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总理三次让权毛主席:中国革命还是需要毛主席来领导

周总理三次让权毛主席:中国革命还是需要毛主席来领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1/20 6:41:13

众所周知,毛主席和周恩来的革命友谊那是非常坚固的,两人自党建立后,始终保持一致的革命志向,一直到建国以后都坚持在建国第一线,在党历史上,周恩来曾三次谦让于毛泽东,一次次把毛泽东推上党的重要领导岗位乃至最高领导岗位,从而挽救了中国革命,这种领导对被领导的谦让,是让贤、荐贤。可以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是共和国缔造的主要决定功臣。

▲毛泽东和周恩来重庆和谈

一、让毛泽东恢复军权

周总理在党建立之初,就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可以说没有周恩来的力挺,毛主席回到中央领导行列还要更加艰难,国共合作失败,共产党遭到国民党清洗,于是党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去群众基础较好的湖南去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初,正是党内“左” 倾盲动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1927 年11 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人会议作出开除毛泽东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奉命来传达决定的人还误传为开除毛泽东党籍,导致毛泽东有一阵子沦为“民主人士”。

1929 年2 月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总书记布哈林的指示起草《中央给润芝、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信》,史称“二月来信”。林彪当时给毛泽东的信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毛泽东对“二月来信”的批评和决定提出抗辩。他在回信中指出“中央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计都太悲观”,并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朱、毛不宜远离部队。也就是着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向来虚怀若谷、对下属从不抱成见并且尊重前线指挥员意见的周恩来,看罢毛泽东来信,立即意识到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确有许多不妥之处。他在政治局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同意朱、毛不离开红军。李立三和周恩来又给毛泽东去了党史上有名的“九月来信”。虽然在信中依然批评毛泽东和朱德,但是明确但明确要求重新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毛泽东因此得以摆脱厄运,红四军又成了朱毛领导下的红军,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又结束了一次军内危机。

二、让毛泽东东山再起

在1930年9月举行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叶坪,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项英主持会议并批判毛泽东,并通过《政治决议案》,毛泽东被免去了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位。

虽然被免去了代理书记一职,在后来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此后毛泽东开始被称呼为“毛主席”。但是对于毛泽东的打击还没有结束,1932年10月,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全体会议,批判毛泽东并解除其红军总政委职务。从此毛泽东称病休息。

但是当周恩来是在带兵啃不动赣州城这块“铁骨头”时,派项英去请称病“休闲”50 多天的毛泽东的。这虽然不出毛泽东所料,但在他听到“恩来同志请你下山”的“急急如律令”时,便不顾贺子珍要他等雨停了再走的劝告,冒着倾盆大雨下山了。

然而上海临时中央此时仍在批毛泽东,仍坚持没有李立三的立三路线。他们来电批评三次反“围剿”的战略是完全错误的,是“游击主义”,虽然胜利了,但是当前“极大的危险”。针对苏区中央局一再要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建议,周恩来也一再复电力主恢复毛泽东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以免“弄得多头指挥,而且使政府主席无事可做。毛泽东的经验与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强调“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恳请中央局再三考虑前方意见。在周恩来的坚持下,毛泽东勉强被恢复了职务。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人口曾八落八起指的是哪八起哪八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古代,人口,曾八落,八起,指的,八落,早在,远的,古代

    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历十几个朝代,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中国古代人口的八起八落是指怎样的发展和变迁?接着往下看。大禹时代: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人

  • 科举考场死亡事件:清朝考生压力大自碎睾丸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科举,考场,死亡,事件,清朝,考生,压力,大自,睾丸,古代

    在古代,考场中的死亡事件时常会发生。但是出于自身原因的死亡想必还是屈指可数。在清朝就有一个考生,因为自身产生的压力过大了自杀,他自杀的方式也很特别:“自碎睾丸”。那么这件事是如何发展的这位考生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难道他已经得了抑郁症?一起接着往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历史的耳光 杨振宁丑陋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耳光,杨振宁,丑陋,在哪里,杨振宁,美国,贡献,远远

    杨振宁对美国的贡献远远大于中国。这位美籍人,效忠于美,服务于美,带着诺贝尔的荣耀,晚年回到中国,吃住行尽享在美国不曾有的待遇,回赠中国人的,是一针针的麻醉剂。在中国住中国纳税人付出的1000多万人民币的带电梯的二层别墅,在美国他的房子也只有100万美元(600多万人民币)。每年中国纳税人还要为他的高

  • 蒋介石对林彪的特殊感情:林彪去世蒋介石为何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蒋介石,林彪,特殊,感情,去世,为何,落泪,我要,特别,提醒

    我要特别提醒在座的诸位,要重视那个林彪,不要以为他在黄埔不显山,不露水的。此人胸有丘壑,是当代韩信,这几年交战,更让我有这样的感觉。”第四次反围剿之前蒋介石这样激将。 “林彪是四期的,可你们都是一期的!”当东北战局日趋恶化,蒋又这样责问他的部下。可见,蒋介石对林彪

  • 解密民国:民国时期议员们给自己定出5万之高月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解密,民国,时期,议员,自己,定出,5万,之高,月薪,标题

    从标题看来,在民国时期议员们给自己定出月薪5万也是令人有些咂舌,这是什么概念?你要知道在现代,北上广一带月薪5万算是高收入,何况当时是战乱纷争的民国。要说起民国时期议员的薪水有多少,据小编了解到那是相当的高啊,在第一届国会,议员们不顾舆论痛骂,给自己定出了5万之高的月薪。1913年7月,因宋教仁之死

  • 揭秘蒋介石:蒋介石与抗日战争不为人知的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蒋介石,抗日战争,不为人知,内幕,寻找,真实,蒋介石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还是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起。什么样才是真实的蒋介石,对于历史人物,总是众说纷纭。毕竟各个观点的出发角度都不同,或许这才是争议的重点,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对于蒋介石而言,在抗战时期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内幕?历史网顺着历史脉络,去看看当时的蒋介石与他的抗日态度。抗日战争前期的蒋介石抗

  • 民国才女“身体写作” 自称与三千多男人上过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才女,身体写作,自称,三千,多男,人上,过床,一些,民

    在一些民国的书籍上,我们经常看到林徽因、谢冰心等才女的故事,却鲜少知道广州奇女子余美颜。其实,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原文如此),余美颜绝对是一位家喻户晓,名气如日中天的人物,她走红的程度,就算是现在也是无人能比的。她本出生于富商之家,过着一种平静奢华的生活,却因为丈夫经商不在家,不忍寂寞,断然去外面寻

  • 抗战不为人知的内幕:解密9.18事件背后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抗战,不为人知,内幕,解密,9.18,事件,后的,历史,真相

    从清朝末期开始,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强。帝国主义列强对古老中国早已垂延。相对于西方的现代化,中国显得无比的弱小与无力。似乎是先天性的残缺,对于西方的列强的入侵,更多的是忍让与退步。直到后来,帝国主义的野心随着中国的不抵抗而越来越大。终于,在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

  • 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第一起科举舞弊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一起,舞弊,大案,一种

    一种制度的产生必是有利有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同现代的考试作弊,在古代科举舞弊这种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就有这样第一起的舞弊大案。这场舞弊答案的主角是谁呢?是考生作弊还是由考官主导的作弊呢?一起接着往下看。科举制与科场案历来是相伴

  • 神探狄仁杰如何让一代女皇武则天戒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探,仁杰,如何,一代,女皇,武则天,戒色,好色,人的,天性

    好色是人的天性,男人如此,所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千古佳句,女人亦如此,因而今天的成语词典里多了一条“看杀卫王玠”。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的山阴公主一次就向她的皇帝大哥要了三十个男宠,着名的贾南风更是玩一个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