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新疆手机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李姓声威显赫》,文中详细介绍了李姓的一些由来及发展和在唐代的显赫,可以说简单易懂精彩纷呈,但是文章中有一句,提到“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这句话明显错误,严重与历史不相符。因为姓氏文化寻根问祖,中华民族每个人都与之有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这类根源性的传统文化,不要说治学,哪怕只是讲普及性的小故事,都应尊重历史,以事实为重。否则,曲解祖宗,误导子孙,历史与传统会在迎合当前大众文化的趣说中逐渐走样,失去本源。本着对史实的尊重,本人致电新疆手机报及相关编发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新疆分公司,指正这一点,希望他们能依据历史给予书面更正。经过反复沟通,对方只是口头敷衍式的道歉,并无任何实质性的书面声明。后来,工作人员说文章并非他们原创,只是从凤凰网转载。本人在凤凰网查阅到该篇文章,标题是“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钱文忠著),文章转自广州日报。再上百度搜索,才知该文并不是独立小故事,而是源自于《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013-05-01出版)一书,该书系由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而百度多达244000的搜索结果表明,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的转载量都超高,在海内外影响巨大,因此,本人愈发觉着有指出错误,共同探讨,以正视听的必要了。
在此声明,因笔者是民间历史爱好者,所以难免在文章中有纰漏、失误,欢迎各界朋友交流指正。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广大读者观众了解实情,并希望能和海内外更多的学界朋友交流。同时也希望钱文忠教授能够虚心接受,以后在讲课时注意,以免误导大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中国历史政权,哪一姓建朝最多?25史上列述的很明白。以下分别列出刘姓与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相关政权(包括统一与割据的政权)。
中国刘姓和李姓历史政权及建立者比较
刘姓
李姓
政权
建立者
政权
建立者
1
西汉
成汉
李雄
2
玄汉
西凉
李暠
3
东汉
唐
李渊
4
蜀汉
后唐
李存勖
5
汉(前赵)
南唐
李昪
6
(刘)宋
西夏
李元昊
7
南汉
刘龑
8
后汉
刘知远
9
北汉
刘旻
注:以上所有政权,无论刘姓政权还是李姓政权,全部按照政权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序。25史中,一些史学界不承认的分裂格局短命政权及伪政权未列入其中。
以上为刘姓与李姓在中国历史上所建立的政权,刘姓政权9个、李姓政权6个。其中,并没有牵强附会把例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汉名刘亿或者耶律亿并且辽朝皇室汉姓刘)所建立的辽王朝,及其后代耶律大石、耶律淳、耶律厮不、耶律留哥、耶律倍,分别所建立的政权西辽、北辽、后辽、东辽、东丹纳入刘姓政权。当然也没有把本名尉迟僧乌波,后来改叫李圣天的于阗(王国)政权纳为李姓政权。因为在尉迟僧乌波之前,于阗王国已经存在上千年了,他的祖上都姓尉迟,到他这一代才改姓李,他也不是建朝者,且在他之后不到一百年就亡国了,故没有将于阗王国算入李姓政权。此外,在十六国时期,胡夏政权的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以及赤眉汉的刘盆子、大顺的李自成和后西凉(实际统治者是唐契)的李宝也都未计入其中。还有前赵前身(刘渊)汉和南汉前身大越及后唐前身晋国,因本是同一个政权,只是国号有更改,故也没计入,在此说明。
可能一些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朋友会问,还有一些短暂或割据的农民起义政权及其他政权没提到?这类情况,从相关史料中查询如下:刘姓分别有伪(刘)齐、后宋(刘福通立韩林儿为皇帝并且是政权的实际建立者)、五代燕、大明国(刘丽川);李姓分别为吴、魏、楚、大蜀。由于建立政权有严格的标准和一系列的体制,比如定“国号”、建典章制度、设行政官员、建立军队体制及发行货币,所以一些有实力的军阀及条件不全的都未列入其中,比如“新朝”末年的刘永、李宪;十六国时期的刘芒荡、刘显、李弘;隋末的刘武周、刘黑闼;唐末宋初的刘仁恭、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李继迁(先辈本姓拓拔后来被唐朝皇帝赐姓李)等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朋友认为李姓加上朝鲜、越南的一些政权,如朝鲜-李朝;越南-前李朝、后李朝等政权应该比刘姓政权多。任何论证标准都要统一,我们现在论证的是中国历史,如果是世界范围那么刘姓也应该加上西辽、北辽、后辽、东辽、东丹等政权,再者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都有刘姓诸侯国(当时的诸侯国几乎相当于独立政权,尤其是周代实行分封制度以后更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是明证,即使是周朝天子也很难奈何)。
以上材料,无论从那个角度比较,都有一条结论是成立的,那就是刘姓政权明显多与李姓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