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名落孙山的跟李林甫有什么关系?

杜甫名落孙山的跟李林甫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68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3:41

从唐玄宗登基开始,唐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政治治安相对稳定,社会秩序得到平稳,经济也在逐渐发展,因此唐玄宗面对如此太平祥和的局面,逐年的丧失警惕心,也开始懈怠国家大事。

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自己亲信的人去办,自己百分百的信任、从不加以过问,却不知道自己错信了小人,整个朝廷都被玩弄于这个人的掌心之中,也有很多贤能的人才被他排挤,一辈子都得不到重任,而这个人就是林甫。

天宝五年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高龄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一代人雅士竟然就这么名落孙山了,很多历史上默默无名的人却榜上有名,不得不让人可悲可叹啊。

杜甫在长安穷困潦倒,陷入了困顿贫穷的境地,杜甫一度想要崩溃放弃,但都因为心中装着的百姓江山屡屡坚持了下来。而就在杜甫进京的第二年,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转机。

在这个时候,唐玄宗下令:“天下的所有人,只要你觉得自己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试试,如果朝廷觉得你合适,那就留下来做官吧。”这道圣旨一下来,是真的有人欢喜有人忧啊。

杜甫像

杜甫喜极而泣,以为自己遇到了人生转折的机遇;李林甫却慌得不能自已,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将大量的贤能的人才都挤出了朝廷,留下的都是只会应和他、不敢发声的懦弱之人,如果让皇帝见到天下的能人,他做的事情一定会败露。

李林甫因为一道诏书汗琳琳,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他相信自己命不该绝,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

果不其然,李林甫来到皇帝面前,装作一副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样子对皇帝说:“这来的人素质参差不齐的,冲撞了皇上可咋整。这种选贤举能的事情本来就是门下省的分内职责,交给他们就好了呀。”

皇帝一听,竟然很是高兴,以为李林甫要为他分担国事,当即就决定把这件事交给李林甫去办。李林甫暗箱操作,几千人的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通过。

这件事情对杜甫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李林甫拿着考核结果去恭喜皇帝:“朝廷里都集中了最能的人,百姓里都没有遗漏的,可喜可贺呀。”

皇帝一听很高兴,只是没发现满朝的大臣一脸的悲哀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当政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武媚娘当上皇帝后,为了治理贪官,她设立了举报箱,鼓励告密。对举报犯有罪行过失官员的人,一经查实,一律授官;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长期重用狄仁杰、魏元忠等人,大力整顿官员队伍。隋唐时期,科举制开始取代九品中正制,成为士子入仕的主要途径。武则天当政后,在推行科举制的同时,又大开其

  • 黄巢起义吃人屠城的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78年,发生了黄巢起义。黄巢是盐商子弟,可以说是富二代了。黄巢起义是一次规模大范围广的起义,其作战特点是流动作战,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虽然起义在884年失败了,但是在古代政治史影响深远。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史书对于这次起义,正面记载的不多,负面记载的不少。《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 “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起义有哪些重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论哪一个朝代,如果官员横行霸道,就会造成赋役不均、民不聊生,时间久了就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他们就会起身反抗,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唐朝末年,两浙地区的税收,是唐朝后期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政府对这一带地区的搜刮也最为严重,最终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开始反抗起来

  • 黄巢起义简介:黄巢起义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一、黄巢起义背景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

  • 汉武帝刘彻最大的爱好是什么?连陪葬都要带着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把自己死后葬身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居然修了半个多世纪,也创造了帝王陵墓修建时间之最,现在我们已经探明茂陵的丛葬坑达到四百多座,这也是陪葬墓最多的帝陵。而汉武帝刘彻可谓戎马一生,他又爱马至极。汉武帝刘彻茂陵的石刻——卧马公元前113年的秋天,一个流放到敦煌的

  • 汉武帝刘彻的感情史:汉武帝是双性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史与野史都是记录历史的文字资料,汉武帝在正史上留下了很多笔墨,在野史上也留下了许多笔墨。历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欢讨论汉武帝这位千古一帝的正史和野史。汉武帝野史中也存在很多故事。汉武帝野史中记载,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是他姑母馆陶公主的女儿。汉武帝在四岁的时候,他的姑母问他可愿娶阿娇为妻,汉武帝说,若

  • 卫子夫之死:汉武帝刘彻有没有后悔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吗,汉武帝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说去汉武帝的皇后,大家也肯定知道是卫子夫,不过因为巫蛊之乱导致卫子夫自身,那么汉武帝杀卫子夫有没有后悔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卫子夫死后刘彻后悔了没有,喜欢刘彻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关于卫子夫死后汉武帝都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着明确

  • 汉武帝刘彻实行了哪些政策?汉武帝的政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打破了攘夷必先安内的成见汉武帝建立武功遇到的另一个巨大的阻力是:除了他,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攘夷必先安内”,但安内无止境,攘外也一直无从说起。最可悲的是,当汉、匈对决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朝廷上下又急不可耐地想着妥协让步。“攘夷必先安内”这句话是汉景帝年间,大夫晁错提出来的,他认为诸侯势力太大,力

  • 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巩固民族大一统的?在军事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电视剧《汉武大帝》,我重新审读了汉武帝及其时代,对汉武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因为受《史记》及诸多学者的影响,对这个“内多欲而外行仁义”的汉武帝没多少好感;但在重读之后,才发现任何谩骂与讥嘲,都不足以掩饰汉武帝的伟大。因为汉武帝的雄才伟略,使得汉朝赢得了空前的尊荣,也使得“汉”成为整个民族的称号

  •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哪里?汉武帝陵墓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修建了半个世纪,成为历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帝王陵墓。茂陵陪葬的珍宝在西汉帝陵中是最多的,“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展藏之。” 以致于“此葬,陵中不复容物。”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挖开茂陵羡门,乱军涌入陵墓搬取陪葬物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