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 汉景帝为什么杀晁错?

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 汉景帝为什么杀晁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95 更新时间:2024/1/23 8:08:50

“吴楚之乱”又名“七国之乱”,即以吴、楚两个最大的诸侯国为首,纠集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五国,同时发难,以“清君侧”为名发动的武装叛乱。时为景帝前三年(前154)正月,刘继位才刚两年多的时间而已。

刘启并非文帝刘恒的长子,但他上面的哥哥都年少就夭折了,按照立长的常例,太子的桂冠顺理成章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不但如此,因为薄太后说了句“立太子母为皇后”,所以刘启的母亲、原本代王侧室的窦氏,母以子贵,也登上了皇后宝座。文帝后七年(前157)六月,刘恒病逝于未央宫,群臣共戴太子为皇帝,就是汉孝景帝。

纵观景帝的一生,他和祖父刘邦、父亲刘恒性格全都不同,外表宽容而内心忌刻,不像父亲那样真正懂得退让,又学不成祖父的流氓相,因此或谓大度,或谓冷血,后世对他的评价往往截然不同。

景帝初期,最信任自己的老师晁错。晁错是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文帝时代就受到重用,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后为太子家令,辅佐刘启,时人号为“智囊”。刘启才继位,就任命他为内史,后又升任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

晁错在当内史的时候,就常独断专权,引起丞相申屠嘉的不满。因为内史府在宗庙外墙旁边,门向东开,出入很不方便,晁错就自说自话地凿通墙壁,在南方开了一个小门。

申屠嘉可算逮到这小子的错处了,上奏请诛晁错。景帝为晁错分辩说:“那是外墙,又不是庙墙,不算犯法。”申屠嘉恨恨地退朝,对属官说:“早知道我就先斩后奏了!”竟然被活活气死。

由此可见景帝是多么的信任晁错。晁错也因此权势薰天,谁都不敢得罪他。后来他劝景帝削藩,景帝召集大臣们会商,除了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外,没人敢说个不字。晁错的父亲听说此事,赶紧从老家跑到长安来见儿子,问他:“皇帝才刚继位,你就出主意削弱诸侯,让他疏远同族,大家都很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晁错回答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晁父叹息说:“这样刘氏是安全了,晁氏却危险了。”竟然喝毒药自杀了。

晁错为什么要一力削藩呢?原来汉初分封的诸侯王领地广阔,权力很大,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西汉的基本行政单位是郡,诸侯王国往往和郡同样大,甚至更大,郡的行政和军事首脑由中央直接委派,诸侯王国的大小官员,却都由诸侯王任命,是他们的私党。尤其当时最大的吴、楚、齐三国,疆域合并起来,竟是中央直辖地的二分之一!

吴王刘濞是高祖刘邦的侄子,刘邦封做他吴王后不久也后悔了,但又不好收回成命,于是特意嘱咐,叫他老实做人,不要起反心。但刘濞早就埋下了造反的念头,招募亡命,积聚粮草,等待时机。文帝时,他带儿子入朝觐见,其子和太子刘启赌博为乐,一言不合,刘启轮起棋盘来,竟然失手把对方打死。

文帝感到很过意不去,又不好重罚儿子,就允许刘濞开采铜山,自己铸钱,并且吴国境内的沿海地区,还准许他可以随便晒盐。刘濞得了盐、铜之利,势力更为膨胀。

晁错提醒景帝一定要关注刘濞的动向,同时主张削减诸侯封地,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他上《削藩策》,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虽然赞同晁错的主张,但也知道刘濞这个硬骨头不好啃,于是他先削楚王的东海郡、赵王的常山郡,以及胶西王的六个县,从比较弱的势力下手。

皇帝削藩削得顺手了,迟早会削到自己脑袋上来——很清楚这一点的吴王刘濞,现在既得到了借口,又被形势所迫,就在景帝前三年(前154)正月,联络楚、赵等六个诸侯王国,公然发动叛乱。不过他们打出的旗号很有迷惑性,名为“诛晁错,清君侧”,意思是:我们并无意于夺取中央政权,只是为了诛杀君主身边的奸臣晁错,这才不得不发兵动武。

晁错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高兴,他早就料到吴王刘濞会造反,正好趁这个机会,根除毒瘤,巩固中央集权。然而年轻的景帝却被吴楚联军的貌似强大吓破了胆,竟然听从袁盎的建议,真的杀掉了晁错,自毁长城。

袁盎其实也是主张削藩的,但他认为晁错的措施太过激进。文帝时代,淮南王刘长暗杀辟阳侯审食其,袁盎就劝文帝说:“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文帝不听,最终刘长谋反事发,被流放蜀地,途中病亡。

不仅政见不同,晁、袁二人性格也完全合不来,哪怕参加酒宴,只要晁错在座,袁盎肯定不来,袁盎在座,晁错也肯定不到。袁盎后来做吴王刘濞的国相,晁错想从他身上找出刘濞谋反的证据,就诬蔑他私受刘濞财物,将其免为庶人。

七国之乱一起,晁错对属下的官员说:“袁盎受了吴王贿赂,所以为他遮掩,说他不会造反。现在吴王造反了,应该治袁盎预知不报之罪。”官员们回答说:“如果吴王不反,治袁盎的罪还能对吴王有所警告,现在吴王已经反了,治他的罪还有什么意义呢?况且,我们不相信袁盎和吴王有勾结呀。”

最终结果还没确定,先就有人把消息透露给了袁盎。袁盎非常害怕,于是前往求见也和晁错不合的窦婴,希望他让自己见皇帝一面,据实禀告吴、楚谋反的情况。窦婴果然为他引见,但袁盎见到晁错就站在景帝身边,就要求先屏退左右,他要密告。

等晁错一走,袁盎就说:“吴、楚之反,全为晁错逼得太急,只要斩下晁错的人头送去向吴王道歉,他们自然就罢兵了。如此可以兵不血刃地结束动乱。”

景帝的无情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他曾经对晁错如此信任,言听计从,可是一到紧要关头,立刻起了“丢车保帅”的念头。他认为袁盎所说,很有道理,于是拜其为太常。

数十日后,命中尉诱骗晁错到行刑的东市,把还身穿朝服的晁错当场腰斩。然后让袁盎和宗正捧着晁错的人头,去刘濞军中请求和谈。此时吴、楚联军势如破竹,已经逼近关中,刘濞自得意满,说:“我都已经称东帝了,还谈什么?”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文帝是仁君吗 汉文帝刘恒是怎样治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算是一个杰出的内政家,他非常虚心,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正确意见,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还在继位之初,他每次上朝路上碰到郎官们呈递书奏,都要停下辇来,当场拆看,正确的采纳,错误的暂时搁置,绝不拖延裁决。他还叫地方上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送入长安城作为皇帝的顾问。某次,文

  • 刘恒是谁 刘恒是如何平定吕氏家族乱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身份比较低微。因为其母薄氏据说是楚汉相争时代魏国的宫女,刘邦击败魏王魏豹,把他宫中许多宫女掳到自己身边,后来就和其中的薄氏生下了刘恒。薄氏虽然母以子贵,自此便和其他侍奉刘邦的宫女拉开了身份差距,但她终究没能受宠于刘邦,故只称“薄姬”,而没有“夫人”的称号。因为在诸子中身份

  • 吕氏乱政的原因是什么 吕氏家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雉对于西汉初期的政局稳固,百姓安定,是起了相当大正面作用的。要说她唯一的恶政,大概就是策划封吕氏宗亲为王。吕雉有两个哥哥,全都作为将领,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长兄吕泽,封周吕侯,死于高祖八年(前199),加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刘邦诛灭异姓王,只相信同姓诸

  • 汉元帝与石显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西汉衰败源于汉元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奭相当走运,他是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和许平君生下的长子,宣帝进宫当了皇帝,他也就被立为太子。因为过于崇儒,刘奭遭到宣帝的疏远,宣帝曾一度想改立张婕妤之子淮阳王刘钦为太子,但终于顾念糟糠之妻的情谊,没有真正施行。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孝元皇帝。元帝非常尊重儒生,继位

  • 汉宣帝时期与匈奴关系怎么样 又存在着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盛世,不只体现在内部政治经济的和谐与稳定上,在对外关系方面,宣帝朝也颇值得称道。本始二年(前72),匈奴西攻乌孙,乌孙昆弥(即国王)狂王和汉朝远嫁过去的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上书,称愿发精兵5万骑,帮助汉朝打击匈奴。此时还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政,霍光即派田广明、赵充国等5位将军,发兵15万骑

  • 汉宣中兴实行了哪些制度 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在民间长大,受过许多磨难,对于官吏的不法和苛政的残酷深有体会,因此在位期间特别重视吏治。他听说黄霸判决公平,于是初继位就建议用黄霸为廷尉正,主管诉讼,得到霍光的许可。黄霸多次解决疑难案件,执法公允,屡受宣帝嘉奖。从本始元年(前73)到神爵四年(前58),宣帝曾7次下诏征召人才。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或

  • 汉宣帝是如何平定霍氏家族叛乱的 霍氏为什么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发妻子许平君,是曾被两度处刑的小吏许广汉之女。宣帝继位前,两人也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日后的汉孝元皇帝刘奭。宣帝既已继位,原配许平君当然应该被册封为皇后——可惜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霍氏为了继续拉近自己和皇族间的关系,就把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宣帝,并且想让她跳过许平君

  • 汉宣帝刘病已为何改名 汉宣帝与霍光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曾经缔造了西汉王朝最为强盛的黄金时代,他雄才大略、刚毅坚韧、行事果断,这都是常人不及之处,但他同时也具备极为明显的性格弱点:多疑、猜忌、刚愎、残暴,无论对待臣子还是对待妻子儿女。武帝晚年闹得沸沸扬扬,千万颗人头落地的“巫蛊之祸”,就是他种种性格弱点的集中大爆发,而这一惨祸,也成为宣帝刘询坎坷少

  •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刘贺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人,并不因为一次失败就肯善罢甘休。元凤元年(前80)九月,他们再次商量了一条毒计,准备让鄂邑公主宴请霍光,趁机埋伏士兵,将其谋害,然后废黜昭帝,迎立燕王做皇帝。密谋未能实现就被发觉,霍光于是抢先一步,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全家,燕王刘旦和鄂邑公主恐惧自裁。除掉了政

  • 汉武帝为什么下罪己诏:内容是什么 汉武帝为什么立子杀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蛊之祸所以发生,是和武帝笃信神仙方士之说、迷信思想严重,加之刚愎残暴、重用酷吏分不开的。继位后不久,他就召方士、炼丹药,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后还多次出巡,封禅泰山,或者到东莱(今山东莱州)海边去寻找神仙。他之大修宫室,掏空国库,一方面是为了享乐,另一方面也是相信了方士的话,建高楼通天,好拉近自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