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袁氏家族的袁术与袁绍两兄弟为何走向对立?

东汉末袁氏家族的袁术与袁绍两兄弟为何走向对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25 更新时间:2023/12/25 12:08:20

《三国志》中记载:“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初平三年(192年),袁术与袁绍两大诸侯走向对立,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令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同时联合陶谦,用来威逼袁绍,袁绍与曹操合击,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由此,在东汉末年,一度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以此对抗袁术+公孙瓒+陶谦的诸侯格局。其中,同为一家人,还是亲兄弟的袁术、袁绍,不仅没有联合起来,反而各自联合一帮诸侯,从而逐鹿中原。

正是袁绍和袁术之间的对立,让曹操最终坐收渔翁之利。公元197年,袁术称帝,导致自己众叛亲离,从而被曹操击败。在这一过程中,袁绍冷眼旁观,恨不得踩上一脚。公元200年,曹操又转过头和袁绍展开了官渡之战,最终实现了消灭二袁的目标。那么,问题来了,袁绍、袁术同为一家人,为何不联合起来攻打曹操?

袁绍和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其中,袁术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虽然袁绍也是司空袁逢的儿子,但是,因为袁绍是庶出,这让袁术非常轻视袁绍。由此,对于袁绍和袁术来说,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不过,袁绍后来过继于其伯父袁成。因此,也可以说是袁术和袁绍是堂兄弟。当然,不管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两人总归是一家人。

在东汉末年,曹操正是凭借着夏侯氏和曹氏的宗室力量,比如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休等,才得以南征北战,成为一方诸侯。所以,袁术和袁绍,自然也应该互相支持,从而壮大汝南袁氏的力量。可是,实际的情况是,袁绍和袁术不仅没有互相支持,反而是势不两立,也即双方各自联合一帮诸侯,以此互相攻伐。

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袁术同为一家人,却不联合起来攻打曹操,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袁绍的出身,遭到了袁术的轻视。

《后汉书》中记载: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在看到天下英雄豪杰大多跟随袁绍的时候,袁术更是非常生气,直接将袁绍骂了一顿。也即袁绍在东汉末年的崛起,促使袁术的心理失衡,从而加剧了双方的对立。与此相对应的是,曾经被袁术瞧不起的袁绍,自然也不会对袁术有什么好感了。所以,二者的分道扬镳,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两人中有一方可以包容对方,想必两人的关系不会一直恶化下去。

另一方面,在重大事件上的立场不同,也是袁绍、袁术不和的重要原因。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董卓见关东诸侯声势浩大,于是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董卓西走长安后,袁绍准备抛弃汉献帝,另立一位汉室后裔为皇帝。当时,他选中了幽州牧刘虞。结果,袁术因为自己想当皇帝,于是假借维护忠义,反对袁绍另立刘虞为帝。

因为这一问题,袁绍和袁术之间更加不和了。也即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和袁术还能够维持表面上的合作。但是,在另立皇帝这一重大事件上,袁术不愿意再配合袁绍了。自此之后,这两兄弟自然是各自着急人马,开始逐鹿中原了。随着各自势力的壮大,双方的冲突,也是在所难免了。

最后,在笔者看来,袁绍和袁术之间的对立,其实和一个人的被杀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袁绍和袁术关系失和的时候,袁氏家族的长辈,无疑可以居中调解。但是,在袁绍、袁术的长辈中,袁平、袁成早卒,袁逢卒于任上。在此基础上,袁术、袁绍的叔父袁隗,无疑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东汉末年,袁隗曾任太尉、太傅一职,可以说是汝南袁氏的顶梁柱。不过,公元190年,因为袁氏兄弟起兵董卓,后者担心袁隗为内应而将其全家杀害。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袁隗可以逃过一劫的话,无疑可以凭借长辈的身份,在袁绍和袁术之间居中调解,促使二者合力消灭曹操等诸侯势力。正是因为袁绍、袁术的长辈相继去世或者被杀,几乎没有袁氏家族之人可以在两人之间调和了,这成为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来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沟通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就袁绍和袁术之间,在叔父袁隗被杀后,恰恰就缺乏了沟通的桥梁。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北宋“八贤王”的历史原型说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八贤王

    《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也经常出现“八贤王”,帮助包拯展昭解决一些朝廷上很难解决的问题。而除了包公戏杨家将之外

  • 辽朝的萧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辽朝

    萧家有女初长成萧氏三姐妹的父亲是萧思温,历史上的他并非是三朝宰相,也没有《燕云台》里演的那样忧国忧民,却是一位非常幸运的人。他因为是述律太后的族侄,被辽太宗耶律德光选为驸马都尉,娶耶律吕不谷为妻。辽穆宗耶律璟一朝,他又沾老婆的光,被皇帝小舅子任命为南京留守。辽景宗耶律贤上位后,他因为女儿当了皇后,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真实原因 唐玄宗是不是被人陷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事件不是传言,但史料对其原因的解读却明显肤浅化,亦或者有欲盖弥彰的嫌疑。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事件的起因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兄弟三人不满武惠妃专宠,为了替各自的母亲出气,勾结在一起准备谋害武惠妃。他们的阴谋被武惠妃的女婿杨洄告发,唐玄宗

  • 楚怀王为何会被扣留在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怀王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对于楚怀王来说,任用昭阳、靳尚、上官大夫、昭睢、庄蹻、唐昧、屈原、昭滑、陈轸、苏代、田忌、公孙衍等人,楚国一度人才济济,国势大盛。楚怀王和唐昧积极变法,恢复了楚悼王、吴起时期

  • 三国曹魏权臣晋公司马昭为何终身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大概意思就是司马昭篡权自立的野心,大家都是非常清楚。为此,司马昭还派人弑杀了阻挡他的曹魏皇帝曹髦。就司马昭弑君来说,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魏都洛阳的事件。当时,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

  • 东汉末军阀混战中袁术为何最先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术

    袁术很挫吗?不!正是因为当时他太强了,所以才敢率先称帝。只不过枪打出头鸟,所以他被诸侯针对,群殴消灭了。提到四世三公的袁家,现在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袁绍,可袁绍只是司空袁逢的庶子,后来还被过继给别人,袁术才是嫡子,这个地位区别还是很大的。所以在乱世中有很多袁家的门生故吏聚拢在袁术身边,为其出谋划策,

  • 古代人怎么刷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

    牙齿可是要跟随我们一辈子的东西,所以做好口腔卫生十分有必要。很多网友都比较好奇,古代人有没有刷牙这个习惯,如果有的话,古代牙刷又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古人也是会刷牙的,只不过刷牙的工具和方式跟现代不同,毕竟古时候还没有能制作出小刷毛的技术,所以最早清洁牙齿的方法都是靠漱口。《诗经》中就有一句话叫&ldq

  • 古代皇帝为什么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

    前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自己的舅舅,而对同宗的叔叔多加忌惮,尤其是那些年纪尚小就被架上皇位的小皇帝,大多利用自己的舅舅来辅佐自己稳定政权。那么同样是皇亲国戚,叔叔究竟比舅舅差在哪里呢?古代帝王叔叔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历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已经向我们证

  • 为什么古人出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古人,出殡,长子,摔瓦盆,中国,自古以来,可谓,名副

    中国自古以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应的规定和礼仪规范,而在丧葬习俗中也亦是如此,更何况还是丧事这种大事,所以其中的说法和讲究自然是少不了的,按照古时候的传统习俗以及最普遍的丧葬礼仪来说,先辈去世后,后世的子孙都会请风水大师为其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以用来安葬尸身,在这之后还要

  • 北魏后妃们为何流行私自堕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妃

    俗话说母以子贵,可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子贵母死”呢?所谓的“子贵母死”,也被称为“立子杀母”,即是说皇帝在册立太子前,先将其生母赐死。这种传位方式非常残忍,一般的皇帝都不会采用,开此先河的正是汉武帝,而形成制度传承下来的,却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