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国之乱持续了多久 周亚夫如何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持续了多久 周亚夫如何平定七国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65 更新时间:2023/12/9 20:04:17

吴王刘濞从他的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出发,亲率20万人,统合各路诸侯,浩浩荡荡渡过淮河北上。他的战略是,以南越兵攻占长沙以北地区,再西趋巴、蜀、汉中;东瓯、楚、淮南、济北诸王会同吴军西取洛阳;齐、菑川、济南、济北诸王与赵王先攻占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河内(今河南武涉西南),再或入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或与吴军会师洛阳;燕王北取代郡、云中后,再联合匈奴南下,经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迂回;吴王率吴、楚军,与齐、赵等会师,直捣长安。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然而南越不肯发兵相从,匈奴迟迟不动,各地诸侯除了原先联络定的六国外,其它也都作壁上观,暂时不肯表明态度。尤其是吴、楚联军进入河南地区以后,就遭遇到梁王的顽强抵抗。梁王刘武是景帝的亲弟弟,当然不能容许叛军轻易通过自己的领地。刘濞在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一战,歼灭梁军数万人,刘武退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

晁错才死不久,谒者仆射邓先就从前线回来,觐见景帝。景帝问他:“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先回答:“吴王准备造反已经数十年了,愤怒陛下削藩,请诛杀晁错,都不过借口而已。您这个举措一下,我怕从此天下之士都闭上嘴巴,不敢再进忠言了。”

景帝大惊,询问缘由,邓先回答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难以制约,所以请求削藩,以加强中央权力,这是对子孙万事都有利的大计。结果计划才刚开始实行,陛下就杀了晁错,这对内封住了忠臣进谏之口,对外是为反叛的诸侯们报仇。我个人以为您不应该这样做。”景帝默然良久,才说:“你说得对,我也有点后悔。”

袁盎捧着晁错的人头前往吴营议和,反被刘濞扣押,千辛万苦才得以逃归长安。景帝听到刘濞确实不肯退兵的消息,这才最终梦醒,深悔自己不该害死晁错。然而后悔药是没处去吃的,既然议和不成,那就只有奋起一战了。以谁为将好呢?他想到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

文帝后六年(前158),匈奴6万精骑侵入上郡、云中,逼近长安。文帝匆忙派令免、苏意、张武率军防守飞狐(今河北尉县东南60里)、句注、北地,派周亚夫、刘礼、徐厉屯兵长安附近的细柳、灞上和棘门,以拱卫京师。为了鼓舞士气,文帝亲往各营劳军,等到了细柳营,却被军门都尉拦住。都尉说:“军队中只遵将令,不遵天子的诏命。”

等了一会儿,才听见周亚夫在里面大喊:“开壁门。”劳军时,只见军容严整,周亚夫身披铠甲,手持兵器,长揖不拜,说:“穿甲无法跪拜,请以军礼觐见陛下。”文帝慨叹说:“这才是真将军!我去看过棘门、灞上的驻军,都像儿戏一般,那里的将军遭受一次袭击就可能被俘虏,而像周亚夫这样的,有人敢来袭击他吗?”

文帝就此对周亚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终前还关照太子刘:“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现在吴、楚乱起,景帝想起了父亲的话,就拜周亚夫为太尉,统率汉军主力出击,同时派曲周侯郦寄去袭击赵国、栾布去袭击齐国,任窦婴为大将军,集兵于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支援各路官军。

这个计划相当稳妥,因为叛军主力只有吴、楚两国而已——原本答应举事的齐王临时背盟,据城自守,济北王则被朝廷派去的官员监视了起来,无法出兵,胶东、胶西、菑川、济南等四王因此改变了进攻洛阳与吴、楚会师西进长安的计划,转而去进攻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北)——只要击败吴、楚联军,叛乱即可一鼓荡平。

此时梁王刘武困守睢阳,形势十分危急,他数次遣人突围而出,来长安求请援军。景帝想命周亚夫即刻前往救援,周亚夫却说:“楚兵非常精锐,难以正面对敌,不如任由吴、楚去进攻梁国,梁王既忠心又勇敢,定可将敌阻挡在睢阳城下。我出奇兵断敌粮道,就可以制服他们。”

景帝汲取了杀晁错的教训,既然把军事全权交给了周亚夫,就不再掣肘或者怀疑他,让他放手去干。于是周亚夫不走潼关、洛阳大路,却秘密取道蓝田、武关,再突出洛阳,驻军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坚壁不战,和睢阳呈犄角之势,把叛军主力牢牢锁住。

刘濞顿兵坚城之下,长久不能攻克,粮道又被周亚夫派骑兵部队奇袭切断,士气逐渐低落。周亚夫这才进至下邑(今安徽砀山),但仍坚守不出。吴、楚联军被迫转身猛攻下邑,又不能攻克,士卒逃散的很多。三月,周亚夫以强击弱,以逸攻疲,大破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刘濞逃到江南,被东瓯王在汉军的威逼下诱杀。

同时在山东战场,栾布联合齐军击破四国叛军,胶西王自杀,其余三王被杀。河北方面,赵王刘遂还在和匈奴联络的过程中,都城邯郸就被郦寄团团包围起来,栾布平定山东后北上与郦寄会师,终于灭亡赵国。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这场来势汹汹的叛乱,就被彻底平定。景帝回想往事,更感觉晁错所言,句句都是金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 汉景帝为什么杀晁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楚之乱”又名“七国之乱”,即以吴、楚两个最大的诸侯国为首,纠集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五国,同时发难,以“清君侧”为名发动的武装叛乱。时为景帝前三年(前154)正月,刘启继位才刚两年多的时间而已。刘启并非文帝刘恒的长子,但他上面的哥哥都年少就夭折了,按照立长的常例,太子的桂冠顺理成章就落到了他

  • 汉文帝是仁君吗 汉文帝刘恒是怎样治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算是一个杰出的内政家,他非常虚心,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正确意见,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还在继位之初,他每次上朝路上碰到郎官们呈递书奏,都要停下辇来,当场拆看,正确的采纳,错误的暂时搁置,绝不拖延裁决。他还叫地方上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送入长安城作为皇帝的顾问。某次,文

  • 刘恒是谁 刘恒是如何平定吕氏家族乱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身份比较低微。因为其母薄氏据说是楚汉相争时代魏国的宫女,刘邦击败魏王魏豹,把他宫中许多宫女掳到自己身边,后来就和其中的薄氏生下了刘恒。薄氏虽然母以子贵,自此便和其他侍奉刘邦的宫女拉开了身份差距,但她终究没能受宠于刘邦,故只称“薄姬”,而没有“夫人”的称号。因为在诸子中身份

  • 吕氏乱政的原因是什么 吕氏家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雉对于西汉初期的政局稳固,百姓安定,是起了相当大正面作用的。要说她唯一的恶政,大概就是策划封吕氏宗亲为王。吕雉有两个哥哥,全都作为将领,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长兄吕泽,封周吕侯,死于高祖八年(前199),加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刘邦诛灭异姓王,只相信同姓诸

  • 汉元帝与石显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西汉衰败源于汉元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奭相当走运,他是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和许平君生下的长子,宣帝进宫当了皇帝,他也就被立为太子。因为过于崇儒,刘奭遭到宣帝的疏远,宣帝曾一度想改立张婕妤之子淮阳王刘钦为太子,但终于顾念糟糠之妻的情谊,没有真正施行。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孝元皇帝。元帝非常尊重儒生,继位

  • 汉宣帝时期与匈奴关系怎么样 又存在着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盛世,不只体现在内部政治经济的和谐与稳定上,在对外关系方面,宣帝朝也颇值得称道。本始二年(前72),匈奴西攻乌孙,乌孙昆弥(即国王)狂王和汉朝远嫁过去的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上书,称愿发精兵5万骑,帮助汉朝打击匈奴。此时还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政,霍光即派田广明、赵充国等5位将军,发兵15万骑

  • 汉宣中兴实行了哪些制度 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在民间长大,受过许多磨难,对于官吏的不法和苛政的残酷深有体会,因此在位期间特别重视吏治。他听说黄霸判决公平,于是初继位就建议用黄霸为廷尉正,主管诉讼,得到霍光的许可。黄霸多次解决疑难案件,执法公允,屡受宣帝嘉奖。从本始元年(前73)到神爵四年(前58),宣帝曾7次下诏征召人才。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或

  • 汉宣帝是如何平定霍氏家族叛乱的 霍氏为什么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发妻子许平君,是曾被两度处刑的小吏许广汉之女。宣帝继位前,两人也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日后的汉孝元皇帝刘奭。宣帝既已继位,原配许平君当然应该被册封为皇后——可惜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霍氏为了继续拉近自己和皇族间的关系,就把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宣帝,并且想让她跳过许平君

  • 汉宣帝刘病已为何改名 汉宣帝与霍光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曾经缔造了西汉王朝最为强盛的黄金时代,他雄才大略、刚毅坚韧、行事果断,这都是常人不及之处,但他同时也具备极为明显的性格弱点:多疑、猜忌、刚愎、残暴,无论对待臣子还是对待妻子儿女。武帝晚年闹得沸沸扬扬,千万颗人头落地的“巫蛊之祸”,就是他种种性格弱点的集中大爆发,而这一惨祸,也成为宣帝刘询坎坷少

  •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刘贺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人,并不因为一次失败就肯善罢甘休。元凤元年(前80)九月,他们再次商量了一条毒计,准备让鄂邑公主宴请霍光,趁机埋伏士兵,将其谋害,然后废黜昭帝,迎立燕王做皇帝。密谋未能实现就被发觉,霍光于是抢先一步,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全家,燕王刘旦和鄂邑公主恐惧自裁。除掉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