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 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 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52 更新时间:2023/12/13 5:35:24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同一天,100多万苏联红军在总长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动进攻,予盘踞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日寇丧失了最后负隅顽抗的基地。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生活》杂志周刊摄影记者杰克·威尔克斯来到中国,拍摄抗战胜利后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战争印记与正在发生的变化。

他用自己细腻传神的镜头记录了抗战胜利后中国风云变幻的瞬间以及百姓们的生活点点滴滴,所有这些都尽收他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也为我们留下了抗战胜利后宝贵的影像资料。

1945年,中国重庆,参与国共和谈的三方代表,美国驻华大使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PatrickJayHurley)、蒋介石、毛泽东。

1945年,中国重庆,参与国共和谈的三方代表,蒋介石、美国驻华大使PatrickHurley、毛泽东。

1945年,中国重庆,毛泽东

1945年,中国重庆,蒋介石和毛泽东

1945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毛泽东

1945年,中国重庆,漂亮的女职员

1945年,香港鲤鱼门渔人码头,林立的中国帆船及舢板

1945年1月,中国海。美军地狱攻击性轰炸机环绕在大

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空,正准备切断日军补给线。

1945年1月,云南昆明。昆明城万人空巷,市民拥挤在街道上欢呼盟军卡车车队和吉普车的到来,这次是滇缅公路的首航。

1945年1月,印度。盟军司令LewisA.Pick将军与中国远征军司令孙立人将军紧紧握手,

这位二战名将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在缅甸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部队营救了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1945年1月,印度。飞虎队陈纳德将军(ClaireL.Chennault)在演讲

1945年1月,印度东北部。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总司令孙立人将军(前排左一)

和其他中国军官正准备视察部队,英国军官陪同。

1945年1月,印度东北部。

盟军卡车车队刚刚装载援华物资在印度境内行进,

这是跨越一条河流建成后不久的一座浮桥。

1945年1月,缅甸北部。盟军卡车车队正在通过Bailey大桥

1945年1月,缅甸密支那。蜿蜒在缅北群山之中的滇缅公路

1945年3月,中国云南,美军与中国远征军

1945年3月,云南昆明。美军军官HenryC.DozierJr.(中)

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

向中国军官学员讲授军用地图,

这时中美联军正奋战在缅甸并给予日军以重创。

1945年3月,云南昆明。

这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的训练场地上,

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先生与美军军官一同视察,

他面前的中国军官都是这个学校的学员,

短期培训后他们都将开赴抗日前线。

1945年3月,云南省,中国远征军军官的伙食

1945年3月,云南省,中国远征军士兵使用的枪械

1945年3月26日,

中国Annan(原文如此,查询这个地点现在很多人考证是贵州省晴隆县境内)。

这是一张很著名的照片,

当天美国陆军补给车车队正在攀爬著名的21个急转弯(中国人成为“二十四道拐”),

这是二战时期闻名全球的滇缅公路向重庆方向延伸的一段,

与之齐名的还有驼峰航线,

这条供应线保障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1945年4月4日,云南昆明。

金马坊前昆明各界群众欢迎第一次从陆路滇缅公路运输物资进入中国的盟军车队。

1945年8月,中国(可能是云南)。

这位士兵在玉米地旁边的石灰岩上休息,

他穿着草鞋,扎着绑腿。

1945年8月,中国重庆,售卖香烟的摊贩,

看见有美国的“Camel”(骆驼)、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双喜”,

还有个美女头像的神马牌子。

1945年8月,广西桂林。

二战中中华民国国军主力部队消耗殆尽,这是在中国娃娃兵,

他正坐下来休息一下,望着摄影机镜头发呆。

桂林这座城市不久前遭到日军毁灭性的攻击,

当地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死伤惨重。

1945年8月,重庆。一家钟表店内,这个美国大兵准备买个闹钟

1945年8月,重庆。美军基地内,一大群苦力排队等着发饷

1945年8月,重庆。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这位美国大兵用小额中国货币点烟

1945年9月,重庆。蒋介石身着戎装在中央电台

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的蒋介石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位中国的精神领袖率领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最终获胜,一洗中国近代百年之耻,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平起平坐的常任主席国

1945年9月,香港,一名英国上将视察赤柱监狱,

许多英美战俘二战期间被日军关押在这里

1945年9月,香港,中国美女和孩子在何东夫人纪念堂之晓觉园,

这里是香港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女生宿舍。

1945年9月,香港,水手们列队向英舰“约克公爵”号致敬,

这年英国恢复了对这个殖民地的统治。

1945年9月,香港,浅水湾

1945年9月,香港,留影的穿旗袍的中国美女,

远处背景是何东夫人纪念堂,

这里是香港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女生宿舍。

1945年9月,香港,远眺跑马地,这时赌马尚未恢复

1945年9月,香港。

这个中国人坐在自家刚刚买的崭新的摩托车上读着当天的中文报纸

1945年9月3日,重庆。

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蒋介石与参加胜利日茶话会的驻华大使、

盟国友人,(左三)SirHoraceSeymour先生和夫人、

(右三)ApollonA.Petrov先生和夫人以及(右二)GeneralPatrickJ.Hurley先生。

1945年9月3日,重庆。

中国人民向LIFE摄影记者JackWilkes翘起大拇指问好,

当时中美两国亲如一家。

1945年9月3日,重庆。

中国人民高举同盟国领袖的头像庆祝胜利日

1945年9月3日,重庆。

参加胜利日游行的中华民国政府军人,

抗战中他们牺牲数百万人才赢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1945年9月3日,重庆。

日本人正式向中国人投降,

领到中国抗战八年最终取得胜利的

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先生身着戎装步出官邸,

重庆人民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向他致意。

1945年9月3日,重庆。

日本人正式向中国人投降,

驻华美军参加胜利日大游行,重庆人民列队、

舞龙向这些帮助中国人的真正盟友致敬,

这天,每一家商店自发悬挂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旗。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

蒋介石亲自向中共首领毛泽东敬酒,

毛则高呼蒋介石万岁。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狂欢的海洋

1945年10月,中国,黄包车上的美国男女与围观的儿童

1945年10月,中国重庆,

抗战胜利后的首次国庆宴会,

蒋介石和宋美龄伉俪欢迎赴宴的美军军官。

1945年10月,中国重庆,

美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驻地(时驻重庆),

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代表中印缅战区统帅蒋介石先生向飞虎队发表演说,

她操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得到雷鸣般的掌声。

1945年10月,重庆。

一位中国戏剧女演员教PalmerHoytIII

和他的女友BarbaraStephens如何用鞭子表演骑马,

当时中美两国人民亲如一家。

照片女主角名叫芭芭拉·斯蒂芬(BarbaraStephens),是一名俏丽伶俐、热心豁达的美国女士,其时在美国驻重庆消息处任文员,一位惠外秀中的美国姑娘,年仅21岁(本组照片拍摄于1945年10月)。男主人公是美国战地记者帕尔默·霍伊特(PalmerHoytIII)。“制造”这次浪漫约会的,就是1945年在重庆拍摄了大量纪实作品的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杰克·威尔克斯。现在看来,这组看似“精彩”的照片,多少有些“摆拍”的意味。然而,在杰克·威尔克斯精心设计的镜头中,不但为我们留下了男女主人公缠绵的“恩爱秀”,更让我们看到了70多年前重庆生活的市井百态。

杰克·威尔克斯(JackWilkes)因芭芭拉的芳华生气而获得灵感,为她经心计划拍摄了这组照片,并刊登在《生存》杂志上,取名为《<生存>在重庆的大概会中》。当年,限于报纸的版面,只刊发了3张图片。

芭芭拉后来也成为一名记者,一次去新疆采访后回笼南京时,因飞机不明缘故的变乱而身亡。1948年12月22日,芭芭拉的葬礼在南京举办,其在重庆时的了解,如美国记者克里斯多夫.兰德、格拉姆.佩克等人以及许很多多的中国同事都来为这位俏丽的女士送行。据悉,南京至今仍存在芭芭拉的墓。

1945年10月,重庆,战地记者帕霍伊特和他的女友巴巴拉·斯蒂芬斯一起爬山。

1945年10月,重庆。

美军记者PalmerHoytIII抱着他的女友BarbaraStephens上岸,围观的中国人发出善意的微笑。

1945年10月,重庆。

美军随军记者PalmerHoytIII(左)和

刚从美国赶来的他的女友BarbaraStephens在古老的中国官道上散步,

旁边的中国小孩好奇地盯着他俩也浑然不知。

1945年10月,重庆。

美军随军记者PalmerHoytIII和

他性感的女友BarbaraStephens在郊外的玉米地里,

这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1945年10月,重庆,帕霍伊特和女友乘坐滑竿出游。

大庭广众下秀恩爱。山顶上的大概会,当心走光哟!叨教戏曲。我也来当回轿夫。

1945年10月,香港。

庆祝同盟国胜利及投降,

英国军舰在维多利亚湾鸣响21发礼炮

1945年10月,香港。

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卫队列队走向总督府,

这年,英国恢复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1945年11月,上海。

LIFE记者见到这些坚持很久的自由法兰西地下抵抗运动的秘密成员,

他们一直生活在中国为祖国光复提供情报。

1945年11月,上海。

一个锡克人交通警察(俗称“红头阿三”)无奈地望着两个捣蛋的美国水兵,

这两个家伙在帮着瞎指挥,

后面的牌子上写着“工部局警务处警告不可向右转弯”。

1945年11月,上海。

两个白人男子在上海国际俱乐部喝酒,

这里有闻名全球的100英尺长的酒吧,

其柜台采用的是价格昂贵的高档柚木。

1945年11月,上海。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

他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亲手接过日本递交的投降书。

1945年11月,上海。

为庆祝抗战胜利由市民组织的黄包车拉力大赛的参赛选手们

1945年11月,上海。

二战后蒋介石地位如日中天,

这是南京路和YuYaChing路交界处的大新公司树立的巨幅蒋介石画像及

“蒋主席万岁”的标语。

1945年11月,上海。

南京路口正在指挥交通的锡克人警察,

这些锡克人从清朝开埠以来来到中国已经有上百年时间,

他们在上海还建有锡克教寺庙。

1945年11月,上海。

国际大饭店门口的美国军用卡车,

这批美军官兵准备入住这间酒店

1945年11月,上海远东第一大城市。1949上海:远东第一大城市的逝去一个时代的结束

城市鸟瞰,黄浦江中是一艘美国舰艇,

这座庞大的城市沿着黄浦江左岸铺开直到长江。

1945年11月,上海。

按政府要求士兵撤除日占时期设立的铁丝网和路障,

以保障市民示威游行的权利。

1945年11月,上海。

时任美军第七舰队的司令官ThomasC.Kinkaid将军

1945年11月,上海。漂亮的美军驻上海部队军花

1945年11月,上海。苏州河畔的苏联领事馆

1945年11月,上海。

街头炒汇者,他的身后写着当天的美元、银洋的比价,

这座城市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

1945年11月,上海。黄浦江中游弋的美军舰队

1945年11月,上海外滩。

这是远东最繁华的城市,

在外滩一带沿途是一家挨着一家的银行、

酒店、商厦,它是中国的纽约。

1945年11月,中国,乡村农民徒步涌向光复后的城市

1945年11月,中国,二战中印缅战区司令蒋介石向参战中美将军授勋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一个定居的犹太男子站在他的店铺门口,

这是一家当时沪上有名的高档照相机专卖店。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一位现役军人在政府指定的露天市场购物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一位选择留在中国的欧洲难民工匠在Seward路他的工作室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一对犹太夫妇在Seward路寓所门口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中华民国政府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日本侨民携带的物品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中华民国政府工作人员训斥日本人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大批日军在码头等待遣返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已经缴械的日军在临时军营内玩棒球,

不久他们都将被遣返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日本人被脱下外套

和衣裤接受中华民国军人的检查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

犹太人开的商铺。

二战时期为躲避希特勒的残杀而逃亡到

中国的数万犹太难民大多选择居留在上海,

抗战胜利后他们许多选择留下来。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负责遣返工作的中华民国女性工作人员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南京西路,车水马龙。

墙面上有“庆祝中华民国万寿”字样,刚过“双十节”不久。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犹太人聚居区和他们的店铺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犹太女人在出售瓷器,

后面是一家理发店,店名用的是英文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

犹太难民指着他的被查封的店铺抗议,

方政府因为他不交税而贴了封条。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等待被遣返的日本侨民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

黄浦江上的客轮,他们准备出发去美国,

当时中美是同盟国,互免签证。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虹口区,

一个7岁大的犹太孤儿,

他的双亲在战争中死于日本人对上海的一次空袭。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市虹口区,

两个犹太人在为欧洲犹太人设立的难民营,

这间屋内住满了16个犹太人。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

一个中国男子正在走过一处犹太人聚居区的弄堂口,

门柱上满是西文广告和指路牌。

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

一个男子正在小巷口查看西文指路牌,

他旁边是一个中国小姑娘和坐在婴儿车内的一个可爱的犹太儿童。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

蒋介石为新入伍的国军海军陆战队士兵佩戴胸章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蒋介石和宋美龄伉俪在碧云寺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蒋介石和宋美龄伉俪游览碧云寺罗汉堂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蒋介石在碧云寺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碧云寺,蒋夫人宋美龄女士

1945年11月,中国北平市碧云寺,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与美军将军合影

1945年11月,扬子江边的重庆外城一角。

这座城市的建筑当时大多采用泥石结构,

或者是竹篱茅舍,很少用砖。

1945年11月,扬子江边的重庆外城一角。

阳光照射在堡坎上,拥挤的房屋和悠闲的行人

1945年11月,湖南衡阳,

一个14岁的战争孤儿,

他只有一副碗筷和身上仅有的衣服,赤脚

1945年11月,美国华盛顿。

新任驻华大使GeorgeC.Marshall将军(右)

与前来送别的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魏道明先生

握手道别,他即将程前往中国。

1945年11月,这是重庆起飞的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上,

这家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当时中华民国国营公司。

1945年11月,重庆,扬子江边“下半城”全景图。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河中的岛屿叫“珊瑚坝”,

是二战时期的机场,洪水来临的时候它经常被淹没,

也包括建筑“下半城”的许多房屋。

1945年11月,重庆。

一名中华民国政府工作人员TanChuen-yu

和他的太太正在打点行囊准备随政府还都南京。

1945年11月,重庆。

一大群难民和他们的家人等在难民营里准备返乡,

二战中很多人逃难来到重庆,他们一直一无所有,

靠中华民国政府集中安置苟且偷生。

1945年11月,重庆。一户人家,

他们有两个孩子并且请了两个女仆,

背后他们的家是当时常见的草房。

1945年11月,重庆。

中华民国一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

它的墙面用泥土裱糊,窗子上用的四川产的篱笆。

1945年11月,重庆。

中央大学校园一隅,

这所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高校之一

1945年11月,重庆。

军统首领戴笠将军,

二战中他的名字令日本人和汉奸胆寒

1945年11月,重庆。

在LIFE摄影记者JackWilkes的住处俯瞰嘉陵江沿岸,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它里程碑式地记录了中国人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胜利,

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1945年11月,重庆。

士兵在交通要道上站岗,

他身后这座城门修筑于中国的明朝时期,

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叫“忠孝门”。

1945年11月,重庆。市民从这道城门进入市区

1945年11月,重庆。

满载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工作人员的

中国航空公司专机正在扬子江河中的岛屿珊瑚坝机场起飞,

他们将飞往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南京和上海。

1945年11月,重庆。

看电影是当时青年人的时尚,

有许多人守在唯一大戏院门口等待进场,

也有坐黄包车赶来的,

今日放映的是时髦戏《自君别后》。

1945年11月,重庆。

蒋介石、宋美龄伉俪在南山官邸会客厅接见LIFE记者

1945年11月,重庆。

蒋介石、宋美龄伉俪在南山官邸会客厅接见LIFE记者,

蒋身后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给他的亲笔签名照。

1945年11月,重庆。

这些物资将航行到南京,中华民国即将还都南京

1945年11月,重庆。

这是码头边一处陡峭的道路,

人们上岸后讲沿着这段石梯走进个城市中心

1945年11月,重庆。

香港人开的时装店,

在二战中数百万中国各地难民涌入这座城市,

它是中国的战时首都。

1945年11月,

重庆市区的一条小街。

这里可能是油漆一条街,

有国光漆店、协和漆店等,后面还有一个较大的丹凤银楼,

当然这些都是私营的。

1945年11月2日,

中国上海市,国父孙中山先生铜像奠基纪念

1945年12月,湖南衡阳。

二战结束不久前这座城市发生了

中华民国政府军与日军的大战,

战争使得这座城市满目疮痍。

人们穿过的街道已经被彻底摧毁,

这些房屋是由于空袭和随后的大火而毁灭的。

1945年12月,湖南衡阳。

村民正穿过原来市区的主街道,

现在只有几处残垣断壁,

这是在二战中被法西斯完全毁灭的城市之一,

它必须完全重建。

更多文章

  • 安徽怪姓“鉏”字电脑打不出 传该姓出自神箭手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冷僻字

    在蚌埠怀远县古城乡庙荒村,有着上千名村民,他们都姓“钅且”(音同“池”)。因为这个字在电脑上打不出来,要想用他们自己的名字存款、买房,都办不了,只好用媳妇的名字。庙荒村的干部正标说,这个怪姓本应写作“鉏”,在推行简化字后,&ld

  • 阿波罗11号登月45周年 人类的一小步和一大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浙江百强镇,千强镇

    45年前的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专题:阿波罗登月计划),带着“嫦娥奔月”的多姿身彩向月球飞去;四天以后的7月20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Armstrong)与奥尔德林(BuzzAldrin)成功踏足月球,完成人类首次登月

  • 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 改变一代知识青年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恢复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高考,邓小平

    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恢复高考的决策,是1977年8月6日邓小平在他主持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根据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建议确定的。在决策过程中,邓小平从尽快培养人才的大局出发,关心和爱护知识青年,亲自过问制定了许多重大政策,诸如:改变录取比例,扩大招生

  • 毛泽东逝世:全世界仅一个国家不闻不问 竟是苏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毛泽东,毛泽东逝世,苏联

    毛泽东逝世后,从右至左,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毛远新、华国锋、江青、王洪文、张春桥8人在毛泽东遗体旁手挽手。1976年10月4日,“四人帮”最后一张合影。桌子左边左起为江青、张春桥、华国锋、王洪文、汪东兴。他们讨论了开除邓小平党籍的问题。三天后,“四人帮&rdq

  • 民国第一悬案:究竟是谁指使刺杀了宋教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教仁,谁刺杀了宋教仁

    范鸿仙认为他是被人刺杀,必须留下证据,有了这张赤身照。黄兴主张衣冠齐整,以显示他的光明正大。【宋教仁遗照背后的故事】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3月22日逝世。陈其美花费200块银元给宋教仁买了棺材,并请照相馆的人给宋教仁遗体拍照。黄兴给宋教仁清洗身体,并给他穿戴整齐,照了正冠礼服遗照。范鸿仙

  • 柏林墙倒塌25年: 大数据告诉你今天的“东德”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柏林墙,柏林墙倒塌,柏林墙倒塌25年,东西德差距

    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统一,分裂的痕迹很快就从大街上消失了。遗憾的是,25年后的2014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又称德国统一日)之际,《德国时代周报》10月2日制作了一个专题,题为“这个被分裂的国家”,提供的一组数据和图表却显示出一个轮廓分明的

  • 羯族人石勒由奴隶成为皇帝,并非一蹴而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石勒,皇帝

    画作中的石勒(资料图)黄瓜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你知道吗,黄瓜得名,与一位石姓人有关。这个人名叫石勒,他被称为“从奴隶到皇帝的第一人”。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一生传奇石勒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到皇帝第一人《晋书》记载,石勒为羯族人,他本不姓石,幼时名匐勒,后得字世龙

  • 世人对柏林墙存五个误解:柏林墙是两堵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柏林墙,推倒柏林墙

    1989年11月11日,东德示威者将柏林墙的一段墙体拆掉。(美联社资料图)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关于柏林墙的五大误解》的文章,文章就世人对柏林墙的一些误解进行了说明。文章内容如下:我们即将迎来柏林墙倒塌25周年,这件事改变了全世界。如今,这一事件被赋予了

  • 柏林墙为什么会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柏林墙,柏林墙倒塌,柏林墙倒塌25年

    图:《柏林1961》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关注1961年的柏林危机?肯普: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比,冷战最不易理解,也报道得最差。柏林正好是冷战的震中,1961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我就想来讲一讲那年的事。我希望尽可能多地用历史提供给我们的最丰富的人物来展开故事。同样,写这本书我也想回答自己的两个疑惑:第一,柏

  • 柏林墙倒塌25年后伤痕悠哉 德国东西部仍有分界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柏林墙,柏林墙倒塌,东德,西德

    在柏林墙倒塌25年后,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融合,东德和西德的发展仍有分化。过去的25年间,德国人努力消除战后东西德数十年来的隔阂,很多象征着分裂的物件已不见踪影,柏林墙也只留下一小段供人们参观,甚至人们对隔墙而治的回忆也开始变得模糊。然而,这道墙真的彻底不见了吗?德国《时代》周报(ZEIT)网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