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欲出天价赎回一把指挥刀,我方发现异常,只因刀柄上所刻9字

日本欲出天价赎回一把指挥刀,我方发现异常,只因刀柄上所刻9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13 更新时间:2024/1/23 0:25:14

注意细节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在许多日剧里,日本官员家里都会供奉着一把“武士刀”,很多日本士兵会佩“日本军刀”。在一本名为《菊与刀》的书里,更是详细记载了武士刀对于日本的非凡意义,里面竟然是带着耻辱感的日本化。当年他们想天价赎回被我国缴获的军刀,但刀上刻了9个字,我国表示绝对不归还。

日本的文化起源于中国,但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经中华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菊花和刀成了他们国家的标志。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喜欢刀的国家之一,但是他们并不是什么刀都喜欢,他们独独喜欢自己国家的武士刀。

武士刀,也称为日本刀或东洋刀,很多名刀都被当成艺术品收藏,因为里面蕴含着武士之魂,有忠、勇、献身等多种文化精神存在。在当时,武士刀显示了主人社会地位的尊荣和高贵。

二战中,日本官兵不想被人俘虏,经会选择“切腹自尽”以谢罪。不过普通日本武士上战场用的刀比“武士刀”低级很多,通常叫“日本军刀”,是批量产的,质量也不好,没有工艺可言。

为什么说日本文化里带着耻辱感?是因为刀带着的寓意是“进攻”,显示出日本人想要征服别国的欲望,但是他们又推崇谦让,一边发动战争一边说自己温和谦让,真是非常矛盾。

在一战刚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士气非常低落,所以政府开始大肆宣扬“武士道精神”,加上日本武士刀的刺激,很多日本人争相购买武士刀和军刀,一时间军刀店大排长龙,根据统计,仅仅靖国神刀一家店,6年内就卖出了8万把刀。

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本宣布投降,当时我国俘虏了大量日军,并且将他们身上的武器和装备一一缴获,其中就有他们最宝贝的日本军刀,但是中国是对待罪犯最仁慈的国家,没有让他们选择切腹自尽。

在战后,一些活着的日本人想要拿回他们的军刀,我国当然拒绝了,他们就以为我们要的是钱,就说拿钱赎回去,在这种原则问题上,我国坚决不让步。他们的军刀上,沾满了我们同胞的血,这样罪恶的证据,我们绝对不能归还。

开始,他们没有办法,逐渐退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痴迷于军刀的日本人又蠢蠢欲动。他们偷偷来中国,花高价购买私人收藏的军刀,其中有一把意义重大的军刀,因为上面刻着9个字,大量日本人赶来购买,甚至开出100万的价格,可是无人心动,因为上面写着:“南京一役杀一〇七人”

这一把小小的军刀,竟然杀害了我们107个同胞,它的主人竟然以炫耀的方式把数字刻在刀上,更可怕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当年他们害了多少人,早就数不清了。这样的军刀就是在提醒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当年日本的罪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灵公除了异装癖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晏子辅佐齐灵公时期,齐灵公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看后宫女子女扮男装,因此,后宫妇女常身穿男子的服饰。然而,这样的装束竟很快流行至宫外,使得全国的女子都竟相效仿,纷纷穿上男装,步行于大街小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齐灵公得知此情形后,非常惊讶,担心此风会盛行不止,于是立刻派遣官吏监督,并明令禁止道:

  • 晏子使楚讲得是什么故事,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晏子,名婴,是春秋时代齐国人,曾任齐国的国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聪明机敏,能言善辩。这年,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国人看他个子矮小,便关闭宫中大门,留出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去,以此来羞辱他。晏子到门口一看,就明白了。他不进小门,对楚国人说:“这是狗门。如果到狗国去,自然就该走狗门了。我现在是到楚国来

  • 蒋介石为什么放弃外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7月5日,蒋介石看过宋子文的电报后得知斯大林坚持要求外蒙古独立,否则达不成协议。经再三考虑,蒋介石意识到苏联对外蒙古的要求“志在必得”,决不是以任何高度自治或准其驻兵的方式能够满足其欲望的。如果不答应斯大林的要求,那么“东北与新疆各种行政之完整无从交涉”,共产党问题“更难解决”。况且,外蒙

  • 图瓦人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民族——图瓦人,他们有着和蒙古人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说着只有自己人才能听懂的图瓦语,喝着清冽甘甜的奶酒,哼着雄浑低沉的呼麦,集中居住在新疆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乡的禾木村和哈纳斯村。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图瓦人在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的庇佑下,过着幸福的放牧狩猎

  • 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竟有如此残忍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我们大伙耳熟能详的就是影视作品、小说中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匹马,能跑出一天八百里的工作里程吗?真有千里马吗?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八百里是分别由40匹马,以接力长跑的方式,分阶段完成的,古代的一里比现在的500米短些,这也相当于每匹马急跑9000多米了。而每

  • 古代土匪为何不劫“八百里加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交通工具没有现在这么便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不过说起来也是辛苦了那个时期的人们,不论是书信还是其他什么,要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期间的辛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地域辽阔,从南到被,从东到西,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走到了,因此在那个时期要想运送书信以及其他货物到比较远的地方几

  •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土匪为何从来不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来说,每隔二十里就会建造一个驿馆。要是有非常着急的信息,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大多数朝代要求,这类紧急文件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非常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千里马难得,在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运输站点都只用快马,一匹马

  • 曾打遍四方的匈奴人后裔今何在?此国最多,却死活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解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古代匈奴人就像一个利剑悬挂在中原王朝的头上,这主要是因为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居无定所。为此匈奴人只要遇到了合适的机会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向中原王朝发起进攻,让中原王朝防不胜防,所以说匈奴人就将一把利剑悬挂在中原王朝的头上。为此在一段时间里

  • 邓小平“黑猫白猫论”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一句民间谚语能够和一个时代联系起来,除了语言本身的直白和传诵感外,更重要的是它来源于群众的切身实践,能够直指群众的深刻需求。邓小平认为,搞理论争论,就会贻误时机,错过发展机遇。空洞的争论无济于事,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应该大胆地实践,大胆地试,先不要下结论

  • 刘伯温去世前给朱元璋留下一计,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一个朝代的建立,除了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还需要领导者身边有一个智慧过人的谋臣。周武王身边的姜子牙,刘备身边的诸葛亮,以及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等。这些人一生为了他们辅佐的君王,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诸葛亮临死前给君王留下了三个锦囊,帮助君王渡过危机;刘伯温去世前留给朱元璋一筐鱼,然而朱元璋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