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出身弘农杨氏的争议

杨坚出身弘农杨氏的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3/12/17 16:36:26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士族和寒门的分化,也出现了特定的郡望称呼,如:弘农杨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

一些生活在当时的人物为了标榜自己出身高贵,开始自称自己出身郡望,如隋文帝时期的宰相高颎便自称出身渤海高氏,但经过考证,发现其出身于一般官僚家庭。甚至皇室也开始宣称自己出身世族,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李唐皇族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是陈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文中,认为李唐冒称陇西,实为赵郡李氏的一支。

无独有偶,杨隋皇族也称自己出身于弘农杨氏,但是同一时期,接替高颎出任宰相的杨素也称自己家族出身弘农杨氏。那么杨坚杨家和杨素杨家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吗?还是有真有假,抑或是全是假的呢?个人认为杨素家族更有可能是弘农杨氏的真正后人。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下弘农杨氏的起源与发展。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的祖先是春秋晋国的羊舌氏,“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这个由于时代过于久远,无法得以考证,所以更像是传说。比较令人信服的记载,当属楚汉相争时代的赤泉侯杨喜了,他最大功劳便是在乌江围杀项羽,并获得项羽身体的一块儿,也因此被封为赤泉侯。

杨喜一般被认为是弘农杨氏的先祖,杨喜之后弘农杨氏的发展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只有他的曾孙杨敞因为是司马迁的女婿,所以比较熟悉。而到了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中出了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杨震,人称“关西孔子”,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

后因弹劾奸佞被贬,愤然自尽,朝野震动,被儒生奉为表率。弘农杨氏也因此逐渐发展到顶峰,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均为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但是到了魏晋时代,弘农杨氏开始走向衰败。先是杨修曹操所杀,其子孙后代逃亡南方,但在东晋末又被桓玄灭族,南方的弘农杨氏死绝。

而在北方的弘农杨氏,尽管出过两位皇后,但在与晋惠帝贾皇后的斗争中失败,被夷灭三族,这样弘农本地的杨氏宗族也消亡殆尽。之后,还有很多杨姓人称自己出身于弘农杨氏,但是史书记载都会加上“自云”或“自称”的字眼,以表明其出身的不确定性。

那么为什么杨素家族更有可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杨坚家族所宣称的世袭传承,《隋书》记载杨坚家族的远祖为“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但是考察杨坚家族的名字,我们便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其家族里面有很多人与自己的祖先同名。

如杨坚的父亲杨忠与杨震的曾祖同名,杨坚的儿子杨广和杨俊又分别与九世孙和七世孙同名。要知道在一个真正的世家大族里面,与自己的祖先同名可以说是一件大罪了。放在现在也是会让人诟病的,就好比你的儿子和你的太爷爷同名,你和他相处的时候不会觉得尴尬吗?再来让我们看下杨素的世系:

杨震—杨奉(字季叔,震五子)—杨敷(又名敬,字康锡,奉子)—杨纂(字茂集,敷长子)—杨品(字长卿、文品,纂子)—杨国(字安国,品长子)—杨袭(字仲素,国长子)—杨隆(字允高,袭八子)—杨结(字昌时,隆长子)—杨继(字衍祖,结次子)—杨晖(字永吉,号松波,结子)—杨恩(字会相,晖次子)—杨钧(字当翊,恩子)—杨暄(字景和,钧长子)—杨敷(字文衍,暄长子)—杨素(字处道,敷长子)后生七子,玄感、玄纵、玄挺、万石、仁行、玄奖、积善。

从这个世系图来看,杨素家族的世系传承是十分明晰的,并且在其世系传承中也没有犯杨坚家族中起名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看,杨素的杨家更有可能是弘农杨氏。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杨坚家族是鲜卑化了的家族,所以他们没有太过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这点姑且不谈。我们都知道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时,杨素的长子杨玄感发动叛乱。

按道理来说,杨坚家族与杨素家族既然都是出自弘农杨氏,那么这次战争无疑是杨氏家族的内战,弘农杨氏也会因此产生分裂,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弘农杨氏全部站在了杨玄感的一边,纷纷起来响应,如杨恭道。

综上,相对于杨坚的家族来说,杨素的家族才是真正的弘农杨氏传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杨坚家族要宣称自己出自杨震长子一系,杨坚的目的可能更多是为了压奉杨震末子为祖的杨素家族一头,以彰显自己的高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坚的嫔妾宣华夫人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破家亡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陈顼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母施氏(封号不明,《南史》称为施姬)。陈宣帝一生子女众多,史载其有子四十二人。陈氏封号为宁远公主,有同母兄弟临贺王陈叔敖、沅陵王陈叔兴。陈氏大约两三岁时,与陈朝隔长江对峙的北朝发生了隋杨代周的政变。其父陈宣帝出兵隋朝失

  • 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人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其阴险而且虚伪的人——骗母陷兄杀父屠侄,可谓无恶不作,但是表明上还装出一副温良节俭恭让的面貌,最后登基后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暴虐天下,最终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虽说解气,但是他父亲隋文帝可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开创的大隋也就这样被玩死了,太可惜了!总之,隋炀帝是坏人,他

  • 杨坚在朝堂杀死大将史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勣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今甘肃敦

  • 杨坚晚年做的糊涂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其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却青史留名,不但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而且还创建了“开皇之治”,被誉为千古一帝。杨坚在开国之初,曾颁布了一份全国性的诏书,明确规定“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禁杂乐百戏”等,禁令奢靡之风。除了在全国厉行节约外,杨坚还身体力行,带头

  • 杨坚临死大喊“独孤误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生了一场病,杨广为了预防不测,于是写信给杨素,询问他父亲驾崩以后自己该怎么办,杨素在信中给他做了答复,但这封信却被信使误送到隋文帝那里。杨坚看了以后很生气,此时,恰好又发生了杨广调戏杨坚的妃子陈夫人的事情,看样子杨广确实是等不及了,不仅要夺父亲的皇位,还要霸占父亲的妃子。宫人误送上

  • 隋文帝离家出走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01年,在帝都长安城北的西内苑中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纵马驰骋,老者鼻直口阔、相貌奇伟。西内苑属于皇宫中的禁苑,北临渭水,苑内有柳园、桃园、葡萄园,甚至还有小湖,树木成荫,波光粼粼,景色十分宜人。但老者并没有因为优美的景色而开心,反而显得气急败环,驱赶着胯下马,也不辨别方向纵马狂奔,不一会的功夫,

  • 杨坚经历的“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鸿门宴。最正宗的鸿门宴发生在项羽与刘邦之间,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宴会。到了北周末年,北周丞相杨坚也经历了一场非常惊险的鸿门宴。杨坚身边的“樊哙”是北魏皇室的成员元胄。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

  • 杨坚实施的三省六部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初创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就是指吏部、兵部、礼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户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在隋文帝正式将三省六部制确立下来之前,这种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尚书省起源于秦朝。秦朝的统治者在少府下设置主管典籍

  • 隋文帝《开皇律》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皇律其篇目与基本内容,以北齐律为蓝本,所谓“多采后齐之制”,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其篇目是: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其中名例制罪名和量刑的通例;卫禁是保护皇帝和国家安

  • 隋文帝统一全国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统一战争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