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东林党之谜:东林党的存在有哪些历史影响?

明朝东林党之谜:东林党的存在有哪些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4/3/12 21:18:3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副楹联,自晚明以来,它传遍了大江南北,更加因为东林党人的千古奇冤而具有极大的感召力。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东林党到底是怎样一个团体呢?

东林党产生于明朝末年。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后来他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等人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并且还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这些针砭时政的意见,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朝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人杨涟因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

魏忠贤又使人编《三朝要典》,借红丸、梃击、移宫三案为由,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

魏忠贤还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关于东林党人的节气,历来人们都是赞赏的,认为他们延续了自东汉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传统风范,不畏强暴,仗义执言,鞠躬尽瘁,为晚明王朝的苟延残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一方面反对大肆兼并土地,代表了中小地主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坚决支持新兴市民阶层,反对矿税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尤其是他们在同阉党进行斗争时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为明王朝的历史增添了许多亮色。

不过也有人认为,东林党精神固然可嘉,但在实践中的表现却往往是软弱无能的,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灭顶之灾。比如在天启年间,东林党从在野的清流变为主持朝政的主要力量,首辅刘一景、叶向高,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等等,都是东林党人,或是东林党的支持者。

可以说,当时明王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全部被其所掌握。《明史》记述当时的情况说:“东林势盛,众正盈朝”,可谓盛极一时。按理说,这应该是他们治理国政的良机,然而由于举措失当,很快便丧失了优势地位,4年之中被魏忠贤赶尽杀绝。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党见太深。谢国桢先生在其名著《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书中便认为,“我们最可惜的是东林的壁垒森严,党见太深,凡是不合东林之旨的人,都斥为异党。”因此他们掌权后一方面忙于起用大批在前朝失势的党人,另一方面又大肆地排斥异己,打击宿敌齐、楚、浙、宣昆党,凡是不合口味的都视为异类,加以排斥。即使在他们内部,也是以乡里为界,分裂成许多小组织互相争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想有所作为也很难成功。

另外还有人认为,东林党固然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是在经济问题上却无所作为。与之相反的观点则是认为东林党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关心国计民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们为改变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积极发展北方经济的活动。比如他们当政时推进了京东的水利建设,尤其是东林名臣左光斗曾经上疏要求开发水利资源,并且提出了一个发展北方经济的完整而周密的计划。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东林党人从根本上说还是皇权的忠诚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在遭受陷害而被捕的时候,愚忠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枷锁,虽然视死如归,但最终昭示的却是他们对皇权的绝对效忠。不敢越雷池半步使得他们只能够成为封建王朝的殉葬品。当然,也有人指出,对于历史人物不能苛求,而应该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

最近,又有学者对东林党究竟能不能称之为“党”提出了质疑。认为天启年间,魏忠贤的亲信编造所谓《东林党人榜》与《东林点将录》,用具体名单的形式把所谓“东林党”实体化、组织化,作为打击异己势力的一个借口,而后世学者不加考辨地接受了这样一个名称,流传至今。事实上东林书院的创办者顾宪成、高攀龙等人,虽然以前是官僚,但早已经被革职下野,东林书院主要以讲学为己任,与朝中党争并没有多少联系,而所谓“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也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作为一个政治团体的东林党是不存在的。

关于东林党还有很多的争议,有些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铮铮傲骨永远值得我们景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传奇故事:张居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居正堪称有明一代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本人曾对人说:“我非相,乃摄也。”所谓“摄”,就是摄政,是代皇帝执政,显然张居正自己也认为,他的权力超出一般的内阁首辅。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称,张居正“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张居正号太岳,时人

  •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独宠温体仁?温体仁的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外患内乱,急于求治,一旦政事不如意,便常常迁怒于文武百官,重典之下,官员或遭诛杀或遭贬谪,据统计,崇祯一朝,遭诛杀的总督就有7人,巡抚11人。明朝阁臣贵极人臣,很少有因罪被杀的,而崇祯时却连杀二人,其中一人被赐自尽后尸体吊了整整两天两夜,史书称“真从来未有之惨”。而官员替换更是频

  • 魏忠贤专政之谜:魏忠贤是怎么掌控朝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乳母,心灵嘴巧,且奶汁稠厚,甚得由校生母王氏的信任。王氏不久被迫害而死,朱由校从小孤苦无依,客氏出自女性的本能,对朱由校十分疼爱,两人日久生情,如同母子。朱由校一登上皇位,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对其宠惠有加。客氏仗着皇帝为其撑腰,威权日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魏忠贤攀权附贵,千方百计地与客氏勾搭,

  • 明末三大谜案之“移宫案”过程始末,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年仅16岁的皇长子朱由校继承了因服食红丸而去世的明光宗的帝位,但登基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移宫案”,就是有人占据了应该由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不愿意搬出来。官员们为了维护皇家的体制,就发动起来逼其迁出以及由此生出的一系列事端。皇帝的寝宫也有人敢占据吗?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移

  • 明末三大谜案之“红丸案”过程始末介绍,历史影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位得来着实很不容易,他从出生后,始终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境遇之中,在他正式登基之前,曾多次发生意图谋害他的事情,“妖书案”和“梃击案”就是其中较突出的。然而,命运对朱常洛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继位仅仅4天,就忽然病倒了,并且一病不起,他当上皇帝仅仅一个月后,因为吃了鸿胪寺官员所

  • 明朝崇祯太子下落之谜:崇祯太子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外城后,崇祯眼看无力回天,就下令后宫的嫔妃自尽,以免落到起义军手中,他亲手剑砍袁妃、长平公主,并紧急召来太子。当时太子才16岁,崇祯命他逃出北京,他自己则与宫内太监王承恩一起登上煤山上吊自杀。经过了明清更替的大动荡,崇祯太子下落开始不明,又于清朝初期几次出现,难辨真假,

  • 南明小朝廷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南明小朝廷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灭亡,一些大臣在南京又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后世称之为南明,即位的皇帝是宗室朱由崧。不久,一个自称是崇祯太子的年轻人来到了南京,使朱由崧神经高度紧张,因为他的皇帝宝座就要不保。于是一场接一场一定要把这个年轻人说成是假太子的审问开场了。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

  • 吴三桂生平故事简介:吴三桂降清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明末的吴三桂,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他引清兵入关的史实,他也因此而遗臭万年,成了人们唾弃的卑鄙小人。对于此种结局,吴三桂想必早有心理准备,可是他为何甘冒身败名裂之险,投降清军呢?吴三桂(1612—1678),辽东人,武举出身,以父荫袭职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驻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

  • 昆曲起源之谜:昆曲来源、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2001年5月18日,它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了民族的骄傲。

  • 《天工开物》书籍、作者介绍,天工开物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几乎涉及当时全部的社会生产领域,内容广博,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具一格,堪称我国古代不朽的科技宏著,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科技百科全书”。但关于它的书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