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有哪些表现?

什么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有哪些表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40 更新时间:2024/1/6 2:21:31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趁机大规模削藩,并将诸侯国的主要官吏任命权收归中央。困扰了汉初数十年的诸侯王问题,在总爆发过一次后,终于逐渐沉寂了下去,很难再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了。景帝又南抚闽、越,北和匈奴,暂时恢复了国家的安定,遂全心致力于内政治理。

景帝的施政策略是直接延续其父文帝的,他也不遗余力地劝农抑商,更多次减半赋税,他也崇尚节俭,很少建造楼台宫阙。在减轻刑罚方面,文帝虽然已经基本废除了肉刑,用服苦役和打板子来替代,但板子打重了,仍然会致人残废,甚至直接取人性命。

对此,景帝前元年(前156)五月“减笞(杖刑,即打板子)法”,说:“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景帝中六年(前144)又再次“减笞法”,并“定箠(行刑用的板子)令”,规定该打300板的改打200板,该打200板的改打100板,而且限制板子的质地、长短,勒令打板子只准打臀部,不许打背部,行刑者打完一人前不能替换。

从此以后,笞刑伤人性命的事件就很少再发生了。

然而景帝虽然政策制度全都沿袭其父文帝,在思想上却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尊崇黄老,可是也不禁止其他学说的流行,还提拔了好几名崇儒的官员。这就为以后汉武帝破除黄老禁锢,进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当然,景帝虽然意识到黄老学说有点过时,未必再适用于当时社会,但他还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尤其他的母亲窦太后,乃是坚决的黄老拥护者。景帝据说事母极孝,因为窦太后喜欢小儿子梁王刘武,他竟然在家宴中表示死后愿将帝位传给刘武。

窦太后闻言非常高兴,刘武也因此种下了非份之想,但大臣们一致反对,说陛下并非没有儿子,怎能不依据礼法传子,而非要传位于兄弟呢?景帝也后悔自己的孟浪,就不再提起此事了。

可惜梁王刘武却一直记得皇帝的话,他更自恃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有大功,回到封地后就开始胡作非为起来,广营宫室,建天子旌旗。他的手下羊胜、公孙轨怒于袁盎等大臣阻止景帝立梁王为太子,竟然潜入京师,把袁盎等人都刺杀了。景帝派人搜捕此两人,刘武却把他们藏在自己宫殿里。

梁国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苦苦进谏,刘武才终于责令两人自杀。从此景帝兄弟间就生下了嫌隙,刘武惊恐懊悔,于景帝中六年(前144)病死。

对于自己的继承人问题,景帝搞得实在有点混乱。先是示意传位梁王,随即就立长子刘荣为太子,没几年又废黜刘荣,改立胶东王刘彘(即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丞相周亚夫反对废黜刘荣,从此遭到景帝疏远,终于在次年的景帝中三年(前147)被罢免。

周亚夫的境遇和其父周勃有点相象,也是功高镇主,位至丞相,却身为一介武夫,不知道该怎么管理朝政。但他偏偏又坚持老规矩,不肯奉迎皇帝所想。窦太后示意封皇后王氏的兄长王信为侯,景帝上朝时和大臣们商量,周亚夫气哼哼地说:“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只好作罢。

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景帝想封他们为侯,以分化瓦解匈奴,周亚夫再次反对,说:“他们背主来投,陛下却封以侯爵,如此怎能褒扬忠诚的风气?”

景帝这次再不听他的了,说:“丞相议,不可用。”

周亚夫因为经常顶撞皇帝而被罢职。此后不久,一次景帝请他吃饭,却端上来一大盘没切过的煮肉,又不给筷子。周亚夫到处找筷子,景帝假笑着说:“你对此还不满足吗?”周亚夫只好苦着脸告退,景帝望着他的背影,低声说:“这一脸怨恨不满的家伙,不能做少主的臣属。”

周勃当初是因为擅治兵甲而被下狱,周亚夫则是让儿子去买点兵器来准备死后陪葬,结果也被告发有谋反之心。周勃贿赂狱吏才得活命,周亚夫的脾气却硬多了,一入狱就绝食,绝食5天,终于活活饿死。

虽说周亚夫之死和各人性格有关,但文帝能让周勃安享晚年,景帝却使周亚夫丧命牢狱之中,两代皇帝谁更宽容,谁更忌刻,就可以很清楚地区分开来了。

为了打击豪门权贵的势力,以免他们危害到皇帝的统治,景帝还信用郅都宁成等酷吏。所谓酷吏,倒并不徇私枉法,只是捉到一个由头就拼命刑讯逼供,以造成大冤狱,杀戮更多无辜为功。郅都从来

不避权贵,对方势力越大,他拷打起来越是严厉,因此人称“苍鹰”。宁成当小吏的时候,就喜欢凌辱长官,后来升做济南都尉,连当时任太守的郅都,他都敢不放在眼里。此二人打击权贵,还是很有功绩的,但从此开了一个坏头,酷吏之祸,到武帝时代终于盛开毒花,结出了苦果。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文景之治”,说:“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意思是府库皆满,钱积多了,串钱的绳子大都朽断,仓廪充实,粮食堆满到开始霉腐。这都是从吕后经文帝到景帝,三代休养积聚之功。

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汉孝景帝刘病逝,归葬阳陵。太子刘彻继位,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持续了多久 周亚夫如何平定七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王刘濞从他的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出发,亲率20万人,统合各路诸侯,浩浩荡荡渡过淮河北上。他的战略是,以南越兵攻占长沙以北地区,再西趋巴、蜀、汉中;东瓯、楚、淮南、济北诸王会同吴军西取洛阳;齐、菑川、济南、济北诸王与赵王先攻占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河内(今河南武涉西南),再或入临晋关(今陕西

  • 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 汉景帝为什么杀晁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楚之乱”又名“七国之乱”,即以吴、楚两个最大的诸侯国为首,纠集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五国,同时发难,以“清君侧”为名发动的武装叛乱。时为景帝前三年(前154)正月,刘启继位才刚两年多的时间而已。刘启并非文帝刘恒的长子,但他上面的哥哥都年少就夭折了,按照立长的常例,太子的桂冠顺理成章就落到了他

  • 汉文帝是仁君吗 汉文帝刘恒是怎样治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算是一个杰出的内政家,他非常虚心,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正确意见,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还在继位之初,他每次上朝路上碰到郎官们呈递书奏,都要停下辇来,当场拆看,正确的采纳,错误的暂时搁置,绝不拖延裁决。他还叫地方上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送入长安城作为皇帝的顾问。某次,文

  • 刘恒是谁 刘恒是如何平定吕氏家族乱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身份比较低微。因为其母薄氏据说是楚汉相争时代魏国的宫女,刘邦击败魏王魏豹,把他宫中许多宫女掳到自己身边,后来就和其中的薄氏生下了刘恒。薄氏虽然母以子贵,自此便和其他侍奉刘邦的宫女拉开了身份差距,但她终究没能受宠于刘邦,故只称“薄姬”,而没有“夫人”的称号。因为在诸子中身份

  • 吕氏乱政的原因是什么 吕氏家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雉对于西汉初期的政局稳固,百姓安定,是起了相当大正面作用的。要说她唯一的恶政,大概就是策划封吕氏宗亲为王。吕雉有两个哥哥,全都作为将领,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长兄吕泽,封周吕侯,死于高祖八年(前199),加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刘邦诛灭异姓王,只相信同姓诸

  • 汉元帝与石显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西汉衰败源于汉元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奭相当走运,他是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和许平君生下的长子,宣帝进宫当了皇帝,他也就被立为太子。因为过于崇儒,刘奭遭到宣帝的疏远,宣帝曾一度想改立张婕妤之子淮阳王刘钦为太子,但终于顾念糟糠之妻的情谊,没有真正施行。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孝元皇帝。元帝非常尊重儒生,继位

  • 汉宣帝时期与匈奴关系怎么样 又存在着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盛世,不只体现在内部政治经济的和谐与稳定上,在对外关系方面,宣帝朝也颇值得称道。本始二年(前72),匈奴西攻乌孙,乌孙昆弥(即国王)狂王和汉朝远嫁过去的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上书,称愿发精兵5万骑,帮助汉朝打击匈奴。此时还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政,霍光即派田广明、赵充国等5位将军,发兵15万骑

  • 汉宣中兴实行了哪些制度 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在民间长大,受过许多磨难,对于官吏的不法和苛政的残酷深有体会,因此在位期间特别重视吏治。他听说黄霸判决公平,于是初继位就建议用黄霸为廷尉正,主管诉讼,得到霍光的许可。黄霸多次解决疑难案件,执法公允,屡受宣帝嘉奖。从本始元年(前73)到神爵四年(前58),宣帝曾7次下诏征召人才。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或

  • 汉宣帝是如何平定霍氏家族叛乱的 霍氏为什么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发妻子许平君,是曾被两度处刑的小吏许广汉之女。宣帝继位前,两人也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日后的汉孝元皇帝刘奭。宣帝既已继位,原配许平君当然应该被册封为皇后——可惜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霍氏为了继续拉近自己和皇族间的关系,就把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宣帝,并且想让她跳过许平君

  • 汉宣帝刘病已为何改名 汉宣帝与霍光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曾经缔造了西汉王朝最为强盛的黄金时代,他雄才大略、刚毅坚韧、行事果断,这都是常人不及之处,但他同时也具备极为明显的性格弱点:多疑、猜忌、刚愎、残暴,无论对待臣子还是对待妻子儿女。武帝晚年闹得沸沸扬扬,千万颗人头落地的“巫蛊之祸”,就是他种种性格弱点的集中大爆发,而这一惨祸,也成为宣帝刘询坎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