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1/19 18:33:22

武昌起义之后,大家自主革命,自闹独立,自封都督,忙得不可开交,再没有人想得起来那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孙先生。但随着各地逐渐尘埃落定,大家才发现,需要个“带头大哥”。既然武汉、上海谁都不服谁,那就去南京组织政府吧。

武汉、上海鹬蚌相争,南京渔翁得利,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推选领袖,黎元洪和黄兴争夺最为激烈,难分高下,互不相让。正在南方革命军苦恼的时候,从海外来了一个人,正好使问题迎刃而解,此人便是孙中山

武昌起义的时候,孙中山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餐馆给人打工,为革命筹钱,具体职业是刷盘子。

话说他在刷盘子时看到了报纸,上面写着中国革命党在武昌暴动的消息。

之前无人请示,之后无人汇报,但孙先生还是被这次难得的胜利所鼓舞,积极在各国为义军筹措借款和粮饷物资,虽然最终没筹到什么东西,毕竟爱国的拳拳之心还是尽到了。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辗转抵达上海。正当他高举礼帽、向欢迎群众频频致意的时候,一个不识相的记者挤上前去,劈头便问:“孙先生,你这次带了多少钱回来?”孙中山没想到对方这么不给面子,一愣说:“我一分钱都没有带,我这次带回来的,只有革命精神!”

于是,在万众瞩目之下,身无分的孙中山便带着革命精神来到了南京。

同盟会虽然已经分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依然是国内最大的革命党组织,很多其他组织也都是从同盟会分裂出来的。虽然孙中山在同盟会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却也没有人比他更有权威。

革命阵营经过乱哄哄的讨论,最后众人妥协的结果,就是推选了在革命界资格最老、名气最大的孙中山做“带头大哥”。

对了,革命党不是说要推举袁世凯做总统吗,怎么如此不讲信义,为什么要干这种出尔反尔的事?

原来,虽然南北和谈正在进行,但革命党的打算是借和谈拖住袁世凯,然后在南京先把共和制生米煮成熟饭。这样一方面可以敲击一下袁世凯,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孙中山的名望,换得西方国家的承认和支持,看有没有可能撇开袁世凯单干。但是革命党没想到,列强们并不买他们的账。

如此看来,革命家们也不简单。可能这是因为大家都是政治家吧。搞政治可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政治博弈往往复杂而残酷,是不能简单地使用道德标准去评判的。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的铁血大幕就此拉开!

正等着革命党给个准信儿的袁世凯一听到“孙中山就任总统”的消息就急了。我费尽心思地在革命军和朝廷之间上下其手,摆弄平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半路却杀出个孙中山,将计划完全打乱。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既然你革命党不讲信用,那我也就用不着守信!

袁世凯马上出手报复,这一出手就是三份电报。

第一份电报是给冯国璋的你迅速联络组织一批自己人,以集体的名义发一份声明,内容我已经替你们想好了,就是“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

第二份电报是给伍廷芳的你们南方革命党违约,之前签的所有协议全部无效,以后有事直接跟我电报商量,不必再搞那些麻烦的谈判。

第三封电报是给孙中山的国体还未经国民大会确认,现在就组临时政府搞共和恐怕太早了吧!

发完这三封电报,袁世凯胸中的郁闷总算是舒缓了不少。

但做完这些的袁世凯,并没有停手。他的高招还在后头,要完成这个高招,他还得进宫一趟。他现在在等待一个特殊的道具,有了这个道具他才能尽情地表演。

道具终于到了冯国璋联合十五名实力派将领发表的通电,内容当然就是袁世凯前面交代的那些话。

袁世凯拿着这封电报进宫去向隆裕太后表忠心:“太后,您看他们对太后您是多么的忠心耿耿,可是他们兵饷不足,缺枪少弹,缺吃少穿,只有一腔热血,估计是打不过革命党的。您看怎么办?”

隆裕太后说:“没事,我还有三百万两国库银子,全都拿出来,让他们好好打仗。”

既骗到了军费,又掏空了国库,让没钱的隆裕太后以后不得不言听计从。

一石二鸟,袁世凯果然是玩政治的高手。

但事实上,在骗到隆裕太后的钱之前,袁世凯也确实没有钱支付士兵工资、购买武器弹药。不过从现在开始,手中有粮又有兵的袁世凯,已有彻底掌控南北局势的能力。

其实,袁世凯并不是最缺钱的人,最缺钱的是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有多缺多窘迫?

据胡汉民同志回忆,有一次安徽特使来南京索要军费,孙中山大笔一挥就给了二十万元。待胡汉民拿批条去财政部,发现金库内仅有现洋十块。

南京政府为什么会穷成这个样子?

当时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又是靠天吃饭,收成没什么保证,因此国家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就是来自两大块税收:关税与盐税。

前面已经说过,大部分关税、盐税都被用作赔款抵押。也就是说,每年的税收都攥在帝国主义手里,清朝政府都拿不到几钱,就更别提没有一统天下的南京政府。

那光复的各省不能支持一下南京临时政府吗?

您想太多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都督各据一方,自收自支,临时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别说找他们要钱,他们不找临时政府要钱就不错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借钱。

孙中山开始求助英、美等西方列强。令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公然表示支持袁世凯。

列强都是明白人,根本不看好孙中山的南京政府,银行又不是慈善机构,你没有强大的军队,地盘也不稳,你拿什么做抵押,拿什么做担保,谁肯借钱给你!

就在孙中山最需要钱的时候,日本人伸出了橄榄枝。为了争取在中国的利益最大化,日本人的鼻子就像狗一样灵,只要闻到有便宜可占,就会扑上来。

面对日本人的“好意”,“穷疯了”的孙中山、黄兴二人迫不得已用“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计划抵押汉冶萍公司借款五百万、租借满洲与日本借款一千万(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

很多人都替孙先生遗憾:孙先生一世英明,怎么居然也有如此污点,无论怎么样,都不应该接受租借满洲这种条款。

好在关键时刻,有人站出来解救孙先生。

有记者把南京政府拿汉冶萍公司主权换取借款的消息捅上了报纸。国内舆论哗然。大清被日本欺负多年,现在民国政府却拿日本极度匮乏的资源汉冶萍公司的铁矿做抵押借钱,实在有损国家利益!

就在舆论和民众的非难让孙中山和黄兴非常狼狈的时候,又一名“救星”一个日本鬼子站了出来。

此人是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这小子说:“在中日、日俄两次战争中,满洲是日本人为之抛洒珍贵的鲜血的地方,是我们打下来的,理应享有一切权力,而无须以金钱收买。”

小鬼子的意思是:满洲已经不是你中国的了,你还想拿这个卖钱?没门。

幸好借款没谈成,要不然历史就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没有钱,行路难!

现在,会集在南京的近三十万民军,没有军饷,没有饭吃,不造反就阿弥陀佛了,就更别提购买武器弹药进行训练、备战。没钱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

现在,南京政府的行政费、办公费没有着落,没钱的政府是运转不起来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向临时参议院递交了辞呈。作为开国元勋的孙中山从就职到辞职,只做了四十五天的临时大总统,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统。未能直接荡平北方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崭新的民国。这令孙中山很痛苦,距袁世凯正式上任还有一段时间,得赶紧发挥余热,把最重要的几件事给办了。

  • 宋教仁到底是谁刺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3年3月20日晚十点,上海火车站(老北站)进站口。枪声响起!准备从上海去往北京的宋教仁痛苦倒地。送行的好友黄兴、于右任等人大惊失色,赶紧将宋教仁送往医院。宋教仁是背后中枪,子弹斜穿到腰部,肾脏、大肠均被击中,更可怕的是,这颗子弹上竟然有毒!暗杀!毫无疑问,这是一桩精心策划的政治暗杀,目的就是要

  • 二次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3年3月21日,正在日本长崎考察铁路的孙中山,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的电报:宋教仁于上海火车站被暗杀。残酷的事实最能教育人,孙中山终于从铁路之梦中惊醒过来,立即订了返回上海的船票,并在四天后赶到上海。当晚,国民党高层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孙中山愤愤地先发言:“这肯定是袁世凯干的!&r

  • 《二十一条》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三年结束的时候,袁世凯终于把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中,好在他没有继续征服地球的欲望,就此罢手。这对黎民百姓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已过去的民国三年以及接下来的民国四年,虽局部未靖,但大局已定。所以稳定压倒一切,和谐成为主流,老百姓终于过上了有点小幸福的日子。袁大总统也很幸福。一来因为政府有钱了政局平稳

  • 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人出于占便宜的目的不让中国和“一战”有关系,但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知识分子把中国和“一战”扯上了关系,他们说:“在战争中有厉害表现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哪个不是君主立宪制?再看看咱们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惨不忍睹!”于是,

  • 护国运动是谁领导的?护国运动的性质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通告各界:“盛情难却,我准备做皇帝了,计划明年1月1日登基。”次日,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发表通电,号召国民进行“三次革命”,把袁世凯这个独裁者打回原形!1915年12月25日,圣诞节。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rd

  • 北洋军阀三大派系是哪三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去世后,在民国未来十二年中主宰中原的有三大力量,他们都与北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巧合的是,他们像商量好了似的,都是四年一换上台执政,其顺序排列如下: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冯国璋的直系政权,19201924;张作霖和张学良的奉系父子配,19241928。一、皖系虽然段祺瑞围棋水平不怎

  • 张勋复辟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段祺瑞离开北京后,北京局势似乎更加动荡不安。各国使节纷纷表示忧虑,黎总统如坐针毡,无奈之下,急调张勋入京。或许是被欺负了太久,黎总统终于失去了一名成熟政客的稳重,冲动地向张勋求救,拿对方当救命的稻草,以至于没有好好思考清楚:人家张勋为什么要支持你?张勋是坚定的保皇派,对共和是一百个看不上,觉得只要有

  • 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月2日,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既没有通报上级组织更没有获得中央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在北京《晨报》上发表文章《外交警报敬告国人》,公布了巴黎和会的情况。北京的同学们震惊了,震惊过后是愤怒,同学们觉得政府实在是太软弱、太无能,胜了都捍卫不了国家利益!1919年5月4日,以北大为首的十余所高校的三千余名

  • 直奉战争到底改变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一、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10日,张作霖亲自挂帅,张学良为将,挥师十二万入关。直系这边也不含糊。曹锟为帅,在后方管理后勤。悍将吴佩孚