙“骗取”美国籍的过程。特此摘录出这

  • 追忆宋教仁被刺案 中国近代宪政被子弹戳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教仁,谁刺杀了宋教仁

    这是中国历史上离宪政最近的时刻,一颗罪恶的子弹让中华民族与它擦肩而过。一百年前的3月20日晚,在上海火车站,一颗子弹夺走了一位青年政治家的生命,死者宋教仁,年仅32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谋杀,它直接葬送了中国宪政的第三次机会。当时中国正是一个从专制转型的国家,宪政只有在专制解体之时才有一瞬间的机会。如

  • 通过伪造夏威夷出生证 孙中山曾是“美国公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孙中山伪称“1870年出生在夏威夷的Ewa”的自述证言(第一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持有美国国籍?这件事最近在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搜集到的一批历史文件中得到了证明。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出生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中山市”也因为他,从“

  • “中国船王”卢作孚:指挥“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卢作孚,中国船王

    1939年9月24日,卢作孚在汉口航政局改良木船试航典礼上发表演讲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曾作出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

  • 国号改为“隨”字改为与“隋” 但是两字混用很平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

    2013年4月19日的《东方早报》有《随还是隋?学者质疑“隋炀帝墓”》一文,主要是记者采访了一些江苏的隋唐史学者,谈前些天扬州发现的隋炀帝墓的真假。记者采访了扬州一所高校老师,有老师对轻易断定这个墓是炀帝墓持保留意见,提出了许多看法。这里,我并不想讨论墓的真假问题,只是就其中

  • 观念与体制相互依攀 东德背后被扭曲的体育价值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德,东德体育,举国体制

    体育价值观的基因失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德逐步建立起了一个金牌至上,体育依附于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的体育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观为指导,构筑了一个竞技体育的国家垄断体制,这个体制组织严密、运作高效、但手段卑劣,甚至不惜泯灭人性。举国体制的东德曾是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大户形成这样一个以人为&ldqu

  • 杨隋李唐皇室其实是一家人:表亲间的皇位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唐朝,杨隋,李唐,皇位,隋朝皇帝,唐朝皇帝,独孤信

    自北魏国祚倾移后,中原地区的皇帝宝座就在宇文、杨、李数家表亲间传递,犹如击鼓传花。有意思的是,这三家都出自一个小集团,也都有子弟娶了独孤信的女儿。杨坚是后周皇帝的外公,杨广是李渊的姨表弟。轮番上演3次的相同历史公元618年4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遇弑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王李渊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对群臣说:

  • 皇帝总想长生不老 食“不老药”适得其反中毒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皇帝年龄,长生不老,仙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留下过许多宫廷“投毒”谜案。其实,有不少中国封建帝王是属于“主动中毒”的痴迷于服用灵丹妙药“不老药”。这些所谓长生不老的丹药,基本上都含有有毒物质,有的甚至含有剧毒。晋哀帝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

  • 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炀帝,面子工程,面子外交,好大喜功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毁誉争议最大的皇帝,他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13岁。杨广20岁时,率军浩荡南征,一举平定南陈,结束了自“永嘉之乱”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此后,杨广屡建战功: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