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哀帝即位后为什么急于封赏外戚?

汉哀帝即位后为什么急于封赏外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2/8 19:26:35

哀帝刘欣,本来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康是元帝刘奭的儿子,因为元帝宠爱其母傅婕妤,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喜欢,甚至一度想废黜太子刘骜(成帝),改立刘康为继承人。但这件事终究没能实行,刘康被封定陶王,带着母亲傅婕妤离开了长安城,归藩就国。

刘康有许多妻妾,其中丁姬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刘欣。刘康早死,刘欣袭爵为定陶王,绥和元年(前8),他和叔父、中山王刘兴同时入朝觐见。他的祖母傅婕妤(此时已被尊为王太后)也跟着一起到了长安,携带大量珍宝,贿赂赵皇后飞燕,以及掌权的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想让孙子刘欣登上太子宝座。

成帝没有儿子,在听了赵皇后、王司马的建言以后,又仔细比较了刘欣、刘兴两人的性格、学识,终于决定选择刘欣作为储君。

刘欣从此就进入宫中,学习礼仪和治国之道。按照规矩,藩王入继大统,就必须和他亲生的父、母亲断绝来往,但皇太后王政君下令,允许傅太后和丁姬每隔十天进宫一次,探望自己的孩子。成帝认为,太子不应再照顾自己的“私亲”,王政君回答说:“太子还小,他一直是傅太后抚养长大的,傅太后去看望他,就像乳母看望养子一般,不会有什么妨碍。”于是准傅太后一人每隔十日觐见太子一次。王政君后来才发现,这分明是开门揖盗之举。

绥和二年(前7),汉成帝暴毙,太子刘欣继位,就是西汉孝哀皇帝。成帝的灵柩还停在宫中,没有安葬,傅太后就指示新皇帝,封他的老丈人傅晏(哀帝傅皇后,是傅太后的堂侄女)为孔乡侯,封他的舅舅丁明为阳安侯。太子太傅师丹劝哀帝说:“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啊,您的亲戚还怕得不到富贵吗?如此仓促加封,恐怕难以长久。”但哀帝只听祖母的话,根本理都不理。

王政君看出苗头不对,就让大司马王莽立刻辞职,回家躲避,以免得罪新皇帝的外戚。王莽上书请辞,哀帝知道短期内无法扳倒王氏家族的势力,于是好言抚慰,免他大司马之职,但仍保留特进、给事中的职位。

然而削弱王氏势力,把政权收回到皇帝手中,是哀帝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他从给自己的祖母、母亲上尊号的事情入手,终于逐步扳倒了王氏家族。哀帝初继位时,身份仍然是藩王妻妾的傅太后、丁姬,仍然只能十天一入宫觐见。

哀帝以怀念亡父为由,请求王政君颁诏,尊定陶恭王刘康为“定陶恭皇”,然后即亲自下令:说,“母以子贵,当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允许她们在宫中居住。第二年,再次下诏,把父亲尊号中的“定陶”二字抹去,直接称“恭皇”,尊傅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姬为帝太后。

古人很讲究礼法,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大宗、小宗不可混淆,而哀帝的这些命令,分别是想把自己亲生父亲的地位抬得和成帝一样高,把自己祖母的地位抬得和皇太后王政君一样高,把自己母亲的地位,抬得和赵飞燕一样高,这自然会招致以王莽为首的旧臣的反对。但傅、丁二人已经住进宫中了,她们便于就近操控皇帝,新的外戚傅、丁两个家族也已经封侯的封侯,担任三公的担任三公,夺取了相当一部分朝廷权力,便于里外呼应,赞同皇帝的诏命。王莽等人的反对根本无效。

哀帝先指示司隶校尉弹劾前大司马王根,把他赶出了朝堂,又指示相关部门上奏说:“新都侯王莽前次阻挠陛下尊奉自己的父母、祖母,亏损孝道,应该免为庶人。”哀帝看时机成熟,就下诏说:“王莽和太皇太后是亲戚,不必免为庶人,让他离开长安,回到封地上去就可以了。”

王莽回到封地,行为举止更为恭敬谨慎。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了自己的奴仆,遭到王莽严责,甚至逼其自杀。王莽的名声比在朝中时更为煊赫,三年中上书为他鸣冤的奏章,竟然有一百多份。

王氏倒台,赵飞燕的家族跟着失势,孔光、师丹等名臣也先后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傅氏、丁氏遂贵显一时。傅太后骄横得不得了,竟敢当面称呼王政君为“妪”,也就是老太太的意思。她回想起当年在元帝身边,和自己争宠的还有一个冯昭仪,就向她伸出了毒手。

冯昭仪很有胆识,元帝还活着的时候,某次带着嫔妃们去看斗兽,突然一头狗熊逃出牢笼,向元帝扑了过来。嫔妃们全都吓得四散逃走,只有冯昭仪张开双手,拦在狗熊面前。后来狗熊被制服,元帝问她:“你不怕吗?”她回答说:“猛兽捉到一个人就会停止前进了,我恐怕它伤害陛下,所以自己前往承当。”元帝为此深爱冯昭仪,当时还是婕妤的傅太后一直又是惭愧,又是嫉妒,早想收拾这个争宠的女人了。

冯昭仪后来生下儿子刘兴,封为中山王,冯昭仪就被尊为中山太后。她的遭遇和傅太后有些类似,也是儿子早死,苦心抚养年幼的孙儿刘箕子长大。哀帝继位,派中郎谒者张由去中山治疗刘箕子的眼病,张由因为擅离职首被逮捕下狱,他反咬一口说:“中山太后诅咒皇帝和太后。”傅太后急派御史丁玄去逮捕和审判冯氏族人,一连数十天,毫无所得。

她又派亲信史立去调查,史立严刑逼供,数天内杀死了十多人。很多人受刑不过,被迫招供,只有冯太后不肯屈服,史立问她说:“从前你敢挡在狗熊前面,多么英勇,现在怎么变得怯懦了,敢做不敢当吗?”冯太后大惊,说:“这是宫廷内部的事情,他怎么会知道?分明是受人指使要来陷害我呀!”于是服毒自杀。

傅氏和丁氏虽然多人封侯,甚至做到大司马,但他们的实际权力,比成帝时代的王氏要差得多了。哀帝用一批外戚打倒另一批外戚,如果能够从此振作,逐步把权力收归自己手中的话,或许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的是,董贤的出场打碎了这个梦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莽及其家族是怎样一步步获得权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郡有一个名叫王禁的官僚,多置妻妾,共生了四女八男:长女王君侠,次女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四女王君弟;长子王凤字孝卿,次子王曼字元卿,三子王谭字子元,四子王崇字少子,五子王商字子夏,六子王立字子叔,七子王根字稚卿,八子王逢时字季卿。其中王政君喜欢读书,擅长抚琴,相貌美丽,性格温柔,18岁被选入宫中。当

  • 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去的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时代,国内政治、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但对外关系却机缘巧合地获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事情的起源是匈奴衰弱,五单于并立,其中势力最强的呼韩邪和郅支两位单于,争先向汉朝献媚,送质子、请称臣、请内附,不一而足。汉朝拉一个,打一个,对呼韩邪礼数周到,并且多有赏赐,对郅支则不大理睬,这就引起了郅支单于的极大不满

  • 汉成帝为什么痴迷赵飞燕 赵飞燕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共有三个儿子:太子刘骜、定陶恭王刘康和中山孝王刘兴。刘骜小时候就很受祖父宣帝刘询的喜欢,给他起表字叫“太孙”,因此元帝虽然宠爱傅昭仪所生的刘康,终于还是不敢废长立幼。竟宁元年(前33),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登基,就是孝成皇帝。成帝继续推行以儒术治国的方针,他疏远宦官石显,多次减低赋税,赦免囚

  • 王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农民起义军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虽然具有远见卓识,但可惜实际执行能力却有所欠缺,他还书生气十足,相信只要制度一变,天下立可太平。他的各项改革措施,根本上脱离社会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加之在执行过程中被地方豪强反复歪曲、弱化,这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而且改革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反效果,从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比如王莽明令禁止奴婢买

  •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 王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皇四年(23)二月,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支军队会合以后,将领们商量打出汉朝的旗号来笼络人心,遂立时在平林军中的汉宗室、舂陵戴侯曾孙刘玄为皇帝。刘玄原号“更始将军”,因此便下令改年号为“更始”,封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朱鲔为大司马。汉军主力围攻宛城,认为只要攻破了宛城,则西进可直捣长安,东

  • 吴国灭亡的教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国人妇孺皆知。但很少人站在吴国的立场想问题,很少人会去想吴国为何会灭亡,吴国灭亡的教训又是什么?越国勾践在吴国服役期间,范蠡让勾践趁着夫差害病时去探望,探望时还要尝一尝夫差的粪便,装模作用的通过味道来判断夫差的病情。两人商议好对策后,找到吴国吃里扒外和自己有一腿的伯嚭说:&l

  • 为何春秋三百年竟无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长达300年,为何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亡国之君?历史是对胜利者的记述,而当时与那些胜利者争锋后来却不幸失败的人后来怎样,历史书上记载的很少,我们也知之甚少。世上有开拓疆土的君主,那就一定有失地的君主,那么那些失地

  • 吴起:甘为三姓家奴只为成就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一个乱世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四分五裂。故而想要立足乱世必须要有武力,唯有这样才能使人臣服。而盘点此时期之能人武将,那也必定少不了一人,那就是吴起。我们对他的最先认识当数吴起变法和《吴子兵法》,由此也可见其政治军事才能。话不多说,先拿史料证明:同时期的变法家李悝曾说过:&ldquo

  • 揭秘:勾践到底做了哪些无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想毕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我国,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它是励志的经典典范。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全部展示出来时,我们却发现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阴险怨毒,不少地方甚至还冲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这个故事的主角勾践,实则是一个阴谋诡计的集大成者,是名符其实的阴谋家的鼻祖。

  • 做商人的吕不韦如何走进政治圈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大街上看到了被秦国派到赵国做质子的嬴异人,认为此人气度不凡,有帝王之气,决定在他身上做政治投资,那么他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作为别国派来做人质的质子,虽不用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