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生日哪天都会做什么?

古代皇帝生日哪天都会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1/23 10:30:43

从古至今,随着历史演变,诞生了许多节日。比方说上元节,演变成现代便是众所周知的正月十五中秋节;还有比方说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古代家家户户的百姓必须要禁火三日。但是放在现代,却极少有人知道寒食节。

除了寒食节,还有许多节日却未曾被人们熟知,比方说普天同庆的千秋节以及万寿节。

按照一般的中国传统节日,大多遍及部分地区。可万寿节和千秋节为何却普天同庆呢?原来这两个节日都是皇帝的生日。在六朝以前的史料中,几乎没有庆祝生日的记载,因此清代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考察了各方面资料后断言:生日之礼古人皆无。

那笔者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千秋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注重孝道,而皇帝作为全国百姓的“民之父母”,他的生日,对于每个朝代来说都非常重视。

古代帝王也会庆祝生日,比如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父母信仰佛教,因此在自己生日的这天,他都要斋戒、举办佛教法会,宣扬佛法。

到了隋朝时,隋文帝杨坚生日,全天下禁止杀生,以吃素来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

《隋书.高祖本记》中记载:“隋文帝杨坚于仁寿三年曾颁布诏令: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

到了唐代时,唐太宗李世民将自己的生日定为降诞日,极为重视出生之日,还有对父母的感怀。比如有一年他生日,对长孙无忌说道:今日是朕生日,俗云‘生日可喜乐,以吾之情翻感思!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太宗生于(武功)庆善宫。”但他曾于贞观六年(632年)九月和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一月来到他的出生地,写下《幸武功庆善宫》和《重幸武功》两首诗,在诗中特意提到降诞。由此可见,他对生日的重视以及对父母给予生命的感恩。

也因此在生日的时候,唐太宗宣布了和隋文帝一样的禁令,也就是“禁断屠杀”。并曾对底下众臣子说道:“今日吾生日。世俗皆为乐,在朕翻成感伤。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何以劬劳之日,更为燕乐乎?”表明了对父母的感恩和缅怀!

到了唐玄宗时期,他过生日时就变得十分浓重,宴请百官,举国欢庆三天。王公大臣都要献上自己贵重的礼物,还在大臣的劝说下,将每年八月五日设为千秋节。“千秋”约定俗成的意思是长寿,因此,千秋节就是长寿节。

《旧唐书本纪第八·玄宗李隆基上》中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金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

千秋节这天不仅举行宴会,而且君臣还赋诗唱和。张说有《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诗,关于举国欢庆的情景在诗中也有所反映。在系列庆祝活动中,乐舞杂技表演必不可少。

《唐会要》这本史籍,就曾经记载过唐玄宗带领朝堂官员庆祝“千秋节”的盛况:“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都能够举行各种宴会欢庆,女子也都盛装打扮,她们巧着红妆,穿着精美绝伦的服装,与家人或爱人一起欢度佳节。

后来唐朝的文武百官认为,皇帝将自己的生日设为千秋节未免欠佳,因为千秋万代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词语,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最终唐玄宗又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寓意着大唐的江山能够地久天长。

《旧唐书·本纪第九·玄宗李隆基下》记载:“天宝七载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意为人寿比天长,千秋无限期。

唐玄宗如此花费心思庆祝自己的生日,他却忘记了他的曾祖父唐太宗,唐太宗尚且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日是母亲的苦日,可唐玄宗却彻底的忘记了这件事,甚至举国同庆三天。这足以能够彰显日后唐朝的逐渐衰败。

晚唐诗人郑嵎曾作《津阳门诗》怀念开元盛世,其中描写千秋节的一段说: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神奇。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生动详尽地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壮观场面。

唐玄宗驾崩后,日后继位的唐代宗唐德宗都延续了八月十五过“天长节”的传统。可随着皇帝的轮流转换,他们的生日也形成了不同的节日,换句话说,天长节也改为了不同的名字。比如说唐肃宗把生日叫做“天成地平节”,唐武宗的生日叫“庆阳节”。

随着历史逐渐前进,千秋节、天长节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宋朝时,皇帝的生日还是作为全民同乐的盛大节日。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将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宋太宗赵光义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寿宁节“,宋真宗赵恒将自己的生日定为”承天节“。在皇帝生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宴请文武百官,共庆皇上万福。

直到明清时期,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万寿节,也诞生了,取万寿无疆之义。

清昭槤《啸亭续录·万寿节》:“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职官等,咸蟒袍补服,於黎明时排班 圆明园 之 正大光明殿 前。”

万寿节普遍应用于明清时期君王的生日,在这一天,皇帝需要在大殿上接受朝廷官员的朝贺以及所供奉的礼品。这礼品,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必须突出“精、珍、奇”。所以寿礼中多为如意、盆景、钟表、插屏、漆器、织绣等精美的工艺品,内容以福、寿、吉祥为主题。祝寿礼品既从纹饰上又从造型上突出祈福祝寿的寓意。

除此之外,在万寿节当天全国百姓禁止屠宰生物,禁止斩杀刑事犯人,以保佑一整年的吉利与福气。

未在京城的地方官员需要在家中设置香案,在面向京城的方向行大礼,并将家中装饰的喜庆且华丽。而在京城,那些工匠则需要用彩色的布料以及画笔将京城的主要干道装饰的色彩缤纷,以追求皇帝生日的这一天,整个城市街道的喜庆。

在万寿节当天,朝廷官员们需要穿上最正式的蟒袍,皇宫中一些地位低下的宫女也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去庆祝这个节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在皇帝的生日这一天,人与人之间似乎是地位平等的,他们都为了同一个节日而心情喜悦。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万寿节依然流传下来,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全国各地的大臣,都需要为乾隆皇帝准备一些名贵的礼物。据说在乾隆60岁的那年“万寿节”,发生了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乾隆皇帝在众多名贵的礼物中,偏偏拿起了宰相刘墉所献上的一桶生姜。开始有许多人都十分好奇,这桶生姜十分普通,为何乾隆皇帝却偏偏青睐于它呢?

原来刘墉将这桶生姜摆成了一座山的形状。“一桶姜山”意味着一统江山,怪不得乾隆皇帝会如此欢喜。

在民间的万寿节当天,家家户户都需要在门前挂一块红布,而一些商户需要在商店的大门上贴上“万寿无疆”这四个字。

在民间的街头上,一些京剧表演以及踩高跷等杂技层出不穷,在万寿节当天,朝廷还会颁布一定的政策,比方说减免当年的赋税等等。

其实在古代由皇帝的生日所形成的节日,与现代的国庆节差不多。但二者本质不一样,万寿节以及千秋节,是为了向封建百姓展示自己皇权的至高无上。

古代皇帝的生日也就是国庆节,当时的皇帝不但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国家的象征,但这一制度随着君主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退场就消失了。

而如今的国庆节则是为了庆祝我们国家的欣欣向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民主和平的国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此感到骄傲。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关于朱高炽的死有几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高炽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可朱高炽之死,却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究其原

  • 清太宗皇太极死因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关于皇太极的即位之谜在史学界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本来想将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但是皇太极却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篡夺了汗位,皇太极登基之后,积极对外扩张,一方面他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实行满蒙通婚,笼络了大批的蒙古贵族,一方面他加紧对明代的进攻,多次大败明军,甚

  • 古代皇太后一般都做些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后

    我们了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也是有母亲的。皇帝的母亲我们了解是太后,但是皇帝的目前分为真实的母亲和名誉上的母亲。有时候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比如皇帝去世后太子即位,皇后就变成太后了,但是太子未必会是太后的亲生儿子。这就是名誉上的母亲。实际的母亲可能是地位比较高的太妃,如果要是亲生母亲

  •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只当了10个月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可朱高炽之死,却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究其原

  • 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派人刺杀嬴政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子丹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而丹却是个昏庸太子,为成全自己与秦国逃将樊於期几日的兄弟情义,逼迫荆轲刺杀秦王。可当荆轲以接近秦王为由,逼死樊将军时,“广结良友”的太子丹却没有再发声,最终还是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樊将军

  • 杨勇的太子之位为何会被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勇

    纵观历史大局,隋朝二世而亡,其悲惨程度不亚于秦朝。隋炀帝杨广在即位之前,享尽天下美名,在即位后,却残暴百姓滥杀大臣,他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杨广本是次子,又只是一个王爷,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哥哥杨勇才是未来的一国之君。那么后来,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为何却要废黜杨勇太子之位,改立杨广?

  • 清朝权臣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最终没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尔衮

    中国历史长河中英豪无数,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或许大家不会陌生。熟悉清朝的人大多知道多尔衮的存在,因为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提到“摄政王”这个词,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多尔衮。多尔衮作为清朝入关初期的摄政王,他的辅政为中国清朝的百年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将他追封为

  • 东汉末袁氏家族的袁术与袁绍两兄弟为何走向对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袁术

    《三国志》中记载:“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初平三年(192年),袁术与袁绍两大诸侯走向对立,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令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同时联合陶谦,用来威逼袁绍,袁绍与曹操合击,大破袁术

  • 北宋“八贤王”的历史原型说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八贤王

    《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也经常出现“八贤王”,帮助包拯展昭解决一些朝廷上很难解决的问题。而除了包公戏杨家将之外

  • 辽朝的萧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辽朝

    萧家有女初长成萧氏三姐妹的父亲是萧思温,历史上的他并非是三朝宰相,也没有《燕云台》里演的那样忧国忧民,却是一位非常幸运的人。他因为是述律太后的族侄,被辽太宗耶律德光选为驸马都尉,娶耶律吕不谷为妻。辽穆宗耶律璟一朝,他又沾老婆的光,被皇帝小舅子任命为南京留守。辽景宗耶律贤上位后,他因为女儿当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