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历史形象如何?朱元璋有哪些政绩?

朱元璋的历史形象如何?朱元璋有哪些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3/12/23 17:58:05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

他改革元朝弊政,制定新法,以猛治国,澄清吏治,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军民垦荒屯田,减免税赋,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使战后的经济得以复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朱元璋为安邦治国“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倾注了全部精力;也为巩固龙椅、保护大家产搞尽了阴谋阳谋,杀人无数。

为当代与后世史学家、歌颂家,或是批判家留下了大量可资歌颂或批判的材料。歌颂家说朱元璋好事做了几火车,批判家则说朱元璋坏事干了几航母,而且双方都有史籍为凭,并非戏说胡编。这就看出朱元璋的性格非常复杂,形象非常丰满:

朱元璋剧照

他靠武装夺取天下,要求手下武效忠于自己,但他坐上龙椅后,却把他们一一宰掉,并把朝臣官吏当作假想敌,大搞特务政治,监视他们的言行。

他靠文人治国,却仇视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把文人的脑袋当作春韭乱割,上台不久便搞文字狱,到洪武二十九年,才宣告结束。

他下诏求直言,但谁要响应号召,他提意见、说真话,就要被逮捕治罪。

他铁腕反贪,严惩贪官污吏,被后世特别是今天的学者、作家、剧作家当作反贪英雄热情讴歌,但他却让诸(儿子们)大建规模宏大的王府,每年禄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并赐给大量良田,儿孙禄米递减;公主(女儿们)每人赐庄田一处,年收租米一千五百石,最多者赐给良田一百二十顷(每顷一百亩,即一万二千亩),年收租八千石,把国家的土地财富合法地化为朱家所有,以致这些受封诸王与公主,给中央政府与全国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他以爱民自诩,当上皇帝后的确出台了一些惠民措施,且善于打击贪官污吏,但他又把人民当作假想敌,对他们严密监控,规定百姓出门要地方政府开路引,平时走动,不得出一里之范围。对外出谋生的无证件的“盲流”,一律拿送官府审查,并鼓励百姓检举告发无证流民,检举属实者有奖。

他倡俭节奢,以几句动听的言辞与穿几次洗过的衣服、吃过几顿清淡的饭菜而赢得节俭的美名,官员稍有浪费行为,他便严加训斥或治罪,但他又征发民夫上百万,举全国之力大修中都,建成而废;并为祖上四代人大造陵墓,每一座陵墓都派数千士兵长年驻守,耗费国财民力无算,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他要求文武百官不近女色,自己却妃嫔成群,并强夺已经与他人定亲之女;为到了“阴间”仍有成群的美女供他寻欢作乐,他临死前强迫四十多名年轻美丽的妃嫔殉葬,使早在汉代就被皇帝废除的杀生殉死的丧葬制度死灰复燃,且为他的几代儿孙(包括亲王)所承袭……

朱元璋画像

总之,朱元璋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当皇帝后的所作所为,很值得史学家、作家、戏剧家大写特写,大编特编,至于写成啥样,编成啥样,就看他们以史观看待朱元璋,从何角度取材了。

论个人功业,朱元璋从放牛娃干到皇帝,的确伟大得很,令众多史学家、作家、剧作家做梦都不敢想。他能击败所有强敌,又把一个偌大的王朝统治得铁桶般稳固,堪称军事家与政治家,但在中国历史上的一堆帝王中,他也可谓是最善于作伪愚民的统治者之一。

朱元璋的复杂性,是皇权专制制度使然。纵观中国历代帝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私有化,使许多人变成鬼,甚至魔鬼。皇权的至高无上,使人的一切欲望得以极度膨胀,人性良知彻底泯灭;而皇权私有化,则使其拥有者把全国官民当作假想敌,整日疑神疑鬼,一有风吹草动,或是疑心一起,便狂舞屠刀,大砍大杀。读懂了朱元璋,也就读懂了封建皇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儿子?各自的结局是什么?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最初被封为燕王,朱元璋去世后,由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自己做了皇帝。朱棣当了22年皇帝后去世,死后由长子朱高炽继位。朱棣共有三个儿子,现在来看看这三个儿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棣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一方面,他在位期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明朝综合国力臻于极盛,文治武功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不多见的贤明之君,无愧于一代雄主之称。但另一方面,他当这个明朝皇帝,却名不正言不顺。朱元璋生前确定的继承人,是皇太

  • 靖难之役过程始末:分析朱棣谋反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说是不绝于史书。但造反者众多,成功者甚少。这是因为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的战争中,朝廷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和朝廷所能调用的战争资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中往往在道义和物质上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但凡事都有特殊,在

  • 朱棣举兵造反:关键是高僧的八字箴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皇帝在历史上还是一位比较杰出的君王,他的文治武功,甚至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来相提并论。但他的皇位其实也得来的不是那么的光彩,因为他的皇位并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而是通过造反夺来的。当时朱元璋一直都非常喜欢他的大儿子,可是最惨的是,他的大儿子却很早就死了。朱元璋当然是非常的悲伤了,可以说朱元璋是在

  • 戚继光斩子之谜:戚继光斩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虎毒不食子”,然而戚继光为了严明军纪,竟将自己的儿子斩死于阵前。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戚继光真的会为了严明军纪而大义灭亲么?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戚继光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

  • 嘉靖皇帝明世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的一天夜里,紫禁城内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嘉靖皇帝当晚夜宿在宠爱的妃子端妃曹氏的宫中,宫女杨金英等人乘着皇帝熟睡之时,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想把他勒死,可是匆忙中,宫女们将绳子结成了死扣,没办法勒紧,只是把嘉靖皇帝给弄昏迷过去。这时,有一个宫女认为不能勒死皇帝是因为有神灵的佑

  • 乾隆与英国第一次接触发生了哪些故事 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间,即从1735年到1795年的60年间,大清国已经出现了极盛转衰的迹象。且不说朝廷中和珅当政,导致朝中政治混沌,就是乾隆皇帝本人晚年,也是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听信阿谀,懒于进取,和珅等宵小环绕,更使得老人政治的弊端暴露无遗,大肆地挥霍,造成吏治腐败,人口膨胀,财政紧缺,社会矛盾

  • 《四库全书》值得看吗 《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审查完李侍尧贪腐的案子,和珅声名鹊起。还在回京的路上,便被升任户部尚书,五月成为御前大臣。李侍尧案审结,和珅的办事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朝廷中对和珅是一片赞誉,这时,乾隆皇帝封和珅为四库馆正总裁,希望能够体察自己心意的和珅参与到自己文治武功的文治方面,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来。中国向来有盛世修典的传统。

  • 明朝东林党之谜:东林党的存在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副楹联,自晚明以来,它传遍了大江南北,更加因为东林党人的千古奇冤而具有极大的感召力。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东林党到底是怎样一个团体呢?东林党产生于明朝末年。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选司

  • 张居正传奇故事:张居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居正堪称有明一代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本人曾对人说:“我非相,乃摄也。”所谓“摄”,就是摄政,是代皇帝执政,显然张居正自己也认为,他的权力超出一般的内阁首辅。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称,张居正“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张居正号太岳,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