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生平故事简介:吴三桂降清的秘密

吴三桂生平故事简介:吴三桂降清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43 更新时间:2023/12/17 15:50:51

提起明末的吴三桂,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他引清兵入关的史实,他也因此而遗臭万年,成了人们唾弃的卑鄙小人。对于此种结局,吴三桂想必早有心理准备,可是他为何甘冒身败名裂之险,投降清军呢?

吴三桂(1612—1678),辽东人,武举出身,以父荫袭职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驻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逼近畿辅,明廷诏令吴三桂与蓟镇总兵唐通率兵入卫京师。三月十一日,大顺军进抵居庸关,唐通投降。此时,吴三桂率辽东明军约4万人及八九万关外汉民陆续进关,暂屯于山海关至滦县、昌黎、乐亭、开平一带。李自成于是命唐通率本部兵马,带着银两和财物,到山海关去招降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

吴三桂画像

此时,明朝眼看即将灭亡,明廷的大臣们都在积极寻求出路,其中投降大顺是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因为这并不违反礼教。改朝换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贫僧一名可做真命天子,那么李自成这个驿卒又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李自成曾派人给吴三桂送去四个月军粮及白银4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可以说,吴三桂当时确有降大顺之意,但后来吴三桂为何会投降清廷呢?古往今来,人们对此谜团大致有如下几种解释。

有不少文人才子和百姓人家相信促使吴三桂降清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女人——陈圆圆。李自成所率的农民军攻陷京师,明崇祯帝自缢,使得正在赶赴京师途中的吴三桂立刻没了主意,他本来是进京保护皇帝的,可现在皇上突然死了,明朝说完就完了,自己该怎么办呢?这时占领北京的李自成派人给吴三桂捎了话来:如果归降大顺政权,将提供其4个月军粮及白银4万两。

吴三桂剧照

吴三桂思前想后,觉得明朝既已灭亡,但自己和所率部众还得生存,因此便打算投降李自成并处理了相关事宜,继续向北京行进。但正在行进途中,有人送来密信一封,告诉吴三桂,其父吴襄被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严刑拷打,勒索20万两白银,吴襄已交了白银5万两,但刘宗敏仍不放过他。吴三桂闻听老父遭罪,不禁生出怒气。

再读下去,得知自己的爱妾陈圆圆竟被刘宗敏霸占,立刻感到忍无可忍,把李自成派来的两名来使一人斩首,一人割去双耳,并宣布与李自成势不两立。而当时除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力,还有正处于上升趋势的满清势力,舍去了前者,吴三桂自然要投靠后者了,否则他将处于双夹板中,很难生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吴三桂本意并非降清,而是借清兵来讨伐大顺,从而光复明室。吴三桂离开驻防地,前往北京去保护崇祯皇帝。但行至途中忽闻噩耗,京师已为李自成所占,后又闻知自己的父亲遭大顺将领的严刑拷打,爱妾被大顺将领霸占。国恨家仇坚定了吴三桂讨伐李自成的决心。但鉴于势单力薄,不借助外力难以对付大顺。环顾宇内,当时最具实力、而且可以和大顺军相抗衡的非清兵莫属。

于是吴三桂向清兵提出,愿给予其钱物和土地,换取发兵讨伐大顺。然而对满清来说,吴三桂提出的好处不过是蝇头小利,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入主中原。结果吴三桂本想利用清军,反被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利用。清军乘机入关,而吴三桂的借清兵以伐大顺之设想也成为泡影,只得降清。

也有人认为,吴三桂降清是他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自从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明崇祯帝自缢而亡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三股力量:一,大顺政权;二,满清力量;三,南明朝廷。吴三桂为求自保,必须选择其一。

李自成的大顺军人数虽众,但在京城胡作非为甚至骚扰百姓,许多将士对明廷降臣进行拷掠追赃,吴三桂的老父便深受其害。由此可见,大顺政权不懂得与明朝的官僚合作以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发展势态不容乐观,选择投靠大顺政权不是明智之举。南明小朝廷已是丧家之犬,大势已去,重振朱明王朝的雄风万无可能,选择它也是穷途末路。而当时的满清势力却处于上升有序状态,势力颇强。吴三桂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投降满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昆曲起源之谜:昆曲来源、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2001年5月18日,它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了民族的骄傲。

  • 《天工开物》书籍、作者介绍,天工开物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几乎涉及当时全部的社会生产领域,内容广博,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具一格,堪称我国古代不朽的科技宏著,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科技百科全书”。但关于它的书名含

  • 张献忠简介,“张献忠剿四川”过程始末,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百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惊奇地发现,很少有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四川人口的急剧减少,很多史书和学者将其归结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在四川大肆屠杀所造成。事实的真相到底怎样?对此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崇祯三年(1630

  • 弘治皇帝朱佑樘生平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

  • 明朝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德祖朱百六: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明懿祖朱四九:汉族,元朝泗州盱眙人,朱初一的父亲,朱世珍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明熙祖朱初一:汉族,宋朝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是清咸丰皇帝的妃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因她生了咸丰的惟一的儿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甲)七月,咸丰死,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懿贵妃那拉氏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分居西、东二宫,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 明末太子之谜:弘光帝审的崇祯太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自逃命。随着崇祯帝在煤山老槐树上吊死去,统治了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崇祯帝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员一片慌乱。一些臣僚为再树明帜,商议拥立新君。当时思宗的从兄福王朱由崧与从父潞王朱常正避难于淮安。按世

  • 闯王李自成兵败之后去了哪 兵败自杀还是逃之夭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受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力战后败回北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弃京西撤,经定州、真定、固关、平阳撤至西安。次年一月,大顺农民军与清军在潼关展开激战,双方对垒月余,大顺军经顽强抵抗,不敌,遂放弃西安,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进驻武昌。清军水陆

  • 努尔哈赤让大妃殉葬的遗嘱是真是假 究竟是何人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4位,最宠爱的有二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1603年,她年仅29岁就病死了。另一位是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乌喇贝勒满泰女,出生于1590年,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尽管二人年

  • 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