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先贤祠,供奉72先贤;美国有总统山,为华盛顿、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四总统雕刻高达60英尺的头像;韩国则用20吨精铜在首尔广场为世宗大王铸像,日本有靖国神社,专门供奉各级战犯。所作所为,就是想让后人铭记前人的功勋和荣耀,激励后人继续奋发向上(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是鼓励狼子野心的行为)。大明朝朱元璋皇帝(明朝皇帝列表)也是这么想的,他分别在京师南京和陪都凤阳建成历代帝王庙,让贤王贤臣享受大明朝的香火。且看能在朱元璋的大庙里当“菩萨哥”的都是哪些:
帝王16位
五帝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汉高祖高帝刘邦、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文帝李世民、宋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
名臣36位
三皇:风后、力牧
商朝:伊尹、傅说
周朝:鲁周公姬叔旦、燕召康公姬奭、齐太公姜尚;召穆公姬虎
汉朝: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
唐朝: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
宋朝: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
元朝: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
中华文化委婉含蓄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朱皇帝这个庙自然秉承这一精神,谁该入庙,谁不该入庙,大有分寸。
其一:入庙的君王都是一统江山之君
三皇五帝夏商周,情况复杂,暂且不说。汉高祖高帝刘邦、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文帝李世民、宋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全是统一天下的君王,老朱是统一江山的主,自然只鸟哪些统一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毛没有秦始皇?
何止秦始皇,西晋司马炎、隋朝杨坚也没有当选。朱元璋和大明礼部的同志们给出的理由是“德行有亏”,秦始皇是暴君,西晋司马炎、隋文帝杨坚无耻篡位?说秦始皇暴虐,秦始皇杀过功臣吗?这一点比刘邦和他朱元璋强多了。统一六国杀戮惨重,忽必烈难道杀得人还少,不光中国,西边的欧洲,东边的日本,南边的爪哇国都遭过毒手。说司马炎、杨坚都是前朝大臣,都导演过“禅位”,那么李世民、赵匡胤也是这条道上的呀,如果说李世民、赵匡胤治国有方,可以赎回其罪孽,那么司马炎的太康之治,杨坚的开皇之治也不是盖的,甚至专家考证,唐朝经济始终没有超越隋朝。
实际上,“德行”这种东西哪个帝王不亏?真正的原因是秦二世亡,西晋二世乱,隋朝二世先乱后亡。朱元璋同志不想祭拜这些衰神,他还想大明江山亿万年呐。另外秦、晋、隋二世上位的都不是长子(晋是先天不足),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朱元璋同志那么偏执嫡长子制度,没有嫡长子就继续立皇太孙,一句话封建迷信害死人!
这样看来只有统一天下,且江山稳固之君才可以当选入庙。
那么问题又来了,赵匡胤为什么入庙?(宋朝皇帝列表)
赵匡胤在世时,吴越国尚在,北汉也在,燕云十六州还在契丹人手中,和汉唐相比只能算是割据政权。有人会说吴越已经臣属,攻灭北汉的基础已经建立,还有赵匡胤只想统一汉人地区,像云南、越南这些地方就彻底放弃了,至于烟云十六州的收复也在积极筹备中,只是驾崩太早,算是大致统一吧。其实在这里统一江山不是主要原因了,要知道宋朝后来和辽国在澶渊之盟中约为兄弟之国,互称南北朝。关于澶渊之盟,宋人的表述是辽帝尊宋真宗为兄,但辽国的表述是宋帝尊大辽萧太后为婶,含义相同,但意义不一样,辽国人很会占便宜。而南宋甚至沦落为金国的藩属国,纳贡称臣。看看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北宋赵匡胤,南宋赵构是比不得。同宋朝并立的有辽、夏、大理、金,说到底都是割据政权,矮子里挑将军,宋是正牌的中原王朝,是正宫娘娘,你辽国、金国这些狐媚子再得势都不行。所以说赵匡胤的入选是另一个原因:正统之君。
其二:入庙的君王都是正统之君
这一点是必须的,如果随随便便让不是正统的君王享受香火,简直就是对不正统的鼓励和肯定。
光顾着说君,有一个臣需要注意一下,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汉臣的入庙代表,潜台词实际就是三国之中蜀国是正房,曹魏、孙吴是偏房,那么晋朝、十六国简直就是偏的不能再偏的姨太太。《三国演义》奉蜀汉为正统,堪称大明朝弘扬主旋律的经典小说。
所以说明朝官方是以蜀汉为正统的,那么前朝的态度呢?三国之后的晋朝以曹魏为正统,晋朝编修的《三国志》中曹操是魏武帝纪,刘备是蜀先主传,孙权是吴先主传。到了北宋依然是曹魏正统,司马光呈给皇上的《资治通鉴》明确的使用曹魏的年号。司马光的理由是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不占据中原的就是偏安小朝廷,冠冕堂皇,实际上呢?你司马光敢把蜀汉列为正统,把曹魏列为非正统吗?这么干的话,简直就是打赵匡胤的脸。
但是赵匡胤你也不要偷着笑,司马光不敢打你的脸,有人敢打,那就是朱熹。南宋朱熹编修《通鉴纲目》,号称“辨名分,正纲常”,以蜀汉纪年代替曹魏纪年。当时金国占据曹魏的地形,也就是占据孔子孟子的中原,南宋偏安苏杭,只好自比蜀汉。朱熹实际上想抽的人是司马光,然而他的南宋有蜀汉的骨气吗?诸葛亮高调宣扬“汉贼不两立”,耕于草庐,死于军营。南宋呢,只求有一个跪的地方,也就顾不得赵匡胤的脸面了。
明朝在一大堆偏房中选赵匡胤为正统,是对宋朝继承中原文化的认可,没办法就宋朝有文化,又会吟诗,又会填词,还会瘦金书,虽然没什么鸟用。但是朱皇帝对宋朝文臣就不那么认可了,入庙的5位良臣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前4个是武将,最后一个张浚是任枢密使的文官,职权等同于袁崇焕、洪承畴,是统兵作战的方面大员。前两个是为北宋争天下的,后三个是为南宋打自卫反击战的。
元朝也一样,入庙的5人全是统兵大将,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都是为铁木真大杀四方的兄弟,伯颜是忽必烈的良将。朱皇帝对宋元两朝的文臣的鉴定就是:没什么鸟用!
说到了元朝,这不是朱元璋同志的死敌吗?而且是非我族类的蒙古族,怎么也入了庙?
宋江说:我反的是贪官,不是朝廷
朱元璋说:我反的是暴政,不是元朝。
看看朱元璋对忽必烈的评价:“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诸番君长尽平定之,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说了一大堆,又是仁,又是德,还有宽恤、爱人、恩德,让人觉着忽必烈是宅心仁厚的菩萨哥哥。实际上呢,我想朱元璋想表达的是:“凡达达、、诸番君长尽平定之”,还有“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这样干才像个皇帝,像个男人嘛!比较一下明朝的版图和宋朝的版图、元朝版图,朱元璋同志明显是在向元朝看齐,尊元朝为正统,用意于此!
为了强化元朝的正统,不仅在南京、凤阳两庙供奉忽必烈,在北平还专为忽必烈建庙。这样做的目的和俄罗斯大公迎娶东罗马公主后,自称沙皇(有罗马皇帝的意思)一样,这实际是为彻底征服北元打造政治基础,用心十分良苦。
如果仔细看入庙名单,你会发现名单中的君王基本上是开国皇帝,都是开创之君,这又算一个入庙条件。
其三:入庙的君王都是开创之君
有人会说,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吧,他算什么开创之君?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们都是蒙古可汗,只有忽必烈登基称帝,不要怀疑朱元璋同志对政治身份的把握。
倒是有一个人需要议一议,那就是李世民。开创之君是李渊吧,李世民应该算皇二代(唐朝皇帝列表)。最早的进庙名单里是有李渊的,但是后来划掉了,官方的理由是:“唐高祖李渊本以太宗李世民之力而得天下”。实际上呢,也确实如此。不过真正让朱元璋动心的原因应该是惺惺相惜。要知道,朱元璋也曾经有一个叫郭子兴的“父皇”,后来还投到小明王门下,辛苦打拼才有了万里江山,他的眼里当然就有和他一样的李世民。更重要的是李世民统一中华后,还消灭了突厥,打垮了高丽,征服了吐谷浑、西域,击退了吐蕃,本事不在忽必烈之下。
朱元璋的大庙含金量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