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会成功?明朝将领胡大海是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会成功?明朝将领胡大海是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1/20 23:45:03

历史上开国皇帝能成就霸业,既靠天时地利,更靠人和。其中“人和”很重要,皇帝开创基业时,靠自身魅力善于笼络人,能让一帮能臣良将死心塌地跟随他,即使为他舍命打江山,如果没有这种“人和”,谈不上建立霸业。

朱元璋能成就霸业,并开创明朝,他手下有许多为他舍命打江山的人,既有文臣也有武将。朱元璋手下名将云集,但有一个武将无法绕开,虽然没有善终,但却为明朝做出很大贡献。当然他即使先不死,朱元璋后来也不会绕过他。只不过这是历史假设问题了。

此人就是明朝有名的将领胡大海。据资料记载,胡大海是一个长得奇怪的人,他臂力超群。朱元璋起兵不久,胡大海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了。在我们印象中胡大海是一介武夫,其实胡大海不仅能打仗,而且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胡大海为明朝打了很多硬仗,也因此受到朱元璋的赏识。

胡大海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很喜欢人才。他向朱元璋推荐过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等名人,其中刘伯温成为朱元璋开创基业不可或缺的人才。也就是说胡大海是刘伯温的“伯乐”,没有胡大海的举荐,或许刘伯温不会跟随朱元璋,那么朱元璋就会失去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胡大海不仅治军严格,而且打仗很仗义。当时胡大海和张士诚的手下吕珍打仗,吕珍眼看就快顶不住了,他连忙向胡大海请求先不打了。胡大海居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胡大海手下说,应该趁机拿下吕珍,但胡大海却说两军打仗要讲究“武德”,从这点可以看出,胡大海不仅能打而且很自信、讲义气。这一点,任何一个将领都不敢这样打。轻则被人误认为通敌罪,重则脑袋就搬家。

随着胡大海战功的累积,他成为朱元璋手下一等一的猛将。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胡大海的儿子也是明朝一名将领,同样为朱元璋效命,并立下赫赫战功而升职。随着有功了,胡大海儿子就有些“飘”了,有一次,胡大海的儿子因为喝酒违犯了军令,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大怒要杀胡大海的儿子。但有人劝朱元璋不能杀,如果杀了胡大海造反怎么办?朱元璋说: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也不能有破坏军纪的人!朱元璋随即杀了胡大海儿子。

朱元璋剧照

事实证明,胡大海不仅没有因儿子被杀而谋反,而且为朱元璋更加卖力。相信胡大海一定为失去儿子而痛心,但他也理解朱元璋的做法。

后来胡大海在攻打严州时,收降了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人。但蒋英等人想谋反,就趁着胡大海阅兵的机会暗杀了胡大海,朱元璋痛失一员虎将。从胡大海被杀来看,他太相信人,也太过自信,才使蒋英等人轻易找到暗杀胡大海的机会。

胡大海死后,朱元璋很伤心,他发誓一定要抓住杀胡大海的人为其报仇。但蒋英等人投降了张士诚,后来朱元璋攻下杭州后,抓到了蒋英等人,朱元璋下令:把这些杀掉,血祭胡大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历史形象如何?朱元璋有哪些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他改革元朝弊政,制定新法,以猛治国,澄清吏治,发展农业生产

  • 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最初被封为燕王,朱元璋去世后,由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自己做了皇帝。朱棣当了22年皇帝后去世,死后由长子朱高炽继位。朱棣共有三个儿子,现在来看看这三个儿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棣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一方面,他在位期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明朝综合国力臻于极盛,文治武功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不多见的贤明之君,无愧于一代雄主之称。但另一方面,他当这个明朝皇帝,却名不正言不顺。朱元璋生前确定的继承人,是皇太

  • 靖难之役过程始末:分析朱棣谋反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说是不绝于史书。但造反者众多,成功者甚少。这是因为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的战争中,朝廷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和朝廷所能调用的战争资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中往往在道义和物质上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但凡事都有特殊,在

  • 朱棣举兵造反:关键是高僧的八字箴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皇帝在历史上还是一位比较杰出的君王,他的文治武功,甚至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来相提并论。但他的皇位其实也得来的不是那么的光彩,因为他的皇位并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而是通过造反夺来的。当时朱元璋一直都非常喜欢他的大儿子,可是最惨的是,他的大儿子却很早就死了。朱元璋当然是非常的悲伤了,可以说朱元璋是在

  • 戚继光斩子之谜:戚继光斩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虎毒不食子”,然而戚继光为了严明军纪,竟将自己的儿子斩死于阵前。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戚继光真的会为了严明军纪而大义灭亲么?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戚继光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

  • 嘉靖皇帝明世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的一天夜里,紫禁城内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嘉靖皇帝当晚夜宿在宠爱的妃子端妃曹氏的宫中,宫女杨金英等人乘着皇帝熟睡之时,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想把他勒死,可是匆忙中,宫女们将绳子结成了死扣,没办法勒紧,只是把嘉靖皇帝给弄昏迷过去。这时,有一个宫女认为不能勒死皇帝是因为有神灵的佑

  • 乾隆与英国第一次接触发生了哪些故事 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间,即从1735年到1795年的60年间,大清国已经出现了极盛转衰的迹象。且不说朝廷中和珅当政,导致朝中政治混沌,就是乾隆皇帝本人晚年,也是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听信阿谀,懒于进取,和珅等宵小环绕,更使得老人政治的弊端暴露无遗,大肆地挥霍,造成吏治腐败,人口膨胀,财政紧缺,社会矛盾

  • 《四库全书》值得看吗 《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审查完李侍尧贪腐的案子,和珅声名鹊起。还在回京的路上,便被升任户部尚书,五月成为御前大臣。李侍尧案审结,和珅的办事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朝廷中对和珅是一片赞誉,这时,乾隆皇帝封和珅为四库馆正总裁,希望能够体察自己心意的和珅参与到自己文治武功的文治方面,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来。中国向来有盛世修典的传统。

  • 明朝东林党之谜:东林党的存在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副楹联,自晚明以来,它传遍了大江南北,更加因为东林党人的千古奇冤而具有极大的感召力。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东林党到底是怎样一个团体呢?东林党产生于明朝末年。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